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2)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
68.力與加速度的對應關系,無先后之分,力改變的同時加速度相應改變。
69.雖然由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得出,當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但不能說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因為牛頓第一定律所揭示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即慣性,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沒有體現(xiàn)。
70.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71.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地求出加速度a,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72.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時注意合力與分力不能重復計算。
73.注意F合=ma是矢量式,在應用時,要選擇正方向,一般我們選擇合外力的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74.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75.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76.有時加速度方向不在豎直方向上,但只要在豎直方向上有分量,物體也處于超、失重狀態(tài)。
77.兩個相關聯(lián)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tài),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
78.國際單位制是單位制的一種,不要把單位制理解成國際單位制。
79.力的單位牛頓不是基本單位而是導出單位。
80.有些單位是常用單位而不是國際單位制單位,如:小時、斤等。
81.進行物理計算時常需要統(tǒng)一單位。
82.只要存在與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合外力,物體就做曲線運動,與所受力是否為恒力無關。
83.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方向沿該點所在的軌跡的切線,而不是合外力沿軌跡的切線。請注意區(qū)別。
84.合運動是指物體相對地面的實際運動,不一定是人感覺到的運動。
85.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不一定是直線運動,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不一定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86.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實際上就是描述運動的物理量的合成與分解,如速度、位移、加速度的合成與分解。
87.運動的分解并不是把運動分開,物體先參與一個運動,然后再參與另一運動,而只是為了研究的方便,從兩個方向上分析物體的運動,分運動間具有等時性,不存在先后關系。
88.豎直上拋運動整體法分析時一定要注意方向問題,初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列方程時可以先假設一個正方向,再用正、負號表示各物理量的方向,尤其是位移的正、負,容易弄錯,要特別注意。
89.豎直上拋運動的加速度不變,故其v-t圖象的斜率不變,應為一條直線。
90.要注意題目描述中的隱蔽性,如“物體到達離拋出點5m處”,不一定是由拋出點上升5m,有可能在下降階段到達該處,也有可能在拋出點下方5m處。
91.平拋運動公式中的時間t是從拋出點開始計時的,否則公式不成立。
92.求平拋運動物體某段時間內的速度變化時要注意應該用矢量相減的方法。用平拋豎落儀研究平拋運動時結果是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與同時平拋的小球同時落地,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但此實驗不能說明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93.并不是水平速度越大斜拋物體的射程就越遠,射程的大小由初速度和拋射角度兩因素共同決定。
94.斜拋運動最高點的物體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95.斜拋運動軌跡具有對稱性,但彈道曲線不具有對稱性。
96.在半徑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能由角速度大小判斷線速度大小,也不能由線速度大小判斷角速度大小。
97.地球上的各點均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周期及角速度均相等,各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故各點線速度大小不相等。
98.同一輪子上各質點的角速度關系:由于同一輪子上的各質點與轉軸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轉過的角度相同,因此各質點角速度相同。各質點具有相同的ω、T和n。
99.在齒輪傳動或皮帶傳動(皮帶不打滑,摩擦傳動中接觸面不打滑)裝置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皮帶上各點及輪邊緣各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100.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就是物體的合外力,但變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不一定是合外力。
101.當向心力有靜摩擦力提供時,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運動狀態(tài)決定的。
102.繩只能產(chǎn)生拉力,桿對球既可以產(chǎn)生拉力又可以產(chǎn)生壓力,所以求作用力時,應先利用臨界條件判斷桿對球施力的方向,或先假設力朝某一方向,然后根據(jù)所求結果進行判斷。
103.公式F=mv2/r是牛頓第二定律在圓周運動中的應用,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因此,牛頓定律及由牛頓定律導出的一些規(guī)律(如超重、失重等)在本章仍適用。
104.物體做離心運動是向心力不足造成的,并不是受到“離心力”的作用。
105.物體在完全失去向心力作用時,應沿當時物體所在處的切線方向運動,而不是沿半徑方向運動。
106.要弄清需要的向心力F需和提供的向心力F供的關系,當F供F需時,物體做近(向)心運動。
107.任意兩物體間都存在萬有引力,但不是任意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都能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來。
108.開普勒第三定律只對繞同一天體運轉的星體適用,中心天體不同的不能用該定律,如各行星間可用該定律,火星和月球間不能用該定律。
109.在地球表面的物體,由于受地球自轉的影響,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離開了地球表面,不受地球自轉的影響時,重力就是萬有引力。
110.萬有引力定律適用于兩質點之間引力的計算,如果是均勻的球體,也用兩球心之間距離來計算。
111.掌握日常知識中地球的公轉周期、月球的周期及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周期等,在估算天體質量時,應作為隱含的已知條件加以挖掘應用。
112.進入繞地球運行軌道的宇宙飛船,在運行時不需要開發(fā)動機,因為宇宙飛船在軌道上運行時,萬有引力全部用來提供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113.在討論有關衛(wèi)星的題目時,關鍵要明確向心力、軌道半徑、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彼此影響,互相聯(lián)系,只要其中一個量確定了,其它的量就不變了,只要其中一個量發(fā)生了變化,其它的量也會隨之變化。
114.通常情況下,物體隨地球自轉做圓周運動所需向心力很小,故可在近似計算中取G=F,但若要考慮自轉的影響,則不能近似處理。
115.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在赤道平面內,故只能“靜止”于離赤道某高空的上空。
116.推動火箭前進的動力不是來自于大氣,而是來自于火箭向后噴出的氣體。
117.選取不同的參考系時,物體產(chǎn)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高中階段計算功時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118.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時,不僅要看力和位移,還要注意力與位移之間的夾角。
119.計算某個力的功時,要看看這個力是否始終作用在物體上,也就是說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時性。
120.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雖等大反向,其總功卻不一定為零,因為兩個力做功之和不一定為零,有時兩個力都做正功,有時都做負功,有時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
121.動能只有正值沒有負值,最小值為零。
122.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是因為高度具有相對性。
123.勢能的正、負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124.比較兩物體勢能大小時必須選同一零勢能面。
125.物體勢能大小與零勢能面選取有關,但兩位置的勢能之差與零勢能面的選取無關。
126.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有關。
127.求合力的總功時要注意各個功的正負。
128.功能變化一定是末動能減初動能。
129.列方程前一定要明確所研究的運動過程。
130.要嚴格按動能定理的一般表達形式列方程,即等號的一邊是合力的總功,另一邊是動能變化。
131.動能定理反映的是通過做功物體的動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不要理解成功與動能的轉化。
13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條件不是合外力為零,而是除重力和系統(tǒng)內彈力外,其他力做功為零。
133.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對系統(tǒng)而言的,單個物體無所謂機械能守恒,正常所說的某物體的機械能守恒只是一種習慣說法。
134.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時初、末態(tài)的重力勢能要選同一個零勢能面。
135.雖然我們常用初、末態(tài)機械能相等列方程解題,但初、末態(tài)機械能相等與變化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含義不盡相同。整個過程中機械能一直保持不變,才叫機械能守恒,初、末態(tài)只是其中的兩個時刻。
136.機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轉換與守恒定律的一個特例,當有除重力(或系統(tǒng)內彈力)以外的力做功時,機械能不再守恒,但系統(tǒng)的總能量仍守恒。
137.選紙帶時,只要是正確操作打出的紙帶都可用,不必非要選用前兩個點間距為2㎜的。
138.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不需要測質量,故用不著天平。
139.在描述對物體的要求時應該說“質量大,體積小”,即較小的大密度的重物,不能只說成“密度大”。
140.用自由落體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中求瞬時速度要用紙帶來求,而不能由v=√2gh來求。
看了<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