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
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歡迎閱讀參考。
《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一)
“人類社會總是在設計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況的處理方式和評價方式被贊同,那么這個社會中的人就將其視為全世界的基本理論,不論困難有多大,他們都將這些結論集合為一體?!狈_《菊與刀》一書,卻一眼看到此等傳播學直論,訝異之余不禁暗嘆這位“日本通”美國作者對于人類學的博識。書中,諸如“輿論調查的結果只不過是讓我們對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罷了?!钡扔^點,對于研究傳播學的,研究成見之形成于成見之頑固的學者而言,都是極有意義的。
當然,此書的更大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其對于傳播學的涉獵,而在于作者對于日本國民性的深刻洞察?!八街梢怨ビ瘛彪m然地理人文環(huán)境各有不同,國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點,但是日本國民性的了解,對于自身國民性的觀察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因為對于一民族而言,畢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說:“任何文化傳統(tǒng)中,都包含了關于戰(zhàn)爭的信條?!比绻麑@些基本理論不甚了了,卻對其他民族之好戰(zhàn)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貽笑方家。
日本人對于等級制度的依賴是令人震驚的,這一點也久為觀察家所詬病。但是這個民族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社會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會每個角落、每個領域的民族風氣,卻是同樣令人震驚的。也許對于一個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謂“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態(tài)發(fā)展、不善于整合運用的懶惰國民。
現(xiàn)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將罪過推到古人身上,將所有過錯都推脫到“國民性”與對象模糊的“歷史”上,是極為自欺欺人且不負責任的。這樣的習氣、習慣之下,永遠無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會使得族群駛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中,愈加放肆與消極。
《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二)
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以“菊”和“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這二者體現(xiàn)了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溫和又好斗,愛美又黷武,尚禮又倨傲,善變又頑固,馴服又專斷,忠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為一個西方人沒有帶感情色彩和主觀意識,比較冷靜的旁觀者來寫這本書的,應該是比較客觀吧,這本書在日本也引起轟動。
我的爺爺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加入共產(chǎn)黨打日本人的,他的兩個血氣方剛堂弟當時還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學讀書,立即會到家鄉(xiāng)抗日,當時的蔣介石消極抗日,所以抗日的都加入了共產(chǎn)黨。我爺爺是一方地主,帶了村子里有血性的年輕人一起加入抗日
后來,她的兩位堂弟壯烈犧牲,并不是被日本人,反而是被國民黨殺害,非常慘烈。他們的名字還在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刻著。對于當初日本人的兇殘,爺爺奶奶一直記憶猶新,那么多的中國人,那么大的中國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日本人整個村莊的屠殺。為什么?爺爺最氣憤的日本人再兇殘也是明槍明刀的,最可惡就是那些助紂為虐的漢奸,沒有他們日本人只不過是沒有翅膀的老鷹。漢奸給日本人出謀劃策的殘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難防。
經(jīng)常聽到這種評價,中國人單打獨斗是條龍,在一起就內斗--不團結。我不知道這樣的評價是否正確,但起碼可以引以為戒。強大的堡壘,從內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說,一些外貿出口的產(chǎn)品,同是中國的企業(yè)能不能有全居觀念,不要相互砍價格挖墻角,大家團結起來,有一個行業(yè)聯(lián)盟,大家都賺錢,不好嗎?。其實從本的描述中并沒有表揚日本人聰明,聰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強項,相反中國人反而被認為聰明,聰明的人為什么沒有優(yōu)勢呢?什么時候才能像美國人那樣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缺點,因為每個人都太過聰明,太過聰明,就容易太過自我。
西方國家老是說我們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國會產(chǎn)生水土不服吧。也許我們自己的人類學專家可以像本一樣研究研究,探討探討了。
《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三)
我們知道菊產(chǎn)自于中國,象征著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氣節(jié)淡定的一種植物,與其同等地位的還有蘭、竹、梅,而菊在日本則是代表著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謙和的一面,也說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樣的品質。刀則讓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隨身兵器,是由中國唐朝的兵器發(fā)展而來,在武士眼中他承載著日本這個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著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戰(zhàn)的一面。當菊與刀都融合在一個民族身上時,我們知道,這是靜與動的交鋒,文與武的融合,善與惡的爭辯。“菊與刀”簡簡單單的三個字承載著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這個民族的矛盾性。
(一)森嚴的等級
