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記閱讀答案
《滄浪亭記》是宋代文人蘇舜欽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調(diào)和具體表現(xiàn)方式,并在文字中融入了個人獨特的體驗,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態(tài),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滄浪亭記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滄浪亭記
浮圖①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②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p>
余曰:“昔吳越③有國時,廣陵王④鎮(zhèn)吳中,治南園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孫承佑,亦治園于其偏。迨⑦淮南納土⑧,此園不廢。蘇子美始建滄浪亭,最后禪者⑨居之。此滄浪亭為大云庵也。有庵以來二百年,文瑛尋古遺事,復(fù)子美之構(gòu)于荒殘滅沒之余,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
夫古今之變,朝市改易。嘗登姑蘇之臺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蒼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闔閭、夫差⒀之所爭,子胥、種、蠡⒁之所經(jīng)營,今皆無有矣!庵與亭何為者哉?雖然,錢鏐⒂因亂攘竊,保有吳越,國富兵強,垂及四世,諸子姻戚,乘時奢僭⒃,宮館苑囿,極一時之盛;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⒄所欽重如此??梢砸娛恐姑谇лd之后,不與其澌然⒅而俱盡者,則有在矣!”
文瑛讀書,喜詩,與吾徒游,呼之為滄浪僧云。(選自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
(2)迨淮南納土
(3)國富兵強,垂及四世
(4)極一時之盛
2.下面句式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
C.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
D.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
3.滄浪亭是誰建造的?又是誰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為什么?
4.“滄浪亭”得名于《滄浪歌》。請?zhí)顚懲暾稖胬烁琛?,并回答問題。
(1)《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_____;滄浪之水濁兮,_____。”
(2)這首民歌隱含著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話?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參考答案】
1.(1)環(huán)繞 (2)等到 (3)流傳 (4)盡
2.D
3. 蘇子美建造。文瑛重建。重建后曾改名為大云庵。
4. (1)可以濯我纓 可以濯我足
(2)退隱不仕
5.“可以見士之欲垂名于千載之后,不與其澌然⒅而俱盡者,則有在矣!”
由此可以看出,士人想要流傳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塊那樣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指道德文章)
《滄浪亭記》讀后感
《滄浪亭記》是宋代文人蘇舜欽獲罪遭貶后寫的一篇散文,讀之頗多感慨,以至于不得不述諸筆端,以展放胸懷。
蘇舜欽寫道:我因獲罪被罷去官職,一時間不知哪里能夠安身,茫茫然只得攜妻子一路南下,在吳中蘇州一帶暫時居住下來。
開始,租人家一間土屋住下。不久盛夏來臨,土屋內(nèi)漚熱得像蒸籠一般。地方狹窄,氣都出不來,就想,能不能找到一個高處空曠的地方,好好舒展舒展胸懷。尋覓多日,總不能辦到。
有一天,路過官學(xué),這里的環(huán)境,就像我要尋找的地方,不由得駐足而立。
東邊是一片蘋果林,郁郁蔥蔥;走到土山高處,向下看,有一處水面,寧靜寬闊,透著一種野調(diào),與城里完全不同。
靠近水邊,一條小路,隱隱而去,一直伸向雜花修竹之間。又向東走了數(shù)百步,是一處廢棄的舊所,縱橫大約八-九十米。
廢墟三面環(huán)水,有一座小橋,通向陸地。橋的南面更加開闊,周邊沒有民居,兩邊都是自然生長的林木雜草,樹木有疏有密。
于是我走訪了當(dāng)?shù)貛孜焕先耍麄冋f,這是古時吳越國一位錢氏國君的近戚孫承秸的廢園。看那低坳與高起的地勢,當(dāng)年盛況約略還在。我喜歡這個所在,久久徘徊,終于用四萬錢買下。在北邊曲折的河岸處,建起一座亭子,起名為“滄浪亭”。在滄浪亭前面種植竹子,滄浪亭后面環(huán)水,水的北邊又種竹子,竹子生長起來,延綿沒有窮盡。水面清澈,岸邊林木蒼翠。在風(fēng)清月明的夜晚,水光樹影,會映照在門窗之間,坐在滄浪亭上,月光、水色、竹影、亭子,相互之間,格外適宜。
我時常劃著小船,頭戴幅巾飄然而去,灑脫得忘記回去。有時飲酒長歌,有時亭中長嘯。滄浪亭地處鄉(xiāng)野,人跡罕至,魚兒、鳥雀與我同樂。身體舒適,心情也不再煩躁了。看到的和聽到的,純正無邪,人生道理更加透徹清明。返思從前,流連榮耀屈辱和急促動蕩的官場,與細(xì)如錙銖的名利斤斤計較,竟與真趣相隔,由不得感慨,從前真是太淺薄了!
唉!人是容易受外物影響而觸動內(nèi)心的。情感阻塞了,心性就壓抑,將情感寄托在事物上,然后才能夠排遣思緒啊!
而情感寄托在某一事物上太久了,又會使人沉溺其中,以為一切就該這樣。如果找不到比原先寄托情感更好的事物來替代,就又陷入悲苦境地難以解脫。
世間最令人沉溺的莫過于仕宦之途和名利場,人總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古來多少有德才的君子,政治失意,憂悶致死,不都因為沒能悟出超越自我的道理嗎?
我因罪廢黜,卻得一處佳境,可以沖淡曠遠(yuǎn),不被驅(qū)遣,又能見出內(nèi)外、得失的本源。對古往今來的名利一笑置之。還能不忘快樂的原因,這是自然美景給我戰(zhàn)勝自我的力量啊!
孔子周游列國,聽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于是告訴弟子們:一切快樂憂傷,都可以自己掌握。
今人也有這種灑脫:即便行至水窮處,還可以坐享洗腳時啊!
滄浪水清,喻指世道清明。“纓”指官帽。世道清明了,就去做官報效國家。那世道污濁了,怎么辦呢?“可以濯我足”,即歸隱江湖。因為江湖,何嘗不是精神歸宿?
滄浪亭記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