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人名言大全
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孟子名人名言大全,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孟子名人名言大全精選:
1.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慚愧)于地。
2.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3. 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孟子·離婁上》
4.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離婁下》
5. 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6.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孟子·公孫丑上》
7.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8.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婁上》
9.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10.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名人名言大全:
1.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孟子·萬章》
2.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粱惠王上》
3.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5. 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6.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8. 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
9.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孟子·告子上》
10.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11.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
13.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4.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
15.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盡心下》
16. 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7. 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
18.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孟子·萬章上》
19.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0. 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21. 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23.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孟子·粱惠王上》
24. 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孟子》
25.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26. 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2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28.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9.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30.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離婁上》
31. 胸中正,則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吒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庚哉?
32. 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33.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孟子·公孫丑》
34.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35.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上》
36.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37.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38. 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棄者不可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孟子·離婁上》
39. 可欲之謂善,有諸已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
40.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1.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盡心下》
42.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離婁上》
43.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
44. 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見之矣。——《孟子·萬章》
45.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46.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47.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48. 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說文》
49.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50.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