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
“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
不同的拳種流派對“用力”與“不用力”有不同的說法和認識,不同的練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取向。主張 “用力 ”的觀點與主張 “不用力” 的觀點相互否定和排斥。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
“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
拳諺云:“練武練在一個理上,打拳打在一個力上。”然在對于“力”的運用上,有“用力說”。因為習武者都知道“力”是搏擊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打人必須有力,無力如何打人?太極推手和攻防較技中與對手的互動用力,隨機變勢用力,順勢借力之力……;亦有
“不用力說”,拳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故拳家有:練拳不用力,走單式不用力,太極推手不用力,實戰(zhàn)中對手也不覺其用力。只有此時時處處不用力,處處松靜自然,才能練出真力,即“不力自力”之“力”。“不用力”不是“沒有力”的代名詞。
就上述的“用力說”和“不用力說”究竟誰是誰非?初習拳者遵從何說為是?已習拳者,自己是用力說者?還是不用力說者?或者認為自己聰明,是一個“用力說”和“不用力說”的統(tǒng)一者。我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是一種摸棱兩可,沒有自己主見的不負責的瞎說而已,害人不淺,誤己更深。
因為,傳統(tǒng)拳術攻防之道是一門最節(jié)能,全方位,方圓立體的攻防技術、技巧、功夫;是一門獨立科目的專業(yè)之學問。從拳術學問的專業(yè)化角度來看,其對“力”的概念的把握、運用,也是極其精確的。在沒有論清楚傳統(tǒng)拳術攻防之道的練、體、用中的“力”的概念之前,爭論“用力說”和“不用力說”的誰是誰非,為時尚早,只有將傳統(tǒng)拳術攻防之道中的“力”的概念確定精確后,則“用力說”和“不用力說”的分歧,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然何為武術拳家之“力”?欲明此“力”。先觀幾則歷史人物有關“力”的逸事。
“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一、年羹堯師
年羹堯,西征大將也。幼傲岸異常兒,不肯讀書。年搏師,師遁去者三。以故人相戒,毋為年家兒師也。羹堯父憂之,乃揭榜募師。久之,無至者。一日有老者,年近耳順矣,突造謁羹堯父曰:“聞公子缺師傅,愿充其選也。”羹堯父曰;“先生美意,然兒不肖,師搏去者三矣。”老者日;“固聞之,然請試之.”乃擇日命拜師。沿俗成禮畢,羹堯又自去。翌日。啟學又不來,顧在花園中運土泥,植草木,老者又不命也。如是者三閱月。
老者無聊,閉戶姑取胡琴彈之,成聲,忽羹堯破門入內(nèi),請曰:“先生,我愿學此也。”老者曰:“爾去玩樂也,學此何為?”年不肯去。曰:“先生,我愿學此也。”固請之。老者乃教之。不日成聲,學不競,又去。一日,老者又取胡笳吹之,有律,年又破門入曰:“先生,我愿學此。”老者曰;“此非爾可學也。學之決不成律也。”年曰,“先生,我愿學此也。先生試教之。”老者又教之,又不日成聲。學未竟,又去。如是者累日矣,年未嘗往老者讀一日書也。
一日,老者又閉戶戲習拳棒,忽年自牖窺之,大喜,破門躍入曰:“先生,此最好,我愿學也。”老者曰:“聞汝多力能斗,妝試為我召眾仆與一斗,我觀之。”年喜曰:“好!好!‘遂召健仆十六人,人執(zhí)棍棒,年曰:“先生觀之,吾力健否?”舉棍一揮,十六人齊仰天團。于是老者曰:“汝力健,然敢與我一斗耶?”年曰:“何不敢?第吾勝,莫謂年家兒又搏一師也。”老者曰:“且莫慮。”兩人遂斗。年忽疾呼曰:“先生何往?”老者乃于其項背應曰:“我在茲。”
則老者果以頭枕年頸上。年未知也。于是年曰:“先生此必教我也.”老者日;“爾顧玩去,學此何用也?”跪而請曰:“先生必教我,我愿學也,”老者曰:“固欲學耶?”年曰:“固欲學也。”老者曰:“起起!”遂于床中出一卷書授年曰:“汝固欲學耶?則讀之。”年曰“吾欲學搏也,讀此何為?”老者曰:“搏,一人敵耳。讀此,則萬人敵也。”年曰:“惡有是,先生欺我。此一卷紙,吾以拇足指跌之可丈外矣。安有萬人敵也?”老者曰:“然則,汝不能學矣!汝去玩樂也。”
年不得已,乃曰:“吾即讀此。”自是書聲朗朗聞齋外,鄰人都知年家兒讀書也。
三年,老者乃辭其父曰:“公子可矣。老夫亦更無所教,請辭去。”饋以千斤,老者不受,曰“若公子異日成就,豈千金值耶?老夫以傳技無人,故不遠千里也。”竟去。
――《清朝筆記大觀?清人逸事》
文中描述年羹堯舉棍一揮,十六執(zhí)棍之人皆仰翻跌地,可謂力大而健矣!然于老者斗,老者頭枕其頸而不知,并疾乎“先生何往”?其力又有何用呢?
