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閱讀專項練習題:上山與下山
人生路上,每一條路都是一場華麗的冒險。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考語文閱讀《上山與下山》的專項練習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上山與下山》閱讀原文:
學生說:“走好,老師。”
老師說:“無礙。倒是你,好走。”
學生是高才生,當年老師的得意門生。
老師是學術權威,學生一生的驕傲。
山,高峻峭拔,有老藤新蔓蒼綠著,野林雜花點綴著,流泉飛瀑潤澤著。所以,山是秀氣的山。
羊腸小道,崎嶇回環(huán)。路,難行。
學生已腆起了啤酒肚,福發(fā)得厲害,步子重,還一口吞一口地喘。老師瘦削,一如當年,睿智,矍鑠。
老師說:“累不?累就歇會兒。”
學生說:“不累。”腳卻邁不動了。
倚石小憩。清風吹來,爽。舉目四望,林梢峰巔煙嵐裊裊。
學生感慨:“時光如梭啊,一晃十余年了。”
老師頷首:“白駒過隙,逝者如斯,皆先哲之言。惟今昔有別,物是人非而已。”
學生說:“不錯,學生自忖未給老師丟臉。”
老師淺笑,沒答。
學生是出類拔萃的,先從文,后從政,扶搖直上,而今已是副廳級高干。
學生說:“很早就想見見老師,只是政務繁雜,分身無術啊。”不知是解釋,還是炫耀。
老師說:“我曉得。”
學生便訕訕地,又說:“居官不自由啊,況身負要職……”
老師說:“奮斗至此,不易。為師者,欣慰于心。”
學生便滿足,習慣了嚴肅的臉,開顏一笑。
又爬山。山勢更陡,舉步維艱。
老師說:“仕途如爬山。”
學生贊同:“知我者,尊師也。”
老師說:“登高望遠,風光無限。感覺不錯吧?”
學生又笑,笑出了一臉春風。
說話間,忽至一光禿之處。地上有樹樁殘留,再有,就是幾棵彎曲低矮的老樹。
學生說:“怎么成這樣了呢?當年,這里巨樹參天。”
老師微瞇雙眼:“好木皆伐,但余殘樹。”
學生說:“原來如此。”
老師看一眼學生,又看樹,悠悠道:“故曰:樹不成材,可保其身;若為棟梁,常招其禍。”
學生沒答。
老師又說:“你是棟梁,手下亦多棟梁乎?”
“……”學生有些尷尬。這些年,但凡可威脅其地位者,抑或鋒芒畢現者,皆遭“貶黜”,分流而閑置起來。
老師笑:“走,快到頂了。”
沉默。風大起來,吹亂了老師的滿頭銀絲。面前一巨石突兀,狀若高歌之鴨,這便是峰頂了。山亦因此石得名,喚曰:鴨頭山。
學生重又興奮起來,取了相機,說:“老師,留影。”
老師由他拍照。拍完了,老師又給他拍。
學生說:“不忙,讓我騎到鴨頭上,多拍幾張。”
老師點頭。學生笨拙地爬上去,叉腰,昂首,極威風。
拍過了,老師就淡淡地開了腔:“看到這只石鴨,倒讓我想起了一個殺鴨的故事。”
學生說:“老師,您講。”
老師說:“從前有人養(yǎng)了一群鴨,不為下蛋,只為享受鴨鳴。眾鴨歡歌,惟有一只默默,除了勤懇生蛋,絕無聲響。養(yǎng)鴨人怒,揮刀殺之。”
學生說:“不可理喻。”
老師說:“故曰:金鴨不鳴,而罹其災;草鴨狂叫,亦討人笑。”
學生懵懂,無言地看老師。
老師忽而正色:“拍馬溜須夸夸其談之流,可用乎?”
學生垂首,只覺喉干,唇焦,額上有汗涔涔地滲出。
下山時,學生凝望遠處,久久默立。
老師說:“想什么呢?”
學生說:“這下山的路,該怎么走?”
《上山與下山》閱讀題目:
(1)本小說的寫法如同劇本:時間、空間高度集中;矛盾漸次展開;語言充分表現人物性格。請簡要歸結諸要素:
時間________空間________人物________
矛盾沖突________
主要描寫方法________
(2)小說描寫老師與學生討論“好木皆伐,但余殘樹”和“殺鴨的故事”兩個細節(jié)有什么作用?
(3)神情是人物心理的名片,下列神情描寫各寫出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賹W生便訕訕地,又說:“居官不自由啊,況身負要職……”
?、?ldquo;……”學生有些尷尬。這些年,但凡可威脅其地位者,抑或鋒芒畢現者,皆遭“貶黜”,分流而閑置起來。
?、蹖W生垂首,只覺喉干,唇焦,額上有汗涔涔地滲出。
(4)小說結尾處寫道:下山時,學生凝望遠處,久久默立。老師說:“想什么呢?”學生說:“這下山的路,該怎么走?”猜想一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情節(jié)發(fā)生?用話劇劇本的形式寫出。(不超過90字)
《上山與下山》閱讀答案:
(1)夏日的一天;山路上;老師與學生;學生的官氣、浮氣與老師的睿智、正氣于對比中一步步形成尖銳沖突;對話(語言)描寫(2)表現老師對官場壓制棟梁之才和黑白顛倒、親佞遠賢惡劣作風的憎惡,側面揭露學生妒賢嫉能、“貶黜”人才、喜歡阿諛奉承的丑行,豐滿人物形象,同時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3)①想表白又不能直說的復雜心理。②想到自己的做法,內心感到局促和不安。③內心極度的緊張和驚恐。
(4)示例:(老師、學生一前一后,走在下山的小道上。)
(一叢樹枝擋住了視線。)
老師(撥開樹枝,回過頭,深情地)視線無礙,才會永遠看到下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