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文章精選
豐子愷的文章精選
豐子愷不止是一個著名的畫家,他還是一個寫作十分厲害作家,可以說他是畫家中寫作最厲害的人。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關(guān)于豐子愷的文章精選,希望對你有用!
關(guān)于豐子愷的文章精選1:兒戲
樓下忽然起了一片孩子們暴動的聲音。他們的娘高聲喊著:“兩只雄雞又在斗
了,爸爸快來勸解!”我不及放下手中的報紙,連忙跑下樓來。
原來是兩個男孩在打架:六歲的元草要奪九歲的華瞻的木片頭,華瞻不給,元
草哭著用手打他的頭;華瞻也哭著,雙手擎起木片頭,用腳踢元草的腿。
我放下報紙,把身體插入兩孩子的中間,用兩臂分別抱住了兩孩子,對他們說
?。?ldquo;不許打!為的啥事體?大家講!”元草竭力想擺脫我的手臂而向?qū)Ψ竭M攻,一
面帶哭帶嚷地說:“他不肯給我木片頭!他不肯給我木片頭!”似乎這就是他打人
的正當(dāng)理由。華瞻究竟比他大了三歲,最初靜伏在我的臂彎里,表示不抵抗而聽我
調(diào)解,后來吃著口聲辯:“這些木片頭原是我的!他要奪,我不給,他就打我!”
元草用哭聲接著說:“他踢我!”華瞻改用直接交涉,對著他說:“你先打!”在
旁作壁上觀的寶姊姊發(fā)表意見:“輕句還重句,先打嘸道理!”
背后另一個又發(fā)表一種輿論:“君子開口,小人動手!”我未及下評判,元草
已猛力退出我的手臂,突然向?qū)Ψ揭u擊。他們的娘看我排解無效,趕過來將元草擒
去,抱在懷里,用甘言騙住他。我也把華瞻抱在懷里,用話撫慰他。兩孩子分別占
據(jù)了兩親的懷里,暴動方始告終。這時候,“五香……豆腐干”的叫聲在后門外親
切地響著,把臉上掛著眼淚的兩孩子一齊從我們的懷里叫了出去。我拿了報紙重回
樓上去的時候,已聽到他們復(fù)交后的笑談聲了。
但我到了樓上,并不繼續(xù)看報。因為我看剛才的事件,覺得比看報上的國際紛
爭直截明了得多。我想:世間人與人的對待,小的是個人對個人,大的是團體對團
體。個人對待中最小的是小孩對小孩,團體對待中最大的是國家對國家。在文明的
世間,除了最小的和最大的兩極端而外,人對人的交涉,總是用口的說話來講理,
而不用身體的武力來相打的。例如要掠奪,也必用巧妙的手段;要侵占,也必立巧
妙的名義:所謂“攻擊”也只是辯論,所謂“打倒”也只是叫喊。故人對人雖懷怨
害之心,相見還是點頭握手,敷衍應(yīng)酬。雖然也有用武力的人,但“君子開口,小
人動手”,開化的世間是不通行用武力的。其中唯有最小的和最大的兩極端不然:
小孩對小孩的交涉,可以不講理,而通行用武力來相打;國家對國家的交涉,也可
以不講理,而通行用武力來戰(zhàn)爭。戰(zhàn)爭就是大規(guī)模的相打??芍参锵喾磳Φ膬蓸O
端相通似,或相等。
國際的事如兒戲,或等于兒戲。
關(guān)于豐子愷的文章精選2:梧桐樹
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dāng)?shù)木嚯x,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tài)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dāng)?shù)木嚯x方才看見。唐人詩云:“山遠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樹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
當(dāng)春盡夏初,我眼看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xué)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tài)度最為坦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nèi)荨?/p>
在夏天,我又眼看見綠葉成陰的光景。那些團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障;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shù)目不多,那丁香結(jié)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的葉子寥寥可數(shù)。梧桐葉雖不及它大,可是數(shù)目繁多。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董疊疊地掛著,一直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應(yīng)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
