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的論文(2)
中國古代建筑的論文
中國古代建筑的論文篇2
論中國古代民居建筑的自然光運用
一. 研究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燈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對于自然光的需求明顯降低了。但近些年來,由于地球環(huán)境資源的危機以及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的推廣,人們開始關注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而設計師對于自然光源的關注與運用,則可降低照明所需安裝與維修費用,以及所消耗的能源。
二. 古代建筑對于自然光的運用
中國古代建筑的自然采光依托于建筑的布局以及形狀,而追根溯源,建筑布局依托于風水。風水作為一種文化,深刻的影響并決定了古代建筑的設計以及布局規(guī)劃。風水之于建筑的運用,在中國古代人看來,可能由于當時崇尚自然的思想,對于與生存環(huán)境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相當關注,如山脈,河流,風,水,氣等等純自然的因素。漸漸發(fā)展成為具有一定特色的由建筑圍合的,中間開敞的“藏風聚氣”的內聚式建筑布局。梁思成先生曾經(jīng)說過:“建筑這本石頭和木頭的史書,忠實的反映著一定社會之政治,經(jīng)濟,思想和文化。”建筑是文化的產(chǎn)物,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建筑,所以說建筑最精簡的表達了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民族的文化。而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它的建筑的特色主要是民居,通過民居建筑外化出來。
而中國地域遼闊,西高東低,南北跨度大,民族眾多,氣候也各不相同,加之各地材料以及建造技術的差異,所以造就了眾多不同類型的民居建筑,但基于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的崇尚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響,中國的古代民居建筑雖然種類繁多,大致也可以歸納出以下四個基于采光的特點:
1. 向陽,坐北朝南。
從地球的地理位置來看,中國處于北半球亞歐板塊的東面,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是從南射入,所以中國古代人根據(jù)對自然現(xiàn)象的感知,結合當時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幾乎所有的建筑均采用坐北朝南的方位。這是中國民居布局的傳統(tǒng)。中國陸地南北跨度大,因此不同緯度的日照條件也差異較大,而傳統(tǒng)民居在設計制造過程中結合自身對自然的感知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地方,包括陽光在不同時間的變動范圍和對建筑的日照情況,建筑與建筑之間的日照與陰影分布情況等。
2. 讓陽光照進來。
基于坐北朝南這一特定的標準,建筑物的南面室外總是充滿陽光,而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陽光,他們把墻粉刷成了白色,可以充分的反射陽光,而且有單獨設立的影壁墻形成的小片陰影使得院落有陰有明,人們可以在陰影里歇息。而各個單體建筑通常是長邊為正面,面向院子,并且大面積開門窗,并且由于每間房屋進深較短,所以陽光都能充分照進室內。而北方民居尤其是在冬季,氣候寒冷,更加需要大面積陽光的情況下,朝南方向全部是幕墻、支摘窗、隔扇門,以最大限度的求得陽光,利用大面積的開窗可以讓室內充滿陽光。
3. 采光天井。
我國各式各樣的傳統(tǒng)民居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大部分都有采光天井。采光天井在中國民居中的運用極為廣泛,傳統(tǒng)民居在采光上多利用自身布局和構造,天井正是這一理念運用的典范。在建筑物建造中,人們通過增加狹長的建筑兩邊的側翼,形成一個三合院的采光天井,天井的設計意義在于是建筑物能夠從中間吸收陽光。這樣一來,房間可以兩面享受光照,提高了陽光的吸收率。雖然說天井較小,但是仍能給各個房間提供基本的光照需求,而且還可以通風和排水,形成有天有地的生活空間。
4.窗戶。
自然光在室內空間中的運用可追溯到人類最早的建筑上面,最初的窗子稱為“囪”,它是人類穴居時候為了采光和通風需要在洞穴頂端挖的小洞,古代由于沒有大塊平面玻璃,導致中國的古典建筑窗戶都雕鏤成空,用來增加室內光線進入量,在沒有玻璃之前,是在窗戶上糊紙或者用紗來代替,清朝末期由于洋務運動我國才開始大力生產(chǎn)玻璃,此后玻璃在建筑上廣泛使用,使得透光性和防風防雨性能大大增強??偨Y:中國古代建筑對于自然光的運用主要是基于中國傳統(tǒng)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結合當?shù)厣酱ǖ貏荩瑲夂蛱卣骱彤敃r的建造技術而形成的建筑形制的基礎上,通過向陽的方位,房屋進深的長短以及庭院,采光井和窗的綜合運用等,來控制建筑室內空間的自然光進光量。
三. 現(xiàn)代空間中的具體運用
通過梳理中國古代建筑對于自然光的運用的幾個方面,大致了解了中國古代人類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結合自身的文化思想,所形成的建筑形制下,來通過各種途徑使得建筑物充分采光。相反地,如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建筑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斷出現(xiàn),尤其是玻璃和電燈的出現(xiàn),使得人類對于自然光的運用反而降低了,一是因為大體量玻璃的出現(xiàn)以及外墻金屬維護體系的發(fā)展,建筑的采光對于人們來說不再是難題,二是由于電燈的出現(xiàn),人們在陽光少量出現(xiàn)或者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可以運用電燈解決問題,所以對于自然光的關注不再是必須,而對于高科技越來越推崇,使得人與自然的交流,特別是在建筑與室內家居空間變得越來越少,而且對于電燈的大范圍使用可消耗大量能源,不符合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生存理念。所以我們應當結合古代人類的智慧與現(xiàn)今的科學技術,靈活控制室內光照度,來創(chuàng)造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的同時起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
1. 建筑體量和形式的控制
設計師在做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自然光照的影響程度,現(xiàn)代建筑由于玻璃材料以及外墻金屬維護體系的發(fā)展,在采光面積上得到了最大化的增加,但是由于室內空間樣式以及功能的多樣性,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已達到對于室內進光量的靈活控制,比如對于集中型的建筑(體量很大很高)則應插入采光井,門廊,庭院等,必要時采用天窗,而對于直線型的建筑,一般通過側面開窗即可,但也要考慮周圍建筑環(huán)境的影響。
2. 平面以及剖面的特別設計
通過對于平面以及剖面的特別設計也能很好的對于自然光進行控制,通過分析平面,我們可以了解陽光可以射入房間的深度,可以確定房間內的光照模式,也可以探究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確定遮陽設施的形式和懸挑的尺寸等。
3. 借助輔助軟件對于具體建筑的光照情況進行虛擬現(xiàn)實的模擬,來確定光照情況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4. 運用表面的形式和特征
室內房間的表面形式經(jīng)過設計以后,借助材料的特性可以采集,反射,過濾或重新分配自然光。特別是可以借用墻壁和頂棚來對自然光進行調節(jié)。
5. 窗戶。窗戶的尺寸,位置,具體的材料構造,以及窗戶細部的不同設計,都會對自然光造成不同的影響
6.新技術。采用各種技術系統(tǒng)來收集,散射和控制自然光,如光線管,自然光收集器,新型窗體系統(tǒng)以及自然光反射裝置等等。
四. 總結
在高科技時代,我們不應當忘記古代人類的智慧,而是應該善加利用,吸取精華,結合當代科學技術,在創(chuàng)造舒適室內環(huán)境的同時,也起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清水.現(xiàn)代住宅建筑節(jié)能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2]張綺曼,鄭曙暢主編.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王其鈞著.中國民間住宅建筑[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