首先讓人震撼的,是日本森嚴的等級制度。長期、穩(wěn)定的封建等級制造成的影響滲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層,有關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許都源于此。在戰(zhàn)爭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說戰(zhàn)爭不是天皇的錯,而對天皇的態(tài)度,也是日本社會等級森嚴的集中體現(xiàn)。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維新前的日本,要求忠義的對象僅僅是被指向各個大名和將軍。而在明治維新后,新的統(tǒng)治者將這種力量抽離出來,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獻給最高統(tǒng)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獻給或許只有精神力量但全無實權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這樣一句話:“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們相信只要每個人在社會等級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那么這個世界就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同樣也有自己沒有辦法改變的地位?;蛟S,在中國我們可以說自己經(jīng)歷過封建時期,但中國并不是一個等級社會。民眾可以通過科舉制度進入到社會的上層,但是在日本卻沒有什么機會。日本吸收了中國的封建思想,卻沒有吸納我們的封建制度。換過來想,日本這個民族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封建制度的--只因為天皇的存在。即使天皇沒有掌握實權,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這就和我們中國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歷史朝代更替帶到36次,如果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的有問題,人民是理所當然的可以推翻他,但在日本,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只允許有天皇一個統(tǒng)治者。
這樣森嚴的等級制度,在戰(zhàn)爭中體現(xiàn)了強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儼然已經(jīng)發(fā)展成宗教,神的話語是沒有人可以質疑的,這就為日本的戰(zhàn)爭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對為天皇“忠誠”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戰(zhàn)爭中所表現(xiàn)出的特性,綜合起來可概括為勇敢、殘暴、致死效忠、絕對服從。這樣森嚴的等級制度讓每一個日本士兵都認識到自己的作用與能力。不管自己的國家在物質上能不能與美國抗衡,仍然會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給對手打擊。而日軍在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的勇猛充分印證了他們的所謂武士精神,這種戰(zhàn)爭中的不怕死精神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出現(xiàn),本尼迪克特對這種不怕死的行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戰(zhàn)時的士兵被冠以了軍國主義的思想,幼時的等級觀念在這個時候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于上級的命令是惟命是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們不難理解所謂的神風敢死隊,毫不猶豫地開著飛機撞向敵軍的船艦,也不難理解“弘揚皇道于四海,力量懸殊不足憂,吾等何懼于物質”這樣的“真心使命”。這樣的心理給日本整個民族在二戰(zhàn)中帶來了遭難,也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了這個民族。
(二)“忠”“孝”“仁”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義”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雖然從中國引進儒家倫理中關于“忠”和“孝”的觀念,但卻極為鄙視被儒家視為最高準則的“仁”。中國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種內省的力量,調和各種矛盾,接近于最高行為準則。儒家思想在中國還是占有很高的統(tǒng)治地位,但在日本,卻沒有真正吸收儒家文化的精華。從另一個側面來看,正是因為有天皇的存在,使得這種民族情節(jié)和“仁”的思想水火不容。一個不“仁”的皇帝在中國會被民眾反對,只是因為他行使的不是“仁”。而作為中國的帝王,也一直試圖宣布自己是天子,是天庭的代言人。而日本,由于有天皇這個不可動搖的事物的存在,完全摒棄了這種倫理。因此,“忠”和“孝”成為他們倫理中最主要的兩極。而在對待天皇的態(tài)度上,這兩種力量完全則是成為了合力。這或許也是中日兩國在這個事情上的區(qū)別。具體來說:中日都重視“忠”、“孝”,但是“忠”、“孝”在日本人看來是無條件的,而對中國人來說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仁”。對中國人來說,統(tǒng)治者不“仁”,大家就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就可以拼死拒絕,甚至大義滅親。而在日本,這是絕不可能被接受的。由于追求無條件的“忠”、“孝”,導致日本從未改朝換代過,而直到90年代,跳槽在日本也是難以被人接收的。這也就說明了在忠與孝的問題上日本這個民族是多么的保守。
其實,“仁”,在本質上是一種自由、平等、人權的體現(xiàn)。日本人卻至今未能接收一點點“仁”的概念呢?在我看來,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方面,在戰(zhàn)后的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在社會中仍然占主導地位,并沒有達到思想自由。二戰(zhàn)后,因為麥克阿瑟和天皇的秘密談判,使得日本迅速轉移了自己的目標。將自己重新定位,將主要目標轉向經(jīng)濟方向,從而避免了在文化層面上的全社會反省,依舊保留了完整的天皇制度,因而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日本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日本人民對天皇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雖然美國意識到了日本社會的問題,但是并沒有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足夠壓力去改變他們
在此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圍流行,客觀上隱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經(jīng)濟上,優(yōu)秀的日本制造帶來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無意于文化上的反思。這也造就了日本這樣一個特殊的現(xiàn)象。在亞洲,日本的位置無比的尷尬。他希望成為亞洲的領導者,雖說在經(jīng)濟上有這個實力,但是在文化上,卻無法讓亞洲各國心服口服。換句話說,日本這個民族還沒有體會什么是真正的“仁”。
