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透視《圣經(jīng)》剖析欣賞國外文學
時間:
樂俊蓉1由 分享
論文關鍵詞:英美文學 英美文化 文學欣賞 外國文學
論文摘要:在外國文學中,英美文學文化占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過透視《圣經(jīng)》剖析英美文學的來源及文化背景,研究英語文學和英語語言,以期提高欣賞外國文學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
要了解外國文學,我們就不得不談到《圣經(jīng)》,中世紀的文學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經(jīng)故事,如《亞伯拉罕潘祭獻子》搬照了亞伯拉罕祭獻以撒的故事,《挪亞及其兒子們》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們主要演繹圣經(jīng)故事,宣傳教義,間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內(nèi)容。彌爾頓三大詩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三孫》的主體材料都得自圣經(jīng),其中《失樂園》的題材主要取自伊甸園神話,《復樂園》的題材取自《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對讀者來說了解這些成果無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點就國外文學中的英美文學談談與《圣經(jīng)》之間的聯(lián)系。
一、英美文學與《圣經(jīng)》的聯(lián)系
中國研究圣經(jīng)與西方文學關系的先驅(qū)朱維之先生曾指出:“許多歐美第一流的作品,無論是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織著圣經(jīng)的引句和典故,我們讀者若沒有一些關于圣經(jīng)的知識,便不能了解并欣賞這些杰作。”的確,西方不管是中世紀、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還是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英語語言的形成與完善和《圣經(jīng)》有很大的直接聯(lián)系,宗教改革以后,為了順應時代形勢,西方各國都開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語言來翻譯《圣經(jīng)》,《圣經(jīng)》的翻譯促進了英語語言的發(fā)展。用英文譯成的《圣經(jīng)》有許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標準的英語范本。它的詞句、章法對應用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規(guī)范作用。在基督教宣傳其教義的過程中,以及在《圣經(jīng)》的一些故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宗教術語,大大豐富了英語詞匯?,F(xiàn)在有些宗教名詞已民俗化,運用到全民語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這些基督教中的術語,已被人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學大多源于《圣經(jīng)》
《圣經(jīng)》是基督教的經(jīng)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來人創(chuàng)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猶太教,產(chǎn)生于公元一世紀中期,基督教徒們把記載基督教的傳播、發(fā)展等文字,起名為《新約》?!缎录s》和猶太教經(jīng)典《舊約》合二為一,就成為現(xiàn)在的《圣經(jīng)》。《圣經(jīng)》對英語語言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英美語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習俗、語言等兒方面,有必要談到基督教及《圣經(jīng)》與英美文化之間的關系?!妒ソ?jīng)》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賦予英美兩國人們的世俗生活一種神圣色彩,它以獨特的象征意義顯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功能。
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詩人彌爾頓的三部偉大史詩《失樂園},K復樂園》以及《力士三孫》都直接取材于《圣經(jīng)》。除《復樂園》以《新約》為基礎外,《失樂園》和《力士三孫》都以《舊約》為基礎。拜倫的詩劇也是根據(jù)《圣經(jīng)》中該隱毅弟的故事寫成,只是其側(cè)重點不同罷了。美國作家梅爾唯爾的成名作《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舊約·列王記》中的以色列國王亞哈為原型去探索人與宇宙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運的問題。亞哈一意孤行、剛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謀而合、如出一轍。更重要的是,該小說的敘述者,唯一生還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經(jīng)》人物伊希梅爾完全一樣。另一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詩《人生頌》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塵土,仍要回歸塵土”這句原話,“上帝”的字眼也經(jīng)常提到。
(二)英美文學大多取材于《圣經(jīng)》
