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是什么(3)
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5
《余罪》越火越禁?
在傳統(tǒng)電視劇市場,愛情、喜劇、家庭類電視劇長期“霸占”黃金檔,懸疑劇的產量則相對較低。而電視劇領域的“稀缺”內容,正好是網絡劇題材的首選。
一方面,網絡劇的受眾比傳統(tǒng)電視劇的受眾偏年輕化,懸疑驚悚、推理探秘類的作品一般節(jié)奏緊張、劇情燒腦,加上網絡劇特有的花式賣萌耍賤,這樣的形式比較受年輕受眾青睞;另一方面,懸疑類網劇大多改編自熱門小說,優(yōu)質IP本身就自帶大量粉絲和較高的話題度,因此懸疑類網劇“火”起來的概率非常高,這類題材的作品也就自然成為各個制作方和網絡播出平臺的寵兒。
與此同時,高質量的作品,即網友口中的“良心劇”,又能吸引來大批平臺付費用戶。越是有用戶愿意為內容埋單,這個市場就越能掙脫商業(yè)的捆綁,也就能越“良心”。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從這個層面來說,網絡劇會成為未來整個影視劇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優(yōu)質網絡內容反輸電視臺會愈加普遍,網劇和電視劇的差距也會逐步縮短。
不過,正所謂樹大招風,《余罪》們的被禁,一定程度上正是與它們所引發(fā)的熱議有關。不火不禁,越火越禁,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頗具諷刺性的事實。
《余罪》等網劇為什么看不了
這兩天,堪稱2016第一熱度網劇的《余罪》突然被網友發(fā)現悄然下架,與其共命運的還包括《滅罪師》《暗黑者2》等多部網劇。眼瞅著剛剛在網絡劇的市場打開了一條門縫的罪案題材,如今似乎要打個問號了。
關于《余罪》遭下架一事,播出平臺愛奇藝方面官方回應稱,由于將對內容進行修改調整,現暫時下線,后續(xù)上線時間另行通知。而《余罪》劇方工作人員的說法則是,內容修改之后劇集還將上線。雖然主管部門尚未發(fā)聲,但這一下架調整風波,無疑與今年年初《盜墓筆記》《心理罪》等網劇的下架如出一轍,主要是因為劇集內容不符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于網劇內容上的規(guī)定。
當時,《心理罪》導演五百曾透露,劇集遭下架后接到的修改意見主要包括“警察不能罵臟話,審問的時候不能用暴力”“連環(huán)殺手是精神病人,有歧視精神病人的嫌疑”等。
這對近期即將上線的罪案類題材劇集,不啻于敲響了一記警鐘。據了解,進入10月,原定在網絡先后播放的劇集《如果蝸牛有愛情》《法醫(yī)秦明》,以及在月底即將登陸衛(wèi)視的《守衛(wèi)者——浮出水面》,幾乎都是罪案類題材。這本是網劇市場繼《滅罪師》《十宗罪》等罪案題材在線上播放口播雙豐收之后,網站平臺扎堆再推同類型劇集的一次嘗試。
于這兩年開始有所松動的罪案題材來說,無疑預示著創(chuàng)作的邊界并非模糊,而需要遵循現有的標準與規(guī)定。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早期網劇創(chuàng)作由于網站的“自審自查”方式,某種程度上較之傳統(tǒng)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更寬松,有些打擦邊球的作品應運而生,如個別罪案劇在場景的血腥程度上確實引起了觀眾不適,但經過主管部門近年來對網站自查標準的提高、審查程序的規(guī)范以及明顯的政策導向,像《他來了,請閉眼》這類罪案劇已經可以在電視和網絡同時播出。在相關網劇制作人員看來,“創(chuàng)作者不能只為了點擊率,也要兼顧藝術與觀眾,才能真正促使這類題材健康發(fā)展。”
龔宇回應《余罪》下架原因:余罪不像正經警察
10月17日下午消息,在2016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創(chuàng)始人、CEO龔宇回應《余罪》網劇下架一事,龔宇戲稱:“余罪這小子不像個正經警察,所以先讓他休假了,等他什么時候像個樣子,再讓他出來。”
