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帝廟道觀游記散文1000字
玄帝廟道觀游記散文1000字
《玄帝廟道觀》一文是作者到道觀參觀的游記散文。作者在文中結(jié)合許多的歷史知識,向讀者呈現(xiàn)道觀在興盛時期的恢弘情景。接下來請詳細看看玄帝廟道觀現(xiàn)在的景象吧!
由博望街沿博趙路(縣道)東行約四公里,有一座廟宇坐落在大道的北側(cè),而這正好是一道崗梁的脊處,這到崗梁平時被稱為“陳莊崗”,因它的東邊正下坡處的莊子叫陳莊,所得其名,故此有人稱其道觀為“陳莊玄帝廟”。
其廟占地約1000平方米,有房舍十余間,廟內(nèi)殿堂金碧輝煌,兩邊廂房屋舍儼然。左邊是一片菜地,連接一道舊溝渠通南達北,右邊是一澤淺水潭,常年碧波盈盈,為寺廟增添了不少靈氣,潭的四周楊樹與松柏相映,又為寺廟增添了許多秀麗。廟后良田沃野,放眼遠視極目,廟前五彩旗幟飄飄,廟內(nèi)映日余暉閃閃。遠遠眺望似一尊金神慧光流彩,又宛若金缽光彩四溢。真是:“一道高崗一條渠,一潭靈秀一寶寺。福祿禎祥天地賜,盡享萬方香火去。
推開朱紅的大門,一道廊宇直通院內(nèi),兩邊各有一間廂房,是供修道之人生活的用處,院內(nèi)一個龐大的八卦老君爐,高大雄偉,足足占據(jù)了半間房子,因居院子的正中,擋住了看向大殿的視線。老君爐呈八角形,以示八方,爐基部每面都畫有八卦圖,外畫八卦天書,刻有乾、坤、震、離、坎、艮、兌、巽八方指盡。上面都開有門洞,可以入內(nèi)上香,正對大門的那個門洞兩旁還貼有道家的神符,爐內(nèi)香灰滿爐,云煙繚繞,彌漫長久,顯盡神秘古韻。
左邊正對著八卦爐有一圓形的門洞,兩側(cè)刷著道家的符語,進入里面便別有一番洞天,原來這里也是一處宅院,名曰:“祖師殿”。三間大殿坐北朝南,殿前兀立著四塊石碑,都是與“玄帝廟道觀”身世有關(guān)的。其中一塊最為古老,石碑上面已經(jīng)風(fēng)化開裂,許多字已經(jīng)不可辨認了,但“重修元帝廟記”幾個大字還依稀可辨,顯然“元”字是忌諱皇家的“玄”字而改的,上面還有“南陽府南陽縣”、“儒童唐遵義書丹”、“首事人:房如吉‘楊××、趙××(××表示不能看清)”,以及時間“大清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不難看出,這塊石碑記錄的是寺廟重修的歷史。陳莊村委(成莊村民)李縫合老人講,玄帝廟由來已久,很可能始建于漢代,而碑文記載的重修是第二次重修,第一次修是明朝時期進行的。筆者查閱了資料:
明成祖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39年),起兵誓師時稱“玄帝顯相”。以示庇護,稱帝后便把玄帝保佑燕王靖難的神話席傳全國,并想用建筑的形式保留下來,為此不僅在武當修建了“九宮八觀”,而且于永樂十四年(1412年),傳下圣旨,張貼皇榜,昭示天下興建玄帝廟。以上資料,與老人的話十分吻合,那么此寺廟究竟始建于何時,我們只能相信老人的推測。李逢合老人言:“據(jù)老人們講,上個世紀初,寺廟拆廢之時,廟內(nèi)柏樹合摟之粗,足見其寺廟之年久,而且老人們都傳說這廟始建于漢代。”他又言,如今博趙路是古驛道舊址。這在博望人心中,已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古驛道可上溯到禹開“九州”,設(shè)“九關(guān)”之時,年代久遠。而資料顯示,“玄帝廟”敬的是玄武大帝,即真武大帝。真武神是由古代對四方神之一玄武神的崇拜演變而來的,而這種崇拜,先秦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追古溯源,玄帝姬顓頊,真有其人,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之孫,姬姓,其父乃黃帝次子昌意,十五歲就輔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區(qū),封于高陽(今河南杞縣東),故又稱為高陽氏。顓頊生子窮蟬,是舜的高祖。春秋時期,楚王為其后裔,屈原在離騷中也自稱是其后裔(屈原與楚王同族)。華夏五千年對于神靈的崇拜,都是和生活中的首領(lǐng)、英雄的偉績分不開的,像我們系黃帝、炎帝為祖先一樣,顓頊被稱為“玄帝”、“真武帝”,他的美名與業(yè)績隨著歷史的滄桑,隨著寺廟的修廢,延傳繼續(xù)。
亂世百廢,盛世待興。其中的一塊石碑,便是如今寺廟修建時所立,上面有李逢合老人寫的修寺廟的碑文,以及修廟發(fā)起人和捐助的事記,另外兩塊是記錄修老母殿和玉皇殿的事記。這一小院幽雅古樸,雖然面積不大,但卻顯肅穆幽雅,未入大殿,便令人頓生畏敬之心,殿內(nèi)塑有大小神像九尊,其正中端坐的便是祖師爺了。他面目古色金銅,胡須赫然稀疏,一副長者的威嚴,披著長袍,手扶玉帶,一副先師賢圣的樣子。祖師爺是民間流傳的人物,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祖師爺,而作為道家寺廟,我想,這里應(yīng)該是老子吧,老子在民間就是太上老君,可是塑像不顯仙風(fēng)道骨,這也許只是塑像人心中的祖師爺吧。其實祖師爺更應(yīng)該是一個廣義的稱謂,誰來上香朝拜,他就是誰心中的祖師爺,信仰的力量是偉大的、神圣的,只要心中有,又何必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形態(tài)呢?