英美文學是英美人對自己人生體驗的文化表現(xiàn)的一種形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促進人們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認知態(tài)度。英美文學是對時代和生活的審美表現(xiàn),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chǎn)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樣,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閱讀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富有樂律性的語調(diào)和豐富多彩的語匯語言運用方法。開展外國文學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繁榮我們國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方法
《呼嘯山莊》是英國19世紀著名小說家兼詩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馬喬里·伯恩斯教授曾評價說:“在這部小說中,伊甸園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過純潔與和諧、誘惑與墮落的重現(xiàn),使得這一令人喜愛的與世隔絕之境的意象得以體現(xiàn)。”
許多模仿伊甸園故事或參照天堂與煉獄而設計的情節(jié)在《呼嘯山莊》中并存著。第六章中,當人們第一次透過艾米莉再現(xiàn)的窗戶看到畫眉田莊時,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令人安享舒適的世界,簡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園。在田莊里尋求快樂的埃德加和伊莎貝拉即是這座“伊甸園”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顧第一章中對呼嘯山莊的描述,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發(fā)現(xiàn)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獄般的特征:“呼嘯”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內(nèi)地形容詞,形容這地方一年到頭的風暴天氣;房屋盡頭有幾棵矮小的極樹過度傾斜,還有那一排瘦削的荊棘都向著一個方向伸展枝條,仿佛在向太陽乞討溫暖;在正門的附近,上面雕刻著許多殘破的怪獸。山莊里的凱瑟琳與希刺克厲夫,兩個備受責罵、不被寵愛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們闖進畫眉田莊這個圣地,打破阻礙,攪亂了這座“伊甸園”中的平靜氛圍。在這4個角仁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關于愛情與復仇的糾紛之后,畫眉田莊這座“伊甸園”又重歸平靜,由小哈里頓和小凱瑟琳這一對新生代的“亞當’與“夏娃”所掌管。
通過此書,艾米莉把一個多元的伊甸園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即危機四伏的伊甸園、失落的伊甸園以及重新構建的伊甸園。在此,她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無論是粗暴的反叛者還是激烈的騷亂最終都將臣服于上帝的榮光。
另外,20世紀美國文學還常常借用基督受難的形象作為無辜的人為眾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結(jié)尾處老人肩背桅桿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釘在十字架的故事。顯然,耶酥這一形象表明圣地亞哥像耶酥一樣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將不惜千辛萬苦去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福克納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與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難日星期五被殺害,借以說明,即使耶酥生在現(xiàn)世,仍然不能見容于世人,仍將遭到世人的殺害。還有,許多現(xiàn)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標題均直接取自《圣經(jīng)》。美國戲劇家米勒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社會生存問題的《墮落之后》,斯坦貝克的《伊甸園之東》都寓意于人間并無樂園之說。海明威的著名戰(zhàn)爭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其標題就直接取自《圣經(jīng)·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二、透視(圣經(jīng)》剖析國外文學特點
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文化和文學的隔膜,中國讀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經(jīng)典故。對圣經(jīng)的盲視使讀者付出很大的代價?,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解圣經(jīng)對理解文學的重要性,并積極投人到圣經(jīng)與文學關系的研究中,撥開迷霧,進人到我們過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讀者無從體驗作者的用心,從而造成作品意義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閱讀體驗的缺失。其次,讀者會對那些與圣經(jīng)關系極為密切或隱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無法深人進去。再次,讀者可能會因此而誤解或歪曲作品的意義,并影響對作家的評價。此外,它還可能影響到我們對東西方文學史的理解和認識。實際上,我們長期以來對圣經(jīng)和基督教的集體無知已經(jīng)為歐美及俄羅斯文學的研究和評價積累下了很多錯誤的認識和偏見,而這些“成果”也已經(jīng)成為許多讀者的前理解,引導新的錯誤的偏頗的閱讀。
