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優(yōu)秀范文
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優(yōu)秀范文
寫日志不僅僅是學生的任務,老師在接學的時候也需要些,總結一下當天的工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作文,歡迎參閱!
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
關于激活語文課堂的思考 根據我的理解,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充滿知識性、趣味性的課堂,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然而,我發(fā)現總有那么幾個學生上課愛走神,不夠專心,盡管我在設計問題上絞盡腦汁,但有時候效果不明顯,一直讓我有些頭痛。經過分析,我覺得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這些孩子以前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教學手段單一,仍然憑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張嘴;三是課堂還缺乏足夠的活力,還沒有達到足以吸引他們的地步。要想改變前兩種狀況一時還難以湊效,在現有條件下,如何激活課堂、“吸”住學生,我覺得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學期開學以來,在課堂上,我采取了“順水推舟”的方法,我覺得有一些效果。對于四年級這班有點“木訥”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太喜歡聽老師過多地闡釋課文內容,于是我就少講甚至不講,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讓他們去自由地親近文本,只對他們不理解之處加以點撥;他們喜歡生活中的例子,我就從生活說起;他們喜歡看電視,我就讓他們從電視中的內容談起。比如說講《長城》這課,由于他們知識面狹窄,根本不知長城為何物,我就從民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講起,小家伙們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自然對長城產生了興趣。講蘇東坡的詩《惠崇春江晚景》,我干脆先給他們講吃肉,然后說到東坡肉,他們自然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于是水到渠成,他們很快喜歡上了他寫的詩。上周讓學生寫作文,我干脆讓他們寫最感興趣的《假如我是孫悟空、哪吒、小矮人……》,結果學生頓時來了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要比讓他們背些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之類更為重要。那些“死”的知識也許對他們一時有用,而興趣,卻是讓他們受用終生的。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我覺得應從抓學生的興趣入手,激活語文課堂。
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范文
一提到職業(yè)倦怠問題,好多人第一時間馬上聯想到教師。確實在網上私下一查,關于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問題,的確是網上一個十分熱門的話題。大多數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確實感到自己沒有職業(yè)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不少教師在傾訴苦水。收入低,精神壓力大,工作量大,學生難以管教,社會地位低,生存沒有起碼的社會尊嚴等各種怨聲載道的話差不多成了教師們的共同感受。所謂職業(yè)倦怠,其含義一般是指“失敗、精疲力竭或因過度消耗精力、資源而變得枯竭”,它與壓力緊張有著不可分的聯系。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定義為由于教師長期工作在壓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續(xù)的疲勞及在與他人相處中各種矛盾、沖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劇,最終導致一種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表現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勞和緊張狀態(tài),是屬于一種非正常的行為和心理。教師是一個高學歷群體,多年的正規(guī)教育使他們對自己往往具有較高的期望值?,F實的生存和工作環(huán)境讓他們感到難以實現自己的內心期望值,一種巨大的挫折感和失敗情緒彌漫在不少教師的心中??释晒?,卻苦于找不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正確路徑,于是在苦悶和彷徨中,倦怠感便一步步形成了。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等人確定了職業(yè)倦怠的三個核心成分:1、情感衰竭:指個體情感處于極度疲勞狀態(tài),工作熱情完全消失。2、去個性化:指個體以消極、否定、麻木不仁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3、個人成就感降低:指個體評價自我的意義和與價值的傾向降低。各種調查資料表明,職業(yè)倦怠最易在助人的職業(yè)中發(fā)生,因為從事這類職業(yè)的人員過分執(zhí)著于自己的生活理想和方式,但又可能無法獲得自己所期望的美好,從而產生疲倦和衰竭。教師是經受壓力最多的職業(yè)之一,而且教師的壓力還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教師產生的職業(yè)倦怠心理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氣和激情受到損耗,并成為教師厭教,教育水平難以發(fā)揮到最佳,甚至逐步消退以致流失的重要影響因素,最終必然帶來教育質量的下降和對教師身心的傷害。教師職業(yè)倦怠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現代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當職業(yè)壓力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時,職業(yè)倦怠感就出現了。