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演講稿
重陽節(jié)因為正逢雙九所以稱為重陽,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的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小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jié)定為“老人節(jié)”,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三師附幼的小朋友,我們應該發(fā)揚尊老、愛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重陽節(jié)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感謝他們?yōu)樽约核龅囊磺?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jié)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xiàn)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jié),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演講稿篇2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隊的陳曼希。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同學們,你們都應該知道重陽節(jié)吧!——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曾經(jīng)學過好幾篇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篇呢!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課本里我們知道了,重陽節(jié)是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shù),“九”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shù)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漢初皇宮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帶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時,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因此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的故事很多.據(jù)說重陽節(jié)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jīng)很普遍.“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從而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jié)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為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為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jīng)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jīng)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為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么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jié)后作個統(tǒng)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jié)里為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國旗下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的"尊老 愛老 敬老助老"。 九月九就要到了,我們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的故事很多,新時期的重陽節(ji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古往今來,很多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王祥臥冰求鯉的感人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王祥的小孩子,十分愛自己的母親。一個寒冷的冬日,母親生了病,想吃活魚,要王祥到河邊捉魚。天下著大雪,北風呼呼地吹著,河水早已結冰,哪有魚呢?王祥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溶化啊!于是他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冰塊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了魚湯給母親吃。
雖然我們無法考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是這個遠古傳下來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作為兒女,要全心全意,盡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尊老、愛老、助老,是一項神圣的使命,它傳遞著陽光,讓溫暖撒到老人的心理。然而,有些不懂反哺之恩的人,置道德準則于不顧,置責任義務于腦后,做出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當你看見那街頭蜷縮的身影,難道你會熟視無睹嗎?當你聽見空蕩的屋里回蕩的嘆息,你難道不會感到心酸嗎?當你看到那佝僂的身體還馱著碩大的重物,難道你不會生惻隱之心嗎?那些終日在垃圾箱門口徘徊等待揀拾垃圾的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路過時難道你們就沒有同情之心嗎?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尊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同學們,在今年的重陽節(jié)中,我們有沒有問問自己:有沒有準備為你們父母、家中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送上一聲問候或做些什么呢?
當然,尊老敬老更應該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在家中,我們可以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捶捶背、揉揉肩,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時常地打個電話給遠在他鄉(xiāng)的老人,送上一句問候、一句祝福;在外邊,看到老人獨自走在馬路上,我們要主動過去攙扶他,盡力幫助他做想做的事......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我還記得你們的爸爸媽媽的生日嗎?我有主動幫助過長輩們做些力所能及是事嗎?我有沒有想過、有沒有做過關心長輩的事呢?當你這樣問自己的時候,你的回答是問心無愧的,還是選擇沉默的呢?如果是問心無愧的話,我們一定要繼續(xù)保持這種精神;如果是還有寫方面做得不好的話,沒關系,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對長輩多一些關心、多一些問候、多一些祝福,努力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
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卻忽略了雨天為他們撐上一把傘,勞動后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睡覺前為他們揉揉肩......同學們,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那么無論你在何時何地、無論你以后貴賤貧富,你的家人、特別是老人在精神上一定是富有的。希望我們的同學們在以后慢慢長大的漫長歲月里能咀嚼出那份濃濃的親情。
我今天的講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看完“國旗下關于重陽節(jié)演講稿”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