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
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
擁有夢想只是一種智力,實現(xiàn)夢想才是一種能力,像這樣能勵志大學生的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吧。
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請在才華上臥薪嘗膽
作者:蓑依(90后作家)
因為寫稿的關(guān)系,我認識了在雜志社做編輯的女生小陸,工作三年了,依舊時不時地被領(lǐng)導訓到叫苦連天,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發(fā)狠地說“再訓我一次,我就跳槽”,又過去了一年多,不知被訓了多少次,她還是沒有辭職,仍然口口聲聲“機會一到,馬上走人。”
某一天,我問她說“如果你不做編輯了,你想好去做什么了嗎?”她停頓好久回答“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辭職了。我現(xiàn)在迷茫死了”。我試著問“你沒有什么特別想做的事情嗎?比如說從小到大一直有的夢想。”她不好意思地說“有啊,我想去做導游,不是國內(nèi)的這種,而是帶國際團的那種。”
“挺好的啊,為什么不去試試呢?”我問。她撅著嘴說“你知道的,我英語六級都沒過,其他的語種一個單詞都不會讀,我連知道那個國家有哪些景點都不知道,還怎么帶別人呢?”我想也是啊,這個夢想雖然聽上去光彩照人,但實現(xiàn)起來確實有難度。
好奇的我接著問“為什么最后選擇了做編輯呢?”她蔫了一樣,說“本科學的中文,又不想做老師、考公務(wù)員,自己比較喜歡而且相對來說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編輯了吧。當時來這個小雜志社時,信心滿滿,想著把它作為過渡,等到能力達到了,有了一定的工作年限,就跳槽去一個大點的雜志社。
大學剛畢業(yè)時,我告訴自己:做一個好編輯就是我二十歲之后的夢想,但堅持到現(xiàn)在,我卻覺得我一點不適合做編輯,社里來了新人都比我做的好,我作為老職工,卻一直遭領(lǐng)導批評。我很糾結(jié),我到底還能做什么?”
最近她把自己的心情換成了“迷茫死了,什么活在當下啊,如果連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就能知道自己現(xiàn)在堅持的就是對的。”說實話,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是挺心痛的。因為我也有過很深的迷茫,到現(xiàn)在也還會時不時地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懷疑,但是我也知道,迷茫是生活的常態(tài),很多時候,它只是才華配不上夢想而已。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一點點給自己的才華養(yǎng)精蓄銳,在夢想的道路上,狂奔的更快一些,腳踩得更踏實一些。最可怕的不是我們行動的慢,或是才華增長的少,而是我們一直停留在一個靜止的狀態(tài),每天都在抱怨和厭倦中度過,而從沒有為更好的自己做出一點改變。
小陸就是如此。雖然她經(jīng)常被領(lǐng)導批評,但是我?guī)缀鯖]有察覺到她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錯誤,每次都是發(fā)心情,抱怨一通了事兒,下一次,遇到這種問題,同樣的錯誤還會照犯不誤。記得有一次,我們合作一篇人物專訪的稿件,我采訪完,整理好之后發(fā)給她,她告訴我字數(shù)有點超了,我說“我正好在外地,不方便用電腦,你可以幫我刪一下,或者你若是不著急用,就等我回去之后再改。”
她沒有回復,等我過了幾天,打開電腦一看,那個稿件原封不動地躺在我的郵箱里,還附上了幾句話“因為臨近截稿日期了,我就把稿子直接發(fā)給了主任,主任說字數(shù)太多,又把我訓斥了一頓,你看到稿件之后,一小時之內(nèi)一定要刪改好發(fā)給我啊,我們一定要盡快,否則我就完蛋了。”我當時就驚呆了,與其讓這個稿子在郵箱里放上兩天,你作為一個編輯刪刪改改難道就不行嗎?編輯難道沒有這個責任嗎?兩天的時間足夠改好一篇稿子了吧?
