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東源木活字印刷術
學習啦:東源的木刻活字印刷工藝十分考究,是一種獨特的工藝。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東源木活字印刷術》。
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技藝。
明晰的傳承脈絡表明他們是古代木活字印刷術的真?zhèn)?。東源人自古就有做族譜的傳統(tǒng)。翻開溫州城鄉(xiāng)各地的宗譜,會發(fā)現(xiàn)扉頁上幾乎都有"平陽坑鎮(zhèn)東源(東岙)村×××梓輯"或"印刷平陽坑鎮(zhèn)東源村×××"的字樣,可見東源譜師的影響力。如今,這個村仍有80多名譜師活躍于家鄉(xiāng)和溫州各縣市。
他們把自己編輯族譜并使用木活字印刷術進行印制的一整套工藝稱為"梓輯"。根據當?shù)卣洳氐摹短ね跏献谧V》記載,東源王氏祖先原住在河南,其中一支在晚唐、五代期間遷居福建。到了元代,正在福建安溪縣長泰里隱居的王法懋開始"化俗譜之修",把木刻活字應用于譜牒印刷。從此,他的子孫后代就和木刻活字印刷與修譜結下不解之緣,"梓輯"就成為他們的謀生之技,一代代傳承下來。清乾隆年間,他們在瑞安一帶開辦了"王氏印鋪",為人家印了票證、信紙,生意十分紅火。他們利用賺來的錢造路修渠,為村里人辦學堂,做了不少善事,又把自己的"梓輯"手藝傳授給各地來的求學者。
在膠印、影印等現(xiàn)代印刷風行的當今時代,東源人依然用祖?zhèn)鞯?quot;梓輯"之技為人編印宗譜,活躍在溫州城鄉(xiāng)及各縣市。族譜即宗譜、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變遷的特殊文獻。早在4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就有了修家譜的制度,近百年來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家譜刻辭就證明了這一點。據《周禮》記載,周時已有專掌"奠系世,辨昭穆"即家族譜系的史官。到了漢、晉代,修譜之風遍及華夏。早期僅王公貴族有譜,漸而各地各族普遍修譜,甚至山村海疆、海外華人。不管土生土長的國人,還是身在異邦的僑胞,"尋根問祖"熱長盛不衰。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延修宗譜仍是廣大中國人特別是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溫州人的一件大事。由于譜牒講究傳統(tǒng),越老古式越重地越氣派,宣紙、線裝、老宋體,決定了木活字印刷這一傳統(tǒng)工藝才與宗譜身份相稱。這正是東源譜法至今興旺發(fā)達的主要奧秘。
東源的木刻活字印刷工藝十分考究?;局谱鞴ば蛴胁稍L(開丁)→謄清(理稿)→檢字→排版→校對→刷印→打圈→劃支→填字→分譜→折譜→草訂(打孔、下紙捻)→切譜(裁邊)→裝線→封面→裝訂等16道,平時還要做好取材(選取字材)、制字模、寫字(反手)、刻字等基礎工作,整整"二十般武藝",全憑手工操作。東源人"梓輯"的族譜,全用線裝,印譜都用宣紙,古樸典雅,富有歷史感。
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發(fā)明的活見證。眾所周知,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宋朝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盡地記載了畢升制作泥活字進行印書的事情,這一無可辨駁的史實已為世界多數(shù)科學家接受。東源譜師就是中國古代活字印刷的傳人。2003年11月,浙江省旅游資源普查組初步確定東源木活字印刷術為五級旅游資源單體。東源,瑞安的東源,成為了中國古代偉大發(fā)明的活見證。
東源木活字印刷術的保護和傳承任重道遠,需進一步重視。東源人運用木刻活字編印族譜的生意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極盛。東源譜師不僅在本地、本縣替他人修譜,而且經常應邀出省做譜。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時期的修譜之禁得以消除,經濟得以迅速發(fā)展,外出做譜的東源譜師更多了,有不少譜師為求快求便,引進了鉛活字,只有王超輝等少數(shù)幾個人還堅持用木活字印。雖然掌握"梓輯"之藝的東源譜師還有80多人,但大多數(shù)年已50、60多歲,而且由于"梓輯"之術技術含量很高,也很難學,青年一代不愿意學,因此祖先傳下來的木活字印刷術面臨失傳的危機。
溫州網訊 6 月14日,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平陽坑鎮(zhèn)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榜上有名。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已知惟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活字印刷術源于我國的實物明證,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
2010年11月15日,在內羅畢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申報項目《中國活字印刷術》8列入2010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者:高一(8)班 陳誠
公眾號:逝水流年2017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