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600字的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篇1
中華文化是一種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創(chuàng)造發(fā)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都是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時不我侍,需多措并舉。
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華要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iàn)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fā)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fā)展的手腳,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游、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讓我們攜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fā)展好,共同筑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篇2
漫步書中,拈一朵文學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氳著書的芳香,輕輕拿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致的裝幀映入眼簾,水墨山水浮現(xiàn)在褐色的封面上,顯得莊重而寧靜。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山居筆記》是余秋雨先生歷時兩年,不斷發(fā)現(xiàn),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證,一路走來“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精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跟隨余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領(lǐng)悟中華文明的瑰麗文化。
乘一只孤舟,在碧波蕩漾的歷史長河中劃行,看到遠方有一個孤獨的背景,細細看來卻是如此滄桑。
那是一個令人們恨之入骨的王朝,它與外國侵略者們簽訂了一條條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那個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淚史,讓后人引以為戒。殊不知,那個王朝背景卻是如此滄桑,它也曾經(jīng)歷過天下安定、國運興旺的“康乾盛世”,它的大部分統(tǒng)治者也是勵精圖治,力求治國之道。但是,最后它卻逐漸腐敗,以至遭受外來侵略時,它的統(tǒng)治者無力以對,落荒而逃。
對,這就是清朝,一個風云數(shù)百年的朝代,從中華版圖的北面沖破長城而來,英武的雄姿震驚中華,但最后,它卻是在國人的唾罵聲中走向滅亡。“一個王朝的背影”是這樣的充滿滄桑,一些文質(zhì)彬彬的凄苑靈魂默默為它送行。
告別了別人痛心的清朝,繼續(xù)前運,不知行了多久,眼前是一片可怖的土地,這片土地記載了流放者的辛酸。
流放,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詞匯,一旦被流放,便不知何日是歸年,生死存亡更是不可預知,一切聽天由命。那些被流放的文人們,有的在流放途中歷史艱辛,漸漸變得豁達開朗,在生死存亡線上吟詩作賦,廣結(jié)天下名士,生死莫逆。“同是冰天謫戍人,敝裘短褐益相親”,這種苦難中的高貴令人為之動容。
流放者們也為偏遠地區(qū)的文明發(fā)展照亮了前程,他們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融化別人心頭的冰雪,彼此溫暖;用屈辱之身去點亮文明的火種,傳承未來。
小船繼續(xù)前行,天色早已暗淡,墨色的天上掛著一輪淡黃色的明月,月下有一位獨酌的人,孑然一身,淡泊靜定。
他才華橫溢卻遭來眾人的妒忌,“烏臺詩案”的冤屈讓他徹底看清了塵世的黑暗。但那個孤寂的地方——黃州,讓他在難言的孤寂中,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使他習慣于淡泊和靜定。蘇東坡的“突圍”成功了,洗去一身鉛華,在靜謐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走過魏晉,看名士風流絕代的瀟灑,聆聽那些散漫在時空中的遙遠絕響;穿越時空,看科舉取士的起起落落。在千年庭院中尋訪教育的真諦,在海角天涯諦聽海南文明的故事。鄉(xiāng)關(guān)何處?心中最思戀的地方便是故鄉(xiāng);抱愧山西,探訪,尋找,理解便是對山西人民的崇敬之情…
《山居筆記》是文化旅程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帶給我的啟迪卻永遠不會忘卻,探尋知識的步伐也永不停止。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載著中華文化的光芒奔向遠方。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篇3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nèi)A夏兒女的根,滋養(yǎng)著民族之魂,引領(lǐng)我們千千萬萬華夏兒女在五千年的歷史中應對各種挑戰(zhàn)、天災人禍以及外來侵略,適應形勢的各種變化,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物質(zhì)使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偉大的人物。
今日的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在社會主義大國。21世紀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大國。21世紀頭一個十年,我國 GDP“趕日超美”,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提升。今日的中國是東方雄獅,是初升之日。是騰飛的巨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tài),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千年文明古國的大國風范。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中華民族廣博深厚的精神是我們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洐發(fā)展的思想基礎(chǔ),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維系全體人民的精神紐帶,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正在這種情感上近代歷經(jīng)磨難的中國至今仍屹立在東方,而不是消逝在歷史長河中。
歷代以來,中華民族涌現(xiàn)了一大批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懷的仁人志士。宋代“精忠報國”的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爾樂”的范仲淹;明代抗擊倭寇的戚繼光;清代從荷蘭殖民地者中誓死守衛(wèi),和敵人同歸于盡的鄧世昌;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用筆作抗戰(zhàn),喚醒民族的魯迅、老舍等人。
新中國成立以后,一大批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為建設祖國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航天之父”“箭之王”錢學森。榮獲“2010年度國家科技最高獎”的師昌緒……他們?yōu)樾轮袊慕ㄔO作出了不朽貢獻,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應該從小樹立愛國意識,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這些偉人為榜樣,努力學習,為祖國更美麗的明天作貢獻。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傳統(tǒng)美德。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熱心公益。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教導我們首先要注重個人的修養(yǎng),同時培養(yǎng)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國家就會長治久安,人民就能生活幸福,安居樂業(yè)。
“百善孝為先”,生活中,我們要尊敬長輩和長輩在一起時,要禮貌,遇見長輩要打招呼;進門出門時要告訴長輩……這些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這些點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是你對長輩的孝心。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沉淀讓中華文明散發(fā)著悠久的韻味,有著聞名于世界的科學技術(shù)—四大學科。三大技術(shù),四大發(fā)明。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經(jīng)、史、子、集、書、從書。其中著名的有十三經(jīng),《史記》諸子百家,《詩經(jīng)》等。
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傳承這些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不僅要傳承這些文化,更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讓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fā)芽。讓我們共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看完“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演講稿600字”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