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神話傳說大全
神話故事是由一些個性鮮明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和一些神化了反面人物為角色。那你知道佛教的神話傳說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佛教的神話傳說,歡迎大家閱讀。
佛教的神話傳說: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國家里名氣最大的神將,他們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話傳說和古印度教中關于“天”的種種說法,提出“三界說”。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中“輪回”不已。三界中欲界為最低一界,人類社會居此界,地獄、餓鬼、畜生居此界,諸天神亦居此界。不過,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離人世最近。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處。
佛經(jīng)說,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須彌山山腰,那里聳立著一座?羅山,此山有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故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岸嗔_吒”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持國”,“持國”的意思就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是主樂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既然同為樂神,那么乾闥婆王是持國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芭鹆А笔氰笪牡囊糇g,意譯“增長”?!霸鲩L”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手持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纏一龍?!芭舨┎妗币庾g“廣目”,即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他為群龍領袖,故手持一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
——銀鼠?!芭抽T”意譯即“多聞”,比喻福、德之名聞于四方。手持寶傘,用以制服魔眾,保護人民財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財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佛教的神話傳說:摩訶目犍連
簡稱目犍連,目連,歷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羅門,本來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來聽了釋迦牟尼的講學,為之折服,于是率領弟子投奔了草創(chuàng)時期的佛教,這對佛教是個莫大的支持。后來目犍連就成了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當然在后來的佛教教化中,他被漸漸神化,成為“神通第一”,可以一下飛上兜率天。
目連救母其實沒什么好玩的,故事是說古印度某個國首富的一個老頭樂善好施,而他lp正好相反,非常摳門,而且對待僧侶態(tài)度不好,遇到化緣的從不施舍。老頭老年得子,取名目連。目連長大成人,老爹死了。目連外出經(jīng)商,回家后聽說老媽待人不善(主要是對和尚不好,哈哈),就規(guī)勸母親。他媽一聽,死要面子,就說:“你怎么不相信自己的母親?如果我待人不好,七日之內(nèi)不得好死,死后下阿鼻地獄。”結(jié)果第七天她就死。雙親都沒了,目連便出了家,后來成了如來十大弟子。成佛的目犍連一日閑逛,在天堂看到了父親,但是沒發(fā)現(xiàn)母親。后來在阿鼻地獄找到了已經(jīng)變成餓鬼的母親。目連不忍,想給母親食物,但是食物沒等到口就燒成灰燼。目連沒有辦法,捶胸頓足。
回來后,目連跟如來說想救母親,如來說你想救你母親,只能讓全天下的鬼都吃飽了,才能成功。于是目連就在七月十五請求十方僧眾廣置芋蘭盆(梵語,意思是“救倒懸”)會,超度惡鬼,目連母親終于得救,不過只能轉(zhuǎn)世成為一條黑狗。在后來,還是靠著目連的法力再次投胎,成了人身,后來升入天堂。
故事本身沒什么意思,除了解釋了芋蘭盆節(jié)的來歷,就是搞佛教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不過后來民間炒作的目連救母故事就豐富得多,京劇《目連救母》中更是穿插了很多雜耍雜技。
一般認為明吳元泰《南游記》中講華光天王馬華光馬王爺?shù)鬲z救母的故事脫胎于目連救母,不過更是熱鬧,馬王爺大鬧三界,最后更是跟曾經(jīng)同樣打鬧三界的孫悟空打了一架。
佛教的神話傳說:佛教的神祗系統(tǒng)
佛國神仙系統(tǒng)的領導階層,是佛集團,這是佛國神仙系統(tǒng)的統(tǒng)治集團。其最高統(tǒng)領就是“釋尊”釋迦牟尼。釋尊是佛教的刨始人,為佛門第一神,他兼具了人和沖的身份。隨著大乘興起,佛的教義開始演變,佛的隊伍發(fā)展壯大起來,佛的身份不被釋牟尼獨有。于是,出現(xiàn)了釋迦佛作為應身,與其法身、報身同尊的三身佛;有將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接班人串為一線的豎三世佛;有按空間區(qū)域承包管轄范圍的橫三世佛;密宗系統(tǒng)還按東南西北中確立了正方佛;還有慎忠追遠不忘先賢的過去七佛。佛的隊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釋而發(fā)展,還有許多不太著名的佛,“與那些名頭巨大的佛組成了這一佛國第一階層。