前段時間,有網友發(fā)現,多部熱播網劇已經在網絡播出平臺下架,包括《余罪》、《滅罪師》以及《暗黑者2》等。其中《余罪》是愛奇藝自制獨播網劇,據愛奇藝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余罪》的播放量達42億。
新浪科技聯系到《余罪》播出平臺愛奇藝,平臺方回應稱:“由于相關政策原因,9月18日9:00起,網絡熱播劇《余罪》現暫時下線,后續(xù)上線時間另行通知。”
這是繼年初《太子妃升職記》《盜墓筆記》等網劇被下令整改下架后,今年第二批被要求下架整改的網劇。
《余罪》等網劇被迫下架冤枉嗎
《余罪》《滅罪師》《暗黑者2》等多部創(chuàng)造了40億播放量的網劇被下架了。這次下架沒有《太子妃升職記》《盜墓筆記》那次下架影響大?!短渝氂洝肥窃诜浅<t火的正當頭時期被下架的,等于一瓢冷水生生地把它的熱度澆滅了。而《余罪》等劇均已播完,熱度也過去了,想看的觀眾已經都看過了,所以它們的下架,更多是體現出管理政策的一種傾向。
下架不是封殺。這次《余罪》和上次的《太子妃升職記》一樣,在經過修改調整后依然會上架。但有了上次的經驗,關注網劇的觀眾心里會清楚,被“修改調整”掉的那部分內容是什么,不排除有還未觀看的觀眾,就此放棄了對《余罪》等劇的好奇心,把期待寄托到下一部網絡紅劇身上。過往的網絡紅劇,經過下架的命運之后,恐怕會就此被觀眾打入冷宮。
無需諱言,“修改調整”是“刪除”的代名詞,只不過用“修改調整”的說法,更好聽些,對觀眾的影響更小些。根據管理部門的說法,被“修改調整”掉的,肯定是被認定為存在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成分的情節(jié)或畫面。至于這些情節(jié)和畫面,管理部門并不會親自去認定,而是交于出品方自己動手,修改調整過了,沒有人再按那個“點擊舉報”的按鈕了,劇自然就會上架了。
于是,不排除這樣的狀況,出品方為了保險起見,會把所有涉及違規(guī)的情節(jié)與畫面全部刪掉,再通過適當的編排,努力讓劇情銜接得上。如果沒有看過之前的完整版,那么修整版除了一些地方會讓觀眾感到奇怪之外,整體上仍然還是一部完整的網劇。但恰恰是因為觀眾的先入為主,哪怕網劇調整得再天衣無縫,后面的觀眾也會因為覺得不完整而不再看了。
網劇前兩年一直處在野蠻生長的時期,相對寬松的管理和相對自由的創(chuàng)作,為網劇贏得了寶貴的起步優(yōu)勢。不少網劇打的一手好擦邊球,在傳統(tǒng)電視劇那里看不到的,在網劇中可以看到,這對觀眾是不小的誘惑。正是因為網劇貌似享受了一種“特殊待遇”,傳統(tǒng)電視劇工作者不滿意了,發(fā)出了要求與網劇享受同一標準待遇的呼聲,這呼聲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有關部門對網劇管理的升級速度,但要說網劇的命運是傳統(tǒng)電視劇工作者造成的,這不太公平,網劇遭遇下架,更多還要從自身找原因。
網劇快速發(fā)展的那段時期,的確出現了幾部精品,對相比于龐大的制作基數量,優(yōu)質網劇的所占比例還是不高,甚至要低于傳統(tǒng)電視劇。網劇有優(yōu)點,比如故事新穎、元素新鮮、風格時尚、與時代同步,但網劇的缺陷也很明顯,比如堂而皇之地大做植入廣告,故事整體缺乏邏輯支撐,沒有嚴謹的制作態(tài)度,僅憑夸張的風格取勝等等??梢哉f,是網劇在草莽時期沒有為自己設定好方向與未來,為管理升級提供了入口。
以《太子妃升職記》被下架為標志,網劇就已經滑入降溫期?,F在《余罪》等劇的下架,有可能讓網劇進入發(fā)展停滯期。因為沒法把握劇作制作完之后是否符合上架要求,網劇在立項、創(chuàng)作、制作過程中,會選擇保守路線,各種生猛元素的丟失,讓網劇失去了最大的噱頭。
網劇被與傳統(tǒng)電視劇同等對待,并不意味著網劇生命的終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停滯期之后,未來網劇仍然會參與視頻內容的競爭,只是網劇的優(yōu)勢,已經不再是內容上享有短暫的“豁免權”,而是制作隊伍的年輕化、投資與播放渠道的多元化,網劇脫離網絡反攻傳統(tǒng)電視劇的播出渠道成為一種可能,但這也意味著,網劇要和傳統(tǒng)電視劇在質量上展開拼爭,用更具實力、更禁得起挑剔目光的內容,來捍衛(wèi)自己的生存權。
猜你感興趣:
2.余罪經典語錄
4.余罪經典語錄
5.余罪電視好看嗎
余罪等網劇被下架的原因是什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