語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圣經(jīng)中的語言,這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西方許多國家的語言文學都是在圣經(jīng)翻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那時圣經(jīng)閱讀和宗教活動就是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因而文學作品的語言中到處滲透著圣經(jīng)的因素,小到一個詞,大到一個句子,一段話,甚至是整個篇章。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以各種方式援引圣經(jīng)中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比如,簡·愛被舅媽送到勞涅德學校后,雖然生活條件惡劣,但卻贏得了自尊和自信,于是感嘆道:“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在和羅切斯特深深相愛時,她說自己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當?shù)弥_切斯特已經(jīng)結(jié)婚時,她描述自己的心境就像《出埃及記》中埃及一夜之間家家被殺盡第一胎男嬰的一片哀號。這些語句都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了簡·愛的感受,而語句背后的圣經(jīng)背景更強化了它們的表現(xiàn)力。
綜合考察一些受圣經(jīng)影響的文學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對圣經(jīng)典故的運用非常靈活多樣。就圣經(jīng)典故的類型而言,就有語典、人典、事典、意象、結(jié)構模式、觀念等諸多種類。就典故的使用方法而言,有的很明顯,讀者只要讀過圣經(jīng),一看便知,有的是化用的,不那么容易辨認出來;有的則非常隱晦,在隱晦或象征的層面上使用,需要專業(yè)的眼光才能領會。就其運用的日的而言,有的是直取其怠、深化意蘊,有的是取其一點衍生自己的思想,有的則是反其意而用之,在顛覆原意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思想。相應地,它們帶給讀者的審美體驗也多種多樣,使人有時感到語言的機智,有時感到幽默、反諷的愉悅,有時體驗到奇特的改寫或語境反差帶來的驚奇,有時則感到深邃思想帶來的震撼。
剖析《圣經(jīng)》是了解外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窗口,研究和學習外國文學,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及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中國走向世界更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們可將英美文學作為支點,使學生學習研究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歷史、文化、修辭、藝術和審美機制,通過外國文學的學習與欣賞,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學批評方法和對英美文學作品獨立的分析鑒賞能力,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科學地、合理地處理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有效提高學生的外國文學的欣賞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綜合素養(yǎng)。
論文摘要:在外國文學中,英美文學文化占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通過透視《圣經(jīng)》剖析英美文學的來源及文化背景,研究英語文學和英語語言,以期提高欣賞外國文學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語語言。
要了解外國文學,我們就不得不談到《圣經(jīng)》,中世紀的文學很多地方都搬照了圣經(jīng)故事,如《亞伯拉罕潘祭獻子》搬照了亞伯拉罕祭獻以撒的故事,《挪亞及其兒子們》搬演了洪水方舟故事。它們主要演繹圣經(jīng)故事,宣傳教義,間或也穿插了世俗生活的內(nèi)容。彌爾頓三大詩作《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三孫》的主體材料都得自圣經(jīng),其中《失樂園》的題材主要取自伊甸園神話,《復樂園》的題材取自《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等。對讀者來說了解這些成果無疑是一件大有稗益的事情,本文重點就國外文學中的英美文學談談與《圣經(jīng)》之間的聯(lián)系。
一、英美文學與《圣經(jīng)》的聯(lián)系
中國研究圣經(jīng)與西方文學關系的先驅(qū)朱維之先生曾指出:“許多歐美第一流的作品,無論是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織著圣經(jīng)的引句和典故,我們讀者若沒有一些關于圣經(jīng)的知識,便不能了解并欣賞這些杰作。”的確,西方不管是中世紀、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還是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英語語言的形成與完善和《圣經(jīng)》有很大的直接聯(lián)系,宗教改革以后,為了順應時代形勢,西方各國都開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語言來翻譯《圣經(jīng)》,《圣經(jīng)》的翻譯促進了英語語言的發(fā)展。用英文譯成的《圣經(jīng)》有許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標準的英語范本。它的詞句、章法對應用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規(guī)范作用。在基督教宣傳其教義的過程中,以及在《圣經(jīng)》的一些故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宗教術語,大大豐富了英語詞匯?,F(xiàn)在有些宗教名詞已民俗化,運用到全民語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這些基督教中的術語,已被人們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學大多源于《圣經(jīng)》
