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陵墓2021
蔣介石的陵墓位于慈湖蔣陵,1962年由蔣介石手書“慈湖”并更名為“慈湖賓館”。在蔣介石去世前是作為行館之用。現(xiàn)在隨學習啦小編來看看跟多關于蔣介石的陵墓的知識吧!
蔣介石的陵墓 寢宮溯源
慈湖附近有一座海拔300多米的死火山,叫草嶺山,是桃園縣惟一的火山遺址。這里有山有水,在20世紀60年代初被蔣介石看中。據(jù)報道,當時蔣介石看中這里,并不是為了身后“安寢”,而是想把這里變成“總統(tǒng)府”的戰(zhàn)時疏散辦公地。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陸正遭遇自然災害,與前蘇聯(lián)的關系也走向破裂。蔣介石認為,這正是“反攻大陸”的絕好時機。他考慮到,一旦戰(zhàn)爭打響,位于臺北市中心的“總統(tǒng)府”目標太大,很容易遭到攻擊,于是打算在臺北附近尋找一個“總統(tǒng)府”戰(zhàn)時疏散辦公地。恰好,臺灣望族林本源家族有意向當局捐獻一塊地皮,這塊地皮就在桃園縣大溪鎮(zhèn),乃是林家的發(fā)源地。
1959年6月,國民黨當局在這里建了一座四合院,名為“洞口賓館”,建筑面積為1628平方米。1961年,蔣介石到這里視察,發(fā)現(xiàn)這里山清水秀,與自己的故鄉(xiāng)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zhèn)的景色十分相似,便動了思鄉(xiāng)之情,決定把這里改為“總統(tǒng)行宮”。第二年,蔣介石為“洞口賓館”題寫了慈湖二字,以表達對母親王采玉的懷念,感謝母親的慈愛。此后,“洞口賓館”改名為“慈湖賓館”,“埤尾”的地名也隨之改成了慈湖。
那時,蔣介石雖口口聲聲要“反攻大陸”,其實心中也明白,大陸已無法“反攻”,這也意味著他無法再回到奉化溪口老家,因而常來“慈湖賓館”小住,略慰思鄉(xiāng)之情。據(jù)說,蔣介石每次來到慈湖,都要說起奉化,說起溪口。
蔣介石的陵墓 陵寢風貌
陵寢正門前有一條狹長的道路,路的中央擺放著蔣介石的坐像。正廳里,墻上是蔣的遺像,壁爐上供著鮮花與燭臺,兩旁是國民黨旗和中華民國國旗,前面是放置在黑色花崗巖上的銅棺,上面覆有青天白日。棺前是一個由黃色雛菊扎成的十字架,標明了蔣的_身份。這里原是蔣的會客廳,并不寬敞,放下靈梓,顯得很狹窄。蔣的遺言中并沒有關于他身后的安排,蔣經(jīng)國和宋美齡根據(jù)蔣的平日意愿,將靈柩“暫厝桃園慈湖”
陵寢正廳十分肅穆,蔣介石遺像兩邊掛著國民黨黨旗。在正廳東側,蔣介石生前住過的臥室,一切布置保持原狀。書房的墻上掛著宋美齡的畫,書桌上放著一張便條,上面有蔣介石用紅鉛筆寫的4個字:“能屈能伸”。在正廳西側有一個房間,專門陳列蔣介石獲得的各種勛章、獎章。
由于陵寢當時是為戰(zhàn)時的緊急狀態(tài)而建造的,所以占地面積不大,空間有限。若沿著陵寢往周圍走動,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長滿青苔的廢棄碉堡、水泥辦公室、秘密地道,連廁所都被秘密掩體包圍。桃園縣政府經(jīng)過多年的積極規(guī)劃和修建慈湖風光,這里已經(jīng)成為最負盛名的旅游觀光圣地。
蔣介石 暫時陵寢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被暫時安葬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zhèn)的慈湖。蔣介石死后,棺木一直沒有安葬,只是“暫時安放”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zhèn)與復興鄉(xiāng)交界處的慈湖。慈湖原名“埤尾”,本是一個呈牛角形的人工水庫,水碧山青。過慈湖,繞過一個小山包,見一個很小的四合院掩映在樹林之中,這就是慈湖賓館,原為蔣的行館。據(jù)說也是他的“反攻復國”的指揮部。但從外觀看,這個四合院狹小且簡陋,沒有“帝王之氣”。
距慈湖幾里外還有后慈湖,兩湖之間有隧道相通?!昂蟠群笔聦嵣蠟橐惶庲暄训乃?,終年平靜,不見波瀾。而進入后慈湖最近的路徑,則是從慈湖蔣介石陵寢旁的小徑進入。從慈湖陵寢走到后慈湖,約為20分鐘,過程猶如一般的登山健行步道,只是少人經(jīng)過,使得道路青苔密布。而路程中的碉堡、石墻崗哨、防空洞,則可以嗅得出昔日的緊張氣息。
陵寢后方也有幾處密道,在昏黃小燈泡的照明下,多了一絲神秘色彩,只是密道均由鐵網(wǎng)圍住,無法輕易觀看全貌。走過數(shù)百米的上坡步道,地勢猶如小山丘的往下延伸,此刻可以看到“后慈湖”的水池,附近則有零散的辦公室建筑,桃園縣政府已經(jīng)擺放許多歷史資料,當成展覽館。游客有幸到此,可以感受歷史的歲月蒼涼。
蔣介石的陵墓相關文章:
1.世界十大著名陵墓
5.河南著名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