后來,我又聽其他的作者抱怨她說“有一次,忘記了寫某個旅游達人第一次出國旅游的時間,其實在網(wǎng)上一查就可以查到,她卻非得給我打電話,讓我去查,那次,正好沒能及時接到電話,她還生氣了。”還有作者說“我拿到樣刊后,看到我的文章里有好幾個錯別字,雖然我有錯在先,但是作為編輯幫作者改幾個錯別字難道不應(yīng)該嗎?”于是,我似乎知道了她為什么一直被領(lǐng)導訓斥的原因,也明了了她為什么口口聲聲說自己迷茫的原因。
她不是被領(lǐng)導和其他人否定的,而是被自己否定的。既然你把做一個好編輯作為今后的夢想和事業(yè),那就應(yīng)該從點滴開始,按照好編輯的要求來訓練自己啊,可是她卻沒有,說白了,在工作這件事上,吊兒郎當,別說是同事不尊敬她,連作者有些討厭她了。她所謂的迷茫,就是作為一個編輯的才華,還配不上她想作為一名好編輯的夢想。這怪不得別人,有好幾年的時間,可以改變自己來實現(xiàn)夢想,但她卻沒有讓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哪怕增長一點點,到最后,只能給自己一個迷茫的定位,艱難度日。
我曾經(jīng)以為好多人的迷茫是因為沒有夢想,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這個夢想可大可小,都是值得自己去奔赴的東西。我有一個表弟,從小到大就是不招人待見的“壞孩子”,打架罵人,凡是和壞有關(guān)的事情他都會去做。初中畢業(yè)后做了幾年的廚師之后,突然轉(zhuǎn)行去學習拳擊,家里人都說他不務(wù)正業(yè)。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么會有學拳擊的想法,他有些靦腆地說“我從小就想當一個健身教練,上學的時候打架,覺得打得過人家,就說明自己力量大、身體棒,長大之后,才知道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的訓練才可以。我這種野路子出家的人,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我還是想試一試。”
才華也是,有大有小。有大才華的人連吃個東西都可以吃出學問來,而普通之人的才華大多數(shù)都是小才華,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勞才能取得那么一點點的進步。但即便如此,每天能處在一點點進步之中的人,絕不會迷茫,相反地,那些看不起或者無視小進步的人,才會真正的迷茫;那些對自己的才華不自知的人,才會真正的迷茫。
所以說,克服迷茫的方法,無外乎其他,就是抓住現(xiàn)有的生活,狠狠地向前,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站在那里,仰望天空,抱怨未來的遙遠。我想倘若小陸能夠認真對待每一個稿件,即便她的起點很低,三五年的時間內(nèi),也足夠完成一個華麗的轉(zhuǎn)變,而不是像現(xiàn)在一樣,如同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學生一樣,抱怨生活的艱難和工作的不適。
如果你有大才華,就去追求大夢想;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才華也不夠支撐起你的野心,那就安靜下來,扎進小的失敗和挫折中,汲取營養(yǎng),如果不能成為豹子,那就成為一只漂亮高貴的梅花鹿也是好的,起碼人見人愛。
不要迷茫了,把當下的、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前途肯定會一片明朗。請記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夢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華上臥薪嘗膽,反思它為什么不能日漸豐滿。
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找回自己
作者:周宏翔(90后青年作家)
——本文為《我只是敢和別人不一樣》后記
“我們這一輩子會辜負很多人,但回頭來看,辜負最多的恰恰是自己。 我們離真實的自己有多遠,我們就離快樂有多遠,長途跋涉,追求的其實不一定真的是夢想,但一定是那個不忘初心的你。 ”——周宏翔
有接近一年的時間,我回歸到一個人生活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你偶爾會覺得孤單,但并不會因為他人而有所牽絆,你可以非常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放肆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必去考慮太多,也漸漸開始依賴自己,會遇到很多之前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也開始試著自己去學習解決它。當你意識到自己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可能這種“獨自一人”的狀態(tài)反而讓你充滿自豪感。
我曾經(jīng)也是一個丟失掉自我的人,停掉了微博的更新,不接觸之前的朋友,想要努力工作,好好賺錢,非常認真地把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但卻離快樂越來越遠。在上海工作的那兩年半里,我漸漸變成了朋友眼中的普通人,他們極少再提及我的作品和我寫作的任何事情,而是把我歸為和他們一樣在工作賺錢準備成家的人,有時候我會想,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就像是飛行在哥譚天空的韋恩,也常常質(zhì)疑這個問題,到底是錦衣夜行的黑暗騎士,還是富可敵國的豪門少爺,每個人都有著內(nèi)心渴望和現(xiàn)實扮演兩種角色,于我于你,都是如此。
