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探究生長樹認知模型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tài)。個體能夠適應發(fā)展著的環(huán)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tài),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xié)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范文:探究生長樹認知模型。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探究生長樹認知模型全文如下:
1 內隱認知
內隱認知,始于1967 年羅伯(AoSoReber)有關人工語法范式的研究,到80 年代開始成為研究的熱點,隨著一系列有關內隱認知的令人驚訝的發(fā)現(xiàn),徹底的顛覆了人們關于智力和學習的傳統(tǒng)認識,人們發(fā)現(xiàn),在人類顯性的邏輯的意識思維下,還隱藏著一個自動的、深刻的潛意識學習系統(tǒng),對其研究的每一個進展都會對學習和教育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生活中并不乏內隱認知的例子,當我們看一本難懂的書時,有時雖然當時看不懂,但過幾天之后再去看時,卻好像變簡單了,很多之前看不懂的地方很容易就明白了,雖然這幾天你一直在忙別的事,根本沒有去想這本書的內容,但你的大腦似乎一直都在為理解書中的內容而工作著,只是你沒有意識到罷了。又有時,當我們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如果能夠暫時拋開它去做其他的事,可能突然之間,一個解決那道難題的絕佳方法就出現(xiàn)在了腦海里,給人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大量事實表明,在人類那些自覺地意識活動之下,還有很多不能被人們意識到的但卻同樣活躍的思維活動即無意識活動。
一項調查顯示,74%的數(shù)學家認同睡夢中能解決問題并且有過親身經(jīng)歷。70%的科學家認為做夢或其他休閑活動中得到過解決問題的啟發(fā)。希爾維拉曾經(jīng)做過一項實驗,他把被試者分為三組,每組成員的年齡,性別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給他們布置一個稍有難度的問題,要求第一組用半小時思考,中間不休息;第二組先用15 分鐘想問題,休息半小時后再思考15 分鐘,第三組與第二組類似,但中間休息的時間增加到了4 個小時。結果第三組有85%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二組62%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一組只有50%的人解決了問題。
三組思考者思考的時間是相同的,只是安排不同,結果就產(chǎn)生了如此大的差異,可見,在受人們意識控制的顯性思維外,還存在著一種不被人察覺和控制的隱性思維,這種思維似乎會自動思考外顯思維所碰到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甚至已經(jīng)理解到了問題的本質,只是我們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內隱認知產(chǎn)生的時間早,并且在生物界內廣泛存在就把它當成是一種低級的學習過程,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許多實驗,以高度的抽象性為特征的內隱學習,在某些情況下,其抽象性比外顯學習更高,但其中的奧妙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2 內隱認知和外顯認知的關系
2.1 相互協(xié)同共同作用
雖然內隱認知和外顯認知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特性,但卻并不分離,而是相互協(xié)同共同作用[1]。在一種認知功能發(fā)揮作用時,也同時或多或少的滲透著另一種認知功能的影響,所以單純的內隱或外顯認知是不存在的,外顯與內隱學習系統(tǒng)之間有著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2]。
內隱認知先于外顯認知而存在,在認知系統(tǒng)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并且不受年齡的影響,即便在外顯認知喪失的情況下,比如腦部創(chuàng)傷等,內隱認知也依然能夠存在。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這一點,人類大腦的進化史,就是由無意識的動物向有意識的人的漫長的進化過程。外顯學習似乎為人類所獨有,但內隱學習則在生物界內廣泛存在,并且在動物的趨利避害和日常生活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雁群對方向的感知,螞蟻建造的復雜的洞穴,蜜蜂對不同種類花的分辨等等都滲透著大量的內隱認知。
