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精選5篇)
清明節(jié)快到了,讓幸福的花朵熏香你的生活,讓幸福的雨水滋潤你的生活,讓吉祥的風撫平你的工作,讓健康的云朵帶走你的厄運,祝你生活幸福,生活幸福。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篇1)
蘇堤清明即事
吳惟信 〔宋代〕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譯文
風吹梨花的時候正是清明時節(jié),游人們?yōu)榱藢ふ掖阂獯蠖喽汲龀翘で唷?/p>
日暮時分笙歌已歇,游人歸去,被驚擾一天的流鶯回到楊柳叢中享受這靜謐時刻。
注釋
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于西湖。
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谷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樂聲、歌聲。
屬:歸于。
賞析
陽歷四月四日或五日為清明節(jié)。清明前后正是中春,以后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后春意盎然是踏青賞春的佳時。吳惟信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西湖美麗的蘇堤和游人游春熱鬧的場面以及游人散后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蘇堤清明即事》雖短小,容量卻大,從白天直寫到日暮。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織。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zhuǎn),春色依舊。把佳節(jié)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首句“梨花風起正清明”詩人點明了節(jié)令正在清明。梨花盛開,和風吹拂,時值清明。天氣有何等的溫暖也不必說了。梨花開在杏花,桃花的后面,一盛開就到了四月。風吹花落,那白白的梨花有的在枝頭,有的隨風飄落,仿佛是為了清明的祭祀而飄落的。清明時節(jié),人們也忙碌著。
游子尋春半出城。人們游春賞玩,大多數(shù)人都出了城來到西湖蘇堤上。一個半字點出了出城游玩的人很多。西湖邊又是多么熱鬧。
后兩句“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笔钦f,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愛趕熱鬧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賞,只好讓給飛回來的黃鶯享受去了。運用側(cè)面描寫, 反映了清明時節(jié)郊游踏青的樂趣:“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苯先抡恰袄婊ㄈf朵白如雪”的季節(jié),青年人結(jié)伴出城,踏青尋春,笙笛嗚咽,歌聲裊裊,微風拂面,楊柳依依,真是“心曠神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寫出了西湖風景的優(yōu)美宜人。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篇2)
折桂令·客窗清明
喬吉 〔元代〕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譯文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窗外飄打過多少陣風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不須說客燈前黯然的心緒,孤枕畔旅居的傷感,我的思念總是飛向很遠很遠。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發(fā)垂肩,再久的繁華不過是春夢一現(xiàn)。忽然間,我發(fā)現(xiàn)居民家飄出一縷縷輕煙,從楊柳樹兩邊升起,漸漸爬上了高聳的屋檐。
注釋
窄索:緊窄。
甚:甚是,正是。
檐牙:檐角上翹起的部位。
鑒賞
