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政治試卷
隨著考試的即將來臨,你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了嗎?這份設計良好的試題卷將會有效的去檢測出你的學習情況。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山東省魚臺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政治試卷,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山東省魚臺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政治試卷
單選題
古希臘有位哲學家說過:“驚奇是學問之父。”也有人說過:你只要一直驚奇下去,你就可能成為一位哲學家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哲學是憑空產生的 |
B.哲學能夠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 |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
D.哲學是“科學之科學” |
漫畫啟示我們,辦事情應當( )
A.腳踏實地,注重量的積累 |
B.把握時機,促成質的飛躍 |
C.另辟蹊徑,力求開拓創(chuàng)新 |
D.立足全局,堅持統(tǒng)籌兼顧 |
2011年10月5日,一代科技英才、美國蘋果公司總裁史蒂夫·喬布斯因病去世?;卮痤}。
【小題1】喬布斯與比爾·蓋茨有著從大學輟學投身創(chuàng)業(y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類似經歷。這一點常常被人們作為批駁“高學歷說”“考研熱”、論證“高等學歷不等于真才實學”時的論據(jù)。然而這些人的結論否認了一個基本事實:眾多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有幾個不是高學歷?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對人類的貢獻不如喬布斯們嗎?要求“高學歷熱”降溫的一些人的錯誤在于(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互相聯(lián)結的 |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場合下可以相互轉化 |
C.肯定了矛盾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
①價值觀對人生的選擇具有導向作用 ②“得”與“失”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③要有知難而上的勇氣變不利為有利 ④要根據(jù)自身的最初選擇去規(guī)劃和經營人生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說,改革會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園詩,它伴隨著眼淚和痛苦”。這兩句話包含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
A.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
B.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
C.矛盾的主要方面規(guī)定事物的性質 |
D.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
指出下列哪些變化是量變引起質變 ( )
?、偎问?②一趾之疾,喪七尺之軀 ③將涼水加熱為溫水
?、茳h支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國家 ⑤銀行存款增加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下列既體現(xiàn)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又體現(xiàn)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的是( )
?、俸悓W步 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③唇亡齒寒 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哲學上講的“一分為二”與 “合二為一”,體現(xiàn)了事物矛盾雙方( )
A.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 | B.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
C.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 | D.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排斥 |
哲學上講的“斗爭”與日常生活中的“斗爭”具有這樣的關系( )
①前者是整體,后者是局部 ②前者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后者是只對立不統(tǒng)一
③前者是共性,后者是個性 ④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體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不會改變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其哲學依據(jù)是( )
A.矛盾雙方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 |
B.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
C.同一是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的 |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
一首歌詞中寫道:“有時失去是一種擁有,有時跌倒是一種站起。”這句話的哲學寓意是( )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
B.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原理 |
C.要學會抓住主要矛盾 |
D.物質決定意識 |
胡錦濤強調,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從哲學上看,材料體現(xiàn)了( )
A.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 |
C.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加快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2007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創(chuàng)新對于經濟來說,其哲學依據(jù)是:( )
A.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 B.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
C.創(chuàng)新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 D.創(chuàng)新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 |
“神七”成功發(fā)射和收回,是一曲科技強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壯麗頌歌。關于創(chuàng)新,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①創(chuàng)新就是要拋棄傳統(tǒng)觀念,推陳出新 ②創(chuàng)新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
?、蹌?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發(fā)展要求創(chuàng)新 ④創(chuàng)新要求敢于進行逆向思維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別人就有可受得到暗示性縱容去打爛更多窗戶玻璃,直至房屋倒塌。與“破窗理論”體現(xiàn)的哲理相同的是( )
A.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 | B.城門失火 殃及池魚 |
C.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D.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
歐洲債務危機的本質原因就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范圍,而引起的違約風險。歐債危機的唯物辯證法啟示有: ( )
?、偈挛锸瞧毡槁?lián)系的 ②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堅持適度原則
③危機就是機遇,矛盾轉化是無條件的 ④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君子有常體矣。”下列詩句中與此寓意相近的是( )
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 |
B.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
C.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 |
D.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 |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萬物之源”;我國古代也有“五行說”,認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來的。這兩種觀點的共同之處在于( )
A.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
B.肯定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
C.肯定了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 |
D.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
18世紀的法國爆發(fā)了世界矚目的啟蒙運動,啟蒙大師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從而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這說明( )
A.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
B.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 |
C.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
D.哲學革命是法國和德國革命的導火索 |
《韓非子》上記述了一個“鄭人買履”的故事。那位鄭人“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從哲學上看( )
A.屬于唯物主義 |
B.屬于主觀唯心主義 |
C.屬于唯心主義 |
D.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
