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
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像這名言一樣勵志的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不要活成“別人都那樣”
作者:小木頭
幾年前,有一段時間我進入“人生懷疑期”。當時家庭生活趨于穩(wěn)定、平淡,工作也進入平臺期,沒有新的有趣的東西,也沒有辦法實現(xiàn)大的突破,所以總覺得有一種很難言明的難受,情緒郁郁。
老公說,“你去看看別人家,不也這樣嗎,你到底想要什么呢?”他當時的意思是,在物質(zhì)層面別人擁有的我們基本上也都有了,所以還有什么不滿呢?
我想了想,斬釘截鐵地說,“從過去到現(xiàn)在到將來,我所追求的就是幸福。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答案。”
他看著我,像是看著一個怪物。因為“幸福”這個概念太大了,大概很少有個生活中的正常人把它掛在嘴邊吧——我們總是說“祝你幸福”,又或者,“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到底什么模樣,我們好像總是觸摸不到。
是買了一棟心儀的房子的心花怒放,是提回新車開著去兜風的刺激開心,是獲得升職加薪的興奮激動……這些當然都是幸福的瞬間,但是,我所說的幸福,好像還不太一樣。
我想要的幸福,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充盈內(nèi)心的感覺,是我即便在一個樸素的生活環(huán)境里,也能時刻感受到的那種自在安然的感覺,是我對自己有認可,對周圍有感知——那是一種很特別很私人的感覺,而不是別人看上去那樣的生活。
我們總是會以別人作為范例來生活。
小時候,是“別人家的孩子”影響著我們,他們或者很優(yōu)秀成績好,或者特懂事嘴很甜,當然也可能身材高挑膚白貌美,總之,他們永遠都是父母口中你應(yīng)該去參考的標準,真煩人;
長大后,我們?nèi)羰菍ψ约旱墓ぷ饔悬c不滿意,會有朋友勸你,“那你同事不也這么干著嗎”;若是我們對生活有些微詞,家人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來,“誰家日子都是這么過,你還想怎么樣”;尤其是當你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時,當你打算成為略微獨特的你自己時,七大姑八大姨親朋好友都會跳出來輪番游說你:“折騰什么呀,你看別人都那樣,過得也挺好,你咋就不行呢?”
所以,工作很不喜歡的時候,也遲遲沒有跳槽或者辭職;感情談得很不順利時,總是下不定決心分手,畢竟別人也會吵架也會鬧別扭不是嗎;一旦進入婚姻更是如此,發(fā)現(xiàn)問題你想溝通一下時,對面的那個人可能會說:“哪來的那么矯情,誰家兩口子不鬧矛盾,就這么點小事兒有什么好談的?”
若是矛盾不可調(diào)和,來規(guī)勸你的可不止ta一個人,而是變成了全家總動員。吵吵鬧鬧過一生是許多中國夫妻的“實踐經(jīng)驗”,很多人是這樣熬了一輩子熬到再也吵不動打不動了,但這不代表就是對的呀。
奇怪的是,有很多時候,我們居然就迷迷糊糊地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生活了。
既然大家都能忍受得了這份枯燥的工作,那么我也沒理由離開對吧;既然再找一個男朋友可能也會有爭執(zhí)也會有淚水,那么何必折騰呢;既然我的父母也是爭吵了一輩子才終于“白頭偕老”的,那么我那難熬的婚姻不必改變也能咬牙堅持到最后吧……那么心狠的我們啊,削足適履,一點點把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別人”,而不是自己。
別扭地過著并不適宜的生活,苦悶地忍受著并不適合自己的一切,安慰自己說這就是人生。
可是,為什么不去看看還有很多別人,活得那么恣意那么快活呢?