這支《折桂令·客窗清明》小令表現(xiàn)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獨感和失意的情懷;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與心境的寫照。從“五十年春夢繁華”一句推測,此曲約寫于作者五十歲左右。
開頭三句寫即目所見的景物。清明時節(jié),時屆暮春,經(jīng)過風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漸凋零了。這是透過窗欞所看到的外景,寫景的觀察點是在窗前,故二、三句描寫窄索細密的窗簾和小巧玲瓏的窗紗,以扣緊題目中的“客窗”兩字。接著用“甚情緒燈前”的一個“甚”字,領(lǐng)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漸漸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懷。一個客居在外的人,面對孤燈一盞,當然沒有好心情??椭械那閼?、重重心事和天涯漂泊的苦況,縈繞在枕邊耳際。這萬千的心事,作者僅用了以下兩句來進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鬢發(fā),五十年春夢繁華?!鄙暇浠美畎住肚锲指琛ぐ装l(fā)三千丈》詩句“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說明自己白發(fā)因愁而生,表現(xiàn)了愁思的深長。下句說五十年來的生活,像夢一樣過去了。這兩句寫出了作者無限的愁思和感愴。
“驀見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轉(zhuǎn),將視線移向窗外人家,這家門前的楊柳如含煙霧一般,長得與屋檐相齊,充滿著春來柳發(fā)的一片生機,給這家人家?guī)戆蝗坏拇阂夂蜕畹那槿?。此情此景,更反襯出游子天涯飄泊的孤獨之感。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詞中有“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即是用人家的笑語歡言來反襯自己的寂寞傷神,此曲抒情手法與此一脈相承。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篇3)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 〔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zhuǎn)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譯文
清明節(jié)與上巳節(jié)的時候,西湖風光正好。滿眼都是一片繁華景象。擁擠的湖邊吵吵嚷嚷,那是誰家在爭道?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絲花紋的車子,在翠綠的垂柳下穿行而過。
日暮時分友人才相隨離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游人連成一串,漸行漸遠,道路彎轉(zhuǎn),湖堤也歪斜變化。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注釋
上巳:節(jié)日名,古時以陰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人們多到水邊嘻游,以消除不祥。
爭道:游人車輛爭先而行。
朱輪:漆著紅色的輪子。漢制,太守所乘之車,以紅漆涂輪。
鈿車:嵌上金絲花紋作為裝飾的車子。這句是說裝著朱輪的鈿車在綠柳之下駛過。
相將:相隨,相攜,即手牽手。
醉醒:醉酒的人和酒醒的人。
鑒賞
這首詞描寫清明時節(jié)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特別著重描繪日暮回城時喧嘩熙攘的情景,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從側(cè)面來寫西湖之美。這首詞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這首詞是寫清明時節(jié)西湖游春的熱鬧繁華景象,從側(cè)面來寫西湖之美,著意描繪游春的歡樂氣氛。古時以農(nóng)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這一天歷來有到水濱踏青的習俗?!秹袅轰洝肪矶d:“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東京夢華錄》也記載:“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边@就可以看出是郊外人們游春的盛況。西湖景色迷人,是游人的最佳去處。看綠柳叢中,車如流水馬如龍,爭相搶道,西湖岸上,游人如織,各色人等都在享受欣賞著大好春光。詞人自己也乘著朱輪鈿車加入了這歡樂春游的隊伍。