繞過院中的八卦爐,院子一下子敞亮了許多,右側(cè)的三間廂房顯得特別小巧別致,走上十幾步便可登堂入室。這里便是老母殿,敬的尊神就是武圣母,圣母身披黃氅,面容清秀,慈眉善目,神態(tài)安詳,她正對著相房的大門,目光祥和,微微開合的嘴角掛著藏不住的溫柔,意化為微笑盡澤人心,我想這更是塑像者的妙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武圣母,歷朝歷代受苦受難的人們,用自己的精神期盼,奉起一尊能夠有廣大神通的“圣母”形象。她是萬能的,她代表著慈善悲憫,代表著福祿與賜子的神能,寄托著人間一切的母性的偉岸,只要朝拜,就會有祥運降臨。武圣母穿越千載,跨越萬歲,依舊在人間永葆青春。殿堂內(nèi)占地不大,卻塑有十七尊神像,這些塑像都是偉大的女性,她們都有自己的名號,分享的信火拜火,有幾位還懷抱著娃娃,類似以前所見的送子觀音。我知道觀音與圣母們的精神是統(tǒng)一的,都是人類的庇護神,佛教有之,道家亦然。鬼谷子有言:“圣人之在天下,其道一也。”神仙的精神也是統(tǒng)一個的。三教九流本同源,千秋萬代一脈傳!
由右側(cè)轉(zhuǎn)向后便是大雄寶殿。門前幾棵枇杷樹都郁郁蔥蔥,雖然深秋,但它們還是那么的挺拔蒼翠,大雄寶殿并不真正的大,也就是平常的三間房屋大小,廟頂上滿鋪了琉璃瓦,金碧輝煌,屋脊丹鶴飛紅,雕刻著神獸祥鳥,神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綠樹掩映,杏黃色的殿墻,全都沐浴在夕陽的金輝下,沉寂肅穆,天籟莊嚴。大殿沒有臺階,高抬腿輕邁步便可登堂入室。室內(nèi)有神像七尊,正中端坐的便是玄武大帝(真武大帝)了,塑像比真人要大出一倍,盡顯高大偉岸。這位道教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頭頂珠冠半掩臉面,古銅色的面色顯得有些暗淡,二目微睜似顯慈祥,頜下一副黑胡捊在胸前。他全身披著黃袍,端坐安詳,腰間藍色袋子飄灑襠前,正前方一香爐灰滿而溢,兩旁邊頸瓶內(nèi)花開正艷。左右兩旁有侍者相陪,加上簾布半遮半掩,真的讓人感到神秘和畏怯,十分瘆人。在他的右邊還有三位天尊,天尊們面色飽滿,身披八卦仙衣,端坐修道。左邊便是有紅臉的關(guān)公坐陪,他英姿勃發(fā),頭戴金盔,美髯飄灑,二目如電,神態(tài)豪邁,身披英雄氅,手握青龍偃月刀,那架勢威風(fēng)凜凜,盡顯英雄形象。這些尊神前面也都有香爐和朝拜的蒲團,整個大殿色彩斑斕,大有令人眼花繚亂之勢,這些神像各具神情,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
在大殿的東側(cè),還有一間鐵板房,這里有大小三尊塑像。正中的是龍王爺,人身人形,但頭上長著一對犄角,兩旁是蝦兵蟹將各一尊,雖然房舍有些簡陋,但依舊可以嘗盡人間香火。在道觀的西墻外,還有一間小屋,那里也是香火旺盛極至,這里面敬的是土地爺和土地奶奶。
以前的道觀自然無從考問,如今的玄帝廟道觀,似乎該食人間煙火的尊神都應(yīng)該齊聚其中。我們不能忘記尊神們對于人間的恩澤,也更應(yīng)該讓他們庇護人間的貞祥。初冬的陽光燦燦如金,玄妙道觀的雄姿熠熠生輝,讓人人心中景仰的美好信念永恒!
【本文作者:飛紅霞】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