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化學學習方法 >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初中化學知識點歸納

        新的化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為本,那么你知道初中化學都有哪些知識點嗎?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化學知識點:溶解度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1)定義: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與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有關。根據(jù)物質在20℃時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質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難溶等概念粗略地來描述。

        (2)固體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體的溶解度概念時,要抓住五個要點:

        ①“在一定溫度下”:因為每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有一個對應的定值,但這定值是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所以給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時,必須指出在什么溫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義。

       ?、?ldquo;在100g溶劑里”:溶劑質量有規(guī)定的值,統(tǒng)一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劑時,一般是指水。

       ?、?ldquo;飽和狀態(tài)”:所謂飽和狀態(tài),可以理解為,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質的溶解達到了最大值。

       ?、?ldquo;所溶解的質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單位的,這個單位既不是度數(shù)(°),也不是質量分數(shù)(%),而是質量單位“g”。

        ⑤“在這種溶劑里”:就是說必須指明在哪種溶劑里,不能泛泛地談溶劑。因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溶劑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同一溫度下溶質、溶劑不同,溶解度不同。

       ?、跍囟鹊母叩鸵彩怯绊懭芙舛却笮〉囊粋€重要因素。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數(shù)固態(tài)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數(shù)物質(如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也有極少數(shù)物質(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體物質溶解度的計算

        a根據(jù):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的質量與飽和溶液質量成正比。

        b基本計算公式:若設溶解度為S,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A,溶劑質量為B,溶液質量為C(均以克為單位),則有:

        S/100=A/B 即 S=A/BX100g

        演變公式有:①A/C=S/100+S ②B/C=100/100+S

        初中化學知識點: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俸暧^意義:

        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谖⒂^意義:

        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

        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shù)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僦苯佑迷胤柋硎镜模?/p>

        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tài)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tài)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賰煞N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谒岣c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jù)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诟鶕?jù)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shù),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guī)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shù))

       ?、谧钔鈱与娮訑?shù)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巯扰艥M內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wěn)定,性質穩(wěn)定。

        9、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僖钥陀^事實為依據(jù); ②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10、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1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

        (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初中化學知識點:運動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態(tài)變化:

        1、三態(tài)變化的實質:水的三態(tài)變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tài)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水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或由固態(tài)變?yōu)榱艘簯B(tài));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水由氣態(tài)又變回了液態(tài)(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

        2、現(xiàn)象解釋:能量—運動—間隔—狀態(tài)

        二、分子:

        1、定義: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2、性質:(1)分子的體積、質量小

        (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3)分子間存在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

        (5)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猜你感興趣的:

      1.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2.初三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3.初三化學知識點復習總結

      4.初三化學生活知識點總結

      5.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3378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