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迪生失敗又成功的故事精選
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吧,愛迪生不倦工作的精神是遠近馳名。困難和挫折沒有影響愛迪生搞科學實驗的決心,愛迪生虛懷若谷,永遠進取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愛迪生失敗又成功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愛迪生失敗又成功的故事1:最差的學生
愛迪生很喜歡了解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成績可就不是那么理想了。他8歲那年上學,當時他家剛搬遷到另一個大湖旁的休倫港不久。整天困在教室里,他感到太沒意思了。
那個時候老師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十分害怕藤條,于是很努力的學習,但是他還是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每次他老是問問題,老師感到很煩。
就這樣,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后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么意思:addled蛋就是壞的、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沖出了教室,再也不愿回去。
在家里,他的母親南茜站在他一邊。有一段時間愛迪生時斷時續(xù)地去過一些別的學校。但大部分時間里是母親親自教他?;蛘卟蝗缯f,她任由他去自學。在她的鼓勵下,他如饑似渴地讀書:莎士比亞、歷史、《圣經(jīng)》。在他9歲那年,有一天,她給了他一本科學方面的書,這是他第一次看這種書。書名叫《自然哲學的學?!罚屪x者們在家里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從那時候起,艾爾的生活就起了變化。
他如癡似醉地將這本書讀完,做了里面所有的實驗,然后他做起了自己的實驗。他買來化學制品,四處搜尋電線之類的邊角料,在臥室里建起了一個實驗室。他做的實驗之一是將兩只大貓的尾巴擱在電線上,將它們的毛相互摩擦,試圖產生靜電。唯一的結果是他被兩只貓抓得鮮血淋淋!
他的另一項早期實驗是讓一個朋友服用大劑量的起泡粉,希望這種粉在人體內產生的氣會像充滿氣的氣球一樣將他送上天。
關于愛迪生失敗又成功的故事2:“大海撈針”的成功
愛迪至12歲時開始他艱苦的闖蕩生涯,他作過火車上的報童,學會了發(fā)報技術,到過波士頓、紐約,一直到24歲時才有了自己的工廠和美滿幸福的家庭,愛迪生在1878年時宣布要發(fā)明一種光線柔和、價格便宜的安全電燈。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愛迪生試驗過硼、釕、鉻、碳精以及各種金屬合金,共1600多種材料,歷時13個月,但是都沒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風,說愛迪生這次是“吃進了自己啃不動的東西”。
一個曾經(jīng)在愛迪生那里工作過的物理學家稱這個試驗是“大海撈針”。但是,愛迪生不怕失敗,堅持試驗,下決心要從大海中撈起針來。功夫不負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時,愛迪生點亮了用碳化棉絲作燈絲的燈泡,他親自觀察和做記錄。
這一次,燈泡明亮、穩(wěn)定,1小時、2小時、3小時、……燈泡一直亮著。從19日、20日到21日,沒有一個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時,當點燃到第45個鐘頭的時候,愛迪生叫助手把電壓加高一點,燈泡更亮了。又過了幾分鐘,燈絲終于燒斷了。12月21日,紐約先驅論壇報用整版篇幅詳細報道了燈泡試驗成功的消息。愛迪生獲得了全部專利,人們公認白熾燈是由他發(fā)明的。1879年除夕,愛迪生把60個燈泡點亮了掛在門羅公園里,當時下著大雪,竟有3000多人頂著大雪來參觀。
愛迪生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他的座右銘是:“我探求人類需要什么,然后我就邁步向前,努力去把它發(fā)明出來。”有人說,發(fā)明是命運的產物,愛迪生是天才。愛迪生卻感嘆地說:“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當有人問他在發(fā)明燈泡的1萬次失敗期間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時候,他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從未失敗過;相反,他找到了1萬種無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寫下的3400本詳細記錄發(fā)明設想、實驗情況的筆記,就是這段話的有力佐證。愛迪生77歲那年有人問他:“您什么時候退休?”
