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5篇
學習永遠屬于我們,無論誰幫助我們,它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所以一切學習的源泉都在我們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精選篇1)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理解:
①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zhì).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②它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③它是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2、牛頓第二定律:
內(nèi)容:物體的加速度a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①瞬時性:力和加速度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體性:合外力、質(zhì)量和加速度是針對同一物體(同一研究對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質(zhì)量和加速度的單位統(tǒng)一用SI制主單位⑤相對性:加速度是相對于慣性參照系的。
3、牛頓第三定律:
(1)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zhì)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屬同種性質(zhì)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疊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chǎn)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
對于宏觀物體低速的運動(運動速度遠小于光速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是成立的,但對于物體的高速運動(運動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觀粒子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就不適用了,要用相對論觀點、量子力學理論處理。
易錯現(xiàn)象:
(1)錯誤地認為慣性與物體的速度有關(guān),速度越大慣性越大,速度越小慣性越小;另外一種錯誤是認為慣性和力是同一個概念。
(2)不能正確地運用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參量的變化。
(3)不能把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正確運用到輕繩、輕彈簧和輕桿等理想化模型上。
5、力: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條有向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據(jù)不同,可以把力分為
①按性質(zhì)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變;②改變運動狀態(tài)。
6、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叫物體的重心;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質(zhì)量分布和形狀有關(guān)。質(zhì)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處。薄板類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注意: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所需的向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于萬有引力。由于重力遠大于向心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為重力等于萬有引力。
7、彈力:
(1)內(nèi)容: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①接觸;②形變。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chǎn)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chǎn)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chǎn)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p>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
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應(yīng)結(jié)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8、動量
(1)沖量:I=Ft沖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動量:p=mv動量也是矢量,方向同運動方向。
(3)動量定律:F合=mvt–mv0
9、機械能
功:(1)W=Fs cos(只能用于恒力,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
(2)W=pt(此處的“p”必須是平均功率)
(3)W總=△Ek(動能定律)
功率:(1)p=W/t(只能用來算平均功率)
(2)p=Fv(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時功率)
10、動能:Ek=mv2動能為標量.
11、重力勢能:Ep=mgh重力勢能也為標量,式中的“h”指的是物體重心到參考平面的豎直距離。
12、動能定理:F合s=mv-mv
13、機械能守恒定律:mv+mgh1=mv+mgh2
14、對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
①.線速度的定義式:v=(s指弧長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角速度的定義式
③.線速度與周期的關(guān)系
④.角速度與周期的關(guān)系
⑤.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guān)系:v=r
⑥.向心加速度
15、(1)向心力公式:F=ma
(2)向心力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合外力,在計算向心力時一定要取指向圓心的方向做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變運動的方向,不改變運動的快慢。向心力總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變物體動能的,但它能改變物體的動量。
高一物理的學習方法
1、注意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生產(chǎn)、現(xiàn)代科技密切聯(lián)系,息息相關(guān)。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物理現(xiàn)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識,如:喝開水時、喝飲料時、鋼筆吸墨水時,大氣壓幫了忙;走路時,腳與地面間的靜摩擦力幫了忙,培養(yǎng)對物理的興趣。
2、聽課過程中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學習期間,在課堂中的時間很重要。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預(yù)習中發(fā)現(xiàn)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yù)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guān)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新的知識有所了解,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3、一定要多思考,不一定要使用題海戰(zhàn)術(shù),但一定要勤于思考,物理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多思考可以逐漸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4、一定要去理解所學的東西,物理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你去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一味地去記憶這些干癟的考點,卻沒有領(lǐng)悟到定理表達的相關(guān)含義,那將會越學越費勁。
5、一定要將初中的知識和高一所學的聯(lián)系起來,將相關(guān)的定理和定義進行結(jié)合,給出相關(guān)的證明。因為物理學科本身就是實驗加練習的過程,將抽象的物理轉(zhuǎn)換為你理解以上的“具體”學科,才能夠獲得進一步學會物理學科本身涵蓋的知識。
6、在學習某個新的知識點的時候,一定先去將相關(guān)的公式和定理記憶,記住了再進行下一步的計劃。物理不像數(shù)學,其真正的公式和定理相對來說比較少,而真正考察的內(nèi)容就是自己的公式和定理的應(yīng)用能力。
7、一定要去理解定理和定義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要知道其所以然,比如去記憶滑動摩擦力的時候,就直只是干癟地去記憶摩擦力的計算公式,知道摩擦力與壓力和動摩擦因素有關(guān),并沒有理解其擴散出來的概念,比如什么情況下才能有摩擦力,有了摩擦力,沒有動摩擦因素相關(guān)的時候,如何進行相關(guān)的計算。
8、認真觀察物理現(xiàn)象,分析物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條件和原因。要認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學會使用儀器和處理數(shù)據(jù),了解用實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要通過觀察和實驗,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實驗?zāi)芰Α?/p>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精選篇2)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fā),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qū)域內(nèi)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shù)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先驅(qū)者
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
亞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