教師之所以是職業(yè)倦怠感的高發(fā)人群,是有其特殊原因的。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由于信息化時代、全球化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教師長期積累的傳統(tǒng)經驗遭到貶值,權威標準答案不復存在,教師教學控制能力減弱,教師的權威感在降低,于是在重重壓力下職業(yè)倦怠正向教師隊伍襲來,而且范圍和強度都呈現出增長趨勢。教師職業(yè)倦怠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主要分為社會因素、組織因素、職業(yè)因素和個人因素。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不能簡單地把職業(yè)倦怠視為教師個人問題,教師也不能簡單地把職業(yè)倦怠歸咎為社會問題和管理問題。
從社會因素看,社會競爭加劇是教師心理壓力增大最直接、最主要的誘因。由于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社會轉型期,由于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一直以來面臨著不斷更新知識,提升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等工作壓力,面臨著量化考核、下崗失業(yè)等職業(yè)競爭的壓力。盡管目前我國教師下崗失業(yè)制度還未真正開始,但這種危機感已在部份教師的心里埋下了陰影。這些難以排除的巨大壓力很容易使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同時,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社會往往用雙重標準來衡量教師,教師工作得不到理解,處境尷尬。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對教師的要求是至善至美。社會和家長賦予教師無限的責任,卻沒有賦予教師相應的權利。所有這些導致了教師生活的環(huán)境很壓抑。從組織因素看,學校的教學督導、績效評價、教師培訓等政策,以及學校文化、領導風格等都會影響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學校組織結構行政化、管理缺乏人性化,不盡合理的量化考核往往使教師工作得不到公正評價,教師得不到管理者應有的鼓勵與支持,工作負荷過重,角色沖突,角色模糊等因素也給教師帶來了過多的壓力,個人和組織在工作量、薪金報酬、控制感、公平性、價值觀等方面也極不匹配,這也很容易降低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興趣。
從職業(yè)因素看,教師既要教學又要教研,腦力勞動具有復雜性,教育對象具有特殊性,教師往往難以滿足學生千差萬別的個性要求,難以滿足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管理者過高的期望,在社會變革時期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些都會使教師對自己從事的工作缺乏控制感。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既要為人師表又要親切平等,與學生亦師亦友,角色沖突與角色模糊增加了工作勝任的難度,產生一種搖擺不定的心態(tài),使教師很容易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無論教學還是教研,其成果都不能立竿見影,成果的延遲性也會降低教師的成就感。長期持續(xù)和過度地經受這種壓力,必然會產生心理疲憊和情感衰竭,這種消極情緒疏導不善,就會導致職業(yè)倦怠。另外,教師在進行學科教育的同時,還要參加各種活動和競賽輔導;本人的學歷進修和各種繼續(xù)教育培訓,評職稱前的各種要求達標,使教師疲憊不堪;班級人數的膨脹,過多的考試與授課數量也增添了教師的工作負荷;對教師職業(yè)高素質的要求和社會賦予教師的神圣責任,使教師承受著極大的心理煎熬。
從個人因素看,人格變量、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個人期望值等個體特質對職業(yè)倦怠有影響,人格堅韌度高的教師,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自尊水平高的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的可能性低;性格比較脆弱的教師,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師,缺乏自信心的教師,產生職業(yè)倦怠的可能性高。期望值高的教師,成就動機高的教師,比其他人更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比較敏感的“感覺型”教師相對于比較冷靜的“思考型”教師更容易體驗到職業(yè)倦怠感。有些教師人格存在著不良方面:如怯懦、自卑、孤僻、狹隘等,在面臨壓力時,往往不能采用適當的策略加以應付。此外,農村學校還有一些特殊性,如優(yōu)秀生源流失,留守兒童、少年多,問題學生多,工作、生活環(huán)境差等,這些也決定了農村比城鎮(zhèn)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調查研究表明,教師職業(yè)倦怠主要表現在三個維度:在情緒上表現為情緒衰竭、心力交瘁、急躁易怒、對教學缺乏熱情與活力;在個人行為上表現出情感疏離、組織疏離、對學生冷漠、教學方法呆板,有時甚至用帶蔑視色彩稱謂稱呼學生;在工作上表現為遇事推諉、回避困難、對新任務惶恐、工作滿意度低、教學興趣喪失、教學效率低、缺乏成就感。產生職業(yè)倦怠的教師大都表現出厭教心理、厭生心理、個性心理問題。
