端午節(jié)要做什么事情
端午節(jié)要做什么事情(習俗)
端午就有不少龍舟活動舉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qū),每年端節(jié)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要做什么事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要做什么事情
佩豆娘:是舊時端五節(jié)婦女的頭飾,類似步搖,用艾葉搭配紗,編制出各色人、物,栩栩如生,十分精巧。
畫額:端午節(jié)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那時人們認為可驅(qū)避毒蟲。
避五毒: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認為這個日子里要小心,免得惹上災厄。
吃粽子: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佩長命縷:端午節(jié)時厭勝佩飾。亦稱續(xù)命縷、續(xù)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是用五色絲線編制而成。
佩香囊:端午節(jié)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qū)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懸鐘馗像:鐘鬼,是端午節(jié)習俗。在江淮地區(qū),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zhèn)宅驅(qū)趕邪佞。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fā),夢見二鬼,一大一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qū)魔。
端午節(jié)的時間是幾號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據(jù)《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jié)”。端午習俗主要有食粽子與賽龍舟。食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賽龍舟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猴非常受人的喜歡,并且現(xiàn)在都有了劃龍舟的國際比賽。
端午節(jié)的忌諱有哪些
1、忌游泳
在端午節(jié)的當天是不可以游泳的,尤其忌到曾經(jīng)溺死過人的地方游泳,因為人們認為,在端午節(jié)那天“溺死鬼”最兇,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粽的習俗。
2、兒童戴的香包忌丟失
在北方一帶,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習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丟失,傳說如果小孩子丟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內(nèi)會有大災。端午節(jié)過了以后,小孩子要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3、忌惡日
由于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這天又有“躲午”的習俗,即周歲以內(nèi)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脫災禍。
4、避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癩蛤蟆)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jié),天氣熱,”無毒“醒,不安寧?!倍宋绻?jié)驅(qū)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 病。每到端午節(jié),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就不會再傷到人了。
端午節(jié)的由來
在傳說當中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用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粽子的由來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史料中關于粽子的記載,始于東漢。當時的粽子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西晉周處《風土記》稱:“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另據(jù)古籍記載,夏至用黍和雞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時就有。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xiàn)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