他脫口而出說:“在我出殯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開玩笑地問愛迪生:“您是否同意給科學十年休假?”愛迪生嚴肅地回答說:“科學是一天也不會休息的,在已經(jīng)過去的億萬年間,它每分鐘都在工作,并且還要這樣繼續(xù)工作下去。”的確,愛迪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他已經(jīng)80多歲了,為了“做出更多的發(fā)明”,仍在勤奮地工作,致力于從本國的雜草中提取膠乳。
關于愛迪生失敗又成功的故事3:關于愛迪生成功的例子
無奈遷居
童年的愛迪生1854年,發(fā)生了一件對他的發(fā)展有較大影響的事, 伊利湖南岸沿著湖鐵路通車,使得米蘭運河的商船生意大減,愛迪生父親的生意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維持下去 ,因為一家生活日漸困苦,為了另謀發(fā)展,愛迪生一家就此遷居,他們離開米蘭搬到 密歇根州 休倫港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開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愛迪生就患了 猩紅熱。
攆出學校
1855年,他開始上學,那所學校只有一個班級,校長和老師都是 恩格爾先生。因為愛迪生有刨根問底的天性,在上課時經(jīng)常經(jīng)常問老師問題一些另類的問題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被老師以“低能兒”的名義攆出學校。
亦師亦母
因為母親南希當時是一家女子學校的教師,是一個富有教育經(jīng)驗的人,她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兒”,因此南希自己教授愛迪生。據(jù)南希平日留心地觀察,愛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兒”,而且時常顯出才華。南希經(jīng)常讓 愛迪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有一次講到 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時,南希讓愛迪生到自己家旁邊的高塔上嘗試,愛迪生拿了兩個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時從高塔上拋下,結果兩球同時落地,愛迪生覺得很神奇并興奮地告訴母親實驗結果,這次實驗也銘刻在愛迪生腦海里。
閱讀書籍
由于母親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愛迪生認識到書的重要性。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并過目不忘。愛迪生在母親的指導下閱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 莎士比亞、 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如 愛德華·吉本的《 羅馬帝國衰亡史》、 大衛(wèi)·休謨的《英國史》,他還讀過 托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愛迪生被書中洋溢的真知灼見所吸引,并一直影響他的一生。
研究化學
1857年, 愛迪生開始對化學產生了興趣,他在自己家中的地窖按照教科書做實驗,并且經(jīng)常搞得事故頻繁。
1859年,愛迪生為了有足夠的錢購買化學藥品和實驗設備,他開始找工作賺錢,經(jīng)過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車上售報的工作,每天輾轉于休倫港和 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還一邊捎帶著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去圖書館看書。
1861年,愛迪生用賣報掙來的錢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主編的周刊《先驅報》,創(chuàng)刊號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長、記者、發(fā)行人,同時也是印刷工人和報童。在愛迪生工作的火車上有一間休息室由于空氣不流通,所以沒人去那休息成了空房間。因為愛迪生天天都在火車上奔波,每天很晚才回家,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愛迪生認為如果把那間休息室改為實驗室的話,在返回休倫港的途中,就可以做實驗了,在征得列車長的同意后,那間無人的休息室便成為了愛迪生的實驗室。雖然做實驗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時常發(fā)生,有一次他的實驗室中的化學物品突然著火,造成了損失,列車長一氣之下把他的實驗器材被扔出車外。
電報生涯
1862年8月的一天,愛迪生在火車軌道上救了一位男孩,而那個孩子的父親是這個火車站的站長麥肯齊,對此非常感激,便傳授愛迪生電報技術,在麥肯齊的指導下,愛迪生學會了電報技術并發(fā)出了他的第一份電報。
1863年,愛迪生經(jīng)麥肯齊的介紹,他擔任了大干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但沒多久就被解雇了。
在1864年至1867年間,愛迪生在美國境內擔任報務員,過著流浪似的生活,生活沒有保障,期間愛迪生換了十個工作地點,五次是被免職,另五次是自己辭職,足跡所至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 韋恩堡、 印第安納波利斯、 辛辛那提、 納什維爾、 田納西、 孟斐斯、 路易斯維爾、休倫。
