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農(nóng)事俗語合集
"俗語"一詞,始見于中國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bǔ)寫的《西門豹治鄴》一文:"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這里的"俗語"一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guān)于農(nóng)事的俗語,歡迎大家閱讀。
農(nóng)事俗語合集1
林牧諺
不怕磨十天,單怕猛三鞭。
牛要四角圓,豬要四腳粗。
雞暖(孵)雞,二十一(天); 雞抱鴨,二十八(天)。
豬離母,四十五(天)。
雞娃蛋,糧食換。
豬娃不吃悶心食。
家有萬貫,不如牲口滿圈。
沙灘沒有林,有地不養(yǎng)人。
河邊樹成排,不怕洪水來。
大麥上場,核桃半瓤;小麥上場,核桃滿瓤。
養(yǎng)豬不墊圈,不算莊稼漢。
麥子鋤三遍,皮薄多出面
種麥不上糞,等于瞎胡混
洋芋勤摘花,挖時拿車?yán)?/p>
種麥不倒茬,枉費(fèi)犁和鏵
麥怕胎里風(fēng),谷怕老來雨
人家的莊稼好,自己的娃娃親
麥蓋三床被(雪),頭枕饅頭睡
巧種不如多上糞
井淘三遍吃甜水,稻薅三遍吃白米
蛇出洞好打,草出土好鋤
河邊樹成排,不怕洪水來
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陽李子酸透心
農(nóng)事俗語合集2
節(jié)氣諺
冬至當(dāng)日回(指白天從此逐漸變長)。
過了五豆長一斧頭,過了臘八長一杈把,過了年長一椽(指白天長了)。
要知來年閏,取過冬至數(shù)月盡。
早晨立了秋,后晌涼颼颼。
一場春雨一陣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春東風(fēng),雨咚咚;秋東風(fēng),一場空。
正月二十沒星星,暮里暮囊到清明。
六月初一晴,家家搭涼棚(天旱);六月初一落(下雨),家家打赤腳(雨澇)。
重陽不雨看十三,十三沒雨一冬干。
早晨下雨當(dāng)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四六不開天,開天晴半天。
水甕哭,茅池翻,下雨不要兩三天。
白雨不過犁溝,白雨連三場。
蚊子聚堂中,明朝披蓑篷。雞鴨早歸籠,明日太陽紅。
青蛙哇哇叫,大水漫鍋灶。
炊煙地下埋,不久雨就來。
瓦塊云,曬死人。
云向東,一場風(fēng);云向南,水打潭;云向西,水汲汲;云向北,曬干麥。
東虹日頭西虹雨,南虹出來賣兒女(指遭災(zāi))。
戴云山戴帽,明天睡覺
久晴有久雨
消沉的買賣,緊沉的莊稼
春偷懶,秋瞪眼
三月苞谷點(diǎn)的早,七月避旱八月避澇
深谷子,淺糜子,蕎麥種在浮皮子
洋芋要長大,刀口要朝下
紅苕不怕嫩,八月十五嘗一頓
七十二行,莊稼為王
旱不死的芝麻,癟不死的黃豆
人怕老來窮,禾怕寒露風(fēng)
不懂莊稼脾氣,枉費(fèi)一年力氣
沒土打不成墻,沒苗長不出糧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
地不翻,苗不歡
種地?zé)o巧,手勤肥飽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dāng)家
霜降到立冬,翻地凍蟲蟲
鋤頭底下三分水麥倒一包糠,谷倒一包秧
桃三年,杏四年,梨子核桃各五年,棗子當(dāng)年見現(xiàn)錢
水不緊,魚不跳
市上無魚蛤蟆貴
漲水青蛙落水魚
水深不響,響水不深
寸草鋤三刀,無料也上膘
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
菜不移栽不發(fā),牛無夜草不肥
冬牛不瘦,春耕不愁
養(yǎng)兔無巧,地干不喂露水草
出門一把抓,過門再分家
新春大似年。春打五九末,黃稻脹破殼。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前后,種瓜種豆。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老牛老馬,難過二月八。過了驚蟄節(jié),春耕不停歇。三月的老芥菜,起了心。四月八雨灑灑,湖田撒芝麻。雷打驚蟄前,二月雨連連,三月無秧水,四月無水插稻田。
三月火烘腳,大麥脹破殼。夏前三天割不得,夏后三天割不掣(大麥)。立夏不下,無水洗耙。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小暑打雷,大暑破圩。春霧有雨夏霧熱,秋霧涼風(fēng)冬霧雪。霧露滿山腳,有雨也不落;霧露滿山頭,有雨不用愁。人到夏至邊,走路要人牽。吃了端午粽,棉衣件件送。六月六,盆裝肉,還有茄子加葫蘆。
過了七月半,日頭沿山躥。過了八月中,只有梳頭洗臉工。大干不過七月半。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dāng)暑。一日一暴,田埂都長稻。一場秋雨一場涼。過了重陽無時節(jié),一場雨來一場雪。十月小陽春。早插三天是稻(晚稻),晚插三天是草。七上八下,九月連根拔(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