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音樂教育參考論文(2)
小學生音樂教育參考論文
小學生音樂教育參考論文篇二
《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情感的表達方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方式,能夠對音樂起到返樸歸真的效果。本文針對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音樂教育 情感教育 情緒效應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2
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的感受。通過音樂跳動的音符,使學生將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伴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盡情地遨游在音樂的世界中。音樂具有調節(jié)人的情緒的作用,音樂也是情感的藝術,那么在音樂教學中,就要做到以情為本,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來實現(xiàn)良好的音樂課堂效果。
1 調動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
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與學生的情感息息相關。如果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存在著排斥的心理,就會將抵觸情緒發(fā)泄出來,從而影響了教學計劃的順利進行。音樂課堂教學首先要抓住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特點為突破口,特別是小學的音樂教育,由于學生年齡小,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對于音樂表達的內涵不會有所掌握,此時,音樂教師就需要營造與音樂相當?shù)姆諊寣W生進入角色,并以音樂為背景,使學生體會音樂的故事,并從中感受音符所帶來的美的意向。每一段音樂,都是一段故事。小學生正處于喜歡聽故事的年齡,如果讓音樂以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會激起小學生的興趣,此時,再配合音樂,將故事與音樂融為一體,就很容易將音樂以情感的方式傳輸給學生,并被學生所消化理解。比如由賀綠汀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獨奏《牧童短笛》就是以其本人童年的故事為背景的。音樂所描繪的是牧童騎坐在牛背上,走在綠草青青的田野上,而這首鋼琴獨奏,就宛如是牧童吹出的曲調,飄蕩在草原上空。此時,音樂教師就可以以這一背景為主題,請同學們伴隨著《牧童短笛》的音樂講一些相關的故事。再如,《鴨子拌嘴》是一曲打擊樂,在聽過音樂之后,可以讓小學生判斷一下什么動物在走路,并走到講臺前來學一學動物走路的樣子,使音樂課堂更為生動有趣。同樣,在欣賞《跳圓舞曲的小貓》的時候,可以先請學生描繪一下小貓的特點,并模仿貓咪的各種姿態(tài)和叫聲。在學生充分地領會了貓的形象之后,在這曲管弦樂的伴奏下,就可以使學生很快地融入到樂曲當中,并使自己的情感得以釋放。
2 引導小學生對音樂內涵的更深入了解
當小學生對于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正處于興趣盎然之中,音樂教師就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從想象中帶回到現(xiàn)實中來,讓小學生在意猶未盡中體會音樂的實質性內容。此時,可以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比如多媒體課堂教學。伴隨著音樂的響起,從幻燈片上出現(xiàn)了學生們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的影像。烏龜在慢慢地爬行,兔子在快速地奔跑,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將課堂的氛圍帶動起來,并同時加深了對音樂內涵的理解。
如果對于音樂無法理解,小學生就不會展開活躍的思維與音樂教師產生互動,更不會積極地接受音樂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只有當學生在情感的帶動下,主動地、自發(fā)地參與到音樂教學內容當中,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配合音樂教師教學進程的時候,音樂課堂教學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3 引導小學生對音樂的駕馭
從體驗音樂,到感受音樂,其目的并不是要小學生體會音樂的美感,而是要將這種美感進行升華,成為自己切身體會中的一部分,并可以將其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駕馭,使音樂成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說,藝術從生活中來,所以要將情感融入到藝術中,才能夠體會藝術之美。藝術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實踐,其以抽象的、強烈的表達方式,將情感宣泄出來,讓聽眾去感受,去體會,并將音樂融入到生活中,去尋找生活原型。所以,音樂之美,并不在于享受其中,也不在于可以模仿,而是要在音樂的感染力下,使聽眾與創(chuàng)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沖撞。對于小學生的音樂教學,則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將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想象力激發(fā)起來,將音樂以文化知識的方式傳輸給學生,給小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另外,還可以改變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采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樂器的演奏。對于小學生來講,在短時間內熟悉樂器的操作是非常困難的,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使用其他的方式來替代,比如,在桌面上放置一排玻璃杯,每一個杯子里面都裝上不同量的水,用小竹棍輕輕地敲打水杯,就會有不同的音符傳了出來。首先由音樂教師示范演奏,那清脆的樂聲響入耳畔,加之水杯的彈奏,使學生的積極性被帶動了起來。此時,音樂教師就可以請小學生到前臺來進行演奏。經歷了情感體驗之后,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思維潛能在音樂教師的引導下被激發(fā)了起來,從而懂得如何駕馭音樂,以為將來的音樂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4 情感教育與個性發(fā)展相配合
對于音樂的理解,與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天賦關系密切。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其對于音樂的駕馭自然是很輕松的,而且能夠配合音樂教師將教學內容高效地完成。然而,有些學生對于音樂毫無興趣,甚至于從心理上對音樂課就有一種莫名的排斥感,這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釋放的情緒,就會影響音樂教學效果。對于這部分學生,音樂教師在教學當中,就更應該深入地研究,體會其中的原因。小學生處于愛玩好動的年齡段,此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上設計各種游戲,讓游戲與音樂相結合,把課堂的主角讓給學生,而音樂教師輔助引導。讓學生在玩樂中領會音樂,發(fā)成為一種情感的體驗。
5 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每個人來講,音樂都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通過音樂來調節(jié)情緒,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對于小學生來講,音樂教學不僅是文化課,也是培養(yǎng)情感交流的一種嘗試。將情感教學引入到音樂課堂當中,讓學生潛移默化中領會音樂的內涵,可以使音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健華.將情感體驗進行到底――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J].教育研究,2012,(6).
[2]陳志剛.情緒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12,(3).
[3]夏妍.對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
作者簡介:江婕,福建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福建福州 350008
小學生音樂教育參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