(三)恩
雖然說日本這個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另一種思想--報恩,在日本社會同樣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地位。每個人自出生之日,就有著向天皇來償還恩情的義務。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種讓人難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須傾盡全力去償還。但是報恩是由條件的,就是說施恩給別人的人必須認為自己是高尚的,可以接受別人來償還恩情。作為從中國那里承受文化恩澤的國家,日本一直對中國懷著復雜的心理,對中國一直懷著感恩的心理,但是在遇到西方這個更好的老師之后,就徹底放棄了中國這個老師。同時也對中國近代的淪落感到羞辱。但是同樣他還要把侵略中國作為一種讓中國報恩的方式。這也正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地方。日本一直口頭上說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這只不過是日本人理解報恩的方式,并不是世界人民理解戰(zhàn)爭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尋求報恩,只不過是一個對外戰(zhàn)爭的借口。
日本社會所講的“報恩”和“雪恥”的概念在我們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卻有異于我們熟悉的東西。比如“工作”也是要報答的情義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極端敬業(yè)是毫無疑義的,否則對不起工作給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對你的領導做到尊重與服從,這也是日本獨特的文化所要求的。“雪恥”是對自己名譽的的洗禮,當名譽蒙羞時,如果不報復、不洗刷罪名就對不起自己的名譽。這幾乎和我們中國人正相反,我們講究“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和容忍是美德。不過日本社會的報恩和我們的有恩必報還是很相像的,日本式的報恩,要像“義務”一樣的去完成,恩是一種債務,是必須償還的。對天皇報恩就是“忠”,給父母報恩就是“孝”。這些都是強制性的,是與生俱來的。這樣的思想帶有很深的東方色彩,一個小孩子自呱呱墜地開始,就已經(jīng)背負上了一身的債務。然而,這樣的強制性報恩和我們的觀念還是略有差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但這并不是強制性的。在戰(zhàn)爭中的日本,正是這樣的報恩的思想,讓一批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戰(zhàn)場。報恩是一種義務,同時也會讓他們喪失了生命。作者在這一部分還是略有疑惑,他不是很明白這樣的報恩思想在東方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性。報恩這一現(xiàn)實的行為也再次體現(xiàn)了日本這個民族的矛盾性。讓這個民族增添了不少別樣的色彩。
縱觀其篇章,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禮儀上的觀念和態(tài)度上的嚴謹,同時日本是一個很團結的民族,自從日本派遣唐使來華,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禮儀之國,儒家文化也深深影響著日本民族的道德標準。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我們到處能看到茶道等源于我國的文化現(xiàn)象,但是現(xiàn)在卻更好的保留在日本這個民族。或許,我們從靜態(tài)的觀點上來看,這不就是“菊”的特性么?
作者作為一個從未到過日本的人類學家,以一個很客觀的視角,描述了他研究下的日本。然而,本尼迪克特畢竟是一個美國人,日本這個民族的形式作風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們和日本同為東方的民族,或許對于這種文化會有更深的理解。日本的文化,我覺得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除非你是一個日本人,否則你永遠無法理解日本這個民族。對于這個民族我們太多的困惑,拋開歷史,日本這個民族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菊與刀》寫成到如今已經(jīng)有60余年了,但是仍然為我們更好的理解日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后,我想,還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話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馴服而又不愿受人擺布;既忠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這種矛盾。”這是一個需要我們去了解的民族,無論是作為朋友,還是作為敵人……
《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四)
二戰(zhàn)末期,美國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奉命研究日本的民族性,以便為選擇占領日本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jù)。作者認為,日本會徹底地投降,因為日本人和歐美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的。后來的軍事實踐證明了作者的正確。
此書可謂西方對日本認識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突破。此書寫得并不是很好,許多后續(xù)者寫得更好一些。此書的時效性也不強,六十年來,日本人的社會關系和審美產(chǎn)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在軍事相關方面,從這個角度考慮,本書過半內容已經(jīng)過時。另外,國內外的評論大多贊揚此書指出了“罪感文化”和“恥感文化”的差別,但我認為此書的成就主要在于對日本式“情義”、責任和審美的考慮。
對于做漫畫的人來說這書很有價值,它完全解答了日本式的傳統(tǒng)情節(jié)結構,解答了為什么許多無聊的故事會在日本大受歡迎,并且在中國受到一部分特定人群帶著懷疑的歡迎。
壓在二戰(zhàn)時期日本人肩上的擔子正壓向我們這一代的人:家族責任,考試和競爭,社會侮辱的增加,逼迫性暴力的減弱、憤怒被同情和默許,輿論的復雜化和不負責任、就業(yè)難、對宗教需求增加卻得不到社會滿足、日本式“情義”正成為中國的義務教育和家教、自殺不會引起社會鄙視反會遭到同情……社會的變遷使我們的環(huán)境更接近二戰(zhàn)時期的日本,所以審美觀也更接近二戰(zhàn)時期的日本。
所以我們頹廢和耽美。
從內心深處講,二戰(zhàn)時的兵,其實就是一群武裝、有組織、有大量雄性激素的同人女。
但是我們畢竟是中國人,對日本式的審美,只有共鳴,不可能全盤接受,但是,我們跟日本產(chǎn)生共鳴的,是菊,還是刀?