第一項專利
1868年底,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 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fā)明專利權,這是一臺自動記錄投票數(shù)的裝置,也就是“投票計數(shù)器”,愛迪生認為這臺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并且會受到歡迎,但是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愛迪生決定再也不創(chuàng)造人們不需要的發(fā)明。
找到方向
1869年的深秋,愛迪生只身來到美國紐約尋找工作,但他在一家公司找工作時,恰巧碰到那里的一臺電報機壞了,愛迪生很快就修好了那臺電報機,收到了總經(jīng)理的賞識,結果他成為了總電報技師,有了安定的工作環(huán)境和工資待遇,為他以后的發(fā)明提供了良好條件。同年10月,愛迪生與富蘭克林·波普聯(lián)合創(chuàng)辦“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jīng)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與此同時發(fā)明了普通印刷機。
第一桶金
1870年,愛迪生把普用印刷機的專利權售給 華爾街一家公司,讓經(jīng)理自己出個價錢,本想索價幾千美元就夠了,那位經(jīng)理居然給了愛迪生四萬美元。愛迪生得到四萬美元后,在 新澤西州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制造各種電氣機械。
1873年,愛迪生投入到同步發(fā)報機的研究中。
1874年12月,同步發(fā)報機的研究工作接近尾聲,西方聯(lián)合公司答應付給愛迪生5000美元,并出價2.5萬美元購其專利,每天還付給他233美元,作為使用這種設備的每條線路費用,但是西方聯(lián)合公司未能踐約,最終 杰伊·古爾德以30000美元收購了同步發(fā)報機的專利,使愛迪生渡過了難關。
1875年底,愛迪生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出世,覺得家里的空間顯得過于狹窄,紐瓦克工廠所處的狹窄灰暗的街道、喧鬧的環(huán)境也影響研究人員的工作情緒,愛迪生終于下定搬遷的決心。
1876年初,愛迪生一家遷至新澤西州的 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一所實驗室。
留聲機出世
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 亞歷山大·貝爾發(fā)明的電話機,并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不久便開辦了電話公司。愛迪生和貝爾兩家敵對的公司在倫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在改良電話機的過 程中,發(fā)現(xiàn)傳話筒里的膜板,隨話聲而震動,他找了一根針,豎立在膜板上,用手輕輕按著上端,然后對膜板講話,聲音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相應產生不同變化的顫動,愛迪生為此畫出草圖讓助手制作出機器,再經(jīng)過多次改造,第一臺留聲機誕生了。
研究電燈
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 電燈,但由于愛迪生經(jīng)濟問題不得不尋找經(jīng)濟資助,于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為實驗提供經(jīng)濟資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幾個股東,他們愿意出錢資助愛迪生研究電燈。但愛迪生屢屢失敗,很快用完了五萬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東的信念開始搖動,愛迪生苦苦勸誘,股東們決定再拿五萬美元資助愛迪生。
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制成功,他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xù)用了45個小時之后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制成。
1880年,愛迪生派遣助手和專家們在世界各地尋找適用的竹子,有六千種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絲最為實用,可持續(xù)點亮一千多個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這種燈稱之為“碳化竹絲燈”。
1881年,在巴黎世博會上,愛迪生展出一臺重27噸、可供1200只電燈照明的發(fā)電設備。
1883年,愛迪生在一次電燈試驗中觀察到在燈泡內另行封入一根銅線,認為可以阻止碳絲蒸發(fā),延長燈泡壽命,經(jīng)過反復試驗,碳絲雖然蒸發(fā)如故,但他卻從這次失敗中發(fā)現(xiàn)碳絲加熱后,銅線上竟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后來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 愛迪生效應”,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 弗萊明根據(jù)“愛迪生效應”發(fā)明了 電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