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
活著,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能力,一種責任,一種目標!活著,活成一束光吧,照亮溫暖自己和身邊的人們;活著,活成一棵樹吧,深深地扎根大地,把陰涼和綠意散播路人……活著,就是愛自己,更是愛自己所愛的人!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供大家參考。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1
第一次讀完《活著》這本書,我只覺得壓抑充斥了自己的整個心靈。同時也覺得余華太過殘忍,讓故事中的人物一個又一個的死去,卻惟獨剩下主人公孤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著》被我一氣之下壓在了書堆底下,因為我討厭于華,討厭他的殘酷。
第二次看《活著》,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個黑色的四月,在我滿懷憧憬著自己的幸福未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徹底打碎了我所有的夢。我沒有辦法接受那樣殘酷的一個事實。
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崩潰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淚。我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有了萬念懼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著的艱辛,活著的痛苦。"我該為誰而活,我為什么要活著。"那幾天我想的只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于是我開始發(fā)泄,開始焚燒我所有曾經喜歡的東西。因為我想燒掉過去,燒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著》,鮮紅的封面深深地刺激著我。我留下了這唯一的一本,開始重新去體味活著的含義。我總認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過于地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的那一刻,可當我再讀《活著》,我才明白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你卻毫無辦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xù)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
當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變得開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開始挑剔身邊的人,無理取鬧,而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無怨無悔。在傷害深深愛我的人同時,我也深深地傷害了自己。其實我比余華更殘忍,我親手在傷害身邊一個個愛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們造成的,但是我卻讓他們左右為難。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愛我的人身上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2
生命是個永恒的話題,人們不斷討論生的意義,而作家余華直接以《活著》為題,以中國特有的年代,特有的人的方式來展示他心中的話。
與書名《活著》的深沉不同,書一開始描寫一個舊社會的地主家的兒子福貴,他嗜賭成性,游手好閑,甚至帶著妓女去當眾羞辱大人。“這樣的人死了也罷了吧,他的生命有什么意義呢”,我心中暗想。不出所料,他很快輸光了家里所有的財產,在父親臨終的話下,他開始重新做人,而悲劇從此在他的生活里漸次上演。
他進城為母親買藥被國民黨了抓了壯丁,在戰(zhàn)場上失去了難得的朋友。幾經輾轉回到家,母親已死,妻子含辛茹苦養(yǎng)大孩子,可女兒卻是啞巴。接著妻子病倒,女兒含淚送人,唯一指望的兒子因給人輸血失血而死,女兒在生孩子時死了,女婿又在工地事故中喪生,最后的親人苦根竟因吃豆子撐死……如果說世上真有因果報應的話,那么福貴一定是最好的體現(xiàn)。
面對無數(shù)次的“天崩地裂”,福貴的反應卻令人驚嘆。他并非擁有處變不驚的能力,而是有著超脫凡人的韌性。傾家蕩產,他還有老婆孩子和一小片田地;被抓壯丁,他心里堅定著回家的念頭;妻兒死去他還有啞女兒和孝順女婿;他倆死了還有未諳人事的孫子等他撫養(yǎng);最后連孫子都離開了他,他就放十塊錢在枕頭下讓人替他收尸,終日以黃牛為伴!從令人憎恨的紈绔子弟,到讓人淚流的悲慘農民再到受讀者心生敬畏的老者,作者筆下的福貴用自己從舊社會開始,歷經大躍進、自然災害的一生展示了人的生命的韌勁究竟多大。
有作家這樣評論道“福貴身上是中國近代所有苦難的集合”。我認為他是亦是面對苦難時我們的好榜樣,可以稱其為生命的不倒翁。任憑殘酷生活的拳打腳踢,他總能找到活著的重心,讓自己擺回最合適的位置,就算命運殘酷的像一把鐵錘,將他最后一點的盼望也砸得粉碎,他也要捧起一抔土將它小心埋好,讓自己死后的骨灰能與之相伴。