一個月以來,我又眼看見梧桐葉落的光景。樣子真凄慘呢!最初綠色黑暗起來,變成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轉(zhuǎn)成焦黃;北風(fēng)一吹,它們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大大的黃葉便開始辭枝——起初突然地落脫一兩張來;后來成群地飛下一大批來,好像誰從高樓上丟下來的東西。枝頭漸漸地虛空了,露出樹后面的房屋來、終于只搿幾根枝條,回復(fù)了春初的面目。這幾天它們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經(jīng)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樣子怪可憐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詩:“高高山頭樹,風(fēng)吹葉落去。一去數(shù)千里,何當(dāng)還故處?”現(xiàn)在倘要搜集它們的一切落葉來,使它們一齊變綠,重還故枝,回復(fù)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間一切支配者的勢力,盡了世間一切機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黃轉(zhuǎn)綠世間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葉,尤其是梧桐的落葉。
但它們的主人,恐怕沒有感到這種悲哀。因為他們雖然種植了它們,所有了它們,但都沒有看見上述的種種光景。他們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們的根干,站在階前仰望它們的枝葉,為它們掃掃落葉而已,何從看見它們的容貌呢?何從感到它們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藝術(shù)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關(guān)于豐子愷的文章精選3:行路易
古人有“行路難”這句老話。但在今日的新中國,這句話已經(jīng)失卻時效。今日在中國是“行路易”的時代了。有事為證:我久不乘電車了。前幾天我出門買物,到站上等電車。我看見電車將要到站,無意識地全身緊張起來,這是解放前長年的習(xí)慣所使然:一則因為人都爭先恐后,攀登要敏捷,不然吃售票員或別人的罵;二則耽心著車中無座位,必須捷足先登,拼命爭齲然而我的無意識的緊張是徒勞的:車子一
停下,售票員先喊:“讓老先生先上車!”他就伸手拉著我的左臂。接著站臺上有一個乘客扶著我的右臂,一迎一送,我毫不費力地上了電車,猶如乘升降機一般。
車廂里不能說很擠,但也已經(jīng)沒有座位,并且有四五個人站關(guān)。我一上車,同時有兩三個人站起來讓位,招呼我去坐。我正在猶豫的時候,離開我最近的一個青年乘客敏捷地站起身來,說“這里近便”,就硬拉我坐下了。接著有一個女青年乘客拿著一把摺疊扇默默地送交我。原來這是我的扇子,插在衣袋里,上車時掉落在站上,她拾了來送還我的。
過了幾站,下車的人多了,車廂里空起來。售票員拿出些連環(huán)畫小冊子來,向人推薦。我也接了一冊。坐在我旁邊的一個壯年男乘客笑著向他婉謝,說:“我有些頭暈,不想看書。”賣票員眉頭一皺,伸手向袋袋里摸出一匣萬金油來,說:“阿要塌點萬金油?”乘客感謝地接受了。這時候我發(fā)生一種感覺:覺得我好像不是在乘電車,而是在作客,或者坐在家里。
我下車后,走到國際書店去買了一大包書。我提了這包書走到第一百貨商店,上樓去買了兩瓶酒和兩瓶桔子露。我一只手挾了一大包洋裝書,一只手提了四瓶酒和露,從扶梯上走下去的時候,覺得負擔(dān)相當(dāng)重;那根拐杖不能扶我,反而吊住我的手臂。要我負擔(dān)它了。忽然一個穿人民裝的青年走近我來,說:“老伯伯,我?guī)湍隳?,送你上車?rdquo;就搶了我兩只手里的兩件重東西,和我并肩走下扶梯去。我想奪回一
件,但他一定不肯,說:“我們年青人不在乎。”我拄著拐杖和他一同走到了商店門口,想雇三輪車??墒情T口沒有車子,須得跑一段路,到橫路口的停車處去雇。我不好意思再讓他送,伸手想奪回兩件東西,說:“走平路我自己拿得動。”但他又一定不肯,把東西藏在身后,不讓我奪。我只得由他護送,一直護送我上三輪車。到了家門口,三輪車的駕駛員又替我拿了這兩件重東西,送到我家里,放在桌子上。
我坐在三輪車里的時候,撫今思昔,覺得這真是“行路易”的時代了!我多么幸福!同時我又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那時我住在東京,有一個夏天的傍晚,和五六
個朋友出門去散步乘涼。正在迎著海風(fēng)逍遙倘徉的時候,橫弄里走出一個老太婆來,她搬著一大塊棕棚之類的重東西,氣喘地走在我們后面。忽然她向我們的隊伍里喊:“你們哪一位替我搬一搬,好不好?”我們都是帶了輕松愉快的心情出來乘涼散步的,不愿意搬重東西,大家婉謝她,快步向前,避開了她。……當(dāng)時我曾經(jīng)把這件事寫成一篇隨筆(見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版《緣緣堂隨筆》第5頁《東京某晚的事》)。這篇隨筆的末了說我每次回想起這件事,總覺得很有意味。我從來不曾從素不相識的路人受到這樣唐突的要求。那老太婆的話,似乎應(yīng)該用在家庭里或?qū)W校里,決不是在路上可以聽到的。這是關(guān)系深切而親愛的小團體中的人們之間所有的話,不適用于“社會”或“世界”的大團體中的所謂“陌路人”之間。這老太婆誤把陌路當(dāng)作家庭了。
這老太婆原是悖事的,唐突的。然而我卻在想像:假如真能像這老太婆所希望、有這樣的一個世界:天下如一家,人們?nèi)缂易澹ハ嘤H愛,互相幫助,共樂其生活,那時陌路就變成家庭,這親愛、互助,老太婆就并不悖事,并不唐突了。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
這篇隨筆是1925年寫的,即三十三年前寫的。我今天出門乘車買物所經(jīng)歷的,正是當(dāng)時我所憧憬的那個世界里的狀態(tài)。想不到我當(dāng)時在外國所夢想的世界,會在三十三年后的新中國實現(xiàn)。這真是多么可慶喜而光榮的事啊!
1958年6月于上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