詞上片描繪的是一幅白天西湖春游圖。下片寫游人返歸的景象。日暮時分,酒醒了的、還在醉著的,前后相將歸家。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一路之上,花頭攢動?!爸钡匠穷^總是花”,這里既指從西湖到潁州城下的路邊鮮花盛開,又當指一路上游人皆頭上簪花而歸。唐宋時,人們有采花簪頭之俗,無論男女。如杜牧《九日齊安登高》中即寫道:“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碧K軾《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說道:“髻重不嫌黃菊滿,手香新喜綠橙搓。”劉克莊《上巳》也有句云:“暮歸尚有清狂態(tài),亂插山花滿角巾。”可見,“直到城頭總是花”,寫的是人們春游而歸,頭上簪花絡繹回城的情景。
清明上巳時節(jié),是古人往水邊游玩的時侯。以這樣一個游覽的時節(jié),再加上西湖這樣一個游覽勝地,真可謂良辰美景,兩者鑄備,熱鬧景象自是非同尋常。本詞所表現(xiàn)的正是一派盛景,“滿目繁華”即為全詞的核心。
滿目繁華的特點,首先體現(xiàn)在對游者的描寫上,這也是作品表現(xiàn)的重點。
游者一是多,二是歡。游者之多,在詞中寫道:“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錮車”。這一句寫了兩種不同的游者,一種是乘車者,一種是徒步者。車多,才會引起人們的爭相指點;行者多,也才可能出現(xiàn)“爭道”的景狀。最后這兩句用寥寥數(shù)字,展示出了一個轂擊肩摩的游覽盛況。另外,下片“喧嘩”一詞,又從音響的角度突出了游者之多,以西湖這樣的敝廓之地,竟有人聲鼎沸之感,那行人熙來攘往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了。何以見出游者之歡?從上述行人“爭道誰家”車的描寫中,已傳出一片歡快活躍的氣氛,接著寫游人日暮歸返時的“醒醉”二字,更是道盡了游者各各相異的神態(tài)。這令人想起明代文學家張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對各種賞月人的生動描寫:他們有的“淺斟低唱”,有的“喝呼嘈雜,裝假醉”,也有的“呼客縱飲”、“縱舟酣睡”。
本詞中“醒醉”二字所激起的正是類似這些景象的聯(lián)想,從游人歸返之態(tài)中,似可想見他們有的專意游覽,飽享春景;有的就景歡飲,一醉方休,他們各以自己的方式縱情游樂,盡興而歸??傊?,游者云集,笑語連天。
滿目繁華,還體現(xiàn)在對西湖自身景色特點的描繪上。
這雖然不是作品的表現(xiàn)重點,但卻是組成繁華景象不可缺少的部分。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時節(jié),但作品中絕無花衰紅消的悲涼之意,卻呈現(xiàn)出色彩濃艷的一派盛景。在“綠柳朱輪走鈿車”一句中,詞人以綠柳和朱輪相對,既寫了鈿車的豪華,也襯托出柳樹的茂盛,色彩鮮明,春意濃郁。詞的結(jié)句順承“游人日暮相將去”的語意,寫歸途所見的景色,路轉(zhuǎn)堤斜,一路是花。這是枝上花還是落于地上的花?詞人沒有明寫,他僅給人留下一個印緣,只覺得滿目姹紫嫣紅,春花充盈著整個空間。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滿地遍野的鮮花匯成一體,氣氛是很熱烈的。這使我們想起歐陽修在另一首《采桑子》中所寫的詞句:“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边@一個“空”字,正是從對立的角度表明了詞人對本詞中所顯示的盛況無比深切的感受,也說明了詞人和春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所以,本詞即抓住這兩方面內(nèi)容共同表現(xiàn)了潁州西湖的繁盛。
此詞從開始到結(jié)束都貫穿著“繁華”、“喧嘩”的節(jié)日氣氛,把讀者也卷入這氣氛之中,領(lǐng)受節(jié)日的歡樂。讀完這首詞,再回頭看看第一句:“清明上已西湖好?!本筒浑y看出,作者是借節(jié)日的繁華來贊美西湖好的。詞中每一句都有豐富的內(nèi)涵,全詞構(gòu)成一幅生動壯美的游春圖。