余華以《活著》為題,卻專注描寫一個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壯麗生命詩篇,卻以琵琶輕輕彈唱,激起的是深沉的生命鼓點,卻像哄孩子一樣溫柔拍打。正是這樣以平淡的口吻訴說著一個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給人以最樸實、最厚重的生命力量。
活著,在苦難中靜靜綻放。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3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嘆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內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后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著,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yī)生也沒怎么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么會如此荒唐怎么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著他外公到了七歲,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著》并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4
第一次,看一本書,沉浸在其中時會感到糾心、沉重;放下時卻是放松、釋然,這是《活著》給我的感覺。
福貴,書中的主人公,這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老人,60年的人生,經歷了中國當時的所有國家大事,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躍進、三年困難時期,也造成了他與家人的種.種苦難,但他用一種平靜的近乎麻木的態(tài)度,訴說自己一生的遭遇:年輕時性情荒.唐,嗜賭成性,輸?shù)袅巳考耶a,幸虧妻子家珍不離不棄,為他生下一兒一女;母親病重去請郎中,卻被國軍抓了壯丁;被解放軍俘虜后,請求回家,但母親已經離世,女兒也因高燒成了聾啞人;土改分得了五畝田地,本以為好日子開始,但更多的磨難卻在等著他:兒子有慶聰明又懂事,但卻因救縣長夫人被過多抽血而死;女兒鳳霞好不容易找了個疼她愛她的偏頭女婿二喜,卻因難產而死;得了軟骨病的妻子家珍,經受不了兒女雙雙離去的打擊,也不幸而亡;女婿二喜在工地干活,因意外而死;就連小外孫苦根,也因饑餓難耐,多吃了點煮豆子被撐死了……一個個親人的離去,最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伴,度過殘生。
《活著》讓我們看到了命運的殘酷,以及小人物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如果說,福貴年輕時因賭博輸?shù)艏耶a是咎由自取的話,可是其后的一系列遭遇卻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他沒有辦法去改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個個離開。也許有人會認為他是逆來順受的懦夫,但我卻覺得他是忍辱負重的勇士。因為老年的福貴,在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后,沒有抱怨、沒有悲憤、沒有仇恨,依然樂觀、豁達、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看淡了生死,為活著而活著,就連自己的后事,也想得明明白白,安排得妥妥貼貼。
福貴的態(tài)度,不是對命運的妥協(xié),而是與命運握手言和!他的冷靜與麻木,其實可以濃縮成一句話——“我改變不了命運,但我可以改變對命運的態(tài)度?!敝T多因素造成了福貴悲慘的命運,而這些因素是他的能力所無法改變的。在60年里,中國從戰(zhàn)亂到----的時代大背景下,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與現(xiàn)實對抗。所以,福貴的逆來順受,不是屈從,而是一種化解,是對命運的接納與和解。因為,適應社會環(huán)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心平氣和地接納,逆來順受地生活,也是一種智慧。
福貴對命運所持的態(tài)度,其實可以算是同時代里,眾多普通百姓對命運的態(tài)度,雖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那么悲慘的遭遇,但多多少少,當時的老百姓生命中都會有時代的印跡,可是,他們用善良、樂觀、堅韌的態(tài)度默默承受著生活的一切打擊。正是無數(shù)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一點點挺過來,走到了今天。
我的先祖母,就是這樣一個人:祖母幼年,外高祖父死于戰(zhàn)亂,小小年紀的她就經歷了喪父之痛;1942年,因河南蝗災和祖父拖兒帶女逃荒到徐州,祖父卻客死他鄉(xiāng),她年紀輕輕就守了寡,二伯和姑姑還被祖父送了人;她忍辱負重帶著大伯和父親返回家鄉(xiāng),含莘茹苦才把兩個孩子養(yǎng)大成人。祖母留給我的印象,是剛強,是堅韌,是任勞任怨,是平和慈詳。印象中,家里不論發(fā)生大事小事,很少見她大悲大喜。祖母晚年,被醫(yī)生診為冠心病,她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不吃藥、不打針,視生死如無物,與疾病和平共處,但卻平平安安地活到九十多歲。
