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
玄奘取經(jīng)歷程稱得上是一場壯舉,他的佛法傳播更深深地影響到此后的中國,包括周邊國家,堪稱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
首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中第一個就是來自本國的阻止。當時天下剛定,唐朝根本不允許國人出鏡。所以玄奘最初想要得到國家的扶持遞上西行的申請書時,是沒有回應的,唐太宗根本就不同意,這一點與電視劇有著較大出入,電視劇是為了美化唐太宗。事實上,玄奘之所以能夠成功西行,是自己喬裝打扮,混入災民中偷渡離開。
離開長安之后,玄奘還遇到了一路阻攔他的軍隊和士兵,在他人幫助下,玄奘離開了涼州。此時的玄奘狀況已經(jīng)十分凄慘,馬匹死了,僧人也離開了,也而就是說現(xiàn)在的玄奘只能孤身步行前往。
在穿越沙漠時,他差一點被士兵射殺。在沙漠中惡劣的生活條件讓他舉步艱難,而此時更不幸的是他賴以生存的水被倒翻了。在沙漠中,孤身一人,沒有水,并且還迷了路,在這般艱難的狀況下,玄奘竟然堅持了整整5天,并且成功走出了沙漠,來到了目的地的第一個國家——高昌國。
在高昌國中,由于國王的賞識,硬要留下玄奘,但是玄奘不愿更改自己的決心,所以就絕食抗議,最后高昌國的國王妥協(xié)了,放玄奘離開。但是離開后的玄奘又遇到了雪崩,之后他的身邊就只有兩名弟子陪伴在身側(cè)。
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難數(shù)不可數(shù),多次還威脅到了他的性命,幸好玄奘沒有放棄,終于到達了印度習到了正宗的佛教經(jīng)典。
直到公元643,玄奘終于開始啟程歸國,并且還為中國帶來了超過600部的佛教經(jīng)典。玄奘西行取經(jīng)時總共游歷了110個國家,他的經(jīng)歷和際遇是我們難以企及的。
玄奘西行取經(jīng)的原因
玄奘西行是我國佛教史上重要的事件,正是玄奘西行后帶來的佛教經(jīng)典,促成了我國佛教事業(yè)的發(fā)展。玄奘在十三歲時就出家了,并且常常跟隨同樣出家的二哥一起學習佛教的經(jīng)論和典籍。兩兄弟常常在國內(nèi)到處云游拜訪高僧,得到了慧休等高僧的指導,在十幾年的積累下,玄奘的佛學造詣達到了一定程度,對佛學上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自己的見解。
在此時,玄奘遇見了來自印度的波羅頗密多羅。這名僧人是在印度權(quán)威的佛學學院受戒的弟子,佛學造詣在玄奘之上,能背誦很多唐朝沒有的佛學經(jīng)論。玄奘前去請教,在兩人的交流中,玄奘接觸到了更多的佛家經(jīng)典,并且意識到自己在佛學知識上的淺薄。
其實在玄奘西行前,早就有很多名僧人西去取經(jīng),這些古人的事跡讓玄奘心生向往,立下了西行的志愿。而玄奘西行原因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佛學典籍雖然多,但是不同的人對于這些經(jīng)典的詮釋是不同的,有些甚至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讓玄奘意識到,長久下去對佛教的發(fā)展是很不利的。
以上種種就是玄奘西行原因。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玄奘終于下定決心西去取經(jīng)。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能夠為佛教做一點貢獻。
玄奘西行取經(jīng)的目的
在《西游記》中,玄奘在觀世音的指教下踏上了取經(jīng)的道路,他的目的是為了學到大乘佛法,難道歷史上的玄奘西行的目的真得也是學習大乘佛法嗎?歷史上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真正的目的其實很多,不止這一個。
首先,玄奘之所以會去取經(jīng),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向人們闡釋佛法。因為當時的玄奘發(fā)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佛法的釋義大相徑同,有些甚至背道而馳。具有較高佛法造詣的玄奘意識到這一點對于佛教思想的發(fā)展是十分不易的,而他本身就是在這些解說不同的教義下長大,缺乏正確詮釋這些教義的能力,所以他想要去佛教的發(fā)源地探索這些教義的真正釋義。
其次,玄奘在西行前曾經(jīng)遇見過波羅頗密多羅,這個僧人是在正統(tǒng)的印度佛學學院受戒的。他所能背誦的許多佛法經(jīng)論,是當時唐朝所沒有的,而這些經(jīng)論一直吸引著玄奘。當?shù)弥《扔性S多這樣高深的佛經(jīng)之后,玄奘就想要去印度將這些佛經(jīng)取來傳授到唐朝。
第三,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后,迅速得到了興盛。但是印度佛經(jīng)的翻譯卻是一個難題。在唐朝,雖然已經(jīng)有了許多被翻譯過的佛經(jīng),但遠遠不夠僧人們學習,玄奘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想要西行,他希望自己通過游歷印度等國家來提高自己的翻譯能力,從而為唐朝翻譯更多更正確的佛經(jīng)。事實上,玄奘回國后,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玄奘西行的目的很多,但綜合而言就是為了能夠在唐朝弘揚佛法。
玄奘圓寂時說了什么
唐玄奘,俗姓陳,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一個世代儒學之家。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圓寂于長安玉華寺,葬于白鹿原。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13歲的時候就出家,貞觀三年(627),從長安(今西安)出發(fā),玄奘經(jīng)九死一生,千辛萬苦,艱難跋涉,終于抵達佛教發(fā)源地——古印度那爛陀寺,拜名僧戒賢為師,研習《瑜伽師地論》等佛經(jīng)。往返19年,旅程5萬里,所經(jīng)所聞138國。返長安之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組成譯經(jīng)場,又經(jīng)19年,嘔心瀝血譯出佛經(jīng)75部,凡1335卷,計1300萬言。
玄奘時年13歲,他受大理寺卿鄭善果激賞,破格于東都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元年玄奘結(jié)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準。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余里。唐太宗貞觀二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公元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并將657部佛經(jīng)帶回中土。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這時,唐太宗為了遼東戰(zhàn)役,已駐蹕洛陽。太宗得知他回國,立即詔令在洛陽接見他。
玄奘回國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長安設立譯經(jīng)院,參與譯經(jīng)的優(yōu)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于長安弘福寺組織譯場,開始譯經(jīng),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舉行。譯經(jīng)講法之余,玄奘還口授由弟子辯機執(zhí)筆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一書,全面記載了他游學異國的所見所聞。
唐麟德元年,“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從此絕筆翻譯,并對徒眾預囑后事。
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玄奘取經(jīng)的真實故事
上一篇:沈括被西方人稱為什么
下一篇:拓跋宏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