踏入職場十多年,我看著很多同事辭職離開,有的去創(chuàng)業(yè),有的跳槽,還有的做了全職太太。我的想法一直都是,如果覺得一份工作無法安撫內(nèi)心的騷動,不能帶來幸福感、成就感,甚至還可能掏空你的安全感,讓你很焦慮、很煩躁,那么,就應(yīng)該考慮改變,而不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幸福是什么,成功是什么,我們到底怎樣才能過上自己的理想生活?所有這些問題,肯定在每個人的腦子里都翻滾過。對我而言,到最后不過是最簡單的一點,做自己。
我一定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所以永遠不要拿“別人也那樣”這樣的話來作為金科玉律,我常用的反擊是:“所以我才不那樣。”我絕非不愿意聽從別人善意的勸告和建議,我只是很認真地去找自己的目標,很努力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很用心地去投入,很自覺地接受結(jié)果。
和別人是否一樣,永遠不是我判斷自己的標準。唯有,我內(nèi)心的幸福感,才是唯一標準。
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你摸起來不一樣
作者:艾明雅
我的老閨蜜是個衣服控。年過三十的她,如今指導(dǎo)起少女們的穿衣道,最惆悵的一件事就是:看起來兩條黑色的裙子,小姑娘們總是瞪大雙眼覺得那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她就會恨鐵不成鋼跳起來地叫:你伸手摸一下!摸一下!它們不一樣!這是質(zhì)地完全不同的兩條!所以它們的價格才千差萬別!而你們總是只顧著去買那條看起來一樣的!便宜的!
這個舉動,讓我想起在吳哥窟旅行的時候,當?shù)氐娜A語向?qū)Э匆娢易笫帜弥鴤?,右手端著相機,和那些石墻保持著矜持的距離,遺憾地搖頭:Miss,你不要只用眼睛看,你伸手摸一下,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質(zhì)感。
伸手的那一刻,我這個Miss發(fā)現(xiàn),那種沖擊感是質(zhì)感。人類的皮膚原來是造物主如此神奇的安放之處,指尖觸碰的那一剎,仿佛有時空隧道回到這一磚一瓦的盛世。
石墻有質(zhì)感,裙子也有。
一旦有了切膚體驗,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看起來一樣的事情,完全不同。
一個女人還是小女生的時候,挑衣服的品味從哪里來?從眼睛??搭伾?,看款式,從那些直擊眼底的蝴蝶結(jié),撲面而來的熱鬧蕾絲花邊,就決定了我們是否喜歡這件衣服。
可是成年之后,再熟透十年,就會發(fā)現(xiàn),挑衣服的決定力來自于觸感。同樣是一條黑色的裙子,絹絲,棉麻,化纖,帶來的手感和垂度是完全不同的。
質(zhì)感是歲月的教訓(xùn)。一度迷戀全棉,后來知道,即使是棉也有千差萬別,因得密度和支數(shù)不同,就決定了它可以是一件版型挺括的,穿三年也不會過時的T恤,還是最后被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的睡衣。
扮靚沒有那么容易,每件衣服,因得質(zhì)感,都開始有了她的脾氣。
從此理解了為什么輕熟女們冬日里,只想躲進低調(diào)而沉默的雙面絨大衣;初夏,不舍如巧克力般絲滑的吊帶真絲襯衣。
那夜,朋友的啤酒吧在盛夏的夜晚開業(yè),邀我和朋友們前往。酒過三巡,和另外三個30+站在門口吹風,酒正酣夜正濃,結(jié)果有條“小黑裙”還是覺得辜負,說了一句:這種時候,真應(yīng)該穿條真絲吊帶大露背裙子來的嘛……
她大概是想起這微涼夏天,真絲般的觸感,劃過自己的皮膚的那種體驗,那是“正當年”的體驗。
那只不過是一件衣服的質(zhì)感,卻帶來歲月的不舍。穿上它,去見誰,兩個小時的內(nèi)心戲比電影還要熱烈。
至于顏色,安靜就好。
至于款式,明朗就好。
因為知道,那些安靜和明朗背后的質(zhì)感,才是心里的永垂不朽。
羅愁綺恨啊,當然最是隱痛,張愛玲的筆下,孫用蕃嫁給她的父親做填房,帶來滿滿兩大箱舊衣服給天才繼女——成了這繼女此生咽不下去的氣。后來,她這一生,和她的母親一樣,都把自己活成了一件精貴而孤獨,卻虱蚤橫生的皮袍。
所以,不要小看女人們的衣服,那不僅僅是她們的衣服,那是她們的人生啊。人們本也喜歡用質(zhì)感來形容女人不是么,如同男人都期盼著女人溫柔似水溫潤如玉??墒沁@時代,放眼去,都是鐵骨錚錚鏗鏘玫瑰。
如同有個女人說:我就是覺得男人靠不住。
那天她說了很多要靠自己的話,可我依然嗅到一絲孑立和孤苦的氣味。
換過以前,我會勸她。因為以前我著實不喜歡過于鏗鏘的女人。因為我認為過于依附男人,和咬牙拼死不依靠男人都是一種病。前者讓我們失去尊嚴,后者讓我們失去暖意,如同沒有骨氣的廉價棉,和沒有溫度的不銹鋼。
可是那天我突然釋然——如果你要做妾心如鐵的女人,那你就去做。每個人最終都要選擇一種立足于世的姿態(tài),陶土有陶土的意義,絲棉有絲棉的姿態(tài)。
只不過,如果選了那種,就要堅守那種材質(zhì)的特性。從此,就不必羨慕絹的軟弱;絲的猶豫,也不必羨慕她們的依附。
如同我們都為什么那樣喜歡欲望都市里的四個女人,因為夏綠蒂是帶著一絲淑女保守氣息的天鵝絨;米蘭達是硬挺的亞麻混紡西裝料;薩曼莎是永遠帶有一點未來的金屬光澤感的hard模式,她們,各自堅持了自己的質(zhì)地,呈現(xiàn)了自己的態(tài)度。她們并不遺憾自己沒有成為另外那一款。
有時候我會和同樣喜歡這部劇的人開玩笑:所以,十年過去,在你們心里,我長成本土版的凱利了嗎?