“與命運和解,與苦難共行”,堅強、樂觀、平和地面對一切生活的磨難,這是我從福貴和祖母身上看到的生命智慧。
與命運言和,并與它攜起手來,一路堅強地走下去,活著,就一定會有意義!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5
《活著》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更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yè)去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jié),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在城里賭光了家業(yè)落得一貧如洗的境地,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半路上卻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兩年后被解放軍所虜,回到家鄉(xiāng)才得知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鳳霞卻因一次高燒不幸變成了啞巴。然而,故事沒有結束,真正的悲劇才開始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幾乎不能下地;兒子為救縣長夫人獻血時因抽血過多身亡;女兒鳳霞與城里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后,產下一男嬰,卻因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安然去世;二喜在城里施工過程中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在鄉(xiāng)下生活,生活艱難且常常食不果腹,福貴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時隔幾年,再一次重溫這部充滿滄桑與悲情的經典著作,心中的想法也發(fā)生了細微變化。起初不明白為什么福貴在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變遷后還能悠然地活下去,換做常人,倘若親人相繼離去,或許早就沒了活下去的勇氣,更何況福貴曾經經歷過三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切身之痛。在作者的筆下,福貴的人生從始至終都充滿了悲劇色彩,親人的相繼離去有時會讓讀者覺得現(xiàn)實的人生并非如此,甚至不相信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與福貴有著同樣遭遇的人,然而藝術的真實會讓人相信世間不但有過活生生的福貴,而且將來還會有很多。有讀者評論說福貴的一生不是“活著”,而是“幸存”,對于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的確,福貴的一生是凄苦的,是充滿著令人窒息的絕望的,但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都沒有向生活低頭,始終對生活充滿了寬容和堅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反觀現(xiàn)代社會,物質的富足和親情的關懷往往使生活中偶爾出現(xiàn)的挫折和失敗被過分放大。面對挫折,有些人能夠泰然處之,而有些人則被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做出偏激的行為,給自己和周圍的親人朋友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殊不知,與福貴相比,他們的生活竟是如此莫大的幸福!福貴的一生,經歷過大富大貴,經歷過一貧如洗,經歷過動蕩的社會局面,更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悲痛,然而生活的種.種磨難都沒有打倒這位老人,福貴用一生向我們書寫著人生下來的使命就是要勇敢地活下去!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6
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閱讀體驗,相信所有讀完《活著》的讀者還都能記得這本書帶來的心理恐懼經歷。
余華冷靜地敘述著生活的殘酷,他就像一個理智的外科醫(yī)生用手術刀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溫情脈脈的仁義假象中解構出來。每一次看到富貴可能會往美好方向發(fā)展的時候,作者緊接著都會無情地把這些幻想一一擊破,甚至可以說是用更加殘忍的方式將富貴推到了更加悲慘的境地。
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地被強烈的情感沖擊著,迫不及待地將整本書讀完,闔上書本,胸口似乎被幾大團棉花堵著,悲慟到了極致,只能無言。很難想象在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那些事情的情況下,我這個八零后竟然會被感染到了如此境地。看完了這本書,難以名狀的復雜情緒揮之不去,是悲哀,是壓抑,是無奈,又或者是其他,無話可說,言語在此蒼白無力。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生命如此脆弱,可是又如此頑強,就像富貴在經歷了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亡后還能和老牛在陽光下回憶?;蛟S這樣的茍延殘喘已經不是悲劇所能形容,可是痛苦到了極致就帶來了麻木,之后人反而得到超脫。