整首詞通過朱輪鈿車爭道、游人簪花而歸的特寫鏡頭,形象描繪了一幅潁州西湖清明上巳時期的風情畫。這首《采桑子》寫得人歡景艷,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篇4)
長安清明
韋莊 〔唐代〕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nèi)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譯文
忽然之間,已經(jīng)是細雨飄飛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樣纖纖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讓人難以忍受。
宮中把新火賜給大臣,大臣們閑來無事以蹴鞠為樂。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駿馬奔馳而過,綠楊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飛舞。
游人還記得以前太平時候的盛事,暗自欣喜這風光與往年并無不同。
注釋
蚤:“蚤”通“早”。
夢雨:春天如絲的細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內(nèi)官:國君左右的親近臣僚。又指宦官太監(jiān)。
初賜清明火:一種古代風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鉆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舉行隆重的“清明賜火”典禮,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臣民的寵愛。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錢:玩蹴鞠游戲,優(yōu)勝者受賜金錢,種“白打錢”,一說白打錢指斗雞。
紫陌:大路?!澳啊北臼侵柑镩g的小路,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兩旁草木的顏色。
紅叱(chì)撥:唐天寶中從西域進汗血馬六匹分別以紅、紫、青、黃、丁香、桃花叱撥為名,這里泛指駿馬。
畫秋千:裝飾美麗的秋千。
承平:太平。
賞析
這首詩語言清新,詩人通過寫清明節(jié)時的人事和景物,來透露出詩人對盛世的懷念與對現(xiàn)實朝野狀況的失望。
首聯(lián)描寫自己獨傷春,朝與野之人游春、賞春。開頭詩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的詩意,抒發(fā)別有懷抱的詩人的傷春愁緒。詩人在春雨霏霏的陰沉滅氣中,內(nèi)心郁苦愁悶,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霸槭恰?、“可堪”這兩個虛詞,構(gòu)成語意表達的遞進關(guān)系,將詩人內(nèi)心的凄楚表現(xiàn)得深長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寫的并不是詩人自己的情態(tài)舉止,而是朝廷內(nèi)外游人的賞春之樂。
頷聯(lián)描寫宮中清明節(jié)的風俗和游樂。韓翃《寒食》詩有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稠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贝嗽姟皟?nèi)官初賜清明火”句,即描寫皇宮內(nèi)清明節(jié)取榆柳火賞賜近臣的節(jié)俗。一個“初”字,暗示了此時動亂剛定,朝廷復行舊日禮制?!吧舷嚅e分白打錢”一句描寫宮中蹴鞠游戲之樂,一個“閑”字,則交代了貴為朝廷宰相卻無所作為的狀態(tài)。
頸聯(lián)描寫宮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師郊野的道路上,紅色的駿馬嘶鳴不已,游春的男子絡繹不絕;在綠楊掩映的庭院中,女子們正在歡快地蕩著秋千。這里的色彩鮮艷奪目,所見所聞熱鬧非凡,一“亂”字、一“高”字,都盡顯出晚唐時代人們沉湎在縱恣冶游的“世紀末”的狂歡之中。
尾聯(lián)展現(xiàn)身處其間的游人的欣慰。他們覺得如今的熱鬧喧鬧,就像是昔年的升平風光,又可以忘卻動亂的痛苦記憶,無所顧忌地享受眼前的快樂。然而,所謂的“升平”卻是表象,詩人正是透過這虛假的繁榮,感受到了國勢岌岌可危的形勢,深藏著濃重的現(xiàn)實憂愁。