朋友們居然都有點小激動,是的是的,你不覺得嘛!你成了專欄作家了!愛買衣服和名牌包的作家!
是我喜歡她,所以情不自禁地走向了她?還是,同樣愛穿衣服,就情不自禁地,就把自己走向了去成為某種質(zhì)地的女人。
只因作家這個職業(yè),也是設(shè)計師,是文字的設(shè)計師。拿著三千常用字要書寫眾生,和那些要見識大量的材料的藝術(shù)品設(shè)計師一樣,眼睛去觀察,然后用手指去摩挲,將那種感觸紀錄在心里。決定舍棄哪些,留用哪些,然后這種材質(zhì),可否傳達出他想要的,藝術(shù)的質(zhì)感。
所以,凱利是什么材質(zhì)?我自己是什么材質(zhì)?
但我想這并不重要。麻后來成為了紗。土后來成為了陶。鐵百煉之后,成為鋼。
這變化之間,遠遠比材質(zhì)本身,更有深意。
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被吞掉的時間
文/李尚龍
失敗者失敗的原因迥異,但成功者卻都有個共同特點:他們珍惜時間。
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停的切換角色,善用雞肋時間,可怕的是,他們竟然很少熬夜通宵。給人一副看起來一點也不努力的感覺。
前些時間,我見了一個從央視離職的記者。她告訴我自己為什么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yè)。
被吞掉的時間
她說,一輩子太短,她想多切換一些角色,努力的活,讓一輩子沒什么遺憾。
記者,能讓她見到各行各業(yè)最優(yōu)秀的人,和他們打交道,能看到并且感受他們不同的生活軌道。
她嘆了口氣,說,現(xiàn)在,出來創(chuàng)業(yè)了,我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多樣,圈子更廣,看到更多的東西,生命也能隨之更寬闊起來。
其實我們身邊很多生活的強者,他們的時間都是按秒算,不用鬧鈴早上就自然起床,不用人催也不會泡在網(wǎng)游里浪費時間。他們自律,他們奮進,因為,時間對他們來說,是一切。
同一天,我去了一個學(xué)校做演講。
那是個三本學(xué)校,我長得像學(xué)生,穿著隨意,因為來早了,于是早早的就坐在了學(xué)生位置等待著過來聽講座的學(xué)生。
此時,一群學(xué)生玩世不恭的走了進來,他們嘰嘰喳喳,忽然一個人大呼:我擦,教室都成這樣了……
我聽傻了,一個學(xué)生,有多久沒有進教室才能有這樣的感悟。
接著更可怕,旁邊的一個女生說,準備睡一覺然后回宿舍。
我問她,那回宿舍干嘛?
