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歷史知識點歸納
對于歷史知識點的歸納,會讓你在歷史考試中得到更好的發(fā)揮。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初三歷史知識點歸納以供大家學習。
初三歷史知識點歸納:俄國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①時間:1917年3月,②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③結果: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主要政權)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
1914年4月列寧回國。8月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十月革命:①時間: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結果: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建立了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②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yè)企業(yè)收歸國有,③頒布《土地法令》,沒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④同德國和奧匈帝國議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遷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取得了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
十月革命的意義: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推到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戰(zhàn)后的主要任務: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國民經濟。
新經濟政策:①時間:21年3月,②主要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促進民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蘇聯成立:時間:22年底,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初僅有4個加加盟共和國加入,后來擴大到15個。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24年列寧逝世。第一、二個五年計劃:①時間:28--37年,②領導人:斯大林,③主要成就:蘇聯由一個傳統(tǒng)的農業(yè)國變成強盛的工業(yè)國,國防力量也大為加強。農業(yè)集體化步伐加快。
新憲法通過:時間:1936年,意義:宣布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它的制定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這一體制被稱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①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使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③國家從農民手中拿走的東西太多,損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經濟發(fā)展粗放,經濟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
初三歷史知識點歸納: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1.重慶談判的史實
北P112: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的方針已經確定。
P113: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zhàn)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xié)定》。
2.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北P120: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主力開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壯舉,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
3.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
北P123: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是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zhàn)略大決戰(zhàn)。
P124:遼沈戰(zhàn)役后,解放東北全境。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第一次取得了數量上的優(yōu)勢。
P126: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qū)獲得解放,我解放軍渡江作戰(zhàn)奠定了基礎。
P127:平津戰(zhàn)役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1949年4月解放軍分三路強渡長江。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延續(xù)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初三歷史知識點歸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1.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五四精神
北P63:1919年初,法、英、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權益轉給日本。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
P63:5月4日,北京十余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和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qū)舉行集會、游行等抗議活動?!巴鉅巼鴻?,內懲國賊”等口號聲響徹云霄。6月5日,上海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運動。反帝愛國運動的重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斗爭的主力逐漸由學生轉向工人。北洋政府被迫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P65: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
北P66: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次大會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
3.南昌起義。
北P75: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率領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P76:南昌起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4.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北P76—77:毛澤東創(chuàng)建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
5.紅軍長征;長征精神
結合地圖(北P79)、詩歌(北P78)了解長征,知道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甘肅會師,可根據自己體會,認識長征精神。
北: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P77—79: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zhàn)略轉移。1935年1月,紅軍占領遵義。中共中央在這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以后,紅軍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zhèn)。1936年10月紅軍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qū)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P79: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P80: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