僅次于佛集團的第二階層佛國神仙就是菩薩。菩薩因其證得的果位低于佛,他的職責就是作佛的助手,用佛的教義、宗旨解救蕓蕓眾生,將他們度脫到極樂世界。菩薩的隊伍很龐大,著名的有文殊、大勢至、彌勒、金剛手、虛空藏、除蓋障、普賢、地藏等“八大菩薩”,其中文殊、普賢、地藏和觀世音又在漢化佛教中被尊為“四大菩薩”,并依托五臺、峨眉、九華、普陀四大名山形成四大道場。
菩薩之下,就是羅漢集團。在大乘佛教中,羅漢是修證的第三等果位。而在小乘佛教里,就以羅漢為修行第一果位了。大乘對羅漢指明的任務是在世間流通佛法。最早有四大羅漢,他們是接受釋牟尼親自托附的遺命,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磐,這四位羅漢就是著名的佛的因弟子,大迦葉比丘;?啦б比丘,賓頭盧比丘,羅目侯羅比丘。后來,逐漸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羅漢。
以上三個階層代表佛修證果值的三個等級、三個層次。除此之外,佛國神祗隊伍就龐雜了。
佛國的護法神隊伍,規(guī)模極其浩大,來歷和出身亦不凡,有自己培養(yǎng)的嫡系,也有收編邪魔外道的起義隊伍。由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阿修羅、摩目侯迎羅等系統(tǒng)組成的百萬大軍就是著名的護法“天龍八部……
二十諸天則是更為強大的護法軍團。后來,二十諸天擴大編制,將道教的神仙拉來入伙,再加上自己新發(fā)展的一支隊伍,形成二十四諸天,力量更加壯大。
在護法神的隊伍中,還有專門護寺的伽藍神以及十大明王等。
佛國的神祗,除了以上大家較為熟悉的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因宗派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體系,有的一神數(shù)名,還有的多神一名。佛國神仙隊伍相當雜亂,譜系很難理清楚。
佛門神祗的生成,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歷史上確有其人,如佛祖饒材帷7鸞檀戳⑹逼謔牟尼的弟子后來也都被尊奉為神,如?!笆蠓鸬茏印保谝淮谓Y(jié)集的五百比丘,后來形成了五百羅漢,等等。
吸收其他神話傳說中的神祗為佛教神祗,這在護法神隊伍中最多,天龍八部和二十諸天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從古印度神話中吸收過來的。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的許多神話傳說也在佛教中獲得了新的解釋。佛教在流傳中還大量吸收地方神話,將地方種與佛門神連通,這是相當有利于佛教的傳播的。如在西藏,格薩爾成了佛教的戰(zhàn)神,觀世音顯化為__,班禪則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在漢地佛教,道教的紫微大帝、東呂大帝、雷神被吸收為二十四諸天為佛護法去了。
佛教神祗在佛教傳入中國后,經(jīng)歷了漢化世俗化演變,神低隊伍更加豐富完整。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通過與中國文化的契合,佛教發(fā)生了有利于在中國傳布的轉(zhuǎn)變,作為一種文化心理的認同,佛門的諸神被中國文化的濃厚色彩重新描摹了一番。比如在佛教中,勸喻人世跳出輪回不生不死主張不要子嗣,而在漢地佛教卻專設了“送子觀音”、“送子彌勒”和“送子娘娘”,很顯然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多子多福觀念在佛教中的反映,是儒家忠孝思想的一種宗教代言。其實,這正是佛教在中國立足生根廣為流傳和長存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佛教獲取廣泛的民間信仰的“讓步政策”。另外如菩薩,本來是無生死無性別的神仙,但是在漢地佛教中,菩薩多著女裝,特別是觀世音菩薩,一派唐代貴族婦女裝束,這與崇尚陰柔之美的中國文化心理相合,中國人很容易接受這尊“東方的維納斯”為自已消滅解難。
唐代以后,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進一步世俗化。民間對通過燒香拜佛,以期消滅祈福,“解除焦慮,去除痛苦、渴求福澤的形式越來越熱切。佛國神仙的功能是非凡的,民間的渴求,愿望都可以通過諸神而得以實現(xiàn),但諸神是飄渺的,不可捉摸的。這中間聯(lián)通的橋梁就是通過一系列禮佛拜種的法事來實現(xiàn)的。佛教正是通過這些關心民間疾苦、法力無邊的諸神而深入人心,俗眾也正是通過諸神而了解信奉佛教。神靈成為大眾與佛教相互溝通的中介。諸種的隊伍隨著民間對佛教的日益功利化、實用化的要求而發(fā)展完善。
這種世俗化結(jié)果強烈地影響了民間信仰,在民間最受歡迎的、直接關懷民間疾苦的神仙如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已逐漸從一個宗教信仰對象形成了一個全社會普遍信仰的迷信對象。這種迷信風俗的形成對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中國文化改造佛教的另外一種重要方式就是化身說,佛門的神仙來到中國后被歷來就有迅速吸收融合外來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所修整,歸化為中國民間喜愛的另一種形象。
如五代時的布袋和尚成為彌勒的化身,大肚能容,笑口常開,至今令人喜愛,以至家喻戶曉。地藏化身為金喬覺;觀世音化身為泗州大圣;少林寺僧為緊那羅的化身;李靖為北方多聞天王的化身。
總之,英雄都有來歷,圣賢出身皆顯赫。濟公、瘋僧、關羽也都成了佛門之神。此外,歷史名臣如韓擒虎、寇準、范仲淹、包拯等,死后也在陰間任職,成了閻王。
猜你感興趣:
1.佛教的神話傳說
3.中國佛教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