詩人用冷峻的目光,看似閑淡地刻畫長安城清明時分熱鬧如昔、游人如織的歡快場面,實則暗含著深沉的諷刺、斥責之意,以“游人”之喜樂,愈加反襯出詩人“傷時傷世復傷心”的悲郁之情。
歌頌清明節(jié)的古代詩詞賞析(篇5)
清明二首
杜甫 〔唐代〕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
胡童結(jié)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
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十年蹴踘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譯文
早起匆匆趕路,天氣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蕩漾在湖水之上。
飛鳥在天上自在飛翔,少年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只是這般天真無慮的時光卻是與我無緣了。
少數(shù)民族兒童的獨特的服飾已經(jīng)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纖細,惹人憐惜。
昔日輝煌的定王府已無蹤跡,想象著賈誼府中的古井仍是當年模樣。
雖是只需禁火三日,無奈沒有食物烹煮實在辜負了周舉的好意了,一直四處奔波,生計卻仍無著落。
富足奢侈的生活還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濁酒、粗茶淡飯頤養(yǎng)天年也已足夠了。
一生都在外顛簸漂泊,右臂已漸漸枯瘦無力一邊的耳朵也已聽不清。
想到這病弱的身體,無依無靠,不禁悲從中來,淚濕衣襟。
流浪漂泊,離都城已越來越遠,時光匆匆已過十年,現(xiàn)唯有清明的風俗還與之相同。
雁陣穿云北去,趕赴北國家園;其他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光。
長安的城樓掩映在一片輕煙花語中,那萬里山河也是一片錦繡吧。
春水滔滔不絕的匯向洞庭湖中,阻斷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悶。
注釋
繡羽:鳥。
銜花:少年。
胡:泛指少數(shù)民族。
童:兒童。
結(jié)束:服飾裝束。
定王:漢景帝第六子劉發(fā),唐姬所生,微無寵,故封王于卑濕貧國長沙,卒謚定。定王城又名定王臺、定王廟等,在長沙縣東一里,廟連崗,高七丈,故又謂之定王岡,相傳乃定王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
長懷:遐想,悠思。
賈傅:即賈誼。
沾:潤澤。
嚴君:即嚴君平,漢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錢足以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讀老莊,揚雄曾從其游。
天性:猶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運。
濁醪:濁酒。
白蘋: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鑒賞
詩體為七排,是古代詩人極少創(chuàng)作的一種詩體,杜甫集中僅存數(shù)首。此詩乃詩人觸景傷情、感慨入懷之作。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痹娖_始,詩人緊扣清明時令入題?!靶禄稹?,古代四季,各用不同木材鉆木取火,易季時所取火叫新火。唐宋時清明日有賜百官新火的儀式。蘇軾《徐使君分新火》詩云:“臥皋亭中一危坐,三月清明改新火”即指此。首聯(lián)一點時,二點地。詩人清晨起來,匆匆趕路,清明新火正裊起縷縷新煙。天氣晴暖,春光明媚,一葉小舟蕩漾在萬頃湖水之上。一個“凈”字寫盡了天宇的明靜,湖水的澄澈。此景如詩如畫,可惜在詩人心中惹起的卻是陣陣苦痛酸愁?!翱痛敝翱汀陛p輕一點,把詩人從美好的自然境界拉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人生,詩人不得不面對飄蕩流離的艱難處境,幸福和快慰轉(zhuǎn)瞬即逝。景愈美,痛愈深。詩人看到天上飛過輕盈的小鳥,地上游戲的快活的兒童,他只是蒼然感到“他自得”,“我無緣”,詩人歷經(jīng)苦痛,身老倦游之態(tài)如在目前。繡羽,美好漂亮的羽毛,代指鳥。鮑照賦云:“曜繡羽以晨過。”又,宋之問詩:“銜花翡翠來。”紅顏,此非指美貌女子,而是指少年,李白《贈孟浩然》詩有句“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即是。騎聽,以竹當馬騎,乃少兒游戲。此聯(lián)直寫詩人之哀之倦,與首聯(lián)隱于其中、詳察方覺不同。意義上隱顯結(jié)合,表達上動靜相照,取景由高及低,由水及岸,時空勾畫寬遠闊大。
