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斷奔跑有關的勵志文章
與不斷奔跑有關的勵志文章
任何人都可能被替代,我們唯一的選擇是,用更好的你替代過去不太成熟的自己,時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與不斷奔跑有關的勵志文章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一、沒有誰不可替代,厲害的人都在拼命奔跑
文/三月楚歌
1
我朋友小吳有段時間特別郁悶,他是公司的技術總監(jiān),業(yè)務能力一流。他覺得整個公司都是他一個人撐起來的,如果沒有他,公司的很多業(yè)務沒辦法開展,其他同事更是不堪大用。
他甚至放言,如果他走人,公司就會垮掉。正因為有這樣的底氣,他提出要加薪和占股,然而老板拒絕了他。
小吳辭職了,但公司并沒有像他想的那樣會垮掉,一切都照常運轉。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頂替他的人,竟然是他曾經(jīng)的下屬,而且工作能力更是不遜于他。
這個世界哪有什么無可替代,甚至替代你的那個人就一直在你身邊,你以為自己很重要,只是你正處于那個位置,而其他人沒有機會罷了。
實際上,很多人都在一直等待機會,去證明自己也可以很優(yōu)秀。
2
《哈佛家訓》中有一個故事,叫《每個人都有一根指揮棒》。
美國著名音樂指揮家、作曲家沃爾特·達姆羅施20多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少年得志,意氣風發(fā),難免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才華橫溢,是樂隊的靈魂,不可或缺。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去排練,準備開始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忘記帶指揮捧了。助手告訴他,借一根就行了。沃爾特覺得不可思議,整個樂隊就他一個指揮,他能找誰去借?他試著問了一句:“誰有指揮捧,可以借我一下嗎?”
話音剛落,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鋼琴手,都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指揮棒。
這一幕深深地震動了沃爾特,在別人眼里,自己從來都不是無可替代的,不少人甚至暗自努力,隨時想取而代之。
在這個位置上,與其說自己無可替代,不如說是占得了先機。競爭者無處不在,如果自己不能持續(xù)進步,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被其競爭者所淘汰。
從此以后,沃爾特更加努力,每當他自滿自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三根指揮棒。
3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情話式的煽情語言:你獨一無二,你是無可替代的。
這樣的好話沒有誰不喜歡,但不管語言如何動聽,也無法改變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要面對的殘酷的“叢林法則”。
沒有什么無可替代,厲害的人都在拼命奔跑。
記得曾經(jīng)看過一部電視劇,一位老人告誡年輕人:“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過日子,再厚的家底也會被敗光。有危機感的人不一定會有危機,沒有危機感的人一定會有危機。”
任何人都可能被替代,我們唯一的選擇是,用更好的你替代過去不太成熟的自己。
二、時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文/胡勇波
1、你們的公眾號外包出去沒?我打算辭職自己干
“親,你們公司的公眾號外包出去沒?要是有可能的話,包給我好不好?我打算辭職自己干。”H發(fā)微信給我說要辭職時,我感覺他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
H是我的前同事,都市類紙媒新媒體部門主管。在都市類紙媒風光的黃金十年,他一直混得風生水起,只是近幾年,情況急轉而下。
“報社真的不行了,前幾天才發(fā)4月份工資,還是員工集體上訪找總部老大后,總部借了幾十萬才發(fā)下來。”
“總部領導說這兩年給報社貼了幾千萬,報社光人員工資都沒掙上……社長也調(diào)走了,他應該也盡力了。他不走估計也不行,大環(huán)境不行,報社轉型力度又不夠,看樣只能等著停刊了。”
“報社不行了,以前總是前怕狼后怕虎,沒有勇氣跨出那一步,沒想到這一天這么快就來了”。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悲劇——
這些迷??床坏角熬暗娜?,在當初趨勢發(fā)生變化時,猶豫彷徨,沒有勇氣變換跑道,等到大廈將覆想抽身時,已完全來不及。
當年的觀望和猶疑,現(xiàn)在只能自己來買單;當年果斷抽身的,現(xiàn)在大抵已到岸上。
時刻奔跑在跑道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2、置身于這場風暴中,止步不前只能喪失機會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涌現(xiàn)出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機會。那些及早看到趨勢并早早上路的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摸著石頭過河,不知道前面走得那一步,會陷下去淹死。但他們都明白,置身于這場風暴中,如果停在原地,最終將無路可走……
前幾天碰到前同事W,他是嘗到都市類紙媒紅利的第一批媒體人。上世紀90年代都市類紙媒剛興起時,W就進了報社,成為當?shù)丶埫降牡谝慌鷨T工,并逐漸成長為中堅力量。
近幾年新媒體的崛起,對W所在的紙媒產(chǎn)生了強大的沖擊,報紙廣告急驟減少,版面大幅萎縮,收入大幅降低。雖然已是報社中層骨干,W的日子卻并不好過。
兩年前,一家中央級新媒體當?shù)仡l道想挖W去當運營總監(jiān)??粗胨啦换畹募埫?,W動心了,但最終因為擔心“壓力大、風險大”而放棄……
