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三學習方法>九年級化學>

      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

      時間: 礎鴻1124 分享

        請相信你的化學考試能考好,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13•北京 )下列物質(zhì)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

        A.木炭 B.鐵絲 C.蠟燭 D.紅磷

        2.(2013•天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木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B.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C.紅磷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D.硫燃燒時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

        3.(2013•廣州)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易溶于水 B.大多數(shù)金屬能與氧氣反應

        C.食物腐敗不需要氧氣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SO3

        4.下列物質(zhì)能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

        A.木炭 B.紅磷 C.鐵絲 D.硫粉

        5.在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燃燒,產(chǎn)生明亮藍紫色火焰的物質(zhì)是( )

        A.硫粉 B.鐵絲 C.木炭 D.紅磷

        6.下列物質(zhì)在空氣中最不容易燃燒的是( )

        A.碳粉 B.鎂條 C.鐵片 D.一氧化碳

        7.(2013•江蘇蘇州)下列描述屬于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通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B.通過低溫加壓,可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的液體

        C.液態(tài)氧可用作發(fā)射火箭的助燃劑

        D.氧氣是一種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能氧化許多物質(zhì)

        8.(2013•重慶)下列物質(zhì)受熱分解時沒有氧氣生成的是( )

        A.氯化銨 B.氯酸鉀 C.高錳酸鉀 D.氧化汞

        9.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

        A.錐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雙氧水

        B.錐形瓶里加入高錳酸鉀固體,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餾水

        C.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從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當發(fā)生裝置中液體與固體 一接觸產(chǎn)生了氣泡即刻收集

        10.(2013•南京 )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

        B.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使燃燒更旺

        C.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

        11.對下列詞語的有關化學原理解釋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澆油——隔絕空氣

        B.風助火威——為燃燒提供足夠的氧氣

        C.釜底抽薪——燃燒需要可燃物

        D.鉆木取火——使溫度達到可燃 物的著火點

        12.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消防隊員用高壓水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進行滅火

        B.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迅速蓋滅

        C.室內(nèi)著火時,立即打開所有門窗

        D.撲滅森林火災,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13.(2013•河北)在下圖所示的標志中,加油站必須張貼的是( )

        14.中學生應有一定的安全常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室內(nèi)起火時,立即打開門窗通風

        B.炒菜時,油鍋內(nèi)意外著火,立即加入青菜滅火

        C.液化氣、煤氣泄漏起火時,首先關閉氣體閥門

        D.被圍困在火災區(q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5.下列幾種燃燒現(xiàn)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煤油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火焰并冒黑煙

        B.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觸酒精燈火焰即燃

        C.硫在純氧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D.甲烷與空氣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會爆炸

        16.(2013•成都)發(fā)現(xiàn)火險或遭遇火災時,做法錯誤的是( )

        A.撥打119火警電話

        B.室內(nèi)電器著火,未切斷電源時,用水滅火

        C.不能逃生時,應沉著應對,等待救援

        D.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qū)域

        17.下列符號表示氧氣化學式的是( )

        A.O2- B.O2 C.O D.MnO2

        18.(2013•福州)甲醛可用作農(nóng)藥和消毒劑,下列關于甲醛(CH2O)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從類別上看:甲醛屬于有機物

        B.從變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燒只生成水

        C.從宏觀上看: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從微觀上看:1 個甲醛分子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19.下列有關甲酸(CH2O2)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甲酸是一種有機物 B.甲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甲酸中含有氧分子 D.一個甲酸分子中含有5個原子

        20.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高效”的飲用水消毒劑。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A.+2 B.+3 C.+5 D.+6

        二、填空題(共24分)

        21.(6分)右圖是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請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試管中棉花的作用是

        ;

        (2)什么時候才能收集氣體?