2.2 內隱認知與外顯認知的互相轉化
隱性知識可以由顯性知識通過程序化,自動化和組塊化等方式轉化而來,這種隱性的知識,其表征更加靈活,提取起來更加迅速準確。
隱性知識也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進過多次的學習與反復的表征重述,隱性知識可以達到意識層面從而轉化為顯性知識[3]。內隱認知和外顯認知像擰在一起的兩股繩,在相互作用中產(chǎn)生合力,滲透在人的每一個認知活動過程中。這種相互協(xié)同共同作用的關系,在問題解決的三環(huán)節(jié),即直覺、醞釀效應和頓悟中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
直覺: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還不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僅對問題如何解決有一種模糊地預知。因為在問題剛開始研究的時候,各個方面都不甚明朗,此時內隱認知具有導向作用,就像一個指南針,只能指出一個大致的方向,至于一路上遇到的各種障礙,就只能交由顯意識去解決了。隨著研究的深入,內隱認知也會不斷的調整方向,縮小范圍,給外顯認知指出更多通往成功的道路。當你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研究,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但還是找不到問題的關鍵,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你就到了醞釀階段。
醞釀階段:指在問題解決中,暫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將困難的問題擱置一邊,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卻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解決問題方案的現(xiàn)象,因為對于刺激結構復雜、關鍵信息不明朗的問題,內隱認知的效果優(yōu)于外顯認知,當人們轉移注意力,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時候,無意識限制被解除,內隱認知機制受閾下啟動效應引發(fā),問題信息被激活并呈扇形映射方式擴散,此時極有可能與被有意識忽略的、關鍵的解題信息節(jié)點產(chǎn)生連接,“問題空間”就在這種不知不覺中貫通,于是出現(xiàn)“豁然開朗”或“頓悟”的奇跡,在這個過程中,內隱認知一方面整理吸收之前顯性認知的成果,一方面積極尋找隱藏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嘗試,這些,都是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完成的。
頓悟:先前未預料到的聯(lián)接在意識中突然顯現(xiàn)出來,不但被意識到,更可以被顯性知識理解,內隱和外顯在模式上得到統(tǒng)一。顯然在頓悟之前,問題已經(jīng)在內隱層面上被解決,并且建立了一個內隱的模型,緊接著外顯認知系統(tǒng)便利用一些邏輯和規(guī)則對其進行外顯式的重新描述,如果外顯知識積累不夠則描述失敗,不會發(fā)生頓悟。反之,當內隱和外顯的模型達到完美統(tǒng)一時,頓悟便產(chǎn)生了,并且是以可以被理解的顯性知識呈現(xiàn)在腦海中的。
3“生長樹”認知模型的建立
生長樹認知模型,把一個人的整體認知狀態(tài)比作一棵大樹,其中隱性知識是大樹的樹干和由樹干分出來的無數(shù)根大小粗細不一的樹枝,它們都潛藏在意識深處,無法被直接意識到;而顯性知識則是長在樹枝上的葉子,是可以被意識意識到的部分,葉子與葉子之間通過枝干相連。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樹形結構是有生命的,也就是說它是可以生長的,其動力來源于枝干和葉子的共同作用。
