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的五句大實話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投資流行語,他們都是對的嗎?不妨聽聽銀行資深理財經理的五句大實話,也好根據自己的情況念好“投資經”。 這幾年老百姓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了,但很多人卻走入了理財的誤區(qū),比如穩(wěn)妥型產品人人都適合,基金要長期持有,買保險要遵循“雙十”原則,分紅險是銀行儲蓄的最佳替代品,基金定投要好過儲蓄。其實,根據我多年的理財經驗,事實并非如此。 穩(wěn)妥型產品并非人人都適合 近幾年,銀行穩(wěn)妥理財產品受到市民的青睞,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銀行理財產品成了搶手貨,有的產品需要預約才能購買上。面對理財產品的熱銷現象,有關專家指出,其實,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購買穩(wěn)妥型的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視情況而定。 目前銀行銷售產品的原則一般是按照年齡來確定客戶的風險屬性,超過50歲的客戶,銀行一般會讓他們購買穩(wěn)妥型理財產品,但是實際上判斷客戶適合什么樣的產品,關鍵是看他的心理風險承受力和經濟風險承受力。 客戶張先生今年58歲,心理素質較好,能夠承受一定的風險,自己經濟狀況較好。因為他平時工作忙,幾乎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理財,今年年初的時候,他到銀行找理財師咨詢,想取得較高的收益。理財師一看客戶年齡偏大,便直接建議客戶購買了年收益為3%的穩(wěn)妥型理財產品。當時如果能根據客戶的具體情況,適當購買一些配置型的開放式基金或新基金的話,那客戶的收益會高出很多。 開放式基金并非一定要長期投資 如果您問銀行或者基金公司的理財專家:我應當如何購買開放式基金?他們十有八九會告訴你“要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有很多專家還用“買上基金最好忘掉它”來教育廣大投資者。 從投資理論上說,這種長期投資的理念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2007年9月買入基金,長期持有到今天的話,除了債券基金外,多數開放式基金虧損達到30%左右,有的甚至虧損接近60%。所以根據股市的起伏,適當進行一些低買高賣操作的話,收益會比這樣的“長期投資”高的多。這也就是長期投資并不一定長期持有的理念,這要求投資者對大勢有一定的判斷,并且要掌握一些操作技巧。 一般情況下,大家沒有熱捧基金的時候,可以試探性的陸續(xù)買入,而大家都蜂擁搶購基金的時候,則可以考慮陸續(xù)贖回了。另外,學會設立止盈和止損對于一些心理抵抗能力較弱的投資者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必要時,可以讓您的錢也“休整”一下,以利再戰(zhàn)。當然,買基金不能和股票一樣天天炒來炒去,因為基金的手續(xù)費較高,并且凈值的變化不像股票那樣有跌停板和漲停板,短期炒作無疑會影響投資收益。可以根據股市的波動,因時而宜,因市而動。 買保險并非一定要10% 個人的保費支出占年總收入的10%,保險的保障額度為年總收入的十倍,雙十定律一度成為理財師在保險方面為客戶理財的標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關資深理財經理指出,雙十定律只是一個參考的指標,也是因人而異,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 李先生是家里的頂梁柱,年收入30000元,妻子失業(yè)在家,沒有任何的收入來源,按照雙十定律來說,他的保費支出為3000元,保障額度為30萬。但是,作為家庭支柱,李先生一旦發(fā)生意外,整個家庭都會垮掉,像這種情況下,30萬的保障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應當在家庭允許的情況下,拿出年收入的15-20%購買保險,這樣即使遇到意外,妻子和孩子都能順利生活下去。 對于抵御風險能力很弱的家庭不適用雙十定律,那么有錢人是不是就適用呢?年收入上百萬的人,本身家境就非常殷實,抵御風險能力較強,這時再每年拿出十萬買保險就有點資源浪費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就算是標準,也應當因個人家庭和資產情況而異。 分紅保險并非是銀行儲蓄的替代品 銀行利率的下調,讓很多投資者紛紛尋求新的安全投資渠道,這時被保險公司和銀行大力推廣的分紅險受到了青睞:分紅險除了可以得到傳統(tǒng)保單規(guī)定的保障以外,還可以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并且其分紅的收益高于銀行,可以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由此很多家庭投資者認為分紅險將會成為銀行儲蓄的替代品。 有這種想法的人,無疑邁進投資的一大誤區(qū),一是分紅險的投資收益具有很大不確定性,如果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好,投資收益率就有可能會低于銀行的存款利率,甚至可能出現零分紅。二是分紅險的變現能力也較差,客戶在急用錢的前提下,不能及時的提現,從而影響客戶資金的正常使用。三是分紅險在年齡方面還有一定得限制。四是分紅險必須要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收入,適合比較富裕的家庭。因為分紅險具有變現能力弱,連續(xù)繳費的缺點,需要一個長期繳納的過程,一旦中途退保,客戶要蒙受重大的損失。而銀行儲蓄的利息雖低卻有固定的收益,幾乎沒有風險可言,并且銀行具有支取靈活,不受年齡限制等優(yōu)點,這些都是分紅險所不能替代的。由此可以看出,分紅保險和銀行儲蓄,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理財產品,不存在替代關系,投資者應根據市場環(huán)境和自身情況選擇產品,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基金定投并非一定好于零存整取 近年來基金公司都在大力推廣基金定投業(yè)務,加上許多銀行理財師“談理財必說定投”,不厭其煩地列舉均攤成本、分散風險等定投優(yōu)點,甚至稱其為替代零存整取的最佳懶人理財方式。 實際上并非這樣,基金定投并非一定好于零存整取。雖然定投和零存整取都能讓投資者養(yǎng)成定期投資的好習慣,但是基金定投是存在較大風險性的,如果盲目定投,有可能造成較大損失。 另外定投基金要支付一定的申購費和贖回費,短期要考慮投資成本,而銀行的零存整取收益是固定的,即使提前支取也有活期利息。因此,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本身對基金定投不是很懂,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對本金安全非常重視,還是應當考慮傳統(tǒng)的零存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