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
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
歷史學習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學生掌握好這個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一起來看看吧。
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世界古代部分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1)從政治機構的設置來看,有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體現了人民主權這一特征。
(2)從運作方式來看,通過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證了每一個公民都有執(zhí)掌最高權力的機會,即輪番而治。
23、羅馬法的演變及影響
(1)一個趨勢:隨著羅馬國家的發(fā)展,羅馬法不斷發(fā)展完善。
(2)兩個轉變:由習慣法到成文法,《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由公民法到萬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體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體系最終完成。
(3)三大核心:維護奴隸制;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響:
?、俜€(wěn)定了羅馬的統(tǒng)治;
?、趯鷼W美國家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③現代許多國家法律制度和原則的源頭;
?、芘`主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
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現代世界部分
1、蘇聯(俄)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濟政策調整
(1)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經濟建設經歷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yè)集體化、工業(yè)化等政策,最終確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這種模式在戰(zhàn)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模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成為后來蘇聯、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
(2)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戰(zhàn)后蘇聯多次進行改革。赫魯曉夫改革主要側重于農業(yè)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側重于工業(yè)方面,二者都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爾巴喬夫制定經濟發(fā)展的加速戰(zhàn)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告終。
2、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發(fā)展、演變
(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采用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資本家占有所有生產資料,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工人被嚴格地組織在工廠里,成為依附于機器的雇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自由資本主義在西歐和北美發(fā)展起來。其經濟思想是自由主義政策。
(2)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企業(yè)組織形式逐漸向股份公司轉變,激烈競爭促進了企業(yè)的合并,私人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基礎。
其經濟思想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思想
(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下,美國政府推行羅斯福新政,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二戰(zhàn)以后,在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國營企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社會福利政策的普遍實施、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宏觀調控等等,使當代資本主義的運行機制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其指導思想是凱恩斯主義。
3、對“冷戰(zhàn)”局面形成的認識
(1)三個原因:
直接原因——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雙方爭霸、擴張產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
根本原因——國家利益的爭奪。
(2)三個對峙:
政治上,“杜魯門主義”與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與“經互會”;
軍事上,北約與華約。
(3)四個過程:
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
兩大陣營出現——初步形成;
“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zhàn)”正式開始;
北約和華約建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4、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趨勢
(1)從戰(zhàn)后雅爾塔體系確立到5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形成,世界形勢由緩和轉向“冷戰(zhàn)”。
(2)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現動蕩、分化和改組。
①6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解體,資本主義陣營也出現分化,戰(zhàn)后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所代替。
?、诘谌澜玑绕鸩⒆鳛橐恢И毩⒌恼瘟α康巧狭藝H政治舞臺。
(3)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蘇爭霸激烈。
(4)從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蘇矛盾緩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華約”解散,雅爾塔體系和兩極格局終結。
(5)自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逐漸加強。
2017中考歷史答題規(guī)律:近代西方部分
1、資產階級代議制統(tǒng)一性的表現
(1)一個核心:代議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的代議機構(議會)。
(2)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項原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
2、19世紀至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四次飛躍
(1)第一次飛躍是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
(2)第二次飛躍是理論到實踐到理想的實現。
?、倮碚摰綄嵺`:巴黎公社;
②理想變現實:俄國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飛躍是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贃|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②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成立。
(4)第四次飛躍是由傳統(tǒng)模式改革即蘇聯、東歐改革到現代模式改革即中國改革的轉變。
3、近代不同歷史階段西方殖民擴張的特點
(1)15世紀末至18世紀晚期:擴張主要是為了掠奪金銀財富,積累資本。手段具體包括搶劫財富、販賣黑奴、欺詐性貿易等。
(2)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目的是為了拓展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以適應本國工業(y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需要。手段主要是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和輸出廉價的商品。
(3)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目的是為了各國壟斷資本家的利益需要,積極搶占資本輸出的場所,手段主要是資本輸出、掀起瓜分狂潮和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
4、用“一、二、三、四”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一個實質:資本主義初步確立了對世界的統(tǒng)治。
(2)兩重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迅猛發(fā)展;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guī)砹松钪氐拿褡鍨碾y,但客觀上有利于推動其社會進步。
(3)三個動力:根本動力是工業(yè)革命;政治動力是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確立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為開拓世界市場提供了政治條件;直接動力是殖民擴張。
(4)四個階段:
?、僖孕潞铰返拈_辟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階段;
?、谝栽缙谥趁駭U張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拓展階段;
③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階段;
?、芤缘诙喂I(yè)革命為標志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階段。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