“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二、南海生
南海某生,負氣節(jié),篤交游,而以直談人過,不為鄉(xiāng)里所稱。咸豐間遇亂,棄舉子業(yè),只身游戎幕。南北數(shù)千里無所遇,后客楚北某帥營中,一夜步月出帳,見武士五六人,相與論刀棍。生竊聽久之。曰:“法未精也”。武士相顧,見其文弱,皆笑曰:“秀才豈諳刀槊事耶”?生請角技。一人起執(zhí)長矛曰:“依此為戲,可乎”?生曰:“可”。因亦執(zhí)一棒。武士曰:“慎之,有傷勿悔”。生曰:“姑試,無妨也”。手既交,武士盡力擊刺,生則視所攻而徐應之,意甚閑適,既而乘隙進步,一擊中其股,攻者遂撲地。生謂眾曰:“來!來!”眾,忿,各執(zhí)刀杖環(huán)攻,生左右進退,不越十笏地,而棒之所及,五六人無不失杖者,眾乃駭愕求罷。生曰:“今亦知槍棍之不以力勝乎?凡棒長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動寸,則兩端所展可及尺;動尺,即可及丈。臨敵而常側(cè)身,其所備者,縱有七尺,廣止七寸耳。蓋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故力專而握固,以拒則堅,以擊則破,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則心怯神搖,所以敗也”。眾服其論。生喟然曰:
“雖然,此一人敵也。所學尚有萬人敵。諸君既未可與言,甚至名公巨卿,亦難索解也。奈何?行將逝矣!”遂去;不復出。
――清?毛祥麟《墨余錄》
此文表達了三個內(nèi)容,一是“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則心怯神搖”。此昧者,是不明白武學之精髓真諦者也。猛力者,此處指筋努骨突,尚血氣之外形的蠻力爾。此力用之可竭,乃耗精勞神的不道之法,故有力竭心怯神搖之弊。武人拳家所不取也。即“不用此力”也。二是“故力專而握固,以拒則堅,以擊則破”。此“力專”是何力?《易經(jīng)?系辭上傳》曰:“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短珮O拳經(jīng)》云:“健順參半,引進精詳”??芍?ldquo;力專”乃指“內(nèi)氣從乾的健之體,外形從坤的順之體,健順陰陽合德的剛?cè)嶂w”。此剛?cè)嶂w,柔化剛發(fā)以為用。力專者,陽剛內(nèi)氣之功也;握固者,陰柔外形之能也。以柔化剛發(fā)之德體拒則堅,以擊則破。此乃“健順和之至的太和一氣”之“力”也。此“力”綿綿無窮竭之時,“放之則彌六合,其大無外;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小無內(nèi);卷放得其時中,絲毫無差”。此乃武人拳家所用之“力”也。此又名“大力”、“真力”者。此“力”具有“不力自力”之功能,拳家“用此力”也。三是“今亦知槍棍之不以力勝乎?凡棒長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動寸,則兩端所展可及尺;動尺,即可及丈。臨敵而常側(cè)身,其所備者,縱有七尺,廣止七寸耳。蓋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說明武術不以力勝。不以蠻力猛力勝人。其中有術也。即其所算之數(shù)術。此乃“武用外數(shù)”之證也。又證明“樞得環(huán)中,應變無窮”之道理。拳法用“中氣”內(nèi)動不令人知的勝人之妙哉!亦是此道理。又,“尚有萬人敵”之法,此處言此,非指“兵書”。乃指武術、拳術依次可勝萬人的不變之法,是“萬人敵”的真功夫。關于萬人敵的功夫之論,俞大猷在《劍經(jīng)并序》中說:猷學荊楚長劍,頗得其要法。吾師虛舟趙先生見,笑曰:“若知敵一人之法矣,詎知敵百萬人之法本事乎”?……復以質(zhì)之,先師曰:“得之矣”。可知俞大猷后來得“萬人敵”功夫了。那何是
“萬人兵”之真功夫。即“健順之德體的柔化剛發(fā),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之功夫”。就是“萬人敵”的真功夫。南海生先生當年未談,遂去,不復出。而今,我替古人談出。
“用力”與“不用力”的解析三、車毅齋大師
