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淺談論文
特殊教育是人類文明形態(tài)的一大表征,是國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對特殊人群所產生的影響極為重要,沒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特殊教育淺談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特殊教育淺談論文篇一
《特殊教育的缺失摭談》
【摘要】學校教育,德育為先。特殊教育存在的嚴重缺失,就是對殘疾孩子思想教育工作的忽視。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對特殊教育德育工作提出理性的思考和實踐探索,對特殊教育德育工作的理性認識、德育現狀及教育途徑進行大膽嘗試與研究。
【關鍵詞】特殊教育;德育缺失;缺失原因;教育途徑
一、問題提出背景
從現在的社會基本情勢不難看出,受社會普遍意識的影響,學校、家庭、社會都十分重視殘疾兒童的智力發(fā)展與教育,關注對他們的生活照管與呵護,而忽視了對殘疾兒童的人格品德教育,缺乏對殘疾兒童人格品德的正確引導,使得智力教育與人格品德教育出現了脫節(jié),甚至出現倒掛現象。殘疾孩子,由于生理的先天缺陷,加上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再由于生理的缺陷帶來的情感方面的許多不穩(wěn)定的因素,容易做錯事,容易蠻干,容易受別人的挑唆和鼓動,容易導致不自主的有悖于社會要求的行為,甚至觸犯刑律。
學校教育,德育為先。培養(yǎng)和加強殘疾兒童思想品德教育是特殊教育學校當務之急。特殊教育不但要矯正、補償殘疾學生的身心缺陷、功能障礙、知識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辨別是非、分辨真善美的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減少犯罪、做一個合格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實踐研究
基于以上思考,筆者主要從殘疾孩子感恩意識缺失方面來進行一些嘗試性研究,以點帶面,來談談特殊教育面臨的確實現狀、導致原因及解決途徑。
(一)問卷調研情況
帶著了解與困惑,本人在學校的孩子當中搞了一個感恩意識問卷調查和訪談,共調查了51名學生和28名家長。調查的結果顯示:1.只有極少的學生經常做家務,大部分學生對家庭生活瑣事關心較少,學生的自理能力很差。2.近一半的學生認為父母關愛自己理所應當,沒有意識到父母養(yǎng)育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也不主動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問候。大部分孩子對父母的批評不接受,甚至很叛逆。3.絕大部分同學對他人給予的幫助會心存感激。但主動幫助別人的意識不明顯。4.同學遇到困難時會幫助,但只是一時的,大都缺乏持久的支持。5.沒有孩子知道感恩節(jié)是哪一天,更無從談起如何去感恩了。6.大部分孩子對教師和政府的關懷還是感到幸福的,但沒有持久的感恩意識。
(二)缺失原因剖析
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殘障孩子的父母承擔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很大,為了撫養(yǎng)兒女成長成才付出了無私的愛,所以他們一味寵愛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如何教導孩子去做人,總認為孩子本身殘疾,父母內心的自責與痛愛自然表現為嬌生慣養(yǎng)。
二是感恩教育的缺失。由于學校和家長往往關注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況,很少在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教師的百般呵護、不圖回報的付出淡化了這些孩子的感恩意識。
三是社會負面的影響。社會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和狹隘的人道主義同情,會不知不覺的縱容殘疾孩子的自私、自卑和懶惰、依賴意識。
四是自找借口的迷茫。殘疾孩子往往以自身殘疾為借口,以自我為中心,把他人的幫助視為理所應當,思想上不求上進,學習上得過且過,生活中攀比享樂,活動中消極懶散,自立意識不強,感恩意識淡薄,甚至有些孩子產生自甘墮落和敵視他人的意識。
(三)教育途徑探討
如何培養(yǎng)殘疾兒童感恩意識,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學校、社會、家庭關注的問題。如果我們現在要找回它們,就得要從身邊點滴感恩文化開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努力,才能重新建立起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圍。
一是自我方面:促進殘疾孩子自我教育,提高感恩意識認識。使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控制自己,進行換位思考,逐漸學會理解他人、體諒別人,學習他人的長處,寬容他人的不足。
二是學校方面:轉變教育觀念,開展感恩教育。主要做好以下工作——讓孩子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接受感恩教育;組織學生觀看媒體素材,讓學生自發(fā)接受感恩教育;布置體驗式作業(yè),讓學生直接體驗父母、老師的辛苦,內化成他們的感恩意識;抓住教育契機,實施關愛與感恩教育;引導學生積極閱讀,提升精神素養(yǎng);注重情感培養(yǎng),補償學生缺陷;注重規(guī)范行為,培養(yǎng)良好習慣;注重教師形象,做好學生榜樣;注重學科滲透,教書育人結合;學校環(huán)境育人,文化因勢引導等,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學校德育教育途徑。
三是家庭方面:轉變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做到以身作則。父母要以身作則,要潛移默化地熏陶孩子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幫助時,要有感激之心,要銘記于心,知恩圖報;要經常教育孩子懂得憐憫,懂得體諒別人,懂得尊重,懂得負責,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等,讓孩子在幼小的時候,就能接受一個良好的感恩教育。
四是社會方面:搭建感恩教育平臺,多渠道進行感恩教育。社會要加強媒體宣傳的力度,大力弘揚感恩文化,可以通過電影、電視、互聯網播放一些帶有“感恩教育”思想的影片,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多方面的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積極引導殘疾兒童參加,對表現突出和優(yōu)秀者,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并張榜公布,大肆宣揚,形成社會弘揚感恩的氛圍。同時積極宣傳引導和監(jiān)督懲戒,形成對殘疾孩子的呵護與教育同行、引導與督管并舉的社會氛圍。
感恩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作為特教工作者,扶助這些殘缺生命飛翔就是我們的神圣使命。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讓每一個殘缺的生命都得到尊重,就能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出璀璨的光彩。
【參考文獻】
[1]樸永馨主編.特殊教育概論(修訂本)[M].華夏出版社.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訂).
[3]劉春玲,杜曉新,姚健.普通小學教師對特殊兒童接納態(tài)度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0.
[4]王逢賢,魯潔.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特殊教育淺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