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中必修3古文北師大《師說》課文詳解
語文高中必修3古文北師大《師說》課文詳解
《師說》是韓愈不平則鳴的文章,他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感而發(fā),有許多真知灼見。學生在今天解讀仍有有很大的意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Z文高中必修3古文北師大《師說》課文詳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高中古文《師說》課文詳解一
古①之學者②必有師。(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①古:古代,指先秦和漢。②學者:求學的人。漢代治經學必有師承,各以家法教授。如孔安國治古文《尚書》傳都尉朝,都尉朝傳庸生,庸生傳胡常,胡常傳徐敖;田何治《易經》傳丁寬,丁寬傳田王孫,田王孫傳施讎、孟喜、梁丘賀。學生必須嚴守老師的解說,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立異端雜說。如治《易經》的孟喜得到一本《易》家有關陰陽災變的書,謊稱是他的老師田王孫死時枕在他的膝上獨自傳給他的,他的同學梁丘賀揭露說,他們的老師田王孫死在施讎處,那時孟喜已經回老家了,不可能從老師手中得到這部書?;实勐犝f孟喜改變師法,就不任用他當經學博士。)師者,所以①傳道受②業(yè)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①所以:意思是“用來……的”,或者“……的憑借”,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系的“所以”不同。②受:同“授”。)人非生而知之①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②,終不解矣。(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疑難問題,就始終不能解答了。①之:指代上句的“道”和“業(yè)”。②其為惑也:這里的“惑”,指的是“道”與“業(yè)”中的那些疑難問題。“為”是強意詞,只對“惑”起強調作用,沒有實在意義,不譯。好比“其為人也”,只能譯成“他這個人”一樣。)生乎吾前①,其聞②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③;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在我的前頭,我應該跟從他而且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在我的前頭,我也應該跟從他而且把他當做老師。①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后面略去“者”,譯為“……的人”;“先乎吾后”與此同。“乎”,介詞,同“于”,在。②聞:知道,懂得的意思。③師之:就是“以之為師”。)吾師①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何必知道他是在我的前頭出生呢,還是在我的后頭出生呢?①師:動詞,學習。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夫庸知其年之先生于吾乎抑后生于吾乎”的省略寫法,譯為“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呢還是比我小呢?”夫,發(fā)語詞。庸,何、豈、哪。知,知道、了解。年,生年,這里指年齡。之,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無實在意義。)是故①無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③。(因此,無論地位高貴的還是地位卑賤的,無論年長的還是年少的,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①是故:因此,所以。②無:這里的四個“無”,都是“無論”的意思。③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理在哪里,老師也就在哪里。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老師。)
題目是“師說”,說說從師學習的道理。那么,作者對于師道的基本觀點是什么呢?這是讀者看到題目,會首先想到的問題。于是作者順應讀者的閱讀需要,在第一段開宗明義,闡述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主要看法,概括起來有三點:一、學者必有師;二、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也是本文反復說明和論證的三個觀點。
“學者必有師”,這里明言是針對學者而言,也就是下文提及的“今之眾人”、“君子”、“士大夫”,不是指的“童子”。今之眾人、君子、士大夫為什么還必須從師學習?“古之學者必有師”,作者用古代的事實證明,在先秦和漢代,學者都一定從師學習,只是到了近代,人們才把這個好的傳統(tǒng)丟棄了。古人真的“必有師”嗎?文章沒有立即展開論證,但不是沒有論證。文章是怎樣證明這一點的?讓我們先存下一個疑竇,繼續(xù)研讀下文吧。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這里闡明了學者需要的是什么樣的老師。學者的老師,不是童子的句讀之師,而是傳道受業(yè)解惑之師。這個“道”指的是儒家之道;這個“業(yè)”指的是下文提及的“六藝經傳”,即宣傳儒家學說的先秦散文。韓愈這個觀點很重要,有針對性,有創(chuàng)造性。韓愈生活在佛教極盛的時代,佛教是一種外來的宗教思想,它主張“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yǎng)之道,以求其所謂清靜寂滅者”。這和中國的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是針鋒相對、格格不入的。而同時六朝以來在文壇上又盛行空泛浮躁的駢體文,不利于儒家思想的傳播。因此,韓愈大聲呼吁傳儒家之道,授先秦散文之業(yè),確是“抗顏為師”,反潮流而為之。師者,傳道受業(yè),對這一點前人論說很多,容易理解,無須多說;而“解惑”則是韓愈的首創(chuàng)。為什么要解惑呢?韓愈指出,人不是生下就有知識的,人的知識是后天學得的,因此,在學道受業(yè)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疑問。有了疑問而不從師學習,這些疑問也就永遠不能解決。韓愈這個觀點充滿了斗爭精神。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當時士大夫中盛行先知先覺的觀念,認為自己是天生的才子,從娘肚子里生下來就該做官。韓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這個思想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實際上也給了那些士大夫的荒謬論調以當頭棒喝。
