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過秦論》復(fù)習資料
高二語文《過秦論》復(fù)習資料
《過秦論》是一篇史論,是高二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學(xué)生在復(fù)習時需要掌握相關(guān)知識,下面是學(xué)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過秦論》復(fù)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語文《過秦論》復(fù)習資料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谛⒐葲](沒,通“歿”,死亡)
?、酆蠌木喗?約從離衡/于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芮赜杏嗔Χ破浔?弊,通“敝”,疲憊)
?、菪懦季潢惱l何(通“呵”,喝問)
?、蘧笃疒淠爸?倔,通“崛”,崛起)
?、呲A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喟儆杏嗄暌?有,通“又”)
?、岱强褂诰艊畮熞?抗,通“亢”,高)
?、馔袼暮?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儆谑乔厝斯笆侄∥骱又?于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谟谑橇鶉浚袑幵?、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凵綎|豪俊遂并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jù)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廴缓筵`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jù)點,屏障,名詞)
2.因
?、僖蜻z策(沿襲,動詞)
?、谝蚶吮?趁著,介詞)
?、垡蚝訛槌?憑借,依據(jù),介詞)
高二語文復(fù)習資料:過秦論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谧吠鲋鸨?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弁潭芏鲋T侯(滅亡,動詞;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動詞)
?、谇赜杏嗔Χ破浔?制服,動詞)
?、勐闹磷鸲屏?統(tǒng)治、控制,動詞)
5.兵
?、?hellip;…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谑仗煜轮?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倜晒蕵I(yè),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谡耖L策而御宇內(nèi)(馬鞭子,名詞)
7.致
?、僖灾绿煜轮?招引、招納,動詞)
?、谥氯f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俨粣壅淦髦貙毞署堉?的,結(jié)構(gòu)助詞)
?、?hellip;…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凵叹糁?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俜羌跋驎r之士(比得上,動詞)
?、诩爸燎厥蓟?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谧吠鲋鸨?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nèi)立法度(制度,名詞)
?、谠囀股綎|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僖蜻z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趯捄穸鴲廴?愛護,尊重,動詞)
高二語文《過秦論》原文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秦人開關(guān)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秦王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懮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高二語文《過秦論》創(chuàng)作背景
西漢文帝時代,是漢代所謂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賈誼以他敏銳的洞察力,透過表象,看到了西漢王朝潛伏的危機。當時,權(quán)貴豪門大量侵吞農(nóng)民土地,逼使農(nóng)民破產(chǎn)流亡,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也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國內(nèi)封建割據(jù)與中央集權(quán)的矛盾、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間的矛盾都日益加劇,統(tǒng)治者的地位有動搖的危險。
為了調(diào)和各種矛盾,使西漢王朝長治久安,賈誼在《陳政事疏》《論積貯疏》以及《過秦論》等著名的政論文中向漢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時弊的政治主張。本文就是以勸誡的口氣,從總結(jié)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敗得失,為漢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鑒。在談到寫作目的時,賈誼說過他之所以要“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quán)勢之宜”,主張“去就有序,變化因時”,其目的是求得“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下篇)?!哆^秦論》一文總結(jié)秦朝興亡的教訓(xùn),實為昭漢之過。
看了<高二語文《過秦論》復(fù)習資料>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