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紀念堂職能是什么
革命烈士紀念堂是反映江西紅色革命史的重要窗口。烈士館的教育功能和社會影響日益擴大。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革命烈士紀念堂職能,歡迎閱讀!
革命烈士紀念堂職能
為緬懷公安英烈,憑吊烈士英雄事跡,寄托對公安英烈的哀思,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根據(jù)公安部“弘揚英烈精神、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慰問活動的安排,2009年8月26日上午,受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孟建柱同志和公安部黨委的委托,公安部慰問組一行來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開展祭奠江西公安英烈活動。在祭奠活動中,公安部慰問組一行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默哀致禮,深切緬懷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祭奠先烈英靈,追思先烈的豐功偉績。
江西,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老根據(jù)地。半個多世紀以來,江西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達25.3萬余人,約占全國烈士總數(shù)的1/6。
為褒揚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1952年7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決定修建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南昌市中心八一大道中段東側,占地面積1.7萬余平方米,館內主體建筑于1954年4月19日落成,1957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1978年、1997年、2005年先后進行過三次全面陳列裝修改造。現(xiàn)館內收藏有2412名烈士檔案資料,4100余張烈士照片、1500余件革命文物。
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開放以來,共接待國內外觀眾千萬余人次,其中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外賓2000多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董必武、謝覺哉、彭德懷、曾慶紅等先后來堂參觀,并題詞、題詩。1986年10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12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評為“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是民政部、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共南昌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江西省民政系統(tǒng)“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江西省“省直文明單位”和省級“園林化單位”。
游江西省革命烈士紀有感范文
為了讓同學們了解黨的歷史,感受黨的精神,6月11日下午1點,數(shù)信學院組織第二十五期入黨積極分子共同參觀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
下午兩點左右,同學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到了江西省烈士紀念堂,當同學們看到那個神情嚴肅的手里拿著槍的英雄雕塑形象時,同學們一致決定共同在此留下合影,以此來激勵自己學習頑強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隨后同學們入館進行參觀,江西省烈士紀念堂展現(xiàn)的是當年革命先烈的生活和戰(zhàn)斗情況和共計二十五萬名烈士的英雄事跡,是反映江西革命斗爭史的重要窗口。每一位同學們都十分認真的閱讀,用心的去讀去感受,部分同學還拍下照片留作紀念,希望前輩們的事跡能夠激勵自己,不枉此次之行。
經過此次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之旅,同學們紛紛表示他們已深切感受到革命的精神意義,同時他們了解到革命的不易,他們表示以后他們會時刻繼承并發(fā)揚黨無私奉獻的精神。最后,希望同學們可以在未來能夠為國家、為社會有所貢獻,成為國之棟梁。
游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心得體會
由于一些原因錯過了和另外一些同學一同參觀八一起義紀念館,于是我和幾個同學另找 時間選擇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 1953 年。 在堂前,我們首先為紀念此行, 進行了集體拍照活動。館前,有歷史的烙印歷歷在目: “在 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 在人民革命運動中,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光榮犧牲的英雄們 永垂不朽,革命烈火們不朽的英名,將永遠活在全國人民和全世界進步人類的心里,全省人 民誓以堅強的決心,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社會 主義社會而奮斗,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江西省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大會通過的決 議。 ”這是發(fā)自人民肺腑的錚錚誓言,對歷史革命精神的繼承之心,對接班人的斗志激揚之 情。 隨后我們就進入了堂內,同學們自主參觀。 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 “共產主義是不可 抗拒的!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 “死難烈土萬歲! ” 。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朱德題 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這些熟悉的話語重新映入我的眼簾,我仿佛看到了當年革命先烈 前赴后繼參與革命的場景。 這個印象深刻的開場震懾了我的靈魂。 接著一幕幕艱苦的場景, 一個個鐵骨錚錚的烈士都讓我深感老一輩的革命者的艱苦奮斗的精神。 在紀念館中陳列著許 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展廳里陳列著革命烈士使用過的步槍、機槍、將領使用過的手槍等, 在一些地方還制作了場景和人物蠟像,生動的展示了當時革命的艱苦歲月。感受到:近百年 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獨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繁榮富強,前仆后繼,用鮮血和生 命換來了美好的今天。
我為身為中國人而驕傲,為身為一個團員而自豪,為能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而高興!但在我 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 雖然絕大多數(shù)人確實沒有辜負先烈們的遺愿, 他們正在為建設我們的國家 而努力工作著, 更多的人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為我們的祖國 將更加繁榮富強,更加壯大,正發(fā)揮自己的余熱,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不泛社會的渣滓,拿 當今社會現(xiàn)象而言, 有一些無所事事的年輕人, 他們不珍惜現(xiàn)在國家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的良好政策,整天的游手好閑,打架斗歐,他們難道不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青春虛度?還有 那些學生,他們有現(xiàn)在這樣好的學習條件,怎么會不珍惜?父母為他們操勞奔波一生,為的 就是他們將來能有出息,為未來打好基礎,有個好的前程,好的歸宿,同時也為國家的建設 能夠添磚加瓦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可他們卻無視父母的期盼,老師的厚愛,不愿主動自 覺的去學習,我想若是先烈們在天有靈,也會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而感到遺憾的。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重溫了那段歷史,還對我們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了革命 烈士的精神。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更應繼承這種精神,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犧牲自己的生 命來換回祖國的復興是值得的,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 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鮮血 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歷史,更要銘記那些為國獻身的革命烈士。
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深刻體會到身上肩負的使命。在金錢崇尚的今天,我們缺乏的就是這 樣的紅色精神支柱, 缺少的就是能堅定我們正直為人的支撐, 缺少的就是能讓我們釋懷的感 悟。 參觀結束后,我們從紀念館中緩緩的走出。此時,我在紀念館中所浮現(xiàn)出來的情景依然在 腦中一一的閃過,還有一種用言語難以表達的沉重心情悶在心中。 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通過學習歷史,感受歷史,感受紅色革 命精神,后人要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觀念,別在物質追求中丟失了民族心,感恩的 心, 對用鮮血染紅的大地的烈士的崇敬之心??無論我們身處哪個角落, 都要有一顆民族的 心,對自己國家的歸屬感,認同感,擁護感。排斥一切外來勢力對國家穩(wěn)定影響的思想煽動和挑撥。 通過這次對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參觀,我深化了對黨的認識,面對如此先進的組織,我們 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為要求進步的我, 會更加義無返顧地去接受黨的考驗, 去接受 黨的熏陶。在平時的學習中,更應該勤奮刻苦,在生活中更應該樸素節(jié)約,關愛他人,過好 大學的美一天,不要讓我們回首往事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 看著外面寬闊的馬路上車來車往,整潔的城市高樓聳立,中國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獅, 而是一個正在崛起、高速發(fā)展的國家。
我們要緬懷那些為國拋灑熱血的革命烈士,繼續(xù)發(fā)揚 他們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應自覺地自重自律、自奮自強,讓自 己融入集體,順應時代,這是歷史對我們青年一代的召喚,這是黨對我們青年一代的厚望。 因為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恰如大江東流。我們的愛國之情、集體之心、報恩之愿、自強之志, 只有順應發(fā)展的時代大潮, 我們的所作所為才能有利于國家, 有益于集體; 才能無愧于長親, 無悔于本心,我們的青春才能綻放光彩,我們的生命才會價值永恒!
猜你喜歡:
1.紅色經典朗誦稿
3.緬懷先烈詩朗誦
革命烈士紀念堂職能是什么





上一篇:唐朝的歷史小知識
下一篇:關于毛主席紀念堂描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