        ;

        (3)停止加熱前先將導管從水中移出的原因是 。

        22.(3分)(2013•長沙)(1)根據(jù)“性質(zhì)決定用途,用途體現(xiàn)性質(zhì)”,請回答下列問題:

       ?、僖谎趸伎勺魅剂?,體現(xiàn)了一氧化碳的 性;

        ②石墨可作電極,是利用了石墨的 性。

        (2)2013年6月初,我國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大的火災——中儲糧林甸糧庫失火、大連油罐爆炸、吉林禽業(yè)公司火災,造成了較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遇到災難生命是最寶貴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災現(xiàn)場,你可以做的是 (寫一條即可)。

        23.(4分)用化學符號表示:

        (1)7個鉀原子 ;

        (2)氮氣 ;

        (3)5個三氧化硫分子 ;

        (4)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構成和化合價,則氯酸鈣的化學式為 。

        24.(4分)(2013•蘭州)右圖表示一瓶氯化鋅溶液,請用正確的化學用語填空:

        (1)寫出溶質(zhì)氯化鋅中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 。

        (2)寫出氯化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的符號 。

        (3)標出溶劑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 。

        (4)寫出右圖標簽的橫線上氯化鋅的化學式 。

        25.(3分)江西龍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譽為“中國紅石公園”,其紅色砂礫巖由石灰?guī)r、氫氧化鐵、石膏等成分組成。請用恰當?shù)幕瘜W用語表示下列帶點部分:

        (1)石灰?guī)r中含有的鈣元素 。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鈣中含有的陰離子 。

        (3)巖石呈紅色是含氫氧化鐵所致,氫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 。

        26.(4分)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zhì)量報告》報道:一些不法企業(yè)用皮革廢料熬制的工業(yè)明膠生產(chǎn)藥用膠囊。在熬制明膠過程中添加重鉻酸鉀(K2Cr2O7),導致生產(chǎn)的藥用膠囊重金屬鉻超標。根據(jù)化學式計算:

        (1)該物質(zhì)由 種元素組成。

        (2)鉀、鉻、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要求填最簡整數(shù)比)。

        (3)鉻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結果保留到0.1%)。

        (4)29.4 g該物質(zhì)中含有鉀元素的質(zhì)量為 g。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27.(16 分)某興趣小組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甲 同學選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

       ?、賹懗鰞x器B的名稱:________。

       ?、诩淄瑢W應選取的試劑是二氧化錳和________(填名稱),二氧化錳固體在該反應中起________作用。

       ?、鄢门潘ㄍ?,甲同學還可選擇________法收集氧氣。

        ④實驗前,甲同學先向儀器 A 中加入水,然后將導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 A 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xiàn)。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學稱取一 定質(zhì)量的高錳酸鉀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 250℃加熱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驗證】同 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俚谝唤M同學取一定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在 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不變。則猜想________錯誤。

       ?、诘诙M同學取錳酸鉀在 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zhì)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某化學小組圍繞燃燒與滅火的主題開展了相關活動。請你參與完成:

        【 知識回憶】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 。

        【交流討論】(1)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 。欲使圖二中的 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對試管加熱。

        (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

        【綜合應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鉀遇水會立刻著火,因為鉀遇水生成H2和一種堿(KOH),該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其反應文字表達式為 。

        四、計算題(共8分)

        29.(2013•山東臨沂)酒精是乙醇的俗名,其化學式是C2H5OH。請計算:

        (1)乙醇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2)乙醇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精確到0.1%)。

        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答案

        1.B 解析:木炭、蠟燭燃燒后主要生成氣體,A、C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這種黑色固體,B正確;紅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體,D錯。

        2.B 解析: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A錯誤;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會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B正確;紅磷也能在空氣中燃燒,C錯誤;硫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 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錯誤。

        3.B 解析:在室溫時,1 L水中只能溶解約30 mL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A錯誤;大多數(shù)金屬能與氧氣反應,只有 少數(shù)金屬(如金)不與氧氣反應,B正確;食物腐敗屬于緩慢氧化,一定有氧氣參與,C錯誤;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SO2,而不是SO3,D錯誤。

        4.C 解析: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A不符合題意;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白煙,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B不符合題意;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C符合題意;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D不符合題意。

        5.A 解析: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沒有火焰產(chǎn)生;木炭在 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沒有火焰產(chǎn)生;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沒有火焰產(chǎn)生。

        6.C 解析:點燃碳粉,碳粉能燃燒,發(fā)出紅光,放出熱量;點燃鎂條,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鐵片在空氣中不能燃燒;點燃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

