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書法欣賞
康熙是我國清代著名皇帝,在書法上也有著一定的造詣,他的書法作品到底是什么樣的書法作品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康熙的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康熙的書法欣賞
康熙的書法圖片1
康熙的書法圖片2
康熙的書法圖片3
康熙的書法圖片4
康熙個人簡介
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quán)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fù)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wèi)雅克薩(驅(qū)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lǐng)土控制,創(chuàng)立"多倫會盟"取代戰(zhàn)爭,聯(lián)絡(luò)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wèi)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chuàng)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學(xué)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談書法摹與臨
“摹”與“臨”,是傳統(tǒng)的有效的練字必經(jīng)程序。舊時代老師教小學(xué)生寫字,總是先寫“描紅”(北方叫紅模子),后寫“影格”(北方叫照格,也叫仿影)“描紅”是用墨筆依著印有紅字的描紅本直接填寫,“影格”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隔紙描寫。這是“摹”的兩個步驟。練習(xí)寫字,必須先“摹”后“臨”,不過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變通辦理,將“描紅”“影格”兩個步驟并在一起來做,以縮短練習(xí)過程。
“摹”的方法是:先從帖里挑選清楚完整的單字(古代碑帖因年久剝蝕斷裂或拓裱不精,往往有模糊不清的,所以必須挑選),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如打字紙,有光紙、雪連紙等)蒙在帖上,依著帖字的輪廓,用極細(xì)的線條鉤成空心字(書法術(shù)語叫“雙鉤”)。然后把雙鉤的字作為描紅本,第一步蘸紅墨水填寫,第二步蘸綠墨永到純藍(lán)墨水填寫最後在完整填寫,這樣一本雙鉤本可填寫三遍,最后變成原帖的復(fù)制本,再就這復(fù)制本蒙上薄紙寫“影格”。不過有兩點必須注意:一,鉤空心字要極細(xì)心,勿使絲毫失真(雙鉤線條稍微偏里一些,鉤出的字就會比帖字瘦,稍微偏外一些,鉤出的字就會比帖字肥。必須剛好在帖字的邊緣上,方不失真)二,每次填寫時,要注意不要寫出雙鉤輪廓之外,不然就會破壞字形。至于寫“影格”時,尤需注意“亦步亦趨”,帖字粗,跟著粗,帖字細(xì),跟著細(xì),總之要完全跟著帖走,不要任意變動。
“臨”帖有“格臨”、“對臨”、“背臨”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格臨”。取云母片或薄玻璃片或洗凈的廢攝影軟片,照帖字大小畫上九官格或米字格,把這格字放在帖字上面,然后在現(xiàn)成印有九官或米字格的練習(xí)本上照式臨寫,也可以在別一張紙上畫上放大的格子(一般比帖字格子放大三分之一倍或二分之一倍,不可太大),蒙著白紙臨寫。臨寫的時候,先看清帖字哪一筆在格子的哪個部位里,照著它也寫在該一部位里(圖十二),這樣才不致走樣。不然,字還是這個字,筆畫、間架的位置跟帖字不同,那就是“抄”帖而不是“臨”帖了。 “抄”帖是練字者最易犯的毛病,必須注意避免。
第二步是“對臨”,就是不用格子,直接對著帖臨寫(也需放大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倍)臨寫時,最好將帖用特制的帖架架起,放在桌子前方(如無帖架,用幾本書或其它東西把帖架起來也可以),對著它寫。又須注意要看一字寫一字,不要看一筆寫一筆,因此必須先經(jīng)“格臨”,熟悉了帖字的筆畫、間架,然后方可“對臨”。
第三步“背臨”,就是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背臨”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把帖字全部臨完,即臨到熟透以后,從頭至尾默寫出來。一種是隨臨隨默,臨熟多少字,即耿寫多少字。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用,而且可以合起來用,先局部默寫(即臨幾字默幾字),后全篇默寫。默寫完畢,要與原帖比對,發(fā)現(xiàn)某些點畫或間架跟帖里不一樣,要改正重寫(對臨時也要如此)一本帖到能全部默寫,而且寫得跟帖很相像,才算初步成功。但這樣的成功是不鞏固的,如就此停止不臨,隔了些時,還會回生,所以就是能把帖全部默寫出來,仍須繼續(xù)臨寫,這時可以“對臨”、“背臨”相間為之。等到帖里的每一個字都能牢牢記住,永不忘記,即使帖里所沒有的字,也能寫得跟帖字相仿佛,至此才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