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
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
對于語文的學習,需要多做一些練習題做為輔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一)
夜晚,沒有風,湖水平靜得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著夜空;在水天相接處,夜空和湖泊構成一個軸對稱的浩瀚畫面。
湖畔積聚著數(shù)不清的人。音樂響起,仿佛是從湖水里飄旋而出,在空曠的湖面回蕩。緊隨著音樂,湖天之間突然躥出一道道光點,猶如活潑的蝌蚪,從湖水深處向深邃的夜空騰游;也像犀利的鳴鏑,從空中呼嘯著飛入湖底。只不過瞬間的工夫,這些蝌蚪和鳴鏑便轟然炸裂,變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們隨風飄動變幻,繼續(xù)著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話。二天上發(fā)生的所有一切,無一遺漏,都同時倒映在護理。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貧乏,那么,在這些千變萬化的焰火里,可以聯(lián)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異卉,可以聯(lián)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風景;當然也會聯(lián)想起和焰火有關的的往事,回憶起和焰火有關的一些難忘瞬間。
天上的煙花像什么?在聽到有人這樣發(fā)問時,除了那些美好的回憶,我的腦海中竟出現(xiàn)了一些和此時氣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戰(zhàn)爭中的夜景:槍彈和炮彈在夜空中劃出耀眼的弧線,隨之而來的,是爆炸,是火光,是驚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從戰(zhàn)爭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有這類恐怖的記憶:飛機在天空中隆隆飛過,炸彈從天而降,如飛蝗,如黑鵝,成群成片,大地搖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顫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藍天,但人間已是慘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橫飛,到處可以看到死者的鮮血和肢體,連樹枝和電線上也掛著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慘的是失去親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毀的火車站的站臺上,一個未諳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親身邊,驚惶無措地放聲大哭;那個孩子的身邊,也使煙和火。
這樣的惡夢,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間的美妙焰火,沒有任何關系。然而,我卻無法驅散火光中生發(fā)的遙遠苦痛的聯(lián)想。
炮火與焰火,都是火藥爆炸產(chǎn)生的光芒,兩者的目的和效果卻是天差地別。炮火,是為進攻,為征服,為反坑,為破環(huán),為殺戮,是人間最可怕最慘烈的景象,是戰(zhàn)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為慶祝,為團圓,為展示和平的歡樂,為表現(xiàn)人間的繁華和喜悅。同樣是火花,同樣是爆炸,兩者所展示的,卻是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
在滿天滿湖絢爛的焰火中,我默默地為人類的和平祈禱。但愿有這樣一天,人間本來用著準備戰(zhàn)爭的火藥,都被改做成了煙花,在一個全人類共慶的夜晚,讓象征和平團圓的火焰之花開滿地球的上空,萬紫千紅,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
14、作者寫象征喜慶的焰火,為什么要從平靜的湖水寫起?(4分)
答:以“靜”襯“動”,反襯了隨后施放焰火的熱鬧;湖水的平靜又與焰火的熱鬧相結合,共同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肯定。
15、為什么作者一方面說戰(zhàn)爭的“噩夢”與眼下的美妙火焰沒有關系,另一方面又說自己無法驅散“遙遠苦痛的聯(lián)想”?(6分)
答:炮火是戰(zhàn)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歡樂、繁華的象征;它們分別指向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作者說自己無法驅散“遙遠苦痛的聯(lián)想”意在提醒我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苦難的歷史。
16、本文是怎樣謀篇布局的?結合原文簡要回答。(6分)
答:從空間上,夜空與湖泊兩相映襯;從時間上,現(xiàn)在與過去交織與碰撞。
17、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請對此簡要賞析。(6分)
答:作者以這個反問句單設一段,卒章顯志。“這樣的煙花”不僅有形狀、顏色與光亮的美麗,更是和平團圓的象征。這個反問句強烈的表達了作者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蘊深遠,激發(fā)人們思考。
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二)
那是一塊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親還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紅磚土墻。黑灰色的瓦片垂著耳朵,仿佛傾聽著什么。父親通常一個人不會說什么,只是靜靜地沐浴著陽光,取暖。像溫順的臣民承受浩蕩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個地方。喊一聲父親,父親臉上立刻陽光燦爛,笑容如綻放在枝葉里的花朵般顫動。
一個人是會老的。皺紋宛如屋檐上生滿綠銹的青苔,上面搖曳著荒草。老人頭發(fā)花白,牙齒脫落,身邊斜靠著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樣子像是一部接近尾聲的黑白電影里的舊鏡頭。陽光不老,新鮮的光束里盡情跳躍著生命的塵埃。但父親不見了。如今,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淚水爬出我的眼簾,陽光使它格外晶瑩,如針芒般的陽光深深刺傷著我,痙攣。陽光無影無蹤地裹走了父親,又依然照亮那里,如瀉地的一攤水銀,成為我面前不會消逝的最堅硬的事物之一。
