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南方相對而言比較少吃餃子,在北方一般重要節(jié)日,包括除夕都會吃餃子。立冬也有吃餃子的說法,冬至也有很多人說要吃餃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亩脸燥溩舆€是立冬吃餃子_冬至吃餃子的寓意是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和立冬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吃餃子的習俗有很大的普適性,很多節(jié)日、節(jié)氣好像吃的都是餃子。三伏天的頭伏要吃餃子,立冬那天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過年還要吃餃子。不過這些吃餃子的習俗多是和北方各地有關。
比較常見的是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薄岸敛欢孙溩油?,凍掉耳朵沒人管?!倍戏絼t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shù)九,流行過數(shù)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餃子的風俗,稱為吃“捏凍耳朵”。這也有傳說: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原為醫(yī)官,告老還鄉(xiāng)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的鄉(xiāng)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舍給鄉(xiāng)親吃。鄉(xiāng)親們服食后,凍爛的耳朵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
冬至的時代演變
冬至是太陽抵達南回歸線的一天,這天的晝最短、夜最長。冬至后,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酷寒,天氣就漸漸轉暖了。因此,自夏代開始,人們即將冬至視為節(jié)氣的起點。
最晚在商代,中國人便已通過“圭表日中測影”的方法測定冬至的日期,但會有兩至三天的誤差,歷史上何承天曾“立八尺之表,連測十余年”,祖沖之也曾“考影彌年,窮查毫微”。
重視冬至,因為冬至與夏至是制定歷法的關鍵,歷法準確,測可證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順天應人的資格,所以特別受到重視。在周代,以每年冬至為一年的元旦。周公在《周禮》中規(guī)定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和“至五方帝及日月星辰于郊壇”的祭祀儀式。民間也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也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
古人在冬至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拜冬,自魏晉以下,一直存在著按慶元旦的禮俗來過冬至節(jié)的慣制。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謂之除夜?!?/p>
周密的《武林舊事》中則說:“朝廷大朝會,慶祝排當,并如元正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于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云,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謂之像過年?!?/p>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此習延續(xù)至清末。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后的女紅,每天要多用一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涂一瓣,涂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shù)九”。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qū)別于后來的春節(jié)前夕的“辭歲”,冬至節(jié)的前一日叫做“添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jīng)長了一歲。
清代冬至也是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每年的元旦、冬至和皇帝的誕辰又稱為“三大節(jié)”賀朝,順治時期,朝鮮向清朝派出的使節(jié),定期的有冬至使,專門在冬至這一天朝見清帝。
清代北京城的冬至節(jié)也很隆重,旗人會于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祭天并祭“祖宗桿子”。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余”。所以《清嘉錄》(清代道光間蘇州文士顧所追著)中稱:“冬至大如年?!?/p>
冬至吃餃子的好處
1、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于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2、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yǎng)豐富并酸堿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3、從營養(yǎng)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為傳熱介質經(jīng)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體吸收。
4、合于中國人的腸胃于飲食習慣。符合“食飲有節(jié)”、“謹和五味”、“和于術數(shù)”的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