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詩歌朗誦技巧
學習詩歌朗誦技巧
朗讀指導不能孤立地進行,要與理解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感悟,悟中促讀,兩者相輔相成,使學生從課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讀時自然地表達出來,做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
一、學習詩歌的朗誦技巧
例1《春曉》
這是一首格律詩,朗誦這首詩時,應該注意每個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詩的節(jié)奏。每行詩句都可處理為三處停頓: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念到“曉、鳥、少”時,字音要適當延長,略帶吟誦的味道,使聽眾能感覺出詩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
前兩句是寫詩人早上醒來后看到的景物,朗誦時要用柔和、舒緩的語調(diào),音量不要過大。“鳥”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揚,表現(xiàn)出詩人見到的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明朗景象。后兩句寫詩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雨,不知園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讀“花落知多少”時,要想象出落花滿園的景象??芍刈x“落”字,再逐漸減輕“知多少”三個字的音量,表現(xiàn)出詩人對落花的惋惜心情。
(一)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
準確地把握作品內(nèi)容,透徹地理解其內(nèi)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準確透徹地把握內(nèi)容這個前提,那么,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
要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nèi)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需要透過字里行間,理解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
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
其次,要把握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diào),這樣才會準確地理解作品。
(師生共同朗誦例2《海燕》片段)
n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n 一堆堆烏云,象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象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n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n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n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2.豐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nèi)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jīng)歷一樣。以《囚歌》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葉挺,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皖南事變,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囚歌》。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例3.朗誦葉挺同志的《囚歌》,要有想象,并注意語調(diào)的處理: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想一想:
朗誦詩歌時,想象和語調(diào)有關嗎?
(二)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u 語調(diào)
語調(diào)是指一個句子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不同的句調(diào),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說話人對事物的不同態(tài)度。句子尾音的抑揚是句調(diào)的主要標志,按照句子末尾非輕聲音節(jié)的抑揚變化,句調(diào)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平調(diào)——全句沒有明顯的高低升降變化,調(diào)子始終保持同樣的高低。常用來表示嚴肅、冷淡或敘述等語氣。
(2)升調(diào)——調(diào)子由平升高,句末明顯上揚。常用來表示反問、疑問、驚異、號召等語氣。
(3)降調(diào)——調(diào)子先平后降,句末明顯下抑。常用來表示肯定、感嘆或請求等語氣。
(4)曲調(diào)——調(diào)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來表示含蓄、諷刺或意在言外等語氣。
例3.朗誦葉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語調(diào)的處理: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平調(diào))(冷眼相看)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平調(diào))
一個聲音高叫著:(↗曲調(diào))(嘲諷)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曲調(diào)(誘惑)
我渴望自由,(→)(莊嚴)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調(diào))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升調(diào))(蔑視、憤慨、反擊)
我希望有一天(→平調(diào))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揚)(語意未完)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降調(diào))(毫不猶豫)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降調(diào))(沉著、堅毅、充滿自信)
u 重音
重音是指朗誦、說話時句子里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xiàn)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xiàn)。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diào)重音兩種。
1.語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jù)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guī)律是:
?、僖话愣叹渥永锏闹^語部分常重讀;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
?、蹌釉~后面由形容詞。動詞及部分詞組充當?shù)难a語常重讀;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⑤有些代詞重讀
2.強調(diào)重音
例3.朗誦葉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語調(diào)、重音的處理:
u 節(jié)奏
該輕快的要朗誦得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誦得沉穩(wěn)、稍慢些。就一首詩來說,朗誦速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jù)表現(xiàn)作品內(nèi)容的需要來決定,并具有一定的變化。
例3.朗誦葉挺同志的《囚歌》,注意語調(diào)、重音、節(jié)奏的處理:
二、 課堂小結:
說一說:朗誦詩歌,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u 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理解、想象。
u 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語調(diào)、重音、節(jié)奏。
三、 朗誦《過雪山草地 》
歌頌長征的作品有很多,《長征組歌》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今天,我們要來處理、朗誦學習《長征組歌》中的一首——《過雪山草地》。
1、把握作品的內(nèi)容,運用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來處理《過雪山草地 》。
紅軍長征時環(huán)境險惡、條件艱苦,不僅糧食彈藥缺乏,而且處處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雖然困難重重,但是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
過雪山草地
---長征組歌
雪皚皚,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
千錘百煉不怕難。
雪山低頭迎遠客,
草毯泥氈扎營盤。
風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饑志越堅。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2、配樂朗誦《過雪山草地》。
四、課堂結語
親愛的同學們,朗誦絕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感受到朗誦的魅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學習,注意積累,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朗誦家。
教學反思
朗誦詩歌時,要注意節(jié)奏鮮明,并根據(jù)作品的基本節(jié)奏采取相應的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誦得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誦得沉穩(wěn)、稍慢些。就一首詩來說,朗誦速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jù)表現(xiàn)
作品內(nèi)容的需要來決定,并具有一定的變化。
而從以住的教學實踐來看,語文教學很注重朗誦,但是僅僅停留在糾正字音,熟悉課文內(nèi)容等層面,學生對課文尤其是詩歌的理解,更多的是理性認識,而且是從老師那里接受的知識,學生為課堂主體的特點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學生仍然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樣顯然不利于語文教學。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又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都是極有道理的,形象地說明了讀的重要性。語言這個東西*老師講和分析是不能學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讓學生讀、背,所以我們才收獲了兩千多年無比燦爛的文學碩果。當然現(xiàn)在不可能這樣去做??墒牵覀儸F(xiàn)在的語文課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為什么不我給點時間讓學生自己支讀,去體味,去揣摩呢?學詩歌尤其要重視讀,美讀法就是一種很好的以讀帶講的方法。
“所謂美讀,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獲。”(《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用美讀法來體味詩歌的“三美”、即音樂美、意境美和語言美。音樂美是詩歌區(qū)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特質(zhì),在緩歌慢唱、密詠恬吟中把握詩的用韻,節(jié)拍,停頓,把握聲調(diào)的輕重緩急,字音的響沉強弱,語流的疾徐曲折,這就是詩歌的音樂美,古人“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最早的詩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勞動中喊出來的嗎?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坏交驕\吟,或低唱,動情處放聲高歌又何不可呢?在朗朗讀書聲中,來體味“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鷗”的凄涼之意,“悠然見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瑯瑯讀書聲中,來揣摩蘇軾、李白的豪放,杜甫、辛棄疾的雄渾,柳詠、李清照的婉約。
因此,我就將《過雪山草地》一詩的教學設計為美讀來帶動講解。鑒于學生朗讀技巧的不足,如果系統(tǒng)講解朗讀技巧,必然會造成課堂的支離破碎,因此,我將朗誦技巧合為6個字“暢”“澀”“重”“長”“短”,具體而形象地將眾多朗誦技巧融會在一起,在課堂上利用教師范讀,學生體會,學生試讀,鞏固提高等環(huán)節(jié),教會學生怎樣美讀,并且在讀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分析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結合對詩歌主旨的理解,提高朗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