她以為我在跟她搭訕,鄙視的看了我一眼,然后嫌棄的說:當然是繼續(xù)睡覺。
我無語。
講座結(jié)束后,那個女生臉都綠了,她自己走過來,非要請我吃飯。我推不掉,于是赴約。
后來,才知道這次講座之所以人這么多,是學(xué)校為了他們過四六級要求必須來聽的。他們無所事事,所以,就必須被人安排時間去做一些事,來的,能加學(xué)分,不來的,期中考試成績零分。
我忽然不知道該不該感謝這個學(xué)校的老師了。
他說,他們大多數(shù)學(xué)生不是宅在宿舍里,就是去外面打游戲。大家都不愿意上課,學(xué)校老師一般。
我問她,老師講得不好,為什么不用時間自學(xué)呢。
她說,沒辦法,老師點名啊。
我說,那就算去了,也可以在課上自學(xué)啊。
她說,我們過去一般都是睡覺,要是學(xué)校都是您這樣的老師就好了,最后,她還感嘆了一句,大學(xué)四年過的真快啊,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四年補了好多覺。
你可能不信,這就是很多大學(xué)生的現(xiàn)狀。
很多年輕人,在最青春年華的時候,竟然無所事事的浪費著青春,他們等著、挨著,希望這段時間趕緊過去,然后再去等待另一段時間。他們不計劃自己的日子,不去利用他們現(xiàn)在最寶貴的時間,他們竟然不知道,一個人在最無憂無慮的年齡里,可以充實的做很多事,更不知道人的生命是最脆弱,是最稍縱即逝的,此時此刻,不用養(yǎng)老,不用撫小,卻無法利用孤獨的時間,讓現(xiàn)在的孤獨今后發(fā)光。
曾巡講的時候,被一個學(xué)生問到學(xué)習(xí)效率怎么提高。我問他一般在哪里學(xué)習(xí)。
他說在宿舍。
我說,是不是一手拿著手機,然后學(xué)會兒在床上躺會兒?
下面學(xué)生不停的在笑。
于是我說,丟掉手機,走出寢室,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忽然下面響起了掌聲,我實在不知道為什么這句話很經(jīng)典,可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大家太不會利用時間了。
我們之所以會發(fā)現(xiàn)一天無所事事的又過去了,是因為我們?nèi)狈α耸褂?ldquo;雞肋”時間的能力,更少了計劃生活的本領(lǐng),這兩個能力,是年輕時最應(yīng)該掌握的能力。
年輕時,寂寞是常態(tài),你還沒有那么強的社會資源,獨處的時間,會占大多數(shù)。
不過,正是這些獨處的時間,鍛造出一個更好的人。
身邊很多朋友,都在給自己列時間表,每個時間段做什么。今天哪些必須做,哪些想要做,哪些可做可不做。一天的黃金時間,先做必須做的;再做想做的;最后,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他們給生活依舊留下一些不規(guī)劃的時間,為生命留下足夠的彩蛋。
或許,當你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才知道生活是多么的寶貴不允許浪費。不去努力過的精彩,規(guī)劃好時間,留下的,不過是大量空閑時間被吞噬。
我們都有過睡了一下午發(fā)現(xiàn)頭更疼的經(jīng)歷,也都有玩了一天游戲心更虛的狀態(tài)。
讀軍校時,我的時間幾乎都被支配,有時候走起隊列來,每一個步伐都被控制。那時,沒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學(xué)英語,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這些雞肋時間。
直到今天,我很感激當時對自由時間的把握,時常,我把單詞寫在紙條上,用自由活動間隙看;把mp3里裝滿英語音頻,在疊被子做內(nèi)務(wù)的時候聽。
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當學(xué)習(xí)累后,別著急睡覺,去跑步,跑步完后,學(xué)習(xí)效率也提升了很多。畢竟,跑起來的人,會覺得世界一直在動,那些躺下的人,永遠不知道世界可以充滿著風和音樂。
后來,我開始當老師。白天的生活不停的重復(fù)著課程,夜深人靜時,在所有人都睡覺或者出去嗨時,我選擇坐在家里寫字。
幾年后,我竟然陰差陽錯成了編劇、作者。
每次去醫(yī)院看到那些即將離世的人,都會感嘆生活的來之不易。既然這么來之不易,要不,就多活幾個版本的生活吧。
那些被偷走的時光,是否,你都用過了。
時間既然這么短,更應(yīng)該把一天當兩天用,一輩子多切換一個角色,畢竟,動起來的世界總是比懶洋洋的生活要好,那一路,看到的風景也會不同。
青春短暫,時光亦然,總要抓緊一分一秒,才能不虛此生。
看了“大學(xué)關(guān)于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