“胡童結(jié)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钡谌?lián)上承第二聯(lián),寫本地風物人情。胡,泛指少數(shù)民族。湖南是多民族雜居省份,土家苗民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兒童服飾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迥異于北國中原,楚地女兒腰肢苗條,美麗可愛,又是別番情調(diào)。在詩人筆下,小鳥輕翔,少年游樂,兒童裝扮新奇,少女裊婷款款,襯以朝火新煙、湖光山色的背景,構(gòu)成一幅明快爽朗、色調(diào)紛呈的清明風俗畫。很明顯,詩人意在以此反襯自己悲涼暗淡的心懷。前三聯(lián)從現(xiàn)實、眼前著筆,第四聯(lián)則由當?shù)毓袍E轉(zhuǎn)到對歷史人物的回憶了。定王,漢景帝第十子劉發(fā),唐姬所生,微無寵,故封王于卑濕貧國長沙,卒謚定。定王城又名定王臺、定王廟等,在長沙縣東一里,廟連崗,高七丈,故又謂之定王岡,相傳乃定王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賈傅,即賈誼。年少通諸家書,文帝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他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興禮樂,又數(shù)上疏陳政事,言時弊,為大臣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作《吊屈原賦》發(fā)抒不平之氣。盛弘之《荊州記》里說:“湘州南市之東,有賈誼宅,中有井,即誼所穿也。上斂下大,狀似壺。井旁有局腳食床,形制甚古?!痹娙藶楹斡诖讼爰按硕硕履?定王、賈誼失寵于皇帝,不遇于時運,被逐僻遠卑濕之國,與詩人經(jīng)歷是頗相近的,而定王之望遠在長安的母親墳塋,賈誼之吊屈原而自傷,也正與詩人情感和思想合拍,詩人是借古人而遣已之郁懷。所以下聯(lián)作者即從古人想到自身境況。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藉嚴君賣卜錢。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粗飯任吾年?!焙吃谇迕髑耙蝗栈蚨眨鹑?。相傳春秋時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后,隱居不出,重耳燒山相逼,之推抱樹而死。重耳為悼念他,禁止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而太原舊俗,每冬至應寒食一月,平民不堪其苦,周舉為并州刺史時,作書置子推廟,言盛冬去火,非賢者之意,故改為三日。其實,禁火乃周朝舊制,與子推之死無關(guān),是《后漢書·周舉傳》附會為之。詩人在此不過是借用這個清明傳聞而己。沾,潤澤。寒食時雖賴周舉之福開了火禁,詩人一無所有,舟鮮熟食,故只有虛承周之美意了。嚴君,即嚴君平,漢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錢足以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讀老莊,揚雄曾從其游學,稱為逸民。這兩句概括寫詩人貧困潦倒生活。詩人到處奔波,左沖右突,卻生計無著,寫此詩前后即在潭州賣藥度日,有詩云“藥物楚老漁商市”。詩人提及嚴君平,非即思君平賣卜自給,更含有對君平閉簾讀老莊的向往之情。詩人一生深受儒道思想影響,為了社稷,也為了生計,想積極用世,同時也不乏退隱山林,過一種平淡安穩(wěn)生活的熱望,經(jīng)過十余年的流浪顛沛后,這種心靈的追求更日趨強烈,《過洞庭湖》、《次空靈岸》和《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作品都有明顯的反映,所以結(jié)聯(lián)詩人明言已志。他討厭擊鐘而食、列鼎而烹的富豪生活,希望順依自己“山林”“天性”,有“濁醪粗飯”伴送歲月,頤養(yǎng)天年就足夠了。這不過是詩人在生活重負之下殘存的一點起碼的生存要求,雖不太積極,仍然體現(xiàn)了詩人不愿趨奉權(quán)貴,追慕榮華的高潔品質(zhì)??上У氖牵娙诉@個最普通的愿望都根本無法遂愿,第二年詩人即因貧病交加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生活,年僅五十八歲。