        7.D 解析:A中描述的是氧氣的顏色、氣味、狀態(tài),這些都是物理性質(zhì)而非化學性質(zhì);B中描述的是氧氣的狀態(tài)變化,該過程是物理變 化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物理性質(zhì);C中描述的是氧氣的用途而非氧氣 的化學性質(zhì);D中是對氧氣化學性質(zhì)——氧化性的正確描述。

        8.A 解析: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氣體,無氧氣生成,氯酸鉀、高錳酸鉀和氧化汞受熱分解都會生成氧氣。解此題時可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守恒判斷,氯化銨中無氧元素,加熱分解不可能產(chǎn)生氧氣。

        9.A 解析:圖示發(fā)生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收集方法是排水法,雙氧水在常溫下能被二氧化錳催化分解放出氧氣,A正確;高錳酸鉀加熱時才能分解放 出氧氣,應該使用“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B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從水中取出后,應該正放在桌面上,C錯;反應發(fā)生后,剛開始排出的氣體混有空氣,不純,不宜立即收集,應該等到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再開始收集,D錯。

        10.A 解析:“油”屬于可燃物,“火上澆油”實質(zhì)是增加了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A正確。“增大氧氣的濃度,可以使燃燒更旺”、“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這兩句話本身都是正確的,但與“火上澆油”的實質(zhì)不相關,B、C錯誤。滅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中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11.A 解析:火上澆油是為燃燒提供了可燃物,會使燃燒更劇烈,與隔絕空氣無關,A不合理;風助火威是指風大,空氣流動快,為燃燒提供足夠多的氧氣,使燃燒更劇烈,B合理;釜底抽薪是指把柴火從鍋底抽掉,燃燒就不能繼續(xù)進行,從而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C正確;鉆木取火是指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達到木頭的著火點,木頭就能燃燒,D合理。

        12.C 解析:水在滅火中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故A正確;炒菜時油鍋著火,蓋上鍋蓋可以隔絕空氣,使火熄滅,故B正確;室內(nèi)著火時打開所有門窗會為燃燒提供充足的氧氣,使火勢蔓延,故C錯誤;撲滅森林火災時,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可以隔離可燃物,使火熄滅,故D正確。

        13.B 解析:加油站附近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氣體,接觸到明火就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因此加油站必須張貼嚴禁煙火標志。A為國家節(jié)水標志;B為嚴禁煙火標志;C為塑料回收標志;D為劇毒品標志,故選B。

        14.A 解析:室內(nèi)起火時,如果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會進 入更多的空氣,致使可燃物燃燒更充分,火勢更大,A不正確;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加入青菜可以滅火,原因是青菜吸收熱量降低溫度,達不到油的著火點,也可以用鍋蓋蓋滅,原因是隔絕了空氣(或氧氣),B正確;液化氣、煤氣泄漏起火時,首先關閉氣體閥門,隔絕可燃物,然后再采取滅火措施,C正確;用濕毛巾捂 住口鼻可防止吸進有毒氣體,濃煙受熱空氣的作用會浮在上空,應低下身子逃生,D正確。

        15.A 解析:煤油在空氣中不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火焰并冒黑煙,A正確;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觸酒精燈火焰時,不 會立刻燃燒,因為濕棉花球上面的水分不斷蒸發(fā)帶走熱量,使棉花球在一段時間內(nèi)溫度低于棉花的著火點,不會發(fā)生燃燒,B錯;硫在純氧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C錯;甲烷與空氣混合,只有在其爆炸極限內(nèi),遇到明火才可能發(fā)生爆炸,D錯。

        16.B 解析:發(fā)現(xiàn)火險或遭遇火災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援,降低災害的程度,A正確;室內(nèi)電器著火,應先切斷電源,若直接用水滅火,容易造成電器短路等更大災害,B錯;不能逃生時,應沉著應對,等待救援,不要采取跳樓等極端措施,C正確;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qū)域,可以避免燃燒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人體的傷害,D正確。

        17.B 解析:A中符號表示氧離子;B中符號表示氧氣的化學式;C中符號表示氧元素;D中符號表示二氧化錳的化學式。

        18.B 解析:甲醛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A正確;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會發(fā)生改變,甲醛中含有碳元素,燃燒后會生成二氧化碳,甲醛中含有氫元素,燃燒后會生成水,故B錯誤;從宏觀上看,甲醛是由碳、氫、 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C正確;從微觀上看,1個甲醛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故D正確。