師者既傳道又受業(yè),還要解惑,要求這么高,這樣的老師到哪里去尋找?韓愈回答說:“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理在哪里,老師也就在哪里,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能者為師,誰手里掌握了真理,我們就聽從誰。這里有兩道難關,一是年齡,二是地位,難道年長的可以拜年少的做老師?位尊的可以拜位卑的做老師?韓愈響亮地回答:“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千百年來,所有的人都奉行“上智下愚”的觀念,高貴者聰明,卑賤者愚蠢。而韓愈第一次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在真理面前,沒有尊卑貴賤之分,這好比是照亮黑夜的明燈,刺破烏云的閃電,使人眼前陡然一亮。但在當時,它卻是一個重磅炸彈,引起了那些昏聵無知的士大夫們的一片恐慌。
老師為什么可以不分年齡老少呢?作者證明了,我們是以道為師,而不是以人為師,既如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但是,為什么可以不分貴賤呢?卻未見作者論證。韓愈也有疏漏的時候啊,他竟然忘了這么一個大問題!但是,韓愈真的疏漏了嗎?請你繼續(xù)研讀吧,你越是研讀得細致深透,你會越是為韓愈的文筆所折服哩。
語文高中古文《師說》課文詳解二
嗟乎!師道①之②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③也難矣!(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對于師道沒有疑惑就難了!①師道:從師的風尚。道,這里有風尚、風氣的意思。②之:用于主謂之間,結構助詞,無意義。③惑:疑惑。這里指的是對于師道的糊涂認識。)古之圣人,其出人①也遠矣,猶且②從師而問焉③;今之眾人④,其下圣人⑤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⑥。(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而且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比圣人低下很遠,卻把向老師學習看做恥辱。①出人:超出一般人。②猶且:尚且,還。③焉:同“之”, 代詞,作動詞“問”的賓語。④眾人:一般人。⑤下圣人:下于圣人。下,低。⑥恥學于師:以學于師為恥。)是故圣益①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②乎?(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自這里吧!①益:更加、越發(fā)。下句“益”同義。②此:指代“從師而問或恥學于師”。從師而問,則圣益圣;恥學于師,則愚益愚。)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①也,則恥師②焉,惑矣。(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把跟從老師學習看做恥辱,他們對于從師之道的理解真是糊涂啊!①于其身:對于他自己。身,自己。②恥師:以從師學習為恥。)彼①童子之師,授之書②而習其句讀③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④者也。(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授孩子們認字寫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給大人們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①彼:那。②授之書:教授童子認字寫字。授,傳授、教授。之,指代童子。書,文字。③習其句讀:使其習句讀,教授童子練習斷句。其,指代“童子”。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一句話叫“句”,句子中間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叫“讀”。這里“句讀”泛指文章的字句。讀,dòu。④傳其道解其惑:給大人們傳授道業(yè),給大人們解答疑惑。其,與上文“其身”照應,指代大人。按:這個句子是判斷句,“彼童子之師”是句子主語,下接一個表肯定判斷和一個表否定判斷的謂語,相當現代漢語中的“……,是……,不是……”。)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①,小學而大遺②,吾未見其明也。(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就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的道、業(yè)方面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句讀方面的知識學到了,大的道業(yè)方面的疑難問題卻反而丟棄了,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真正明白了從師之道的啊!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這個句子比較復雜,首先,對句中的“之”字有兩種理解,一是認為“之”把賓語前置,所以這句話解釋為“不知句讀,不解惑”。二是認為“之”是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因為“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句子的主語。