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藤的功效作用 白鶴藤藥用價(jià)值
白鶴藤,纏繞藤本。葉卵形至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9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渾圓或有時(shí)微心形,上面禿凈或近禿凈,下面密被銀色緊貼的柔毛。白鶴藤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白鶴藤的功效作用的資料,歡迎閱讀。
白鶴藤的功效作用
別名:白背絲綢。
植物名:白鶴藤。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纏繞草質(zhì)藤本。在平原地區(qū)的灌木叢或河岸邊,水溝邊生長。
分布:廣東南部至越南有分布。
入藥部分:全株。
采期:全年。
自采地點(diǎn):郊外荒地。
性味:性微涼,味淡。
功能:去濕消腫。
主治、用量和用法:1、水腫:生用擂爛取汁,加糯米粉和糖煎作餅(不用油鹽)食;2、百子痰,配伍用(見白石筍條);3、生竹,配伍用;4、濕熱肚痛痢疾;干用1至2兩,清水煎服。
驗(yàn)方:(治小兒生竹方)干白鶴藤5錢、寮刁竹2錢、干蚌花2錢、黃皮根3錢、清水三碗,煎成大半碗,分三次服。
(方解)本方用白鶴藤利水去濕,寮刁竹健脾去濕,蚌花除痰去濕,為治療生竹經(jīng)驗(yàn)藥,全方藥性平和,不寒不燥,為治小兒生竹有效之劑。
(方歌)小兒生竹白鶴藤,刁竹蚌花黃皮根,清泉三碗成碗半,健脾去濕法最珍。
白鶴藤藥用價(jià)值
全藤藥用,有化痰止咳、潤肺、止血、拔毒之功。治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癆、肝硬化、腎炎水腫、瘡癤、乳癰、皮膚濕疹、腳癬感染、水火燙傷、血崩、外傷止血以及治豬瘟等(廣東,廣西)。[1]
【瑤藥】白背綢:根、莖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過多;葉治白帶,跌打損傷,昏迷不醒《桂藥編》。
【壯藥】棵干蒿:根、莖治月經(jīng)過多,瘡毒,胃痛,感冒,血崩;葉治內(nèi)傷,吐血《桂藥編》。
【景頗藥】Haqzum nui:治夜盲癥《德宏藥錄》。
【傣藥】爬哩悶: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全草配伍治夜盲癥《德傣藥》。
【阿昌藥】無多奴: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
【哈尼藥】阿鋪區(qū)妮:全草用于脫肛,熱咳,子宮脫垂《版納哈尼藥》。
【基諾藥】河懋坐嚕:全草治風(fēng)濕疼痛,腎炎,吐血,慢性支氣管炎,乳腺炎,膿瘡,濕疹《基諾藥》。[1]
全株(一匹綢):微酸、微苦,涼。祛風(fēng)利尿,化痰止咳,止血活絡(luò),拔毒生肌。用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風(fēng)濕疼痛,崩漏,帶下病,咳嗽痰喘,跌打損傷;外用于乳癰,瘡癤膿腫,濕疹。[1]
產(chǎn)地生境編輯
廣東、廣西有分布,生于疏林下,或路邊灌叢,河邊。印度東部,越南,老撾亦有。模式標(biāo)本采自廣東鼎湖山。[1]
白鶴藤簡(jiǎn)介
干燥莖葉,莖扭曲,表面暗灰棕色,有縱溝紋,斷面綠白色,有明顯的維管束,淡棕色。葉稍卷曲,質(zhì)脆易碎,表面暗棕色至紫色,背面淺灰綠色,緊貼絲光毛。觸之柔軟。
治內(nèi)傷葉血:白鶴藤、虎杖、白花磨其草、仙鶴草各30克,水煎服。
治崩漏:白鶴藤、走馬胎葉、仙鶴草各30克,搗爛,水煎服。
治白帶:白鶴藤30克,榕樹須15克,雞冠花30克,水煎服。
治咳嗽:白鶴藤15~30克,水煎沖冰糖服。
治瘡毒、爛腳:白鶴藤、蒲公英、銀花藤煎水洗患處,然后用鮮葉開水燙過后貼患處。
治瘡癤、皮膚濕疹、腳癬感染:鮮白鶴藤莖、葉適量,煎水洗患處。
治急、慢性支氣管炎:
白鶴藤15克,陳皮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白鶴藤15~30克,水煎服。
治跌打積瘀、筋絡(luò)不舒:白鶴藤30克,水煎沖酒服。
附注:白鶴藤根(別名:白膏藥根):澀、甘、平。有寬筋壯骨的功用。其干根用酒浸后服用。
本品內(nèi)服常用量10~30克,鮮品外用適量。[2]
原形態(tài):纏繞藤本。葉卵形至橢圓形,長5~11厘米,寬3~9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渾圓或有時(shí)微心形,上面禿凈或近禿凈,下面密被銀色緊貼的柔毛?;ㄐ蛞干蝽斏^狀或傘狀;花序柄長3.5~7厘米,密被銀色柔毛;花柄短,長約5毫米或不及;苞片大,萼片5,矩圓狀卵形或卵形,外面的長9~10毫米,內(nèi)面的較小,外密被銀色柔毛;花冠漏斗狀,白色,長2.7~2.8厘米,外被銀色偃毛,裂片矩圓形,長1.5厘米內(nèi)外;雄蕊5;子房4室,花柱線形。果近球形,徑約8厘米,胭脂色,為卵形凹陷的宿萼所包圍。花期秋季。[3]
看了“白鶴藤的功效作用”的人還看了:
白鶴藤的功效作用 白鶴藤藥用價(jià)值
上一篇:白果的功效與作用 白果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