        19.C 解析:根據(jù)甲酸的化學式可知,甲酸是一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A正確;甲酸由C、H、O三種元素組成,B正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種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種分子,一個甲酸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而非含有一個氧分子,C錯;一個甲酸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2個氫原子、2個氧原子,共5個原子,D正確。

        20.D 解析:在高鐵酸鈉(Na2FeO4)中,已知Na為+1價,O為-2價,設鐵元 素的化合價為x,則(+1)×2+x+(-2)×4=0,x=+6,即選D。

        21.(1)防止高錳酸鉀顆粒進入導氣管 (2)待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 (3)防止水倒流試管內(nèi)炸裂試管

        解析:(1)試管口放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隨氣流進入導管,阻礙氣體的導出。(2)開始有氣泡冒出時的氣體會混有空氣,待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的氣體才比較純凈。(3)若先停止加熱,試管內(nèi)的溫度會降低,壓強會減小,水槽中的水會從導氣管被倒吸入試管,熱的試管遇到冷水可能會炸裂。

        22.(1)①可燃 ②導電 (2)撥打119火警電話或迅速離開火災現(xiàn)場(合理均可)

        解析:(1)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②石墨可作電極,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導電性。(2)身為未成年人,在火災現(xiàn)場可以做的事:撥打火警電 話119,并迅速離開火災現(xiàn)場。

        23.(1)7K (2)N2 (3)5SO3 (4)Ca(ClO3)2

        解析:(1)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一個數(shù)字可以表示多個原子,7個鉀原子應表示為7K;

        (2)氮氣可以用其化學式表示,即N2;

        (3)在化學式前面加一個數(shù)字可以表示多個分子,5個三氧化硫分子可以表示為5SO3;

        (4)在KClO3中K的化合價為+1價,ClO3原子團的化合價為-1價,氯酸鈣中鈣元素顯示+2價,據(jù)此利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寫出氯酸鈣的化學式為Ca(ClO3)2。

        24.(1)Zn (2)Cl- (3) (4)ZnCl2

        解析:(1)氯化鋅中金屬元素為鋅,元素符號為Zn。(2)氯化鋅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陰離子為氯離子,符號為Cl-。(3 ) 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即 。(4)氯化鋅的化學式為ZnCl2。

        25.(1)Ca (2) (3)

        解析:(1)注意書寫元素符號要規(guī)范,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2)硫酸鈣中的陰離子是硫酸根離子。(3)注意化合價要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并且符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

        26.(1)三(或3) (2)39∶52∶56 (3)35.4% (4)7.8

        解析:(1)重鉻酸鉀是由鉀、鉻、氧三種元素組成的;(2)重鉻酸鉀中鉀、鉻、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39×2)∶(52×2)∶(16×7)=39∶52∶56;(3)重鉻酸鉀中鉻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00%≈35.4%;(4)29.4 g該物質(zhì)中含有鉀元素的質(zhì)量=29.4 g× ×100%=7.8 g。

        27.(1)①集氣瓶 ②過氧化氫溶液 催化 ③向上排空氣 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它們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①Ⅰ ②加熱錳酸鉀,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有氧氣生成

        解析:(1)儀器 B 是集氣瓶;甲同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因為氧氣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甲同學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2)提出猜想Ⅰ和猜想Ⅱ的理由是二氧化錳和錳酸鉀中都含有氧元素;因為二氧化錳在 250 ℃ 條件下加熱,其質(zhì)量不變,說明二氧化錳加熱不產(chǎn)生氧氣,猜想Ⅰ錯誤;在 250 ℃條件下,加熱錳酸鉀,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有氧氣生成。

        28.【知識回憶】 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交流討論】(1)減少污染(或環(huán)保) 擦干 (2)氧氣(或空氣)

        【綜合應用】放熱 鉀+水→氫氧化鉀+氫氣

        29.(1)12×2+1×6+16×1=46 (2) ×100%≈52.2%

        解析:(1)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總和,就是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據(jù)此可以求出乙醇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12×2+1×6+16×1=46。(2)物質(zhì)中某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就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乘以原子個數(shù)與組成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因此乙醇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00%≈52.2%。

      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

      請相信你的化學考試能考好,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化學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同步訓練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737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