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來歷簡介(最新)
清明節(jié)即將到來,清明節(jié)在歷史發(fā)展中還融合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xiàn)的節(jié)日—上巳節(jié)的習俗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jié)來歷簡介,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清明節(jié)的來歷
傳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登上王位,就想方設法迫害晉獻公的其他兒子,晉公子重耳就是在這次迫害中流亡國外,過起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在流亡途中,有一回重耳餓的暈倒在地,隨行的人在附近找遍了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充饑的'食物。這時,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跑到了僻靜處拿著刀子在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拿著這塊肉做成了肉湯給重耳充饑。
數(shù)年后,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也就是后來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重耳登上王位后,對當年忠心追隨他的人論功行賞,可獨獨忘了介子推。這時有人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也想起了這段往事,感到羞愧萬分,隨后親自去介子推的家中請他,可過去后發(fā)現(xiàn)介子推已經收拾行囊?guī)赣H去了綿山。
晉文公隨即派人去綿山尋找介子推的下落,可怎么找也找不到,這時有人提議,用火燒綿山的三個方面,留下一個缺口,這樣介子推就會跑出來了。大火燒了幾天,卻怎么也不見介子推出來,士兵們上山尋找,才在一處柳樹下找到了介子推,這時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已經死了,晉文公看到后嚎啕大哭,悔不該當初。后來在介子推的身后看到了一封信,上面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文公深受感動,為了紀念這位忠臣,下令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
第二年,晉文公再次來到綿山紀念介子推時,發(fā)現(xiàn)當年燒毀的那棵柳樹又重新煥發(fā)了新生,晉文公觸景生情,便給這顆柳樹賜名“清明柳”并昭告天下,把這日定為清明節(jié),這也就是清明節(jié)的由來。
清明節(jié)習俗
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掃墓、吃青團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
1、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肚逋ǘY》云:“寒食及霜降節(jié),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辈⑾鄠髦两?。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樹
清明植樹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文獻中早有記載。清明本是農歷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早在周代就出現(xiàn)了“清明”這個詞。到了漢代,《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靜而明潔,故謂之清明?!鼻迕餍纬晒?jié)日與寒食節(jié)有很大的關系,漢代規(guī)定清明在寒食節(jié)后兩天,具體日子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唐宋時改為寒食節(jié)后一天。清明節(jié)因寒食節(jié)演變成二十四節(jié)氣中唯一的節(jié)日,其由來則與綿山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的故事有關。
4、插柳
據(jù)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绷鴹l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5、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jié)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fā)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后,馬球才消失了。
6、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7、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wěn)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jù)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jié)的古詩
一、《清明日憶諸弟》
韋應物(唐)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二、《湖寺清明夜遣懷》
李群玉(唐)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云將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拋弟妹,每因時節(jié)憶團圓。
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三、《寒食》
韓翃(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四、《清明日曲江懷友》
羅隱(唐)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五、《清明后登城眺望》
劉長卿(唐)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六、《閭門即事》
張繼(唐)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