教師職業(yè)倦怠,對教育教學效果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1.教學效果下降。教師的身心疲勞過度,對學生的觀察、教育能力就會在無形中降低,對學生的心理援助、管理指導等精神維持能力也會隨之變得低下,當然隨之而來的是教育、教學方法的不靈活或出現失?,F象,在工作上變的機械,工作效率低,工作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教學質量降低。2、人際關系緊張。在人際關系上變得疏離,退縮,摩擦增多,情緒充滿憂郁和攻擊性。有些教師使用粗暴的體罰,急躁的情緒、行為來對待學生,實則是一種身心疲倦,壓力增大后所產生的“危險信號”。教師心理疾病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有時會給學生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3、造成自我身心傷害。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會造成教師心理障礙和疾病,輕則是教師的消極態(tài)度和情緒表現明顯,重則會因不良心理狀態(tài)而引起神經衰弱,或因不堪壓力而導致精神崩潰,最終直接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感是教育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預防和緩解教師職業(yè)倦怠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積極配合,共同努力。首先,從社會層面來講,社會各界和家庭對教師要建立一個合理的期望值,要承認教師是蕓蕓眾生中普通的一員,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并非圣賢。不要期望每位教師都成為名師、完人,也不要給教師承受太多的道德重負,不要給教師承擔太多額外的責任,社會、家庭應該明確本應承擔的責任,不要一味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教師身上。社會各界應給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人文環(huán)境,對教師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少一點指責。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應主動與教師溝通協(xié)調,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要一味指責教師家訪不夠,又對學生關心不夠,要知道,家長面對的是一個子女,而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群體。媒體起了社會輿論導向的作用,應該多正面報導教師的事跡,不要抓住教師的一點錯誤,大肆渲染,口誅筆伐,把它提高到師德、人格的角度來批判,從而使教師成為眾矢之的,喪失了教師的人格尊嚴。唯有如此,教師的心態(tài)才會平和。其次,從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來講,要通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改變評價機制,出臺公平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對教師要多疏導、多關心、少批評。要尋求政府權力部門的支持,動用行政力量,來切實維護教師的利益。要懇求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收入水平,努力營造濃厚的尊師氛圍,不斷促進教師地位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盡量少制造“危機”氣氛,給教師造成心理負擔,讓教師有一個輕松的心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是弱勢群體,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需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政府的特別保護。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安全感,才會有歸屬感,才能發(fā)揮教師本應發(fā)揮的主人翁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而又不感到疲倦。再次,預防和緩解教師職業(yè)倦怠還要靠教師本人。
(1)教師要承認現實。教師職業(yè)是一個清苦的職業(yè)、奉獻的職業(yè),教師的收入地位同所付出相比,不是很如意,教師的工作不是社會全部人都能理解,這些現象你必須接受,因為你抱怨也好,苦惱也好,自卑也好,都無法一下子改變。既然無法改變,就應該面對這個現實接受并適應它。人的心理通常是看那山比這山高,往往干一行,怨一行,各行都有其難處,教師認識到這一點,心理就會平衡些。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中體驗過程的快樂,化平淡為神奇,用心感悟教學生活。
(2)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學會理性妥協(xié)。教師職業(yè)倦怠感表面上看是由于重復,而深層原因其實是焦慮和煩躁。人不可能沒有欲望,但欲望過高就可能出問題。要學會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做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適當降低成就感和期望值,從而使自己擺脫沉重的失落,難解的怨氣,無名的惆悵。退一步海闊天空。世界上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了緩解心理壓力,使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我們不如學會理性妥協(xié)。教學成績不可能人人第一,民主選票不可能人人最多,先進、優(yōu)秀不是人人有份。教師干的是良心活,凡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就行,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要太在意個的人得失。理性認識自我,對教師來說很重要
(3)豐富生活,放松自己。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當教師承受壓力身心疲憊的時候,可以把手頭一些繁瑣的事情擱一擱,看看書,聽聽音樂,或找親朋好友傾訴,宣泄心中的煩悶,或外出郊游,親近自然,陶冶情操,或與家人做做家務,逛逛街,散散步,盡情享受親情之樂,同時要利用學校的有利條件,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鍛煉等。學會做生活的主人,不要做生活的奴隸。這些都有利于教師調整心態(tài),消除浮躁的情緒,豐富自己的心靈。
總之,教師職業(yè)倦怠應該以預防為主,盡可能地防患于未然;同時要防治結合,對已出現的職業(yè)倦怠問題,應該進行積極治療,以盡快恢復教師的身心健康。無論哪種策略,都需要教師、學校、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與積極配合,只有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合力,讓教師有尊嚴地依法施教,快樂施教,幸福從教,教師怎能不快樂,焉能不幸福。