照此,這句話譯為“書本上的字句不理解,道、業(yè)方面的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對這兩種解釋,我們認為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文意,可以并存。其次,這句話采用了合敘的方法,即把兩個句子拆開來,將其主語和謂語歸并起來寫。理解的時候要調整語序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在《過秦論》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也是這種寫法。“或師焉,或否焉”意即不知的句讀倒要從師,不能解決的疑惑卻不從師?;?,代詞,有的,分別指代“不知之句讀”和“不解之惑”。不,fǒu。②小學而大遺:小學,小的方面學到了。小,指的是“句讀”。大遺,大的方面丟棄了。大,指的是“惑”。遺,丟棄。)巫醫(yī)①樂師②百工③之人,不恥相師④。士大夫⑤之族⑥,曰師曰弟子云者⑦,則群聚而笑之。(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把互相拜師學習看做恥辱。士大夫這一類人,反而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①巫醫(yī):古代巫、醫(yī)不分。巫的職業(yè)為祝禱、占卜等迷信活動,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②樂師:以演奏樂器為職業(yè)的人。③百工:各種手工業(yè)工人。④不恥相師:不以相師為恥。相師,傳統(tǒng)的解釋是“互相拜師學習”。但課本解釋為“拜別人為師”。課本的解釋與“恥學于師”意義重復,故本資料采用傳統(tǒng)說法。⑤士大夫:封建地主階級的文人、士族。⑥族:類。⑦云者:對前面起總括的作用,有“如此如此”的意味。)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①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②。”嗚呼!師道之不復③,可知矣。(問他們?yōu)槭裁醋I笑,他們就說:“那個當老師的同那個做學生的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如果拜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做老師,就足夠羞慚,如果拜比自己官職高的人做老師,就近似阿諛!”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為什么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它的原因了。①年相若:年齡差不多。相若,相似。②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以位卑者為師則足羞,以官盛者為師則近諛”的省略。諛,yú,阿諛、奉承。③復:恢復。)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①,今其智乃②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③!(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不屑于與他們?yōu)槲?,但現在君子們對于從師學習的見識反而趕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①不齒:不屑與之同列,羞與為伍,意思是不屑一提,看不起。齒,并列,排列。②乃:竟。③歟:表示感嘆的語氣助詞,相當于“啊”。)
第一段作者從三個方面闡明了自己的師道觀,為什么提出這些問題呢?是無的放矢嗎?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因為“師道久不傳”,所以人們對于師道就存在許多糊涂觀念。糊涂表現在哪里呢?一個“惑”字領起下文。與第一段照應,這第二段也從三個方面對當今士大夫們在師道上的糊涂認識一一進行分析批判。
“古之圣人”至“其皆出于此乎 ”,這里列出人們的第一個“惑”:恥學于師。這個觀念錯在哪里呢?作者將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說明,古之圣人從師而問,是故圣益圣;今之眾人恥學于師,是以愚益愚。對待師道觀念不同,態(tài)度不同,結果也便完全不同。作者從因果關系的角度證明從師的好處,不從師的害處。你不想“愚益愚”嗎?那就得學圣人“從師而問”。圣人猶且從師,我等眾人豈能不從師?文章就這樣也便從反面證明了為什么“學者必有師”。
你韓愈大叫大嚷“必有師”,那些士大夫也許會反問:“難道我們不重師?我們辦了多少學校啊!誰家的孩子沒有拜老師呢?”由此,韓愈又引出人們的第二個“惑”:重童子之師而恥自身之師。韓愈首先辨明概念,說:“你們講的師是童子所需的句讀之師,不是我說的自身所需的解惑之師啊!”然后從得失的角度分析,重童子之師,句讀的知識學到了;恥解惑之師,道業(yè)的知識卻丟棄了,這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能說你們明白了師道嗎?通過這段議論,讀者自然也便進一步明白師者為什么必須“傳道受業(yè)解惑”。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至段末“其可怪也歟”,批駁人們的第三個“惑”:恥相師,也就是以相互拜師學習為恥。韓愈為什么特別提出這個問題來分析批判呢?原來韓愈關于師道的第三個觀點就是強調相互為師,不管年齡大小,不管地位尊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誰手里有真理,就拜誰做老師。而士大夫恰恰以年齡、尊卑作為“恥相師”的借口。所以,對士大夫的這套理論必須痛加駁斥。作者將巫醫(yī)樂師百工和士大夫對比,前者不恥相師,后者恥相師。而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但在師道的問題上,君子們的識見竟然遠遠趕不上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歟!”怪,荒謬之意。君子們的見解荒謬在哪里?荒謬就在于他們自相矛盾,自我掌嘴,無法自圓其說。不齒于君子的巫醫(yī)樂師百工,在師道問題上的見識足可以做君子的老師,所以“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一段中沒有證明的觀點在這里得到了雄辯的證明,你看,韓愈的文章前后照應多么周密!