其中葉子作為顯性知識的代表,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為大樹積累養(yǎng)分,這里的光合作用其實就是人的顯性認知能力,葉子作為顯性認知的結果-- 顯性知識,一方面作為可以被人直接意識到的公式、定理和結論等等,另一方面又為樹枝的生長也就是內隱認知的發(fā)展提供生長的動力。樹枝作為內隱認知的代表,則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決定是繼續(xù)伸長現(xiàn)有的枝條,還是在自己的中間的某個地方發(fā)出分支或長出葉子,而樹枝能夠伸長和發(fā)出分支的總長度則受制于葉子所供應的養(yǎng)分的多少。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我們所未知的問題分為兩類。第一類,指那些已經(jīng)被樹形結構所囊括,只是由于樹干的隱蔽性而看不到兩片葉子之間潛在的聯(lián)系,此時只需要從一片葉子出發(fā),對連接兩片葉子之間的樹枝進行顯性化的描述,問題便可解決,也就是說對于這類問題,答案就存在于我們的腦海中,我們只需把他們提取出來即可,比如對已經(jīng)學過的定理進行重新推倒就屬于這一類,而關于對樹枝也就是隱性知識進行顯性化描述的問題放在下文討論。
第二類,指那些未被認知樹覆蓋,存在于其上的難題,這就需要對認知樹進行生長才能囊括它,這個生長的過程,便是我們不斷學習、思考、參悟的過程。如果這個難題離樹冠太遠,僅靠現(xiàn)有葉子提供的能量還不足以讓樹枝生長到那里時,思考者就會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如果思考者此時不畏艱難繼續(xù)探索,以現(xiàn)有葉子的能量,使現(xiàn)有的樹枝向難題方向生長,他可能會因此發(fā)現(xiàn)一片離樹冠較近的葉子,而這片新的葉子又會給這棵樹帶來新的能量,從而使樹枝再次生長,找到離這片葉子較近的又一片新的葉子,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周而復始,終于有一天,這棵樹的一根新生的枝條碰到了那片目標葉子,也就是內隱認知已經(jīng)找到了到達的路徑,但顯性意識還未認識到,這個時候,思考者會隱約地感到自己好像已經(jīng)觸及到了答案,只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到這個階段,醞釀效應已經(jīng)接近尾聲,思考者只需再努力一下,把最后那根觸及到答案的樹枝進行顯性化的描述,一條有一知道未知的路就打通了。這里想要強調一點的是,對于那些離樹冠較近的葉子,可能無需中間葉子的輔助就能到達,因為認知樹現(xiàn)有葉子的能量(也就是顯性知識)已經(jīng)足以讓樹枝(隱性知識)伸展到答案。
這一過程的外在表現(xiàn)是思考者無需發(fā)現(xiàn)或學習更多的知識便可直接頓悟獲得。比如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浮力定律和杠桿定律等等,都是通過直接頓悟的方式直接獲得的,原因就是這些定理本身比較簡單,距古人的認知樹的樹冠較近,生長樹無需中間葉子的輔助便可直接囊括它。另外,對于從認知樹的樹冠到目標葉子之間的一系列中間葉子的獲得,既可以通過思考頓悟得來,也可以通過學習得來,對于中學生來說,學習是獲得中間葉子的主要方式。
以上,便是認知發(fā)展過程的“生長樹”模型。由此模型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個認知過程都是由內隱和外顯認知相互協(xié)調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且隱性知識雖然一直走在顯性認知的前面,但卻是建立在對顯性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和概括的基礎之上的,在顯性知識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下,能夠直接通過頓悟的方式獲得的知識的范圍是十分有限的,這就是為什么阿基米德能夠通過頓悟認識到浮力定律和杠桿定律,卻無法頓悟出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和量子力學公式。
在生長樹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縱橫交錯的樹枝連接了認知樹里的每一片葉子,這就是我們的內隱知識,而認知樹上有著不計其數(shù),數(shù)以萬計的葉子,當我們對認知結構中兩片葉子進行解釋時,其實質就是對連接兩片葉子中間的樹枝進行顯性化描述,所謂的顯性化描述,就是在兩片目標葉子中間盡可能多的生發(fā)出中間葉子,也就是一些公式定理等,這些葉子可以生發(fā)在這根枝條的任何地方,當這些中間葉子之間的距離小到思考者認為理所當然的時候,顯性化描述就完成了。
因為顯性思維的特點是呈點狀跳躍,而隱性思維則是連續(xù)的。無論你在認知樹內的兩片葉子之間生發(fā)出多少中間葉子都不可能將它們之間的枝條完全覆蓋。這個模型剛好解釋了內隱認知中“我們所認知的多于我們所能告訴的”這一奇特現(xiàn)象,因為葉子是呈點狀分布在枝干上,而有限的點集一定小于直線上的點集,所以,內隱知識一定比可以說出的外顯知識多,也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多于我們所能告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