12月份小學教學日志例文
教好語文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責任在教師,我們每個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教好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同時要在提高自身素質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現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手段。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發(fā)現有的班級學生普遍喜愛語文課,但也有的班級學生普遍厭學語文。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不同所造成的。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沒有進行認真研究,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手段缺乏。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厭學語文課,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教師態(tài)度過于嚴肅,語氣生硬,課堂缺少溫聲和諧氣氛,師生之間較少有感情交流,學生對教師的敬畏在不自覺中移植到對語文學習上,長期以往便導致學生厭學語文。
二、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一課課,教師設計好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一步一步按老師的思路去走,串問串答,過程簡單,程式化;一本書,一支粉筆,便是整堂課的教具。
三、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沉重,繁瑣重復的讀、背、抄、寫成了學生的語文作業(yè)固定模式。
如何針對以上癥狀,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注重自身形象,威嚴之中應不乏親和力。尊重愛護學生,建立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教師產生的感情慢慢移植到對語文學習中。
二、改變教學結構,豐富課堂內容。40分鐘的課堂,應統(tǒng)籌安排,將聽、說、讀、寫穿插并進,眼、耳、口、手多種器官交替進行。因此,課堂應引豐富多樣的現代教學設備,如掛圖、幻燈、錄音機、錄像、多媒體等。
三、布置常規(guī)作業(yè),培養(yǎng)良好習慣。語文學習貴在積累,我采取"強制-督促-自覺"的連貫作法,讓學生準備一筆記本,命名為《每日隨筆》,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隨手筆錄,不拘一格,可寫心得、體會、雜感、筆記等。
四、組織豐富的活動,如參觀、訪問、演講、知識競賽……使學生身臨其境,觸發(fā)寫作靈感。
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這次學習,消除了我的顧慮,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樣的知識,不同的老師教,學生樂學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學效果自然就大相徑庭了。所以從這一點看來,語文教學“為學生服務”,同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的考慮不同學生的求知要求,時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另外,通過遠程研修平臺,我能夠和全國的專家們、同行們面對面的交流,這樣快捷和便利的學習方式,也影響著我的思維方式,在這里,我的視野更加寬闊,思路更清晰,在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在與大家的交流中迎刃而解,通過學習,對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遠程研修改變了我的生活,給了我前行的動力。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我所在的班級,在新的作業(yè)、日志、話題中汲取我需要的營養(yǎng)。從網上的專家學者那里學到了很多,也從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到了很多。學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纯次疑磉叺睦蠋?,他們執(zhí)著的如同小學生,認真,虛心,好學,教師的責任心與好學的精神在此展露無余。新課程提倡我們教師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生物的重要方式。課改的實施對于絕大多數生物教師而言,都是一場新的革命。
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么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語文課到底是什么課?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xié)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搞題海戰(zhàn)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所以我應抓住每一天,每一節(jié)課,關注課程改革,學習,思考,研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從各方面挑戰(zhàn)自己,改變自己,完善自己。培訓中,老師們富有啟迪的話語,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精彩的點評,生動的舉證,全新的理念,無不使我震撼;老師們的學識、儒雅無不使我敬畏,他們引領我對語文教學改革進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靈魂在提升,視野也逐漸敞亮,內心似乎走向了光明……猜你喜歡:
4.小學教學反思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