《圣經(jīng)》是基督教的經(jīng)典著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來人創(chuàng)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猶太教,產(chǎn)生于公元一世紀中期,基督教徒們把記載基督教的傳播、發(fā)展等文字,起名為《新約》?!缎录s》和猶太教經(jīng)典《舊約》合二為一,就成為現(xiàn)在的《圣經(jīng)》。《圣經(jīng)》對英語語言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英美語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習俗、語言等兒方面,有必要談到基督教及《圣經(jīng)》與英美文化之間的關系?!妒ソ?jīng)》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賦予英美兩國人們的世俗生活一種神圣色彩,它以獨特的象征意義顯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功能。
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詩人彌爾頓的三部偉大史詩《失樂園},K復樂園》以及《力士三孫》都直接取材于《圣經(jīng)》。除《復樂園》以《新約》為基礎外,《失樂園》和《力士三孫》都以《舊約》為基礎。拜倫的詩劇也是根據(jù)《圣經(jīng)》中該隱毅弟的故事寫成,只是其側(cè)重點不同罷了。美國作家梅爾唯爾的成名作《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舊約·列王記》中的以色列國王亞哈為原型去探索人與宇宙的關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運的問題。亞哈一意孤行、剛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鯨》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謀而合、如出一轍。更重要的是,該小說的敘述者,唯一生還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經(jīng)》人物伊希梅爾完全一樣。另一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詩《人生頌》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塵土,仍要回歸塵土”這句原話,“上帝”的字眼也經(jīng)常提到。
(二)英美文學大多取材于《圣經(jīng)》
英美文學是英美人對自己人生體驗的文化表現(xiàn)的一種形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可以促進人們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認知態(tài)度。英美文學是對時代和生活的審美表現(xiàn),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chǎn)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樣,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閱讀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富有樂律性的語調(diào)和豐富多彩的語匯語言運用方法。開展外國文學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繁榮我們國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方法
《呼嘯山莊》是英國19世紀著名小說家兼詩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馬喬里·伯恩斯教授曾評價說:“在這部小說中,伊甸園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過純潔與和諧、誘惑與墮落的重現(xiàn),使得這一令人喜愛的與世隔絕之境的意象得以體現(xiàn)。”
許多模仿伊甸園故事或參照天堂與煉獄而設計的情節(jié)在《呼嘯山莊》中并存著。第六章中,當人們第一次透過艾米莉再現(xiàn)的窗戶看到畫眉田莊時,它看上去就像一個令人安享舒適的世界,簡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園。在田莊里尋求快樂的埃德加和伊莎貝拉即是這座“伊甸園”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顧第一章中對呼嘯山莊的描述,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發(fā)現(xiàn)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獄般的特征:“呼嘯”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內(nèi)地形容詞,形容這地方一年到頭的風暴天氣;房屋盡頭有幾棵矮小的極樹過度傾斜,還有那一排瘦削的荊棘都向著一個方向伸展枝條,仿佛在向太陽乞討溫暖;在正門的附近,上面雕刻著許多殘破的怪獸。山莊里的凱瑟琳與希刺克厲夫,兩個備受責罵、不被寵愛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們闖進畫眉田莊這個圣地,打破阻礙,攪亂了這座“伊甸園”中的平靜氛圍。在這4個角仁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關于愛情與復仇的糾紛之后,畫眉田莊這座“伊甸園”又重歸平靜,由小哈里頓和小凱瑟琳這一對新生代的“亞當’與“夏娃”所掌管。
通過此書,艾米莉把一個多元的伊甸園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即危機四伏的伊甸園、失落的伊甸園以及重新構建的伊甸園。在此,她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無論是粗暴的反叛者還是激烈的騷亂最終都將臣服于上帝的榮光。
