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什么意思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什么意思?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強皇權,鞏固統(tǒng)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后周政權后,有鑒于唐中葉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武將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權,乃與宰相趙普密商,決定削奪大將兵權。
在結束五代十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tǒng)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tǒng)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zhèn)跋扈局面不再繼續(xù)出現(xiàn);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后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后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么從唐末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zhàn)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fā)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個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并逐步付諸實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權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權,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范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從小軍官到殿前都點檢,又從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十分懂得軍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滅亡的教訓,加強了對禁軍的控制。
建隆二年太祖鑒于當時已控制局勢,就著手陸續(xù)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點檢鎮(zhèn)寧軍節(jié)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jié)度使。因為殿前都點檢是宋太祖黃袍加身前擔任過的職務,從此不再設置。由石守信接替韓令坤任侍衛(wèi)馬步軍都指揮使。
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趙普就向他數(shù)次進言說:“臣也不擔心他們會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萬一有作孽之人擁戴他們,他們能夠自主嗎”?這些話實際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
“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nèi)心念及你們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艱難了,還不如做節(jié)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石守信等人驚駭?shù)孛柶涔?,宋太祖繼續(xù)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xiàn)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jīng)受到猜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鍋,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之途”。宋太祖緩緩說道:
“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后代免于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chǎn)業(yè)。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回旋余地,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jié)度使,并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tǒng)領。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后,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以后宋太祖還兌現(xiàn)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lián)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后來又把女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張令鐸的女兒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為什么那么容易
杯酒釋兵權之所以這么容易,與當時的國家局面也有關,當時的宋朝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大統(tǒng)一,全國百姓都是期盼著安寧。如果有哪個武將叛亂的話,必然會遭到全國百姓的一致討伐。而在五代十國時期,全國各地有很多武將割據(jù)一方,一個武將作亂并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杯酒釋兵權看起來很容易,但是宋太祖也是冒著風險的。因為如果這些將領不是自己主動辭職的話,那么這些將領的部下肯定又有兔死狐悲的感覺,那么他們有可能會叛亂。而這些將領自動辭職了,他們的部下也就沒什么話說了。
趙匡胤的厚賞也使得杯酒釋兵權變得容易起來。趙匡胤在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收集到了很多金銀財寶,這些金銀財寶對整個國家來說還沒有取到太大的作用,因為一個國家需要的是糧食。但這些金銀財寶對個人來說很重要,趙匡胤將金銀財寶賞賜給了這些武將,這些武將就安安靜靜地回家了。
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是靠陳橋兵變登上皇位的,他怕他的手下也會像他這樣黃袍加身。為此,趙匡胤一直憂慮這件事。在一次酒會上,趙匡胤向這幾個老部下說出了自己的憂慮。這幾個老部下本來是不太情愿辭去職務的,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已經(jīng)掌握了大部分的禁軍,他們手中掌握的禁軍很難與宋太祖趙匡胤抗衡。因此在第二天的朝會上,這幾個將領向皇帝遞交了辭書。
宋太祖趙匡胤欣然接受了他們的辭呈,任命他們?yōu)榈胤降墓?jié)度使。這幾位高級將領在做了節(jié)度使以后,沒有了權力,就無法再影響宋朝的政局了。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幾位高級將領威脅著他的皇帝寶座和大宋的安定。
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釋兵權,不僅僅是他考慮自己個人的地位,他也考慮到了大宋的穩(wěn)定。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將領們擁兵自重,經(jīng)常出現(xiàn)叛亂情況。趙匡胤是經(jīng)歷過五代十國的人,因此他不想讓新建立的宋朝成為一個短命王朝。
宋太祖實行杯酒釋兵權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大宋的穩(wěn)定,至于其中他個人的原因,也許是有的。歷代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殺開國功臣。趙匡胤有一點可能是出于私心。但是杯酒釋兵權這件事確實使得宋朝初年出現(xiàn)了穩(wěn)定局面,使得百姓不再受戰(zhàn)爭之苦,所以說,杯酒釋兵權從這方面來說還是有益處的。
對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歷史評價
“杯酒釋兵權”這個歷史事件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反映,對其評價卻爭議較大。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的行為,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卻使用和平手段,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nèi)方略。但是其歷史影響卻遠遠不是這樣簡單。也有人認為:宋太祖專力鞏固中央政權,“杯酒釋兵權”含有對內(nèi)嚴防的性質(zhì),直接造成內(nèi)政腐朽。在外患強烈的背景下,削奪大將兵權也削弱了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權,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diào)動,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zhàn)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軍事積弱,還使兩宋亡于社會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宋朝確立的文人治軍的軍事制度,其目的是為了徹底消除造成強唐滅亡的藩鎮(zhèn)軍制,其出發(fā)點是好的,結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進的。而兩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則是多方面的,與兩宋朝對峙的先是遼、夏,再是遼、金,最后是金、蒙,從作戰(zhàn)態(tài)勢來看,北宋面臨的是兩線作戰(zhàn)只能主守;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游牧民族不但具有勇猛強悍、靈活機動的特點,而且已經(jīng)跨過農(nóng)業(yè)社會門檻,實現(xiàn)了封建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得到了初步發(fā)展,兼具游牧社會和農(nóng)業(yè)社會的優(yōu)點。
看過“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是什么意思”的人還看了:
2.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4.趙匡胤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