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一地理上知識點總結(jié)
學(xué)習(xí)初一上冊地理知識點,可以充實人的心靈,所以我們要掌握好初一地理上冊的知識點,并且能夠及時地去鞏固好來。學(xué)習(xí)啦為大家整理了初一地理上知識點總結(jié),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地理上知識點1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的知識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不規(guī)則球體的認(rèn)識過程,最早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件是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2.地球的大?。浩骄霃?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赤道半徑大于極半徑。
二、地球儀的知識
1.地球儀上的點:北極點是地軸與地球儀最北端的交點,南極點是地軸與地球儀最南端的交點。
2.地軸是從地球內(nèi)部穿過地心的假象的軸。
3.比較緯線、緯度和經(jīng)線、經(jīng)度
緯線和緯度 | 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 | |
形狀 | 圓(與赤道平行) | 半圓(連接南北極點) |
長度 |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 | 經(jīng)線長度都相等 |
方向 |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 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 |
度數(shù) | 0°~90°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 | 0°~180° 向東增大是東經(jīng),向西增大是西經(jīng) |
字母表示 | 北緯N,南緯S | 東經(jīng)E,西經(jīng)W |
重 要 的 經(jīng) 緯 線 | 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最長的緯線 低緯度: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南北回歸線:23.5°N、23.5°S 南北極圈:66.5°N、66.5°S | 東經(jīng)度與西經(jīng)度劃分:0°和180° 東半球與西半球劃分: 20°W、160°E 西半球:160°E—180°—20°W 東半球:20°W—0°—160°E |
4.經(jīng)緯網(wǎng)定位(重點內(nèi)容)
A(0°,60°W) A(0°,30°W)
B(30°S , 75°W) B(30°N,60°E)
C(30°S,0°) C(30°S,60°E)
甲:50°N 、 20°E ;北半球、東半球;中(高、中、低)緯度 五帶中屬北溫帶
乙:20°S 、170°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緯度 五帶中屬熱帶
三、地球的運動
1. 比較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
繞轉(zhuǎn)中心 | 方向 | 周期 | 意義 | |
自轉(zhuǎn) | 地軸 |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逆時針 南極上空:順時針 | 一天 | 晝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時不同 |
公轉(zhuǎn) | 太陽 | 自西向東 | 一年 |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 |
2.地球公轉(zhuǎn)運動的特征:地球在公轉(zhuǎn)過程中,地軸與公轉(zhuǎn)軌道面的夾角總保持66.5度,且地軸總指向北極星附近。
3.地球公轉(zhuǎn)示意圖(完成下圖):
(1)在圖中畫出公轉(zhuǎn)方向(逆時針方向)
(2)①是秋分日,時間是9月23日,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線。
?、谑?a href='http://lpo831.com/jierizhishi/dongzhi/' target='_blank'>冬至日,時間是12月22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③是春分日,時間是3月21日,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線。
?、苁?a href='http://lpo831.com/jierizhishi/xiazhi/' target='_blank'>夏至日,時間是6月22日,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4.五帶的劃分(完成下圖):
在圖中標(biāo)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略,請同學(xué)們自行繪制)
在圖中標(biāo)出五帶的名稱(請同學(xué)們自行繪制)
熱帶的特點是:有太陽直射現(xiàn)象,終年炎熱
南北溫帶的特點是:無太陽直射現(xiàn)象,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分明
南北寒帶的特點是: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終年寒冷
四、地圖的知識
1.地圖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圖例。
2.比例尺的知識:
?、俦壤叩墓剑罕壤?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又叫縮尺
例:在1:2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為2cm,實際距離是40千米
?、诒壤叩谋硎拘问?三種):文字式、數(shù)字式、線段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較: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較比例尺大小最好將幾種形式統(tǒng)一成數(shù)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體現(xiàn)出地圖內(nèi)容的詳細(xì)程度
a.如圖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nèi)容詳細(xì),精確度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但表示的內(nèi)容簡略,精確度低。
b.如果地圖所表示的實際范圍相同,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反之,圖幅面積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簡略。
c.規(guī)律:大范圍地區(qū)的地圖多采用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區(qū)圖),小范圍地區(qū)的地圖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圖、軍事圖)。
例1:去公園游玩要用到導(dǎo)游圖,下列比例尺比較合適的是( C )
A.1:200000 B.1:1000000 C.1:30000
3.地圖上的方向:①一般情況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例:右圖中A點在B點的正西方向
C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
B點在C點的西北方向
?、诶弥赶驑?biāo)判斷方向,
指向標(biāo)所指方向為北方。
例:右圖中A點在B點的西南方向
C點在A點的東北方向
B點在C點的正西方向
?、劾媒?jīng)緯網(wǎng)定方向。