另外,20世紀美國文學還常常借用基督受難的形象作為無辜的人為眾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結(jié)尾處老人肩背桅桿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釘在十字架的故事。顯然,耶酥這一形象表明圣地亞哥像耶酥一樣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將不惜千辛萬苦去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福克納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與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難日星期五被殺害,借以說明,即使耶酥生在現(xiàn)世,仍然不能見容于世人,仍將遭到世人的殺害。還有,許多現(xiàn)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標題均直接取自《圣經(jīng)》。美國戲劇家米勒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社會生存問題的《墮落之后》,斯坦貝克的《伊甸園之東》都寓意于人間并無樂園之說。海明威的著名戰(zhàn)爭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其標題就直接取自《圣經(jīng)·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二、透視(圣經(jīng)》剖析國外文學特點
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都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文化和文學的隔膜,中國讀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經(jīng)典故。對圣經(jīng)的盲視使讀者付出很大的代價?,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解圣經(jīng)對理解文學的重要性,并積極投人到圣經(jīng)與文學關系的研究中,撥開迷霧,進人到我們過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讀者無從體驗作者的用心,從而造成作品意義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閱讀體驗的缺失。其次,讀者會對那些與圣經(jīng)關系極為密切或隱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無法深人進去。再次,讀者可能會因此而誤解或歪曲作品的意義,并影響對作家的評價。此外,它還可能影響到我們對東西方文學史的理解和認識。實際上,我們長期以來對圣經(jīng)和基督教的集體無知已經(jīng)為歐美及俄羅斯文學的研究和評價積累下了很多錯誤的認識和偏見,而這些“成果”也已經(jīng)成為許多讀者的前理解,引導新的錯誤的偏頗的閱讀。
語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圣經(jīng)中的語言,這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十分常見。西方許多國家的語言文學都是在圣經(jīng)翻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那時圣經(jīng)閱讀和宗教活動就是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因而文學作品的語言中到處滲透著圣經(jīng)的因素,小到一個詞,大到一個句子,一段話,甚至是整個篇章。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以各種方式援引圣經(jīng)中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比如,簡·愛被舅媽送到勞涅德學校后,雖然生活條件惡劣,但卻贏得了自尊和自信,于是感嘆道:“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在和羅切斯特深深相愛時,她說自己是丈夫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當?shù)弥_切斯特已經(jīng)結(jié)婚時,她描述自己的心境就像《出埃及記》中埃及一夜之間家家被殺盡第一胎男嬰的一片哀號。這些語句都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了簡·愛的感受,而語句背后的圣經(jīng)背景更強化了它們的表現(xiàn)力。
綜合考察一些受圣經(jīng)影響的文學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文學作品對圣經(jīng)典故的運用非常靈活多樣。就圣經(jīng)典故的類型而言,就有語典、人典、事典、意象、結(jié)構模式、觀念等諸多種類。就典故的使用方法而言,有的很明顯,讀者只要讀過圣經(jīng),一看便知,有的是化用的,不那么容易辨認出來;有的則非常隱晦,在隱晦或象征的層面上使用,需要專業(yè)的眼光才能領會。就其運用的日的而言,有的是直取其怠、深化意蘊,有的是取其一點衍生自己的思想,有的則是反其意而用之,在顛覆原意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思想。相應地,它們帶給讀者的審美體驗也多種多樣,使人有時感到語言的機智,有時感到幽默、反諷的愉悅,有時體驗到奇特的改寫或語境反差帶來的驚奇,有時則感到深邃思想帶來的震撼。
剖析《圣經(jīng)》是了解外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窗口,研究和學習外國文學,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及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中國走向世界更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們可將英美文學作為支點,使學生學習研究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歷史、文化、修辭、藝術和審美機制,通過外國文學的學習與欣賞,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文學批評方法和對英美文學作品獨立的分析鑒賞能力,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科學地、合理地處理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有效提高學生的外國文學的欣賞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