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學家李翱生平簡介
李翱,字習之,是西涼王李暠的后代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他曾從韓愈學古文,協(xié)助韓愈推進古文運動,兩人關(guān)系在師友之間。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認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朝文學家李翱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李翱生平簡介
唐朝李翱是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曾在唐德宗年間擔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等職位。唐朝李翱是甘肅秦安東人,為西涼王李暠的后人。唐代年間,韓愈發(fā)起了古文運動,李翱跟隨韓愈共同推進了古文運動的發(fā)展。所以,韓愈不僅是李翱的弟子,倆人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李翱非常推崇儒家思想,所以也是儒家思想的繼承者發(fā)展者。李翱25歲時,在汴州認識了韓愈,李翱聰明好學,一直追隨韓愈。韓愈認為李翱是位有志之士,便將侄女嫁給了李翱。公元798年,李翱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進士第,擔任授書郎一職。唐憲宗年間,李翱擔任國子博士等職,他主張“指事載功,則賢不肖易見”等吏治觀點。
公元820年,李翱擔任考功員外郎等職位。李翱性格正直,敢于向統(tǒng)治者直諫,因此也得罪了很多在朝人士。所以,李翱遭遇到朝中官員報復,被貶謫至朗州擔任刺史一職。后來,李翱再次被召回朝廷任用,擔任禮部郎中一職。李翱對政事有很大的見解,但是統(tǒng)治者并不采納李翱的奏章。李翱憤懣不平,認為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xiàn),他前往去拜見宰相李逢吉,指責李逢吉的過失。李翱在廬州擔任刺史期間,恰逢旱災非常嚴重,廬州百姓大多逃亡,官吏們乘機搶購百姓的良田和屋舍,致使很多百姓都無家可歸。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們依然要肩負起沉重的賦稅。李翱見此情況后,將鄉(xiāng)紳官吏搶奪的財產(chǎn),全都返還給了百姓。唐文宗年間,唐代李翱再次被招入朝廷擔任諫議大夫等職。
李翱的哲學思想
李翱是唐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李翱的哲學思想受到世人推崇。李翱著有《復性書》,其中陳述了他的哲學思想。李翱的哲學思想深受佛教思想的影響,并糅合了儒家思想,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哲學思想。
李翱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圣人和凡人都是如此,他和儒家“人性本善”的觀念不謀而合。隨后,李翱又提出,雖然人的本性為善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被七情六欲所影響,于是“性”就有了差別。李翱認為人之所以會有兇惡的一面,在于情是惡的根源。不過李翱指出,圣人之所以被世人稱頌,在于他不畏情所迷惑。如果沉迷于情而喪失了本性,那么他就成為了一介凡人。因此,李翱得出一結(jié)論,那就是凡人必須要摒除七情六欲才能恢復自己的本性。《大學》一書中有言“格物致知”,李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己對“知”的見解。他認為人在接受新事物時,需要有所認識之后才能接觸到事物的本質(zhì)。李翱對“知”的哲學思想實際上是反對人對事物正常的認識過程。
除此之外,李翱的哲學思想還提到了一點,那就是去情復性。李翱認為人的視覺和聽覺應該遵循社會行為禮儀而行動。他提到的這點,有點類似“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一概念。從李翱哲學思想來看,他在一定程度上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思想。
李翱上言
李翱上言原文大約有一百來字,講訴的是李翱上書政事的故事。通過李翱上言,反映了李翱在為政之事上的真知灼見。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看李翱上言的具體內(nèi)容吧!唐德宗年間,李翱是朝廷一位官員,他寫了一封奏折,告訴唐德宗自己對治國安邦的認知。
李翱說,為了國家安定,平定國家四處的戰(zhàn)亂需要依靠武力。國家政權(quán)穩(wěn)定之后,那么就要依靠文治才能讓國家發(fā)展的更為昌盛。現(xiàn)在國家一片安定祥和,既然皇帝已經(jīng)用武力平定了叛亂,讓國家環(huán)境歸于寧靜,那么此時就要割除政治弊端,恢復唐高祖、唐太宗時期的傳統(tǒng)制度。在吏治上,要選用正直有能力的人才商議治國之道,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黃帝要敢于任用忠心正直之士。除此之外,要遠離那些一位賣主求榮,奸邪佞幸的小人,這樣朝廷才會恢復清明廉潔的樣貌。在賦稅政策上,應該改革賦稅制度,比如可以將貨幣改為繳納實物,并且杜絕地方官員向朝廷貢獻物質(zhì),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需要減少百姓的租稅數(shù)量。在疆土安定上,必須要防止邊境戎狄的侵犯。朝廷每年都會派遣使者出訪戎狄等小國,皇帝要善于傾聽使者反饋的意見,這樣才能做到上情下達。如果統(tǒng)治者能做到上述六條建議的話,就能治國安邦,將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太平盛世。
這便是李翱上言的全部內(nèi)容,李翱通過經(jīng)濟、政治、軍事三大方面,為統(tǒng)治者提出了治國策略。
猜你喜歡:
3.詩人菲爾多西是誰
5.歷史上的韓愈是誰
唐朝文學家李翱生平簡介
上一篇:唐初名將李道宗生平簡介
下一篇:唐朝著名宮廷樂師雷海青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