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_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tǒng),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伽利略是意大利天文學家,也是世界物理學家。他于1564年誕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比薩市,1642年1月8日去世,終年78歲。他畢生致力于科學事業(yè),不僅為我們留下了時鐘、望遠鏡和眾多的科學專著,而且還為破除宗教迷信、科學偏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伽利略在1638年寫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指出: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著而減慢,下落慢的會被下落快的拖著而加快,結(jié)果整個系統(tǒng)的下落速度應(yīng)該小于8。但是兩塊石頭拴在一起,加起來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重物體比輕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小。這樣,就從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快的假設(shè),推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得慢的結(jié)論。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斷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伽利略的假設(shè)推導法,對物理思維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伽利略曾在的比薩斜塔做了的自由落體試驗,讓兩個體積相同,質(zhì)量不同的球從塔頂同時下落,結(jié)果兩球同時落地,以實踐駁倒了亞里士多德的結(jié)論。但是后來經(jīng)過歷史的嚴格考證,伽利略并沒有在比薩斜塔做實驗,人們卻還是把比薩斜塔當作對伽利略的紀念碑。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精選篇3)
高一物理公式總結(jié)
一、質(zhì)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zhì)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S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Sy/Sx=gt/2Vo
注:(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煽醋魇撬椒较虻膭蛩僦本€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guān)。(3)θ與β的關(guān)系為tgβ=2tgα。(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guān)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__R=m(2π/T)^2__R
5.周期與頻率T=1/f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guān)系V=ωR
7.角速度與轉(zhuǎn)速的關(guān)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zhuǎn)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
周期(T):秒(s)轉(zhuǎn)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zhì)量無關(guān))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體半徑(m)
4.衛(wèi)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wèi)星GMm/(R+h)^2=m__4π^2(R+h)/T^2h≈3.6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2)應(yīng)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zhì)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衛(wèi)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相同。(4)衛(wèi)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wèi)星的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均為7.9Km/S。
機械能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標量功的單位:焦耳(J)1J=1N__m
當0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1)平均功率: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額定功率:指機器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實際功率: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正常工作時: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恒定)P=FvF=ma+f(由牛頓第二定律得)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a在減小,一直到0)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當F減小=f時v此時有最大值
2)汽車以恒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恒定,在逐漸減小到0)a恒定F不變(F=ma+f)V在增加P實逐漸增加最大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即P一定
P恒定v在增加F在減小尤F=ma+f當F減小=f時v此時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關(guān)系: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過程功是能量轉(zhuǎn)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區(qū)別: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功是物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有關(guān)的物理量,即狀態(tài)量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qū)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動能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表達式Ek=1/2mv^2能是標量也是過程量單位:焦耳(J)1kg__m^2/s^2=1J
(2)動能定理內(nèi)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表達式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恒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達式Ep=mgh是標量單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guān)系W重=-ΔEp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guān),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guān),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guān)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恒定律
(1)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總機械能:E=Ek+Ep是標量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2)機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式:Ek1+Ep1=Ek2+Ep2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精選篇4)
重力
定義: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說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④在兩極時重力等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時不相等。
(1)重力的大?。篏=mg
說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緯度越高,同一物體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體在兩極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個物體的重力不受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guān)系。
③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一般認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變。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說明:
①在兩極與在赤道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響,與運動狀態(tài)也沒有關(guān)系。
(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
①質(zhì)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形狀規(guī)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zhì)量分布有關(guān)。
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說明:
①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②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處的位置及放置狀態(tài)和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于是原來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zhì)量的點來代替。
高一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梳理5篇分享
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精選篇5)
1、“繩模型”如上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繩對小球只能產(chǎn)生拉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繩子和軌道對小球剛好沒有力的作用
(2)小球能過點條件:v≥(當v>時,繩對球產(chǎn)生拉力,軌道對球產(chǎn)生壓力)
(3)不能過點條件:v<(實際上球還沒有到點時,就脫離了軌道)
2、“桿模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過點情況
(注意:輕桿和細線不同,輕桿對小球既能產(chǎn)生拉力,又能產(chǎn)生推力。)
(1)小球能過點的臨界條件:v=0,F(xiàn)=mg(F為支持力)
(2)當0F>0(F為支持力)
(3)當v=時,F(xiàn)=0
(4)當v>時,F(xiàn)隨v增大而增大,且F>0(F為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