對于富貴而言,他不會考慮“人活著為了什么,人為什么活著”這樣追問生命終極意義的大問題,活著就是他與生俱來的本能,活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余華似乎要告訴我們: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7
前幾天看了余華的《活著》,感覺寫的不錯。故事寫富貴一個地主兒子一生的經歷和感受,很不幸的一個人。作者用冷酷的手法描寫著他一個個人生的悲劇,沒有評論,沒有褒貶,沒有同情與憐憫。我想這是作者近乎自然的寫法。自然界對蕓蕓眾生平等,對人的各種經歷都冷靜而理性的旁觀。
故事中的戰(zhàn)爭場面描寫的很殘酷、無情,同時也非常的真實。戰(zhàn)爭就是死亡,任何一次勝利都是用無數(shù)人的血換來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發(fā)生在60年代,有慶一個13歲的學生,和學校的學生去醫(yī)院鮮血??h長夫人產后大出血,同學們被組織獻血。先看獻血的人都是未成年的孩子。開始沒讓有慶獻血他還很著急,非常希望能做點好事。結果經檢查,只有他一個人與縣長夫人血型匹配,不幸也就降臨了,醫(yī)生不顧孩子的死活,過量的抽取他的血,結果導致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從此消失。讀到這對我的震撼非常大,我也在深深的思索作者這樣構思的原因。弱者和強者之間,強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沒有道義,沒有人性,和禽獸一樣犧牲弱者的利益,甚至生命。我以往的觀念在這里顛覆。
鳳霞和二的之間的相親,我很感動,兩個人都有常人不能接受的缺陷,但他們彼此都不嫌棄對方,都很知足。沒有挑剔,只有滿足。幸福在于知足與感恩。
家珍有病,醫(yī)生診斷無法醫(yī)治,但是她還是依靠自己頑強的對生命的不放棄的精神,堅強的多活很長時間,直到女兒的離去徹底擊垮了她的精神。多么堅強的女性,多么偉大的生命力。
富貴一生經歷種.種坎坷,有些是別人強加的,有些是歷史造成的,有些是自己胡來造成的,有些是貧窮造成的。無論那種,他都默默的承受,這也體現(xiàn)最底層人民的弱小與無奈,他的堅韌與堅強,悲傷中練就的樂觀。
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好,是很符合歷史的,符合歷史條件下真實的生活。富貴一生坎坷,作者把那個時代人民的經歷命運加到他一個人身上。他堅強的走過來,而且仍然不失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钪褪且煤玫纳睿鞓返纳?,向往人類的美好。
生活是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其他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人生軌跡去生活,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活著》讀后感初二作文篇8
“田野里,一個老者,牽著一頭老牛?!?/p>
他慢慢地走著。
我慢慢地讀著。
這是一本講述生命的書。讀這本書的時候,坦白地說,書中的道理只是隱隱約約地懂得。畢竟才13歲的年紀,什么大起大落都還未經歷,對于生和死的概念,只是模棱兩可地印在腦海里,唯一真切地,就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動。
于是我靜靜地坐著,聽著福貴講述他的一生。年少時的福貴是個冷漠的浪子,直到賭博輸光了家產才想到回頭,可晚了,父親在巨大的打擊下猝然離世,他們一家遷居到小茅屋內,這時的他已懂得體恤親人,參與勞動,可不幸紛至沓來,福貴被抓去服役,在炮火中滾打,看盡了流血與死亡,好不容易逃回家來,妻子家珍卻在不久后生病死亡。兒子有慶,女兒風霞,孫子苦根,母親,二喜,這些曾相依為命的家人都在苦難的生活中一個接一個的離去。最后只剩下福貴,牽著老牛,在田埂上勞作。福貴說:“我會好好地活著?!边@句堅定的話,卻充滿了悲涼。時間如流水般,帶走了他生命中所以的人和事,最后的福貴,孜然一身,只剩下滿腦子過去的回憶。
可福貴的一生中何嘗就沒有溫情,風霞嫁人時的幸福,兒子長跑第一名時的自豪。但這些時光很短促,在他體會了活著的幸福后,只一下,就又嘗到了死亡與分離的痛苦。
他的一生就如一個多棱多面的球,他在里面不停地跑,那一棱一面就不停地閃現(xiàn),他不可能在哪一處徹底地停下,只要他還活著!
最早看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別人說看這本書你會從頭哭到尾,但到最后發(fā)現(xiàn)不然,福貴的悲傷,并沒有激發(fā)出我心里的淚水。是因為,這些苦痛本身就和福貴的生命融為一體。正是這些磨難,讓我覺得福貴是真真切切地活著。他就好比是在走一根平衡木,時而在高處,時而在低處,所以最后能在中間平平穩(wěn)穩(wěn)地坐下來。但在高處時的雀躍,和在低處時的恐懼,是無論如何忘不了的。
總而言之,他生命的魅力所在,就是那無征兆的變化。在歷經種.種之后,福貴兩腳踏地,悵然長嘆的感覺,是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到的。
為什么仍然活著?因為仍然在生命的長河中行進。
福貴的生命可能即將結束,可是我的生命仍在起航,讀了這本書,使我對自己未知的生命魅力有了更多的向往。
活著?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