如今,放棄“轉型”只圖有個安穩(wěn)工作的W仍在報社,但日益萎縮的廣告業(yè)務、久拖不發(fā)的工資、漸漸緊縮的錢袋,讓W逐漸認識到,不站在風口里,所有的安逸不過是個坑,你終將為那些沒有邁出的腳步,那些缺失的勇氣,狠狠地埋單。
3、失業(yè)可能隨時來臨,我會不會被干掉
傳統(tǒng)的認知方式,讓很多原本很有潛質的人,成為這個時代下的一抺悲情色彩。馬云曾說,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在奇葩大會上說,未來10年,人類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等工作,人工智能會比人做得更好。
“還在每天重復勞動,在未來不創(chuàng)造,就會被淘汰”,這是著名財經(jīng)自媒體《吳小波頻道》近期專題的一個標題。專題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稱未來跟知識模塊有關的專業(yè)和技能,標準化的知識和職務性行為都將被大規(guī)模替代。
“這就是一次認知革命,所有人都要面對。”節(jié)目里的這個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來最可能被替代的是首當其沖是行政秘書。而目前這一職位在中國的人數(shù)超過500萬。目前包括沃爾瑪這樣的大公司都在租用人工智能行政秘書,這就是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如果行政秘書被替代,另一個行業(yè)有更大的危險,那就是公務員 ,中國目前有5000多萬公務員,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秘書工作。
此外,證劵分析師、交易員、精算師等金融領域高收入職業(yè)在未來都將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未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實體銀行將不存在,銀行將成為一個人工智能系統(tǒng)。大部分基礎性理財和交易將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來完成。人只要面對一臺機器,就可以完成跟自身連接的所有銀行業(yè)務。
看完這些,如果你還是選擇不相信,未來真的發(fā)生了,你就錯過了提前為自己準備的機會。其實,都不用等到人工機器到來。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時代,都面臨著隨時失業(yè)的可能。
4、世界變化如此之大,到達巔峰又能持續(xù)多久
我曾經(jīng)有過10年的紙媒從業(yè)經(jīng)歷。那時的紙媒記者還是百姓眼中的無冕之王,一篇特稿的稿費高達幾千元,這是很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收入。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有話語權”,如果腦子夠靈光,有點商業(yè)頭腦,還能拿到不菲的廣告提成,也因此,紙媒對年青人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在報社工作的10年,我親眼見證了它的起步和騰飛。最輝煌的時候,我所在的紙媒曾經(jīng)連續(xù)多年蟬聯(lián)當?shù)丶埫绞袌鯪O.1的地位。
身處在業(yè)績?nèi)绱伺1频膱笊缋铮趺匆膊粫嘈潘型?囊惶?。但巔峰時刻沒有持續(xù)太久,下滑就不可逆轉地發(fā)生了。
2013年后,報社廣告經(jīng)營情況持續(xù)下滑,報社高層頻繁易人。在經(jīng)營業(yè)務萎縮的同時,報社人文環(huán)境也急驟惡化,這樣的大環(huán)境怎么可能給予個體成長的平臺?于是我決定離開。
我離開時,報社仍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我當時單純地認為,報社只不過輝煌不在而已。但是,僅僅四年后,報社就已經(jīng)到了發(fā)工資需要“集體上訪”的程度。
講到這里真有些悲涼。我是由這家報社一手裁培,從一個青澀的小兵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新聞熟手。至今我都難以相信,它這這樣悲壯地倒下了。事實再一次證明,在趨勢來臨時,如果你不能及時轉舵,未來將會摔得很慘。
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世界是如此多變,如果再抱著原有的思維,希望找一家穩(wěn)定的單位,安安穩(wěn)穩(wěn)做到退休,恐怕未來帶給你的只有失望。
5、跑道外看起來的穩(wěn)定,其實最危險
從天而降的危機來臨時,多數(shù)人的反應是難以適應。這很正常,舒適區(qū)呆久了的人,抗風雨的能力自然下降了。但環(huán)境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改變。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我們根本無從所知。與其祈禱風調(diào)雨順,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不少名人在談及自己的成績時,都會調(diào)侃說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說得雖有些“套路”,但確確實實是句大實話。因為很多人取得的成就,都是時代所賜,而這些人成功的根本不完全在于努力,而在于有眼光先看到了這個時代的趨勢。
有個朋友創(chuàng)業(yè)多年后,提起當年在體制內(nèi)的心理狀態(tài)時說:感覺世界由一圈圈巨大的跑道組成。大家都行色匆匆地奔跑在跑道上,有人汗流浹背,擦一把汗又上路;有人神色迷芒,但步伐堅定;有人咬牙挺過了一個又一個路口……
而當時的他就像一個跑道外的看客,不知道對方從哪里來,又將去往哪里?前方是鮮花和美景,還是一片泥濘的荒蕪,他無法想像又充滿期待。他膽小而無助,就像一個離不開媽媽懷抱的孩子,因為害怕危險,不敢亂跑……
“其實,站在跑道外面看著別人跑,內(nèi)心是焦慮的。只有自己真正跑起來才發(fā)現(xiàn),跑道外看起來的穩(wěn)定,其實最危險。”多年后,他這樣評價當初的選擇。
在這個時代,跳出原有的框架,像一個速跑選手一樣,時刻奔跑在跑道上,也許才是最安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