第一首詩,詩人由清明景事興感,抒寫自己的悲慘遭遇與高潔志向,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情感段落。第二首在內(nèi)容上是第一首的繼續(xù)和發(fā)展,著重寫飄泊之感,情懷抒發(fā)則更摯切深痛而飽滿。
“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首聯(lián)概寫詩人苦于飄泊,年老病廢的不幸命運,并啟二三兩聯(lián)。偏枯病名,《黃帝素問》說“風疾或為偏枯”。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钡诙?lián)緊承首聯(lián),“系舟”應“飄泊”,“左書空”對“左臂偏枯”,“雙下淚”“左書空”如兩個特寫鏡頭,將首聯(lián)漂泊病廢內(nèi)容具象化,“寂寂”、“悠悠”兩個疊詞,更強化了詩人無依無靠,飄泊不知所歸,流浪難與人語的悲涼氣氛。茫茫人寰,無人可語,臥病在舟,飄蕩無期,右臂殘疾,左書難以成字,雖想停舟駐足,卻又無岸可登,思前想后,詩人淚雨滂沱,心如刀割。此為近承。第三聯(lián)在上聯(lián)具寫的基礎(chǔ)上概寫,遠承首聯(lián)。蹴鞠即打球,與蕩秋千等都是清明時節(jié)游戲,詩人選取它們?nèi)朐娂日疹櫾婎},更含有深意?!抖乓堋氛J為蹴鞠乃軍中擊球之戲,此代指兵亂,戰(zhàn)亂頻仍中的飄泊就更為艱辛,此其一;清明打球乃唐舊俗,不止軍中,宮中猶耽此戲,王建《宮詞》描寫道:“殿前鋪設(shè)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痹娙擞么耍⒂邢胪┤A之意,此其二;其實,蹴鞠秋千在此還具有比喻、雙關(guān)意義,詩人的一生不正象球那樣被人踢來踢去,命運不定,也不正如秋千般飛蕩往復,高低起落,難以自控嗎?此其三?!笆辍毖跃?,“萬里”言遠,詩人從時空兩個角度敘寫自己不幸?!笆辍奔仁翘撝福彩菍嵵?,從詩人貶出朝遷到現(xiàn)在已是十年光陰過去了。多少年來,詩人象氈球象秋千飄泊動蕩,本已足悲,挈婦將雛,一天一天遠離京華,則更增其若,荊楚的清明風俗雖與長安相同,正因其同,卻不得不使人憶起流竄四處的親朋,這益使人難堪萬分,柔腸寸斷。詩人在這十四個字中熔鑄了極為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和情感體驗,它們依次疊現(xiàn)出來,既富有層次感,又極見渾然一體,具有極強的內(nèi)在情感張力,令人想起詩人的另一聯(lián)名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p>
“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銹中?!痹娙擞缮下?lián)蹴鞠秋千等物事巧妙轉(zhuǎn)入對景物的描寫,情感也逐級上升到新的高度。春來了,去冬南來的雁陣又紛紛穿云北去,趕赴北國的家園;四野人家也紛紛鉆青楓取火,一片清明風光。詩人從高下兩個角度取景。紫塞,北地邊關(guān),詩人用此代北方的京華長安。南鳥北歸有期,遷客返京無望,可謂人慚北鳥。古人鉆木取火,四時各異其木,其后僅于寒食后一日為之,成為沿襲故俗遺跡。春季當用榆柳,荊楚卻用青楓,足見異地異俗,更易令人想到《招魂》中的句子:“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边@與詩人當時心緒是極合拍的。北方紫塞,楚中楓火,兩兩相隔,山高水遠,詩人之心禁不住越過千山萬水,飛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都京華。長安的樓閣一定早掩映于陽春三月迷離朦朧的輕煙花雨中了吧?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早應萬紫千紅,一片錦繡了。詩人想念京華之深,欲歸故都之切,在如詩如畫的想象之景中淋漓盡致地渲泄出來,表達卻又含蓄深婉,真切動人。詩人到底忘不了社稷和君王。第四聯(lián)為眼前實景,旅雁青楓卻給人以無窮想象的天空,景深因之加大;此聯(lián)為想象虛景,煙花錦繡又緊扣節(jié)令,近遠兩景真幻交融,動靜兼具,足見詩人構(gòu)思之精密,技巧之高妙。