A.方格狀或圓弧形經(jīng)緯網(wǎng)圖:a辨別南北緯:緯度數(shù)值向北遞增的為北緯,向南遞增的為南緯,同一經(jīng)線上的各點為正南正北。b辨別東西經(jīng):經(jīng)度數(shù)值向東遞增的為東經(jīng),向西遞增的是西經(jīng),同一緯線上的各點為正東正西。
B.以南北極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圖:a判別南北極:根據(jù)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b辨別東西:東西為相對方向,根據(jù)自轉(zhuǎn)箭頭指向來辨別東西方向(應(yīng)根據(jù)略弧段即兩點間經(jīng)度差小于180°的弧定向)
例:右圖中
A點在B點的_西北_方向
C點在A點的_東南 方向
B點在C點的_西南_方向
右圖中
甲點在乙點的 正西 方向,
乙點在丙點的 正北 方向,
丙點在甲點的 東南 方向。
4.圖例和注記: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圖例(常見的圖例要能認(rèn)識),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和數(shù)字叫注記。
5.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①海拔和相對高度(如右圖)
A是相對高度
B是海拔
?、诎殃懙睾0胃叨认嗤狞c連接成的線就是等高線,同一條
等高線上的各點的海拔相同,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高程差相等。
③等高線的疏密狀況表示坡度的陡與緩: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艹R姷牡雀呔€地形圖
(山頂) (山谷)(圖中虛線) (山脊)(圖中虛線)
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 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
(盆地) 圖中A(鞍部)
?、萦嬎銡鉁氐拇怪弊兓?/p>
?、扌匏畨?,選壩址,并繪水壩集水區(qū)域和庫區(qū)范圍。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處(河流峽谷地區(qū))修壩,具有投資少,蓄水多的優(yōu)點。
?、呃L小河,判斷小河流向。
讀右圖回答:
(1)①和②坡度較陡的是 ② ;
(2)①和②處有可能發(fā)育成河流的是② ;
并繪出河流流向;
(3)C和D的相對高度是 200米 。
讀左圖回答問題。
(1)寫出數(shù)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山頂 ② 鞍部 ③ 陡崖 ④ 山脊
(2)甲、乙、丙、丁最合適修建壩址的是 丙
初一地理上知識點2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一、陸地和海洋
1.地球上的海陸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陸地。地表海陸分布是不均勻的,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積都大于陸地的面積)。
2.陸地和海洋的類型:(陰影為陸地)
A是 大陸,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
B是 半島,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
C是 島嶼,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D是 大洋
E是 海峽
F是 海灣
3.七大洲的分布(按大到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歐洲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極洲 ;
赤道穿過的大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
赤道穿過的大陸是: 南美洲大陸、非洲大陸 。
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島嶼最多,跨東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第二、呈“S”形狀、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蓋,海水淺,位于北半球,跨經(jīng)度360°.
5.大洲的分界線: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南北美洲的界線:巴拿馬運河。
南半球 北半球 東半球 西半球
初一地理上知識點3
二、地形
1.五種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 亞馬孫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坦蕩,海拔較高,邊緣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地:地面崎嶇,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溝谷深;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
兩大山脈帶: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
丘陵:地面崎嶇,海拔較低,相對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較小;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且較平坦,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
2.七大洲的地形特點
亞洲:中間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海拔較高,相對高度大。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海拔最低;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間分布
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南極洲:冰雪覆蓋,平均海拔最高
3.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坡度最平緩的是大陸架,最陡的是大陸坡,最深的是海溝,面積最大的是海盆,最年輕的是海嶺。
三、海陸變遷
1.德國的 魏格納 提出大陸漂移學(xué)說。
2.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
?、俚乇聿皇且粋€整體,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
②板塊是處在不斷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郯鍓K的相對運動
板塊相對移動方向 | 邊界的類型 | 地貌 | 案例 | |
板塊張裂 | 生長邊界 | 裂谷或海洋 | 東非大裂谷的形成、紅海面積擴(kuò)大、大西洋面積擴(kuò)大 | |
板塊 碰撞 |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 | 消亡邊界 | 褶皺山脈 | 喜馬拉雅山系 阿爾卑斯山系 |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 | 消亡邊界 | 海溝、島嶼、海岸山脈 | 太平洋西部島弧鏈、安第斯山脈、臺灣山脈 |
主要山脈的成因:
喜馬拉雅山脈是 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撞而成;
安第斯山脈是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相撞而成;
落基山脈是是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撞而成。
3.火山地震
①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
?、诜植汲梢颍涸诎鍓K交界處地殼活躍。
>>>下一頁更多精彩“初一地理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