語文高中古文《師說》課文詳解三
圣人無常師①。(圣人沒有固定的老師。①常師:固定的老師。此句語出《左傳·昭公十七年》杜預注。但意思出自《論語·子張》子貢稱贊孔子的一句話:“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師郯子①、萇弘②、師襄③、老聃④。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曾經拜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做老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①郯子:春秋時郯國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官職的名稱。郯國,位于現在山東省郯城縣一帶。郯,tán。②萇弘:chánɡhónɡ,周敬王時的大夫,孔子向他請教過音樂的事。③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向他學習彈琴。④老聃: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問禮。聃,dān。)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孔子說:“三個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是故弟子不必①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②,如是而已。(因此,學生不一定什么都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qū)別是聽到道理有先有后,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①不必:不一定。②攻:學習、研究。)
這一段先提出論點:“圣人無常師”,接著陳述孔子從師的事實,又引用孔子的論述加以證明,最后自然地得出結論: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我們在前文已經分析過,作者在第一段正面闡明了自己在師道問題上的基本觀點,第二段對錯誤觀念進行了分析批判,從反面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觀點。為什么這里還要繼續(xù)證明,而且又特別提出“圣人無常師”的觀點呢?這是因為:第一、前文論及“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之圣人從師而問”,都只有抽象的說明,并無確鑿的事實證明,不能令人信服;所以在這里作者列出舉世公認的大圣人孔子從師的事實。在古代,圣人孔子尚且從師,“學者”是否應該從師就不言自明了。第二、為什么證明“圣人無常師”?這是因為從漢代以來,治經學必有師承,各以家法教授。這種門派制度存在許多弊端。首先僵化了師生關系,拜了甲為師,就不能再拜乙為師,而且學生必須嚴守老師的解說,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立異端雜說。其次,盛行門戶偏見,各學派之間不僅不能互相交流通融,而且相互排擠,嚴重影響到儒家學說的傳播發(fā)展。所以,韓愈提出“圣人無常師”,并以孔子從師的事例來證明??鬃右咱白訛閹煟?ldquo;學在四夷”;以師襄為師,是向“位卑者”請教;以老子為師,是跨越門派向道家學習。“圣人無常師”,實際就是提倡打破門派偏見,這是破天荒的說法,所以韓愈不能不被當時的士大夫罵為“狂人”。第三、作者通過這段論證得出“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便深化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念。如果說,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們在前面還是停留在“不恥相師”的層面,你我之間可以互相為師,那么到了這里,韓愈則進一步指出:即使師生之間也可以互相為師。在“師道尊嚴”占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時代,韓愈能提出如此卓越的見解,能有如此師生平等的觀念,是多么的不容易。
語文高中古文《師說》課文詳解四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被時俗陋習拘限,向我學習。蟠,pán。古文,即韓愈極力倡導的先秦和漢代的散文。六藝經傳,六經的經文和 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稑贰肪靡咽?,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傳,zhuàn,解釋經書的著作。六藝是古代儒生首先必學科目,《漢書·儒林傳》說:“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通,普遍。不拘于時,不被時俗拘限。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好風尚,所以寫這篇《師說》贈送給他。嘉,贊許。古道,指古人從師之道。貽,yí,贈送。)
第四段,從表面看,好像說明寫作緣起,暗示觸動韓愈發(fā)表議論的契機,作者寫作《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但是,結尾的旨意真的在這里嗎?如果僅僅如此簡單,這是不是一個多余的尾巴?古人寫文章講求鳳頭、豬肚、豹尾,文章大家韓愈豈能不知個中三昧?原來作者通篇文字,無論說理也好,舉例也好,都是言必及古。那末,人們會問,你說的都是前朝的事情,現在已經不適用啦。于是,韓愈非舉出現人現事不可:學者有李蟠,“好古文”、“行古道”、“學于余”;師者有我韓愈,“傳道受業(yè)解惑”,“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這便雄辯證明,古人之師道不僅可行,而且正由我韓愈們發(fā)揚而光大之!作者如此結尾,等于是高舉著“師道”的大旗,向那些“恥學于師”的士大夫下了一道莊嚴的戰(zhàn)書,不可不謂振聾發(fā)聵,驚世駭俗,雷霆千鈞!
語文高中必修3《師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