新中國的政策決定了我們不會有日本式的男女觀,但是我們可能有日本式的父母觀;我們的復仇觀肯定和歐美是統(tǒng)一的,但我們的報恩觀卻可能去接近日本;菊,我們這一代人貌似沒有接受;刀,已經(jīng)成了許多人性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無所謂好壞,該發(fā)生的事必然會發(fā)生,我們所要做的也不過是在那些必然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后,仍然在這個社會上繼續(xù)生存下去而已。
日式“責任矛盾”情節(jié)也許必然會在中國流行起來,我們的讀者的審美也許必然會與鬼子兵日漸趨同,直到讓我們的父輩和日本的同齡人都以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們,仿佛我們來自古代。
如果那樣的話,我們怎么辦?
《菊與刀》讀后感1000字以上5篇(五)
讀完《菊與刀》在我腦海中反復躍動著幾個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反觀歷史,燕雀太多,鴻鵠太少。燕雀無知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燕雀總會誤解鴻鵠;而鴻鵠也會誤解燕雀。這如果只是鳥類世界,那也沒什么,鴻鵠沒必要與燕雀齊飛;事實上在大自然中鴻鵠與燕雀見面的機會本就不多??蓡栴}在這是人類世界:是一個為了利益黃鼠狼必須給雞拜年;貓必須哭耗子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鴻鵠要想展大志,它就必須依靠一眾燕雀的支持??杀氖茄嗳甘侨绱说拿煨∨c愚昧以至于它們對超出自己常識的事物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不愿也不敢去理解!它們將所有的事物都限制在它們的常識這一渺小而脆弱的框架中去加以判斷,因此往往會充斥大量的誤解。這就如光秀之解讀信長,許廣平之解讀周作人。
“使民可以從而不可以知”這句話現(xiàn)在想來很有道理,并非民不可以知,而是民根本就無知。在這種情況下將社會學、政治學等知識灌輸給民,那除了天下大亂外,沒其他結果!沒人愿意聽別人說自己是傻子,可事實上他要是個傻子,別人說不說他都是個傻子。如果這傻子能認識到自己是傻子而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那他還有救??墒强v觀整個人類史,這樣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所以愚民政策雖然聽起來很惡心,可它卻是維持社會安定的必要工具。
事實上聰明的人能夠看出哪些政策是愚民的而跳出其框架為社會的發(fā)展而努力;只有那些別人說他聰明就以為自己很聰明,別人賣他時告訴他這是為他著想就認為別人是大好人的大傻子才會為愚民政策所左右。從統(tǒng)治階級而言,他們需要愚民政策來幫助他們維持社會的安定,同時他們又需要以將舊文化定義為愚民政策并加以攻擊的形式來確保推行更利于他們統(tǒng)治的新文化。換了湯不換藥,說白了搞的仍是愚民政策這一套,只是在該統(tǒng)治集團當權的執(zhí)政期他們不會允許別人指出他們是在愚民,同時他們又要盡量將自己偽裝成不是在愚民。事實上,愚民也沒什么不好。權力之所以為權力,就是因為他們集中在少數(shù)人手里。如果象大家都能吃飯一樣使每個人都有權,那實際上結果就會每個人都沒有權。這就是我所謂的人人有權,人人無權。如果國家中每個公民都可以決定國家的出路,結果將是國家無路可走。
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有四個得力的馬夫,還有四匹出眾的馬。他常常乘馬去外地辦事,而每次他都只用一個馬夫趕一匹馬拉車前往。后來有一次,因為有急事他讓四個馬夫趕四匹馬拉同一輛車,而四個馬夫都有權決定車子的前進方向。走到一個十字路口馬夫們因意見不統(tǒng)一鬧開了。甲要往東走,乙要往西走,丙要往南走,丁要往北走。因為他們都有權決定車子往哪走,于是他們各持己見朝著四個不同的方向奔開
還好車子夠結實,所以只是停在原地不走。
民可以從而不可以知。不能理解那崇高志向之人就不應該掌權。
別開燕雀、鴻鵠不談就是普通的民眾中也很少有人能夠理解別人。自己身邊的人不愿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人又不在自己身邊。
嗚呼!知己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