下列說法正確反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的是 ( )
A.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
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
C.神靈天意決定著社會的變化 |
D.“物是觀念的集合” |
2012年3月3日 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在報告中說,人民政協(xié)要牢牢抓住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牢牢抓住穩(wěn)中求進的總基調,著力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穩(wěn)中求進”這一工作總基調體現(xiàn)的哲理是: ( )
A.實踐與認識的辨證關系道理 |
B.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道理 |
C.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
D.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
在澳大利亞海灘,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劇毒海蛇。經過研究,專家們確認這種蛇的毒液性質屬于神經毒,一滴毒液足以將三個人置于死地。但專家們尚未查清該毒液的化學成分,因此無法找到解除這種蛇毒的有效方法。據(jù)此回答題。
【小題1】遇到毒蛇,動物只能逃避,而人可以通過研究確定蛇毒性質,并通過分析蛇毒的化學成分尋求解毒方法。這是因為( )
A.人有大腦,其他動物沒有大腦 | B.其他動物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 |
C.人具有獨特的主觀能動性 | D.其他動物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充分發(fā)揮 |
A.人們的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
B.人們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受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制約 |
C.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認識在廣度上總是有限的 |
D.人們的認識應當隨著客觀事物的進程向前推進 |
國務院溫家寶2012年4月5日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根據(jù)條例,學校和社會應制定相應的措施和方案。這表明( )
A.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 B.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
C.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
以前人們曾認為:植樹能從大氣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養(yǎng)環(huán)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不科學的植樹不但不會得到水分補充,反而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劇沙漠化。這說明( )
A.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
B.真理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
C.不同的立場、觀點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
D.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人人平等 |
華盛頓合作定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事成之日。這主要是因為:合作者多了會分散每個人應有的責任,惰化合作者的積極性,容易產生組織內耗,減弱了群體工作效率。從辯證法角度看,破解華盛頓合作定律,應該( )
?、倜鞔_成員分工和責任,注重系統(tǒng)內部的有序性
②科學制定激勵機制和工作目標,充分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劢⒑侠淼娜后w素質結構,注重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趨向
?、鼙3钟行У臏贤C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哲學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做“在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也就是“事后諸葛亮”;但它一旦產生又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成為“高鳴報曉的雄雞”,也就是“事前諸葛亮”。哲學要成為“事前和事后諸葛亮”需要:( )
?、僬_地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時代的脈搏
?、壅_總結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 )
A.唯心主義的觀點 | B.科學的物質觀 |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 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 |
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重點解決體制性障礙和深層次矛盾,全面協(xié)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體制創(chuàng)新。從哲學角度看,以上論述:( )
①運用了科學的系統(tǒng)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統(tǒng)一
③堅持了重點論和兩點論統(tǒng)一 ④強調了整體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綜合題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各級政府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都要符合中國現(xiàn)階段的國情……要堅持辦實事,求實效,珍惜民力,不搞勞民傷財?shù)?lsquo;形象工程’;必須堅持察實情講真話,不虛報浮夸,必須堅持統(tǒng)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各項工作都要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的考驗。”
溫家寶的講話是如何體現(xiàn)辯證唯物論道理的?(12分)
《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準確預報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公元132年,中國的張衡發(fā)明了“候風地動儀”,這是世界上最早觀測地震方位的儀器。到現(xiàn)代,全球地震臺網(wǎng)逐漸建立,許多國家也有自己的監(jiān)控臺網(wǎng),人類觀測預報地震才有了重要進展。但準確預報地震仍是一個世界難題。
請運用有關知識回答:
(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原因是什么? (7分)
(2)推動人類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點?(3分)
材料一:2012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意發(fā)布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新“國標”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細微顆粒(PM2.5)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檢測標準,這也是公眾對納入國標呼聲最高的兩項指標。公眾推動PM2.5進國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82年,我國首個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大氣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制定并發(fā)布實施,之后先后經過了三次修訂。在96年版的《空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PM10被列入控制標準,未將PM2.5列入;2008年,環(huán)境保護部啟動了《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第四次修訂工作,但在2010年底首次征求意見后,只對PM2.5設立了參考限值,未納入強制性限值。但相關專家表示,“時機不成熟”是PM2.5未進國標的主要原因;2011年10月,持續(xù)的灰霾天氣讓PM2.5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將PM2.5納入國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11年11月16日,新國標二次征求意見,首次提出將PM2.5納入國標,另外一項重要的指標---臭氧8小時濃度也同時被納入。二次征求意見稿獲得了公眾“普遍贊同”,并于2011年12月底在環(huán)保部常務會上獲得通過。
材料二;空氣質量不僅是現(xiàn)實的民生問題,還是重要的發(fā)展問題。歷時4年,兩次公開征求意見,PM2.5終于被寫入《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有輿論評價說,“從民眾感知灰霾困擾,到微博呼吁推動,再到《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PM2.5的快速升溫到正式亮相,這是一次國家環(huán)保政策與公眾民意的良性互動。”(注:PM2.5被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指大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比較大,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PM2.5等項目監(jiān)測首次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12年GDP預期增長目標定在7.5%,這是八年來首次低于8%,彰顯了中國政府減緩經濟增速以提升發(fā)展品質的決心,以利于實現(xiàn)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地發(fā)展。
(1)結合材料一,分析我國對PM2.5認識的變化過程體現(xiàn)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哪些哲理?(9分)
(2)結合材料二,從“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角度談談如何認識我國調低經濟增速。(9分)
看了"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政治試卷"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