“春水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贝核咸蠚w向浩渺無邊的洞庭,隔斷了詩人的歸路,舉目皆茫茫白蘋,更使白首詩人愁腸百倍,不能自持?!按骸笔枪?jié)令的周而復始,“白”是色彩的比照烘托,兩詞疊用,極寫詩人萬般情懷。春水也如大雁一樣,能夠如期回歸,詩人卻不得不淹滯湖湘,返京無計;白蘋雖有榮枯,尚能年年開花,詩人卻盛年不再,衰落無成,然詩人偏又心系長安,不忘社稷,怎不愁上加愁呢?是景語也是情語,情因景生,情變景換,在情感的千回百折、跌宕渲泄中,結(jié)束全詩,只留下茫然、哀痛、無言的回聲。結(jié)聯(lián)素來為人稱道,劉禹錫《嘉語》言此聯(lián)人不可及,尤以疊字見妙,位云亭《秋窗隨筆》贊其“風神搖漾,一語百情”,從藝術(shù)技巧和審美效果兩個方面進行了極高的評價。
在內(nèi)容上,《清明二首》因節(jié)興感,借景借物抒懷,既寫平生不幸,更讓人看到詩人心中交織紐結(jié)的矛盾和痛若。詩人平生抱負無望可展,加以身老病廢,流離失所,意識中潛藏的釋道思想不禁抬起頭來。在最后歲月的詩稿中,他感慨自己“久放白頭吟”,渴望能“忘機”“返樸”,他追慕桃花源式的世外“淳古”生活,認為“富貴功名焉足圖”,希望在“樂國養(yǎng)微軀”,且欲與山鳥山花結(jié)鄰為友。然而詩人終歸是詩人,即使成了江湖“漁翁”失群“孤雁”,也永不失“每飯不忘君”的本色。他總是心系故園,“每依北斗望京華”,不舍輔佐君王“幾回青瑣點朝班”的過去,“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痹娙艘廊恍坌牟灰?。這樣,進與退,入與出的矛盾在詩人心中此消彼長,掀起劇烈沖突,當然前者總是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這種情懷,也鮮明體現(xiàn)在《清明二首》中。貧病交加的詩人,眼前的歡樂之景無一不牽發(fā)縷縷哀愁,促使他追想嚴君,向往山林的任運生活。然而北回的大雁,飄流的楓煙,應時的春水,又注定他割棄不了“秦城樓閣”和“漢主山河”,且因之愈復悲哀。詩言情志。詩人這種深沉濃烈的情懷根植于詩人高尚深厚的愛國主義心靈,是詩人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自然而必然的寫照。這種深厚的愛國之情是深可寶貴,值得今人發(fā)揚光大的。這也是這首詩的價值所在。
藝術(shù)表達上詩人也頗多成功之處。詩人善于選景構(gòu)圖。新火新煙,湖色春光,旅雁青楓,煙花錦繡,組成一幅有聲有色、歷歷如見的江南初春圖,而鳥銜花,兒騎竹,童妝胡服,女作細腰,定王舊城,賈傅古井,又是一卷具有鮮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風俗圖畫。詩人選景注意大與小,遠與近,高與下,動與靜的角度變幻和配合,并把古與今,想象與現(xiàn)實有機融匯,內(nèi)容豐富多彩,畫面流走生動,境界高遠闊大。詩人善于煉字煉句,以“凈”寫初春湖光山色的特征和神韻,以“遠”狀詩人欲留不能,京華日遠的感傷,以“虛”道詩人囊空如洗的貧寒,“十年蹴鞠”一聯(lián)高度濃縮概括,達到了言約意豐、辭斷意屬的審美高度。疊詞、復字、雙關(guān)等技巧,既增詩句聲態(tài)之美,更使平常詞眼產(chǎn)生了新的豐富深涵,擴展了詩的容量。全詩語言通俗樸質(zhì),感情卻含蓄深沉,耐人咀嚼。
全詩以情感的構(gòu)思線索,取景用事全為抒情服務,所以景隨情移,步步變換?;蛞詷肪耙r哀,或直寫哀景,第二首后三聯(lián)則把情景高度統(tǒng)一于一體,一般景萬種情疊起千重心浪,把全詩情緒推到最高點。詩人又善于多角度切入和轉(zhuǎn)換,多重詩歌意象紛至沓來,仿佛隨手拈出,又極妥貼自然。象第二首,首聯(lián)點飄泊之苦,二聯(lián)近承具寫,三聯(lián)遠承概寫,又帶出清明物事,融深慨于其中。四聯(lián)是眼前景,旅雁由地上云,新煙裊裊騰空,視點從低至高搖移;五聯(lián)是想象著筆,結(jié)聯(lián)又歸于眼前茫茫湖水。結(jié)構(gòu)上縱橫開合,景致上伸縮自如,情感氛圍步步加深,似淡實濃,似散實密,似漫不經(jīng)心偏又構(gòu)思綿密。語出自然,旨歸深烈,簡易純熟,深然天成,正是詩人晚年詩作的鮮明特點。
在章法上,第一首前后兩聯(lián)都緊扣自身著墨,中間兩聯(lián)拓開一筆,寫當?shù)仫L情民俗,離合相間,跌宕起伏;第二首前三聯(lián)敘事,敘中融情,后三聯(lián)寫景,景真情深,兩大板塊如又峰并峙,各顯千秋。第一首起于風物人事,言志作結(jié),第二首由自身飄泊啟篇,又歸于湖南風物,兩首詩在整體結(jié)構(gòu)上有一種曲折變化之貌,回環(huán)錯落之美。總之,無論是從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表達上看,《清明二首》都是詩人晚年的好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