車毅齋大師論言:余幼年間血氣盛足,力量正大,法術記得頗多,用得易熟亦快,每逢與人相比較時,觀彼之形式,用某種手法正合宜技術淺者,占人一氣之先,往往勝人。遇著技術深者,觀其身式,用某種手法也正合宜,一到彼之身邊,彼即隨式而變矣,自己的舊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變換手法,有來不及處,一時要進退不靈活就敗于彼也。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將體式法身全部脫去,始悟前者所練形式皆是血氣,所用之法乃是成規(guī)。先前用法中皆有間斷,不能連手變化,皆是因后天閉滯不得中和之故。所以,練拳術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而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拳經(jīng)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陽之氣運化周身,無微不至,以至于應用無處不有,無時不然,所謂物物一太極,物物一陰陽也。所以,練拳者不可守定成規(guī)成法,而應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門教人之規(guī)則,可以變化人之氣質(zhì),以復其先天之氣也,以致虛無之時無所謂體,無所謂用。拳經(jīng)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是體用一源也”。體用分言之,以體言,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得其道。以用言之,無可無不可也。
――《車毅齋論形意拳練法及神形合一》
此論形意拳練法,先成形拳的體式法身功夫,求得是招熟。雖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能向機御變,乃形拳的后天之功,難免有血氣之力,自有“形阻力閉”,是因后天閉滯不得中和之故。但必功臻大成,自身豁然貫通,將形拳體式法身全部脫去了。始悟前者所練形式皆是血氣。形拳招熟的目的達到,就要含形隨應致變以他力取法,心身空靈,潛神而修,一旦豁然貫通,時致神知,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流行,體用一源,是為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至此,拳道無形無相,無我無他,只有一神之靈光奧妙不測耳。神拳藝境如此。
此論又闡明“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之實質(zhì),即“不尚外形血氣之力”而“尚健順陰陽合德,柔剛之體的柔化剛發(fā),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之功夫。并指出“意在蓄神”就是“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陽之氣運化周身,脫拙換靈,脫殼換相,達到“以天心為主體,以元神為妙用”的體用化一,即神形如一,拳道合一,真一不二之藝境。
在這里,前賢說明較技勝負“在德之真,不在力之大小”。關于這點,《拳經(jīng)拳法備要二卷?問答歌訣》中,論得相當明白,錄之于下:
問曰:練法更如何得竅也?答曰:在會意用力。
筋力人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心之所在力隨往,上下一線是金梭。
此論說明練、用,不在“力”之大小,在乎用法。那在“用力”方法上,也就有了用什么力,不用什么力的區(qū)別了。
實際上,在車毅齋大師的論述中就表達清楚了這一點。分析如下:外形為主的“形拳”乃后天血氣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為血氣之力。
內(nèi)勁為主的“神拳”乃先天一氣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為一氣之力。
凡古拳譜中,一切論述拳術練、體、用的“力”說,皆是“神拳”的先天一氣之功德的“力”說。而否定的練、體、用的“力”說,皆是“形拳”的后天血氣之功的“力”說。但是,正傳的“形拳”雖是后天之功,亦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足以向機御變,因變致神。是因形練形,因是招熟,極至道成者。其妙存乎虛靈之人,其幾速于影響,此“形拳”實亦入道之基。此亦與“形拳”的后天血氣之功的練、體、用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