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沙发,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另类一区在线5

<pre id="hdphd"></pre>

  • <div id="hdphd"><small id="hdphd"></small></div>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小學學習方法 > 五年級方法 > 五年級數(shù)學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

      時間: 嘉馨975 分享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長方體和正方體,同學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有哪些呢?學習啦小編為五年級師生整理了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重要知識點,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特點:

        (1)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2)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

        2、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正方體特點:

        (1)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

        (2)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3)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正方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12條棱都相等。

        3、長方體、正方體有關(guān)棱長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長×4+寬×4+高×4

        L=(a+b+h)×4

        長=棱長總和÷4-寬 -高

        a=L÷4-b-h

        寬=棱長總和÷4-長 -高

        b=L÷4-a-h

        高=棱長總和÷4-長 -寬

        h=L÷4-a-b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L=a×12

        正方體的棱長=棱長總和÷12

        a=L÷12

        4、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無底(或無蓋)

        長方體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無底又無蓋長方體表面積=(長×高+寬×高)×2

        S=2(ah+bh)

        貼墻紙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2

        生活實際:

        油箱、罐頭盒等都是6個面

        游泳池、魚缸等都只有5個面

        水管、煙囪等都只有4個面。

        注意1:用刀分開物體時,每分一次增加兩個面。(表面積相應(yīng)增加)

        注意2: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表面積會擴大倍數(shù)的平方倍。

        (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表面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4倍)。

        5、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長=體積÷寬÷高 a=V÷b÷h

        寬=體積÷長÷高 b=V÷a÷h

        高=體積÷長÷寬 h= V÷a÷b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 a3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 h(橫截面積相當于底面積,長相當于高)。

        注意: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相等,但體積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他們的容積。

        固體一般就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L = 1dm3 1ml = 1cm3)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

        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所以,對于同一個物體,體積大于容積。)

        注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體積就會擴大倍數(shù)的立方倍。

        (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體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8倍)。

        *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排水法求體積,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公式直接求體積。

        排水法的公式:

        V物體 =V現(xiàn)在-V原來

        也可以 V物體 =S×(h現(xiàn)在- h原來)

        V物體 =S×h升高

        8、【體積單位換算】

        大單位×進率=小單位

        小單位÷進率=大單位

        進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立方相鄰單位進率1000)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注意:長方體與正方體關(guān)系

        把長方體或正方體截成若干個小長方體(或正方體)后,表面積增加了,體積不變。

        重量單位進率,時間單位進率,長度單位進率

        大單位×進率=小單位

        小單位÷進率=大單位

        長度單位:

        1千米 =1000 米 1 分米=10 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相鄰單位進率10)

        面積單位: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平方相鄰單位進率100)

        質(zhì)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幣: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復(fù)習

        1、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

        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一個長方體最多有6個面是長方形,最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最多有2個面是正方形。

        5、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有12條棱,每條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6、長方體和正方體相同點: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不同點: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長方體有6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7、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8、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3組,分別是4條長、4條寬、4條高;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 (長+寬+高)×4 = 長×4 + 寬×4 + 高×4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 棱長×12 正方體的棱長 = 棱長總和 ÷ 12

        9、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占地面積就是它的底面積。

        10、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11、長方體的6個面也可以分成3組,分別是: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上下面 = 長×寬 前后面 = 長×高 左右面 = 寬×高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長×高+寬×高)×2

        S表= (ab+ah+bh) ×2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2+長×高×2+寬×高×2

        = 2ab + 2ah + 2bh

        無底(或無蓋5個面)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3、無底又無蓋(4個面)長方體表面積 = (長×高+寬×高)×2

        14、正方體的表面積 = 棱長×棱長×6

        S表= 6a2

        15、生活實際: 油箱、罐頭盒等都是 6 個面, 游泳池、魚缸等都只有 5 個面,

        水管、煙囪等都只有 4 個面。

        16、注意:用刀分開物體時,每分一次增加兩個面。 (表面積相應(yīng)增加)。

        兩個物體拼成一個物體時,減少兩個面。 (表面積相應(yīng)減少)。

        17、注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表面積會擴大倍數(shù)的平方倍。 (如 :長、寬、高各擴大 2 倍,表面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 4 倍)。

        18、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19、長方體的體積 = 長×寬×高 V=abh

        長 = 體積÷寬÷高 a=V÷b÷h

        寬 = 體積÷長÷高 b=V÷a÷h

        高 = 體積÷長÷寬 h= V÷a÷b

        20、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3,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21、長方體或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 = 底面積×高 V=S h

        (橫截面積相當于底面積,長相當于高) 。

        注意: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相等,但體積不一定相等。

        22、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他們的容積。

        23、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寫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24、固體一般就用體積單位, 計量液體的體積, 如水、 油等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25、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 (所以,對于同一個物體,體積大于容積。)

        26、注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擴大幾倍,體積就會擴大倍數(shù)的立方倍。

        (如長、寬、高各擴大2倍,體積就會擴大到原來的8倍)。

        27、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排水法求體積,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可以用公式直接求體積。

        排水法的公式:V 物體 =V 現(xiàn)在-V 原來

        或者 V 物體 = S底×(h 現(xiàn)在- h 原來)

        V 物體 = S底×h 升高

        28、注意:把長方體或正方體截成若干個小長方體(或正方體)后,表面積增加了,體積不變。

        29、【體積單位換算】

        高級單位單位化成低級單位乘以進率

        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相鄰體積單位間進率是1000)

        進率: 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 = 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 1升 1立方厘米 = 1毫升 1升 = 1000毫升

        30、長度單位:1 千米 = 1000 米 1分米 = 10厘米 1厘米 = 10毫米

        1 米 = 10分米 = 100厘米 = 1000 毫米 (相鄰長度單位間進率是 10)

        面積單位:1 平方千米 = 100公頃 1公頃=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 (相鄰面積單位間進率是 100)

        質(zhì)量單位:1 噸 = 1000千克 1千克 = 1000克

        31、需要記住的數(shù)據(jù):

        2^2=4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5^2=625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

      ↓↓↓ 下頁更多"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測試題" ↓↓↓

      278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