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鹿柴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王維鹿柴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鹿柴》是王維山水詩中的重要代表作,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中空靈境界的追求和喜愛,關于這首詩的毛筆書法作品,有獨特的書法魅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王維鹿柴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王維鹿柴古詩毛筆書法圖片
天寶年間,王維在終南山下輞川冊谷中購置了曾屬宋之問的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在與輞川別墅與朋友裴迪唱和,詠當地景物,并自輯其五絕二十首,題名為《輞川集》,自序云:"余別業(yè)在輞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崗,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絕句云爾"。
王維鹿柴毛筆書法作品
此詩是其中第五首,以不見人影而人語清晰可聞來反襯空山之幽靜。這就是人們常常稱道王維詩的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段?!锻趺显娫u》云:"無言而有畫意"?!对姺ㄒ缀嗕洝?quot;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嚴滄浪所謂'玲瓏剔透'者,應推此種。"
鹿柴的賞析
鹿柴(zhai寨),又作鹿砦.柴,柵欄.鹿柴,王維輞川別業(yè)中的一個處所.這首詩是《輞川集》二十首之一,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摹狀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著眼點在于景物之奇。而此濤則從一個奇特的現象著筆:“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層巖迭嶂,看去空無一人”,可是有時會突然聽得朗朗笑語,但由于回聲的多重反射,一時間很難判斷人聲究竟從何而起。人們大約都有類似的經驗,本來很平常。但是將這種視覺與聽覺互補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以詩的形式加以表現,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創(chuàng)造。從詩的表現說,它別出新意,不蹈故常。從作品的接受者說,是那樣新奇有趣,儼如身臨其境,由此引起積極的情感活動,這兩句詩用直白的語言,略作點染,境界即出。
造成聞聲不見人效果的客觀環(huán)境并不一樣。那么,詩中是怎樣一種情況呢?詩開頭的“空山”,二字,既是相對于無人而言,同時表明詩人的視野比較開闊,可以一視無礙;如果置身于隱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從這兩個字,也可以窺見山中的景物形勢特點,對句的“響”字與“空山”相呼應;只有在沒有太多障礙物的情況下,聲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復回蕩,方才可以說“人語響”。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
前二句寫幽靜,因聲傳神;后二句寫幽深,以光敷色。
山中景色會因朝夕晦暝、風雨因時而變化。此詩則選取傍晚時分的景色作為描寫對象。這時夕陽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光線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來,各類景物斑斑駁駁的,明暗對比鮮明。近處,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樹影漸漸拉長;樹林深處,因黝暗而顯得十分幽邃。這種景觀的最佳時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須是晴朗的傍晚,陰雨綿綿是不行的。
詩的頭一個透視點是深林,人的感官無法直接測知樹林深處,此詩以不可見即想象中的“無限”和“神秘莫測”寫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陽明天中為最深。另一個透視點是青苔,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觀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它的生長。是濃密的樹木遮住日光的結果,而此刻卻在夕照中。這兩個透視點合在一起,互相映發(fā),使詩意虛實相生。
王維的某些山水詩,頗有忘情世事的味道,甚至流露出幻滅之感《輞川集》中,這一類句子隨處可見,本篇外,又如:“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斤竹嶺》):“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敧湖》):“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這是王維詩歌創(chuàng)作消極的一面。
猜你感興趣:
1.經典毛筆書法
4.毛筆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