“來!曬曬太陽!”在鄉(xiāng)村,尤其是冬天,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窩聚的老人們也最多。冬天里,陽光以一種最溫暖、最明亮的姿態(tài)涂抹大地。樹上尚沒有凋零的葉片,通體金黃,興奮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條狗蜷縮在陽光的被窩里,懶洋洋地,像是一只泄了氣的皮球或是讓太陽烤干的牛糞。老人們開始在陽光里打撈著明滅的往事,交頭接耳:誰家的豬養(yǎng)得最肥,誰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誰家閨女臘月里要出嫁,誰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們大口大口飽食著陽光的盛宴,咀嚼陽光,畢畢剝剝,滿嘴流油。通常,他們都以為這兒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人間的天堂。他們的笑聲、嘆息聲、訴說聲像是無數(shù)把叮當當?shù)男±棋N,把陽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樂呵呵地搭在懷里,儼然一個個財主佬。直到起身離開時,還夸張似的拍打著屁股上的灰塵。即便有貧窮的跳蚤,在陽光下也被驅趕得一干二凈。
我想父親,包括一些老人們,在他們人生的暮年喜歡坐在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陽光底下的傾訴,肯定隱藏著某種心靈上的秘密:一定是額頭皺紋里隱逸著的生命的苦澀需要陽光的撫慰;內心經(jīng)歷太多,那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許往事已經(jīng)堆積得發(fā)霉,必須在陽光下曝曬一番;抑或身上流動緩慢的血液必須與陽光勾兌與打通,才會使他們更加舒展、坦蕩、明媚。也可能他們想得更遠,無邊無際的黑正在向他們擁來,他們得趕緊拾掇起一些太陽的金枝,燃燒生命。因為,不僅一顆晦澀的心需要陽光的照耀;一顆純凈的心,也同樣需要陽光的映照。最后,陽光收拾走了許多謎底,如父親自體生命的消逝正如陽光的消逝一樣。只是父親永遠不會知道,他的那塊被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會成為他親人們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幾回,我發(fā)覺與我一道回家的兒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發(fā)愣。以前,他可是撒歡般地蹦跳著雙腳撲向那里的。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這是一位俄羅斯詩人的詩句。寫這詩的巴爾蒙特這時仿佛就像一個嬰兒,在春天里降生時一睜眼,就看到了溫煦的陽光。他身上泛著金黃的絨毛。的確,陽光可以滲透所有的語言,但無法諦聽;陽光像一塊黃金可以讓人貪婪地攫取,但卻無法永遠占有;陽光像一朵鮮艷的花朵,卻無法為一個人永遠開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陽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凈得一覽無余,纖毫畢現(xiàn);陽光進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內部,使其發(fā)酵、膨脹、瘋狂和生長。這些人們都可以看到,因此也體會出陽光本身充滿的慈祥、溫暖、仁愛和平靜。果然,在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張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個陌生而嘶啞的喉嚨。那陌生的嘴角牽動鄉(xiāng)村的最后一縷陽光,仿佛是在向陽光做著訣別。我想,一個陽光鋪就的舞臺,父親和他的鄉(xiāng)親裁剪著一塊陽光的綢緞,然后緊緊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說:“我曾去過那陽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間的人無法也無力重述的事物。”僅僅默念著這一句,我的心緒在陽光下就顯得一派蒼茫。
18、本文題為“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請聯(lián)系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陽光”是怎么理解的?(3分)
19、這是一篇含義雋永的散文,其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語句值得細細品味。請用自己的語言闡釋下面兩個句子:(6分)
(1)無邊無際的黑正在向他們擁來,他們得趕緊拾掇起一些太陽的金枝,燃燒生命。
(2)陽光像一朵鮮艷的花朵,卻無法為一個人永遠開放。
20、文章的結尾引用了但丁的詩句:“我曾去過那陽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間的人無法也無力重述的事物。”請結合原文分析所引文字的含義和作用。(5分)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分)( )
A、溫煦的陽光充滿暖意,進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內部,使其發(fā)酵、膨脹、瘋狂和生長。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對陽光充滿了虔誠和膜拜的敬意。
B、文章寫老父親坐在房前沐浴陽光,寫老人們窩聚在冬日里,甚至寫一條狗蜷縮在陽光的被窩里,使文章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C、生命不應像流星,一個人的生命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如果你的生命里有陽光陪伴,你是幸福的;人生應該慢步欣賞享受陽光。
D、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無異紅日高照,生活的天空充滿陽光。
E、本文以樸素的語言,真實的情感細膩而又生動地抒寫了對父親、對故鄉(xiāng)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陽光一樣揮之不去。陽光照得愈多,親情鄉(xiāng)情愈是濃烈。
高考語文課外閱讀題答案:
18.陽光本身充滿了慈祥、溫暖、仁愛和平靜。
19.(1)生活的天空有時會籠罩苦難的陰霾,但只要人們的心里擁有一輪朝陽,那么,他就可能在奮斗中崛起,活得激情四射。
(2)陽光是美麗的,生命卻是短暫的;有限的生命應該盡情的享受美妙的陽光人生。
20.含義:陽光是上天的賜予,應該感謝天,感謝陽光。這個道理,許多人心里明白,卻無法言表。所以,每當默念著這一句,“我”的心緒在陽光下就顯得一派蒼茫。
作用:(1)篇末點題 , 照應文題“陽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2)升華主題,使文章的意蘊更為豐富。
21.AE(A錯在“正因為如此”,作者對陽光充滿敬意的原因很復雜。E錯在對文章的主旨理解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