24歲的這一年,我由一個熱血沸騰的少年慢慢變得中庸,沉淪于工作生活,工作再生活的桎梏之中,生活變得單調(diào)乏味,當我有足夠的積蓄去購買曾經(jīng)喜歡的商品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時間摧毀了我的興趣,我原本以為愛不釋手的東西也變得索然無味起來。
多少人都曾渴望改變生活,最后不得不被生活所改變。
后來趁著夜晚寫了一篇故事,兩篇故事,三篇四五篇,放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粉絲由一個兩個,到一百兩百,再到五千一萬,數(shù)量的不斷攀升,和每天晚上讀者的留言,讓我對寫作重新找回了信心,我一直思考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樣的人生,卻忽略了我原本可以依靠能力為自己帶來什么樣的人生,這句話或許有些長,但確實是當時自己的深刻體會。
無意中回憶好友同事的一篇《姑娘,你不缺智慧,缺的是女王的精致》竟然受到了無數(shù)讀者的追捧,進而百萬家媒體競相轉(zhuǎn)載,一時間,“王爺”成了讀者膜拜的對象,也讓讀者開始對我越來越認可,后來陸陸續(xù)續(xù)撰寫的故事都和王爺有關(guān),竟在無意間促成了這個“王爺系列”的誕生,或許我無需什么多余的筆墨來推薦這一系列故事,因為我知道,你從中可以讀到你想要的精神寄托。
我不是一個愛說教的人,也一直強調(diào)自己所描述的生活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是當我們面對選擇的時候,我想,我們必須要鼓起勇氣去為自己負責,在成年之前,幫我們做選擇的往往是父母,老師,長輩,而成年之后,為我們做選擇的往往是家庭,生活,和時間,我們很少為自己而活,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一旦選擇了自我,就變成了自私的人,或許,我們多半活得不快樂,也開始變成父母那樣的人,將自己沒有活出的人生,強加給了孩子,甚至下一代人,其實,不管你選擇不選擇,最后你都會變成自私的人。
與其如此,你為何不去看清自己的內(nèi)心,好好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許你想要的生活比預(yù)期還要艱難,甚至會讓你變成貧窮破敗甚至一無是處,但是,當人真正在追逐自己內(nèi)心所求的時候,永遠都不會感覺到辛苦,因為你愛,所以你知道朝著這個方向,才接近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這一輩子會辜負很多人,但回頭來看,辜負最多的恰恰是自己。
我們離真實的自己有多遠,我們就離快樂有多遠,長途跋涉,追求的其實不一定真的是夢想,但一定是那個不忘初心的你。
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那些你偷過的懶
作者:巫小詩(90后作者)
小學的時候練書法,周末要背著墨水瓶去老師家,瓶子沒擰緊,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臟了。于是我生悶氣,覺得書法太討厭,難學又惹禍,學了幾天再不愿意去。
后來念高中,語文作文總拿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硬著頭皮問老師原因,他說“文筆不錯,可惜字丑了些。”到學校組織作文比賽的時候,老師甚至主動建議我,“寫完找個字好看的同學幫你抄一遍,否則得獎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時候考駕照,帶我的教練脾氣很不好,我被罵哭兩次,羞辱智商N次。我跟自己賭氣,說過陣子再學,后來干脆就沒再去駕校,如今即將畢業(yè)的我,依然沒有駕照。等到過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車,春節(jié)是不開計價器的,10塊錢的路程,能漫天要價地說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閑置的車,可是我不會開啊,我只能去攔出租車,送上門給他們宰客。
還有半途而廢的游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美術(shù),“明天再背吧”的單詞……它們都在后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為難我。“因果報應(yīng)”真的是恒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新家裝修的時候,有一部分家具是手工現(xiàn)做的。木工師傅在我家工作的時候,大門敞開著通風,一位來鄰居家走親戚的老伯,特意進來旁觀。
老伯說,自己現(xiàn)在還在遺憾,當年沒有好好學做木匠。原來,他年輕的時候跟著老師傅一起學過木匠,但覺得太精細太麻煩,還被割傷過手,就不愿意學了。接下來,老伯想做一些輕松簡單的活兒,于是就跟著親戚一起去沿海打工。
可是老伯并沒有一技之長。他去過搬磚的工地,去過流水線的工廠,最后忙忙碌碌十幾年,依然沒在大城市安下家,只好回家鄉(xiāng)做點小買賣。
曾經(jīng)跟自己一起學木匠的伙伴,如今一個個成了當?shù)亓钊俗鹁吹氖炙嚾耍踔灵_起了自己的家具制造廠。而他,只能站在陌生人的門邊,欣賞別人“展示”著他曾放棄的技術(shù)。
記得蔡康永寫過: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我現(xiàn)在深深覺得這是個“真理”。減肥的時候偷懶,夏天滿大街瘦長腿的時候,你只能對著自己的肥肉生悶氣。上學的時候偷懶,同學們一個個念名校、入名企的時候,你又只能在深更半夜里抱怨懷才不遇。
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我不知道怎樣去勸服一個懶人改過自新,我只知道:打臉會疼,臉腫了會丑。
看了“大學成長勵志的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